AI医学研究能否突破?医疗商业价值何在?
AI医师助手

AI医学研究能否突破?医疗商业价值何在?

医学研究的商业价值评估较低,主要受底层技术复杂难以临床应用限制。AI医学研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提取信息,专注在病历结构化和多源异构数据挖掘,尤其在CDSS领域面临挑战,比如IBM的沃森案例表明其发展阻力大。
349个贫困村迎来AI医生,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包上线,村民健康守护升级!
AI医师助手

349个贫困村迎来AI医生,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包上线,村民健康守护升级!

近日,我市率先完成对349个省定贫困村的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包配置,该项目作为民生实事,基于市场调研定制建设方案并成功上线,包含血压计等8类设备,通过APP实现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提升村医诊疗效率。AI医生助手通过AI技术辅助诊断,受到村民好评,使基层卫生服务更具现代化和便利性,村医成为健康守护人。
全国首创!广东AI医生下基层,健康扶贫覆盖2277个贫困村
AI医师助手

全国首创!广东AI医生下基层,健康扶贫覆盖2277个贫困村

一个主治医师 到了农村可以做很多事情! 一个相当于主治医师水平的AI医生 到了农村可以做什么呢? 也许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广东卫生在线 今天(4日)在一场重量级的发布会上 获悉最新消息 广东启动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动计划后 第一项重大举措就是 启动“互联网+健康扶贫AI医生村村”项目 7月4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举行广东省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启动会暨互联网+健康扶贫AI医生村村通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 广东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以AI医生作为抓手,把相当于主治医师的AI医生引入到贫困乡村,成为村医手机里随时随地可以问诊的智能助手,再加上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加持,大大扩展了村医诊疗能力。 广东知名贫困县阳山县的55个贫困村村医就喝上了“头啖汤”。 更重磅的消息是 ↓↓ 今年下半年,这个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孵化的AI医生将在全省2277个贫困村中逐步铺开。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个AI医生如何成为村民们的好朋友 坐标:清远市阳山县 打电话叫县人民医院的救护车,救护车一个来回竟然要8个小时。这是广东清远市阳山县一些偏远的山村群众面临的困境。 谁能飞越群山,把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让村民就近就地就医,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35岁的邓金科是阳山县江英镇大塘坪村的村医。江英镇属于石灰岩高寒山区,离县城有32公里,可谓山高路远。从连州卫校毕业后邓金科就一直在村里做村医,已经10多年。大塘坪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常驻人口500人的村子就有贫困人口160余人。 作为村医,邓金科平时主要看的就是感冒、发烧,以及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病。过去,遇到棘手问题,他就只能让村民赶紧去镇上或者县里。“ 自己也感觉到水平太有限了,就是希望能有个好老师,为乡亲多看点病。”邓金科感慨。 村医们的好老师来了 前些年,邓金科的村卫生站接入了广东省网络医院,让村民直接在村卫生站就能与省城医院的网络医生联网问诊,帮他解决了不少疑难棘手的问题。 省城医院的网络医生,成了邓金科的第一位好老师。 不过,对于邓金科来说还有不少棘手问题。 他所在的大塘坪村,人口不多,但居住分散。从村卫生站出发骑着摩托去到村民家里都得20分钟,有的甚至超过30分钟。村里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很难来到他的诊所。 近日,AI医生的到来,帮了邓金科医生的忙。 AI医生的到来,让邓金科又多了一位好老师! 过去外出,邓金科的药箱中唯一的设备就是听诊器,再多就是一台老式水银血压计。现在邓金科上门问诊装备迅速升级,自己的手机与一套简洁的可穿戴设备就是看病神器了。 他的手机里下载了全国目前最先进的AI智能医生APP“叮呗”,和配套好的一台只有5斤重的便携式监护仪。 别小看还是只有2个要件,能做的事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快看看村医邓金科现在巡诊用的“神器” ↓↓ ▲村医带上5斤重的携式监护仪加上手机的APP就能为村民做多项检查 过去邓金科上门只能量量体温、血压,遇到一个胸闷、头痛的病人都不敢治。有了这两件宝贝,邓金科不仅能在村民家里就可以做以前得去镇医院才能做的心电图,像血压、血糖、血氧、脉率、体温等基本的健康信息也都可以通过这台设备一并采集,并且都能够长期电子保存,可以说是为村民建立了真正活的电子健康档案。“告别纸质健康档案的历史了!” ▲村医和他的携式监护仪 更厉害的是,如果遇到他难以判断的情况,只要根据村民的症状描述在手机上一步一步问诊,AI医生就能帮助辅助诊断,准确率高达95%。 经过AI医生辅助诊断后,如果医生还是拿不准,在APP中可以输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信息,可以把这些信息全部推送给云端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网络医生来进一步帮助诊断。“相当于网络医院从电脑到了手机上了。” 这款“神器”是何方神圣 这款“神器”出自全国首家网络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田军章告诉广卫君,目前“叮呗”人工智能医生已经覆盖了200多种常见病,其中囊括了普通社区医院日常诊断的90%的病种。它达到中级以上医师(相当于临床主治医师)专业水平。...
『智慧医疗』AI医生飞入寻常百姓家
AI医师助手

『智慧医疗』AI医生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任妮娜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副主任医师张刚庆  蔡喜刚 广东省阳山县地处粤桂湘三省区交界处,群山环绕。这里的人们盼了很多年,至今也没能盼来一位皮肤科专家。落后的医疗水平,使得村民们苦不堪言。2020年大年初五刚过,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眼看着自己全身又红又痒,坐立不安,又不能出门去广州,这可急坏了张大爷。 广东省阳山县七拱镇隔坑村卫生站村医黄医生对着张大爷的病患处拍了一张照片,上传“叮呗”APP1秒钟,手机就显示荨麻疹可能,建议口服氯雷他定和外用炉甘石洗剂。 这小小的手机,能给人看好病?张大爷心存疑虑,黄医生也是半信半疑。张大爷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按方服药。2天后痊愈。张大爷见人就夸:“没想到,这小小的手机,竟成了我们县里‘第一位皮肤科专家’。” AI皮肤医生的准确识别率达95%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研发的“AI皮肤医生”,通过扫描皮肤患处的特征,识别、诊断最常见的 98种皮肤病,可达到临床主治医师的专业水平。“AI皮肤”经过1年多的研发,经历了多次测试、审核、训练,累计学习超过60万张病历图片后,对其中的34种常见病的准确识别率达到了95%。这种新技术的诞生,为贫困地区群众解决了就医难题,悄然改变了农村医疗生态。 然而,就在2018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率先把 “AI医生” 引入阳山县55家省定贫困村时,却遭到村民和村医的质疑,以为是走过场。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负责“AI医生” 项目的推广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副主任医师任妮娜医生,索性就住在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使用这款软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接受了“AI”医生;抗疫期间“AI”医生更是发挥了很大作用。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就能探索出新路子!如今“AI医生”已成为了村医的“好帮手”和“村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朋友” 。 AI西医覆盖300多种常见疾病 “AI医生”实际上是一个手机APP软件,名为“叮呗”,并配备一套便携式设备,用于采集患者心电图、血压、血糖、血氧、脉率、体温等基本的健康信息。目前,“叮呗”人工智能医生已经覆盖了300多种常见病,其中囊括了普通社区医院日常诊断的90%的病种,达到中级以上医师(相当于临床主治医师)的专业水平。它汇集整理了11.8万多条医学词条、3674种疾病、5375种临床表现、4495个化验指标、1773个检查标志物、180万条医疗知识点的相互关联经验、456份单病种临床指南、3亿份三甲医院医疗病历等,构建了庞大的中文医疗词库和医疗知识图谱。如果遇到难以判断的情况,村医们可根据村民的症状描述,在手机上一步一步向“AI医生”问诊,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且其准确率高达95%。 同时,“叮呗”系统还配备了远程心电设备。村医们上传心电图于阳山县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的后台,15分钟就可以收到诊断报告。经过 “AI医生” 辅助诊断后,如果村医们还是拿不准,还可以通过手机,在APP中输入文字病情描述、拍照、录制视频、采集音频等信息。同时,通过APP把这些信息全部推送给云端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网络医生来进一步帮助诊断,相当于把互联网医院从诊室搬到口袋里,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率。 除此之外,村医们还可以在手机上的 “医生移动工作站“ 直接开出处方。目前,根据阳山村医所面临的多发病、常见病,AI制定了药品库。医生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建药品库,方便处方管理与村民健康流程全记录。“AI医生”操作便捷,仅需在个人手机上下载APP, 借助医疗可穿戴设备,即可帮助村医们走村入户,开展村民日常辅助诊疗、 电子健康档案建立、身体健康数据采集、完善电子病历数据库、日常健康管理等工作。它成为了村医的智能医生助手,为村医的日常工作减负增效。同时,村民也不用动不动就往镇上或者县里跑去看病,提升了村民的健康幸福感和获得感。 AI中医可进行中医体质 辨识和智能诊疗 村里的王大妈经常胃痛、胃胀,时有反酸和打嗝现象。自从开通了中医智能问诊功能,黄医生只要点击“AI中医”,根据王大妈的情况选择性别、患病部位及症状,并根据系统提示回答相应问题,“AI中医”就会自动显示:“胃痛:脾胃虚寒”,并提供相关的养生建议。黄医生表示:“‘AI中医’还可以帮助患者辨识体质及92种常见病的智能诊断,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经常帮村民检测治疗效果。可谓是:一个手把手的好老师。” “AI中医”涵盖了中医古籍、中医医案、中医方剂等内容,具有智慧开方、中医体质辨识等功能。具体而言,“AI中医”覆盖了4万余例名家医案、2000余种中医古籍、覆盖1000种疾病、9000种证候、20000种症状,包涵了30余万副古今名方。在临床环境下,可为辅助初级、中级医生提供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参考;供普通居民进行常见疾病的自我诊断。建议中包括:中药方剂、中成药、食疗方等。 清远市阳山县卫健局蔡喜刚局长表示:“‘AI中医’集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和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既引领世界,同时也更平民化和接地气,帮助基层村医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自2018年7月开始,“AI医生”已进驻阳山县55个省定贫困村,进行诊疗共10957例,其中86例疑难较重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目前共有90家卫生站拥有“AI医生”系统。经“AI医生”诊断后,需要进一步治疗和手术的患者,也可以在县级医院进行远程手术会诊。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保养身体、看好病。这样既防止小病拖成大病,又降低了看病成本。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清远市阳山县人民医院院长张刚庆说:“我算了一下骨科的一个髋关节置换,在阳山本地和广州做对比,老百姓至少直接经济受益就有2万多元。而且,到广州来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低,费用也比二级医院要高。另外,家人到广州来还要增加差旅费等。”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田军章书记表示:“AI医生”进乡村是健康扶贫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体现了我院作为广东医改“试验田”的探索与担当。让人工智能医生飞越群山,突破空间的桎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最基层,为偏远山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按照广东省卫健委的计划,将把“AI医生”逐渐推广到全省2277个贫困村。这种创新“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健康扶贫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破解城乡二元化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新思路。 责 任 编 辑:陈   涓 新媒体编辑:裴   玥 校          对:吴叶凡 审 ...
国内首个“无人诊所”亮相乌镇 平安好医生用AI科技赋能健康城市
AI医师助手

国内首个“无人诊所”亮相乌镇 平安好医生用AI科技赋能健康城市

一 文:平安好医生(ID:pingan_haoyisheng) 11月6日,平安好医生(01833.HK)宣布,其研发的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营的无人诊所——“一分钟诊所”正式亮相乌镇景区,它将为附近居民、景区游客及世界互联网大会嘉宾提供快速、便捷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 乌镇景区内的平安好医生“一分钟诊所” “一分钟诊所”包含“独立问诊室”和“智能药柜”两大功能模块,病人只需坐在“独立问诊室”中,即可与云端医生语音对话,通过病情描述加上检查设备,就可以得到病症的初步问诊建议。问诊完成后,病人可根据医生的建议,直接在旁边的“智能药柜”付费取药。目前,“一分钟诊所”已覆盖超过100种常见药品,对于未能摆放的药品,用户也可以通过平安好医生APP在线购买,再由附近合作药店提供“一小时送药”服务。 “一分钟诊所”内体温仪、血压计检查设备 平安好医生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运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远程医疗等最新智能科技,并融合多种智能体检设备,“一分钟诊所”可向用户提供包括问诊咨询、康复指导、用药建议、付费购药等自助式医疗健康服务,大大节省了用户就医时间。在乌镇景区试运行一周以来,“一分钟诊所”日均问诊量已接近100人。 未来,平安好医生“一分钟诊所”将在药店、社区、企业、学校、景区、商场、高速公路服务站等公共服务场所大规模普及,结合平安好医生线下合作的3100多家医院、6万多家基层诊所,打造城市一公里医疗服务圈,快速满足城市市民即时医疗健康需求,为建设健康城市赋能。预计至2018年底,“一分钟诊所”将在全国落地超过1000家。 1“小身材”蕴藏AI黑科技 不用挂号、无需排队,慢病、常见病几分钟就能问诊配药……这个3平米见方的“一分钟诊所”里面实则蕴藏着“AI黑科技”。患者在问诊时,首先接诊的是平安好医生人工智能技术产品“AI Doctor”,它能与患者进行语音和图文交互、引导患者准确描述病症,形成结构化病史、提供智能诊断方案供后端专科医生参考。在医生进一步接诊后,“AI Doctor”还能结合医生的相应诊断结构,开具智能药方,从而形成整个问诊的智能化,提高了问诊效率。 在“一分钟诊所” 内语音问诊 平安好医生相关负责人表示,“AI Doctor”是由200多位世界顶级人工智能专家组成的AI团队研发,并经过平安好医生超3亿条问诊及咨询数据的训练强化。目前,“AI Doctor”已经能覆盖超过2000种常见疾病,对数万种医疗和健康问题可做到即问即答,辅助诊疗的准确性全球领先。 等到“AI Doctor”工作完成后,后端的专科医生将根据“AI Doctor”生成的病人结构化病历进行针对性补充问诊,复核“AI Doctor”的诊断建议,同时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目前,平安好医生已从三甲医院聘请了大量优秀的医生,自有医生团队已经超过1000人、外部合作签约名医近5000人。 经验丰富的优秀医生加上全球领先的AI黑科技,确保了“一分钟诊所”在线问诊咨询流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将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场所 实现商保直付 人满为患的三甲医院,是当下中国就医难问题的鲜明写照,平安好医生“一分钟诊所”有望成为缓解“看病难题”的利器。 来自第三方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2016年,包括交通及排队等候时间在内,中国患者每次就诊平均耗时约为3小时,而真正接受医生诊断的时间平均仅有8分钟。糟糕的就医体验,让患者叫苦不迭。哪怕只是感冒头痛这样的常见病,挂号排队数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 “一分钟诊所”智能药柜 如果人们都能在公司、在小区门口、在马路边就能解决常见病、慢性病等看病需求,对于目前拥挤的医院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平安好医生“一分钟诊所”正是以AI医疗科技缓解“看病就医难”问题的全新尝试。目前,“一分钟诊所”已同时在兴业银行、中国联通、BiliBili哔哩哔哩、恒大养生谷、碧桂园等多个企业社区开展试点应用,均取得不错效果。 “目前来看,公共服务场所、大型企业对‘一分钟诊所’的需求最为迫切。”平安好医生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分钟诊所”在商场、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投放,可代替传统医务室(2名医生、2名护士),每年节省巨大的医疗人力成本,也能让患者看病购药更方便,节省时间成本。同时,“一分钟诊所”还实现了商保直付,让企业员工不出职场即可享受健康医疗保险一站报销。 内容转载自:平安好医生(ID:pingan_haoyisheng)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作者的辛苦付出,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482257385),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并表示向作者歉意!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目前1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1.无人诊所,打破医疗常规?!
2.智能脉诊,健康快车道?
3.AI问诊,效率翻倍的秘密?
AI医师助手

1.无人诊所,打破医疗常规?! 2.智能脉诊,健康快车道? 3.AI问诊,效率翻倍的秘密?

本文主要介绍了未来医疗服务的创新方向。首先,无人诊所通过智能化服务,简化了问诊和取药流程,实现了便利快捷。其次,智能脉诊仪凭借其先进的技术,能够迅速识别用户的健康状况,为诊断提供依据。最后,AI智能辅助问诊系统则通过高效的数据分析和模式匹配,有力地提升了医疗咨询的准确性和效率。
听说科技大佬都要来,乌镇连夜涌入1000多名神秘医生
AI医师助手

听说科技大佬都要来,乌镇连夜涌入1000多名神秘医生

乌镇互联网大会开幕在即,赶来准备捕捉众野生大佬的各路记者们早已摩拳擦掌。 每年互联网大会的热点都逃不过两种:大佬们的饭局和脑洞大开的黑科技。 大伙还记得去年天猫的无人超市吗?对,微笑能打折的那个。 用黑科技告诉大家:出来买买买呐,最重要的是开心~ 今年,小wifi也提前来到乌镇蹲点采访。果然早起的鸟儿有福利,发现了一项新的黑科技:24小时“无人诊所”。 这个诊所正在乌镇免费开放。 那必须去看热闹啊,顺便把吃多了会发胖的体质给治一治。 一路上,小wifi不禁疑惑: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崛起,什么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仓储,现在怎么连诊所也可以“无人”? 难道是去年饭局丛生,餐后大佬们都捂着肚子四处寻找健胃消食片,而另一边,昼夜伏击的媒体同行们废寝忘食,犯老胃病的概率骤起。从而触发了这一全新的需求? anyway,无论是以上哪一种理由,这个“无人诊所”都值得一探。 结果小wifi看到这样的场景。 这……真的能看病吗? 当然,基于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心态,小wifi决定前去试试。 说不定就真能解决吃多就发胖这种疑难杂症呐! 走近发现这个“无人诊所”包含独立问诊室和智能药柜两大功能模块,是由平安好医生自主研发。 问诊可以进入独立问诊室坐下细说。 小wifi觉得,如果功能齐全,小也有小的好处,毕竟中国租金这么贵。 只要告知基本症状、面临的问题等,机器就会帮你自动连接专科医生,据说有数千多位医生可连线,且都是满满好评的医生。 买药也很方便,电子支付、银行卡都可以,各种年龄层的消费者都能用得上。 万一想要买的药没有,大家也可以通过平安好医生APP在线购买,再由附近的合作药店提供“一小时送药”服务。 最近咽喉不适的小wifi决定向医生们远程求助。 等到了非常细致的询问:有没有熬夜?吃不吃辛辣食物?是不是抽烟? 然后医生给出了细致的解决方案:清喉利咽颗粒和开喉剑喷雾配合使用。 还不忘忠告小wifi生活习惯….. 只这些,小wifi也不会费那么多俏皮话描写。 无人诊所背后的技术和前景更值得吸引大家的目光。 7*24小时站岗 “AI Doctor”功不可没  为了能确保大家随时得到医疗帮助,无人诊所7*24小时营营业。但如何准确调度这个庞大的医生群体呢?既不浪费医疗资源,也让需要的人及时得到诊疗。 全靠“小身材”里面蕴藏的“AI黑科技”啦。 跟小wifi体验的一样,患者问诊时,首先接诊的是“AI Doctor”。别小瞧“AI Doctor”,通过与患者的语音和图文交互,TA能引导患者准确描述病症,形成结构化病史、精准提供智能诊断方案,供后续专科医生参考。 为什么“AI Doctor”这么聪明?TA会不会误导专科医生? 平安好医生相关负责人表示,看病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AI Doctor”是平安好医生200多位世界顶级人工智能专家研发的AI问诊引擎,经过超3亿条问诊及咨询数据的训练强化。目前,“AI Doctor”已经能覆盖超过2000种常见疾病,对数万种医疗和健康问题可做到即问即答。 另一方面,“AI Doctor”看完之后,还是有真人医生补充问诊的,能确保在线问诊咨询流程的准确性。平安好医生从三甲医院聘请了大量优秀的医生,自有医生团队已经超过千人,外部合作名医近5000人,各个经验丰富。 部分独立问诊室里还配有体温计和血压计,用户可以独立测量自己当下的身体情况,并及时与医生在线沟通。 “AI Doctor”替医生分担之后,医疗系统的问诊效率就被有效提高了。专科医生可以节约耗费在基础问题上的时间。 梦想照进现实 排队不再是看病的必经程序...
人工智能医疗的黄金机遇与挑战:Benevolent的未来之路及AI医疗创业的突破之道
AI医师助手

人工智能医疗的黄金机遇与挑战:Benevolent的未来之路及AI医疗创业的突破之道

这篇文章讲述了贝克街资本的Emily讨论了人工智能在生物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疾病诊断和老年监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Benevolent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多靶点药物设计和非标准化服务带来的利润不可控性。此外,数据来源不足是制约公司利用AI优势的瓶颈。滕忠照的景三科技则关注中国体检市场的空白,特别是脑部健康检查的缺失,他们以预防脑血管疾病为切入点,计划通过与民营机构合作来扩大范围。文章还提到了英国和中国的AI医疗创业环境差异,英国投资环境较为灵活且侧重早期市场,而美国生物医药条件相对更好。景三科技在寻找大范围预防的方法上提到合作策略,并透露了他们将关注血液中的特定蛋白检测技术以进行老年痴呆的早筛。总的来说,文章讨论了人工智能医疗行业的广泛应用、挑战以及创业公司的策略,强调数据和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真正的医学:让AI辅助看病,让医生专注看人丨展卷
AI医师助手

真正的医学:让AI辅助看病,让医生专注看人丨展卷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信息时代,过去孤立的、资料匮乏的非智能医疗正在向数字驱动的、人工智能辅助的智能医疗方式逐渐转变,检查数据更多更精确了,医生的决策更准确了,看病的效率更高了。不过,这样就行了吗?患者因此就满意了吗?医生因此就幸福了吗? 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智能医疗发展领航人埃里克·托普(Eric Topol)博士在《深度医疗》(Deep Medicine)这本书里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技术应当支持更为人性化的医学,培养良好的深度医患关系。毕竟,医学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病。今天的展卷专栏摘选了托普关于“深度共情”的思考和展望,以飨读者。本文摘自《深度医疗》第十三章(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11月第一版) 撰文 |Eric Topol 翻译 |郑杰、朱烨琳、曾莉娟 学习与患者交流或许能让医生重新爱上自己的工作。让患者走进医生的内心,什么都不会损失,反而能收获更多。——阿纳托尔·布鲁瓦亚尔 1975年秋天,我与其他90多位同学一起踏入医学院。当时,我们大多数人都刚刚大学毕业,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当时极其热门的医学类电视剧《韦尔比医生》(Marcus Welby, M.D.),讲述了一位对患者态度极好的家庭医生的故事;《基戴尔医生》(Dr. Kildare)也在电视上频繁重播。当时的医疗行业很单纯,医生能与患者建立真诚的关系,繁杂的影像扫描(拍X线片除外)或实验室化验等医疗操作很少,查房记录都是手写的。为新患者预约的门诊的会诊时间至少有一小时,复诊时间也有30分钟。那时,零售诊所根本不存在,也没有用来评估医生表现的相对价值单位,每位医生也不做月度工作报告,医院或诊所几乎没有管理人员。电子健康档案自然也不存在,医护人员也就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计算机上,医疗机构中甚至都没有打字机。当时,“卫生系统”一词还未问世,全美医疗健康领域的工作岗位只有不到400万个。每位患者每年花费的医疗费用低于800美元,不到全美GDP的8%。 40多年后的今天,一切都截然不同了。如今,医疗行业已成为全美规模最大的行业,拥有超过1600万个工作岗位,也是美国大多数城市的主要就业来源,许多“非营利性”医疗系统的收入每年高达百亿美元。目前,我们在医疗健康上的人均支出已超过11000美元,每年总体超过3.5万亿美元,接近全美GDP的19%。部分药物和治疗的单次花费超过100万美元,绝大多数治疗癌症的新药一个疗程的起价超过10万美元,许多特效药每月大约需要花费2000美元。即便考虑通货膨胀、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等因素,调整这些数值,我们也很快就发现,增长趋势好比一列失控的火车。美国的卫生系统现在拥有雄厚的投资资产,如超过400亿美元的凯泽健康(Kaiser Health)、超过170亿美元的阿森松健康(Ascension Health),以及超过90亿美元的克利夫兰诊所等。 随着医疗健康行业经济的爆炸式增长,医疗服务也在逐渐失去人文关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早在90多年前,弗朗西斯·皮博迪就已经预言到这种情况:“医院……容易退化成没有人性的机器。”人们不再关心个性化医疗,商业利益取代了医疗健康,通过压榨临床医生来获得最大生产力和利润。医生花在患者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便花了时间,也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医疗行业一直深陷在低效、错误、浪费和次优结果的泥潭中。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医疗行业在照护患者方面真正迷失了方向。在美国,新患者预约的平均会诊时间仅12分钟,复诊仅7分钟。“韦尔比医生”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虽说人工智能会给医学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切将变得更好。如今,技术应用可能越来越细分且专业化,带来的许多好处仍处于初级阶段,但这些技术最终将影响医学领域的每个人,不仅是放射科医生、病理科医生、皮肤科医生等“有模式”的医生,还包括其他各类医生、护士、医生助理、药剂师、理疗师、临终关怀服务者和其他护理人员等,在未来人工智能将承担他们的工作。此外,整个医院、诊所的生产力和效率都将得到显著提高。所有这些需要很多年才能实现,但最终会成为医学史上最大的变革。摆在我们面前的超级简化的工作流程,将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医疗健康的方方面面。而这可能会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让情况变得更好,或变得更糟。而现在,我们必须跳出这个框架向前走,以确保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为医生和患者赢取宝贵的时间 人工智能给医学领域带来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可能就是时间方面的改善了。目前在美国,超过一半的医生有职业倦怠,超过25%的年轻医生患有抑郁症,每年有三四百名医生自杀。职业倦怠会导致医疗失误,而医疗失误反过来也会加重倦怠。医生希望花更多时间与自己、家人、朋友,甚至是患者在一起,从而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虽然这可能不是解决之道,但却是个开始。 对于患者而言,时间方面的改善给照护质量及健康结果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2018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发表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埃琳娜·安德烈耶娃(Elena Andreyeva)和她同事共同撰写的一篇论文。该论文研究了关于家庭健康问诊时间对急性病患者治疗出院后的影响。她们分析了护士、理疗师和其他临床医生的6万多次会诊后发现:会诊时间每延长一分钟,患者再入院的概率会降低8%;兼职医疗服务者的服务每延长一分钟,患者再入院的概率会降低16%;护士每多花一分钟,患者再入院的概率会降低13%。在研究人员发现的所有可能影响再次住院风险的因素中,时间是最重要的。 1895年,被后人称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威廉·奥斯勒(William Osler)写道:“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来审阅一份病例,是无法令人感到满意的。患者希望医生能多花时间在他们身上,10~12分钟的匆忙检查并不能使患者感到满意。”120多年后,一切都已成真。 芝加哥大学的内科医生戴维·梅尔策(David Meltzer)研究了同医生共处的时间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比如照护的连续性,即会诊医生与住院检查时的医生是否为同一人。他的研究报告指出,花更多时间与患者在一起,能降低20%的住院率,节省数百万美元,而且有助于避免医院感染和其他医疗事故风险。这么做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收益,以至于凯泽医疗(Kaiser Permanente)和范德比尔特大学随后也复制了这一模式。 这些研究都表明,临床医生与患者的相处中,时间长短至关重要。延长会诊时间不仅能增进医患交流,建立信任,还能改善结果,降低后续成本。这如同一项前期投资,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然而,现实却完全与提高医疗健康领域生产力的目标背道而驰,如今临床医生往往被迫在尽量少的时间内会诊尽量多的患者。要节省这些钱,就需要医生用时间来补偿。涉及34家诊所的168位临床医生的一项研究表明,工作节奏是工作满意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如今,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患者赢取宝贵的时间。2018年,美国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有关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的详尽报告:《为所有人提供更好的医疗和护理》(Better Health and Care for All)。该报告预测,人工智能将为不同的临床医生腾出平均超过25%的时间来照顾患者。技术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之一:让临床医生摆脱电子健康档案的束缚。在科罗拉多大学,医生开始将计算机带出诊室,在医生助理的陪同下为患者提供服务,医生的倦怠程度显著下降,从53%降低到13%。很多人认为,使用自然语言处理能达到与患者直接沟通同样的效果,然而单靠技术解决方案是行不通的,我们得认识到医学不是一条流水线。 虽然技术能带给医生更多时间,但仍然不够。如果要让医学真正地深入人心,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医生的思考方式及与患者互动的方式。 培养医生的共情能力,让就医更加人性化 当今的医学领域严重缺乏共情,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原因与时间不足有关。 英国医生马修·卡斯尔(Matthew Castle)曾发表过一篇略带讽刺意味的文章,名为《工作过劳》(Burnout),他在文章中将自己的角色设定为一位生活在2100年的人工智能医生。他拥有足够的深度学习能力,能对每位患者进行完整的分子和神经精神病系统分析,熟悉所有生物医学文献,还能同步进行数千次会诊。有了这些数据和人工智能,很多人会认为一切都将是乌托邦式的,然而,他的公司却要求他提供人性化的品质服务。他筋疲力尽,要求休假6个月,理由是“公司要求培养共情能力”。卡斯尔写道:“不管人类或机器多么强大,一旦要求他们做一些不可能的事情,就会失败。” 随着机器变得越来越智能,人类需要沿着一条不同于机器的道路进化,以便变得更加人性化。在图13-1中,我试图描述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表现不太可能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在各种细分任务上,机器将逐步超越人类。为了将人类带入一个新的高度,我们需要提高人文素养,而这始终是人类与机器的根本差异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们一直在努力设计各种能提升共情能力的社交机器人或应用程序,但人类的共情能力并不是机器能够真正模拟的。一些试图探测愤怒、悲伤、疲劳和分心等人类情绪的人工智能应用正在研发中。由最先进的机器人公司研制的虚拟人已经被内置了共情能力,但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专家也承认其有所不足,因为还无法“使这样的机器充满人性”,日本人称之为“存在感”(sonzai-kan)。会共情只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之一,我们还需要爱、笑、哭、梦想、害怕、悲伤、喜悦、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受苦、探索、讲故事、启发、好奇、创造力、感恩、乐观、善良、表达情感、理解、慷慨和尊重等,并且还需要适应能力、创新力、直觉、常识、文化、抽象化和语境化的能力,以及灵魂等。 图13-1人类智能、机器及人类人文素养的变化曲线 人工智能专家布莱恩·克里斯汀(Brian Christian)在《最有人性的人》(The Most Human Human)一书中谈道:“要成为富有人性的人,就要成为一个具有生活痕迹、有特质、有观点的特定的人。人工智能表明,当我们试图将这些特定的人类品质赋予智能机器时,智能机器与人类之间的界线最容易模糊。”所以,我们不能允许这种情形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