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30,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内熙熙攘攘,人们忙着预约、挂号、缴费。这时,只见市民邹大爷不紧不慢地来到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原来,邹大爷早已在家里通过手机,预约了神经内科专家门诊8:45的号源,并且使用微信支付了挂号费。他按照手机短信通知,按时到达神经内科门诊报到。经过检查诊断,专家为邹大爷开了药。出了诊室后,邹大爷的微信随即收到了一条医院的药品待缴费信息。使用微信支付了药费后,消息提示邹大爷到2号楼门诊药房3号窗口取药。8:55,邹大爷在3号窗口顺利完成了取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慧医疗已经成为改善民众就医体验的重要途径。记者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获悉,该院通过自主研发的叫号系统,采用多媒体技术对接医院HIS系统,配合分诊报到机制,有效将就诊患者引流到对应科室的一级候诊区,并对一级候诊区和诊室门口患者数量进行合理分配。医保物价处联合信息中心、财务处等部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优化支付操作流程,创新推出了扫码缴费服务。患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缴费二维码即可完成门诊缴费,系统自动对医保订单进行门诊报销结算,无需患者再到窗口或自助终端进行排队缴费。
“不用到窗口,也不用自助机,通过手机即可实现预约挂号、候诊查询、缴费、报告查询。”在市民王女士看来,移动就医就是这么简单!王女士告诉记者,如今她来医院看病都是提前在网上挂号,根据预约时间来医院就诊。“我市的许多医院已经全面开通了互联网医院服务,我们通过手机、电脑等,在家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我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充分利用这项服务。当遇到健康问题时,我会选择在线预约并进行咨询问诊。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去医院排队等候的时间,还能在舒适的环境中与医生进行单独交流,确保我的隐私得到保护。”王女士说。
紧贴数字时代的脉搏,智慧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不仅在市级层面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还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去年推出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智慧医院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包括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方面的标准,以及到2024年的具体目标。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
296类电子证照证明实时调用
电子证照“照”进现实
“出门前明明记得带着门诊慢特病的证书,怎么忽然找不到了?这次买药还能报销吗?”“不用担心大姨,可以正常报销。”记者昨日从市大数据局获悉,随着我市“无证明城市”建设的推进,门诊慢特病医疗证电子证照正式启用,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纸质证照丢失的问题了。
近年来,我市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296类电子证照证明实现实时调用,680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理,建筑垃圾处置、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301项实现智能办理。
全省率先制发门诊慢特病电子证照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门诊慢特病诊疗证电子化,根据我局联合市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启用门诊慢性病电子证照的通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去医院拿处方药时,可持电子证照取处方药,免除门诊挂号费用。”7月31日,市大数据局工作人员说。
今年以来,市大数据局推进电子证照库改版升级。完成新版电子证照库系统部署、数据迁移和上线启用,对接省大数据局新版电子证照安全接口,加强市县35个政务服务系统的电子证照调用监测和安全管理。同时,强化电子证照推广应用。政务服务标准化事项库中市级1431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关联电子证照,协同各部门打造26类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场景,累计减免办事材料84万件。
我市将组织各部门对本行业本领域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材料进行全面梳理,推动服务事项均可用电子证照办理,实现电子证照制发全覆盖。在公积金办理、房产交易、建筑施工许可、企业开办、卫生许可、道路运输等高频应用领域,打造电子证照全链条应用场景。在交通出行、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群众获得感强的场景,继续拓展覆盖面,提升使用频率,让“免证办事、一码通行”便民利民,让群众办事省时省心。
40类证明材料实现线上开具
“现在用手机扫一扫就能显示电子证照,就算忘带身份证原件也能办业务,真是省了不少功夫,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证件忘在家里了。”嘉祥县嘉祥街道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发现忘带身份证,工作人员通过后台调取电子证照审核验证,半小时内顺利办成业务。
记者了解到,嘉祥县大数据中心与“济宁市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一窗受理系统”、“爱山东”对接,在县、镇为民服务大厅配备扫码枪,办事群众通过“爱山东”等程序出示身份证、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二维码,经扫码调用,自动传输到办件平台。或者在“一窗受理”平台输入办事信息后,由工作人员通过“无证明城市”系统直接调取相关证照,办事人不需提供纸质证照,非常方便快捷。
聚焦企业群众办事“所需证明多、难出具、来回跑、多头跑”等难点堵点问题,我市建设了“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使用电子证照代替实体证照。企业、群众办理事项过程中,对于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通过系统在线开具或者部门核验方式提供,不再需要企业群众提供实体证照。
“为摸清用证底数,我市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单位全面梳理排查办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事项所需的材料,形成政务服务类和社会基层类两张证明清单,织密线上开具一张网,推动40类证明材料由人工开具变为线上开具。”市大数据局工作人员说。
群众可通过济宁市政务服务平台的“证照通”模块和“爱山东”App两个渠道开具相关证明。截至目前,我市已上线政务服务类证明23类、基层证明17类,覆盖全市14个县市区、117个乡镇街道、2500余个村居社区。济宁“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共为市县5889个部门创建账号6550个,提供296类电子证照证明下载服务,为群众提供服务85万次。
记者:苏茜茜 王艳茹 刘奕然(实习)
编辑:郝然 丁李轩迪(实习)
审核:戈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