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爱情
2023047特辑创作之中的世界,是艺术家独享的世界。踏出这个国度的创作者,与常人无异,他面临诸多琐事、诸多问题,亦需要静享或弥合生活中的亲密关系。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因人而异。今选摘有关艺术家与妻子关系的过往文章,部分段落新写,以呈现四种独特的相处模式。茶壶与水果 高更 1896 年高更:不必存在的爱情从塔希提回到巴黎,高更( Paul Gauguin )刻意疏远了久未见面的爱人,与旧情人住在了一起。一次外出,旧情人洗劫了他的公寓。讽刺的是,她卷走所有值钱的东西,除了那些作品。高更心灰意冷,决定再次前往南太平洋。自画像 高更 1889 年1903 年,高更( Paul Gauguin )的身体,开始恶化。5 月 8 日早上,医生问诊结束离开,在朋友以为高更即将迎来好转之时,他却猝然离开了人世。死于异地的高更,被故乡的巴黎人奉为传奇。他的经历,点燃了大众的想象力,毛姆( Maugham )于 1919 年出版的《月亮和六便士》,更是用记述与杜撰的方式,将高更的神话,推向了顶峰。男孩与鹅 高更 1889 年读者对书中描绘的苛刻妻子梅特( Mette ),满怀厌恶之情。但事实是,高更发布在巴黎的那本散记《诺阿,诺阿》里,堂而皇之地讲述了自己对妻子的不忠,身边朋友的异样眼神,使独自养育 5 个孩子的妻子,苦不堪言。而此时的高更,却在遥远的塔希提充耳不闻。洗衣的女人 高更 1888 年1897 年,小女儿阿莉妮( Aline )去世,两个月后,高更在南太平洋得到了消息,他悲痛欲绝,对妻子大加指责。两人自此停止了通信,直至高更离世。在毛姆的著作中,高更是不需要六便士而看向月亮的“高尚者”,而现实中,他依然看向月亮,只是,他不仅不需要六便士,或许也不需要爱情。霍珀:工作式的爱情40 多岁时,霍珀( Edward Hopper )与妻子约瑟芬( Josephine )步入婚姻。自画像 霍珀 1930 年两人都曾是艺术家。为了支持霍珀创作,约瑟芬放下画笔,一边担任丈夫的生活管家及经纪人,一边成为了画布上的模特。那些坐在床边看书、向窗外张望及看向远方的女子,大多是约瑟芬。布鲁克林的房间 霍珀 1932 年由于霍珀与约瑟芬为“合作关系”,两人的相处方式,自然也被烙上了工作的印记——保存至今的一册账簿中,包含有大量文字与绘画,其中,文字由约瑟芬写出,在她的催促之下,霍珀留下了相应的图画及作品信息。夜游者 霍珀 1942 年这样的合作方式,与两人截然相反的性格有关。沉默寡言的霍珀,对自己的作品评价惜字如金,当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妻子在场时,更是如此。也正是这样的合作方式,在无意间勾画出了两人的生活情趣:账簿中的草图《海边的房间》一侧,约瑟芬写道:“起点”这个名字被拒绝了——某些人认为这个名字暗含恶意。海边的房间 霍珀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