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5 AI陪伴产品思考笔记

ChatGPT出来后,你发现大部分人不具备提问的能力;

Sora出来后,你发现大部分人并没有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所以好奇心和表达欲,仍然是你最美好的品质,保护好它。

什么才算情感陪伴?

很多人对AI情感陪伴产品的最大误解,是觉得只有半夜情绪系统崩盘后的抑郁孤独寂寞,才叫情感陪伴痛点,然后讲个童话来抚慰你。

但我一直觉得,你每一次在下班地铁上无意识解锁手机乱划屏幕,每一次想憋出点金句发朋友圈,每一次在群里发烧,每一次看到梗图表情包思考能转发给谁,每一次点赞女神动态,每一次想刷存在感,都是情感陪伴需求痛点。

哆啦A梦不能直接取代静香满足大雄对静香的爱慕,但可以帮助大雄争取静香的注意力没必要把需求理解的那么狭义,别难为自己。

利用大模型的幻觉,惊喜就是信息

有情感和情绪寄托的AI ChatBot,用户潜意识里就降低了预期,动辄就觉得它们真聪明、性感、太贴心。

而面对生产力工具型的GPT们,用户潜意识里就提高了预期,只要出了一些差错,立即就觉得它们白痴、笨拙、无用。

在现阶段,AI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方面越进步,人类对AI工具的死亡凝视就越深邃。任何大语言模型都没解决“AI幻觉(Hallucinations)”,也就是胡说八道的问题。但这些胡说八道搁 AI女友男友身上,弄不好就制造个甜蜜小惊喜,换成智能办公助手和写作机器人,就只能是灾难。

AI产品需要适当留白

现阶段的AI产品基于大模型底座,而大模型内部本身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了足够多的开放性。和传统互联网产品不同的是:互联网产品经理一上来就要精准定义一个产品,会丈量技术实现能力,计算成本,然后聚焦到一个点。

但AI产品应该适当留白,让用户应用的过程中留给我思考的空间。当然,很多人还是会问我:你们的用户是谁,画像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 use case,我承认有些问题现阶段我很难回答,但这并不是二极管,AI产品当然也需要预测需求轮廓,但内部更精确的需求,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由用户来定义的。

现阶段,锤子就是这个锤子,你需要开始定义并且寻找合适的钉子,而不是等锤子被磨合适后再下场。所以这里的假设是:AI 时代产品需求的精准程度,和以前是不一样的

做AI产品,还是做AI的外卖小哥?

基于大模型的产品如果不采取按量定价,就一定会陷入困境:1% 的人消耗了 99% 的 token。

我真实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内测期间,有用户连续跟我们的Bot聊了12个小时,导致这个用户的 API 调用成本超过第二到第十名用户的总和,真的很痛…

但相较于按使用量计费,个人更喜欢打包订阅,前者会让用户在使用时倍感压力。这就导致面前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提高月费,让全体用户共同买单;要么限制最高使用量。

我倾向于后者:你可以设置一个超出日均日均消耗token30%-50%之间的用量上限数值,这既照顾到了大部分中、轻度用户,也能保证产品在不提高价格的情况下避免亏本运营。

但说实话,这都是短期方案,目前AI这种以实际用量来收费的方式,就像美团的动态份子钱一样,他们拿走你的超额利润,导致你永远无法完成积累,只能给模型公司打工。

所以一个暴论是:ChatBot类产品,聊天本身溢价能赚的有限(token成本限制),ChatBot UI 上的高级功能收费利润才有保障

优先思考PTF,然后才是PMF

现阶段做AI产品,优先是思考“PTF”,远没有到“PMF”,你需要对技术有充分的的理解,能够找到Technology-Product Fit,明确当前不完美的技术适合做什么样的产品。

这里需要产品经理自己就是一个大模型的超级用户,每天把自己泡在大模型的各种使用场景里,深度了解现有模型能力的边界。

时刻问自己:这件事为什么现在做,两年前能不能做?

什么时候会有网络效应?

做AI产品这段时间,经常会被问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有网络效应吗?壁垒在哪里?”脑袋一拍!好像是没网络效应!

但仔细想想:AI应用目前不具备网络效应,是因为行业还在极早期,Agent还没出来,Agent之间还没连通。等跨越鸿沟后,应该是购物助手和导购助手交流,小秘书之间相互约时间。

这就像在互联网早期,门户时代,是没有网络效应的。到了中期,网页多了、商品多了,搜索、电商、社交出来后,才有了网络效应。

AI时代的产品设计,也重视“情感壁垒

以后To C的产品,可能会多一个壁垒:情感壁垒。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互联网产品带给用户的核心价值就是使用价值,但AI时代的产品是可能用户建立起来比较深度的情感连接,从而产生情感价值

人与人之间形成和深化情感链接的过程往往是一起经历事情,携手完成任务,这也非常符合copilot的特点。

如何设计AI产品和用户的情感互动,做到长期有积累又不喧宾夺主让人尴尬,可能是产品经理新的重要课题。

AI产品像种地,不止田园牧歌,还要面对自然挑战

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过去10年这段技术已经极其成熟的周期里,从「想法」到「做出可用的产品」往往并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资源,甚至几个人在车库写代码就可以把MVP上线,然后通过获客增长,持续迭代形成壁垒。

而AI领域,往往是想法早已被提出来了(机器人管家,聊天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但从「想法」到「做出可用的产品」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资源。

一方面,传统互联网产品需要的步骤和工作量它一个都不少,此外你还要摸索并理解大模型的能力边界,并定义成用户可以正常使用的“交互流”,基于大模型的工程开发也是额外工作量。

在这个过程中,简单套用互联网逻辑去思考往往会导致低估需要的时间和成本。

你在学习“AI”还是在学习“AI新闻”?

作为从业者,时刻告诫自己“不要把研究 AI 新闻当做研究 AI”。

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领域,远离那些让自己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记得什么的信息源。

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问一下自己「我一年以后还在乎这篇文章吗?」,花时间在相对不变的稳定的东西上面,比如论文、课程、底层知识,才能帮我理解每天都在变化的东西。

-Enri-

2024.02.25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