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取代法律工作者吗?”小包公向ChatGPT发问,得到如下回答:“虽然作为一个基于GPT-4的人工智能,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回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信息和支持,但我不能完全取代法律工作者。……尽管如此,我可以作为法律工作者的辅助工具,帮助他人更高效地进行研究、起草文档和分析案例。然而,在寻求专业法律建议时,您应该咨询一位具备相关经验和资质的律师,而不是完全依赖人工智能。”
01
(ChatGPT回答页面)
ChatGPT从更新的法律知识、法律实践经验、情感理解和沟通、个性化建议、法律伦理和责任、法庭辩论和谈判六个方面阐述了其不能完全取代法律工作者的原因。那么ChatGPT是否会取代法律人?和小包公一起来探讨!
一、ChatGPT的运作逻辑与优劣
(一)ChatGPT的运作逻辑
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厘清ChatGPT的运作逻辑。
ChatGPT的运作基于OpenAI开发的GPT-4(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4)架构。GPT-4是一种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模型,它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和大量数据来生成人类般的文本回应。具体而言,第一,Transformer架构作为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创新神经网络结构,可以高效地处理长序列,并捕捉到文本中的长距离依赖关系。易言之,它试图模仿人脑的工作方式,能够捕捉到文本中的关系和结构,并借助关键词或短语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第二,ChatGPT通过对大量文本数据的训练来学习语言结构、语法和基本知识,并以此生成流畅的文本回应。其训练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在大量文本数据上进行预训练,让模型学会语言的基本结构、语法和知识;其次,在特定任务上进行微调,使模型能够更好处理特定领域的问题。
综上可得,ChatGPT的核心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训练而构建的大型语言模型。然而,这也意味着模型的知识储备截止于训练数据的时间,而无法动态获取之后的信息,缺乏处理实时更新数据的能力。目前,ChatGPT的训练截止于2021年9月。2023年3月23日,OpenAI宣布已在ChatGPT中实现了对插件的初步支持。插件允许ChatGPT联网检索信息,突破了实时性这一瓶颈。但该功能刚刚开放初步内测,今后还将进行迭代。
(二)ChatGPT的的优势与局限
从ChatGPT的基本运作逻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ChatGPT的最基本功能是基于对大量文本数据的理解,学习上下文逻辑以及关联规律,以此针对用户提问,预测与用户词汇关联度最高的文本,从而生成相关且准确的回答。其输出结果取决于训练数据和算法模型的质量和规模。
详言之,ChatGPT有以下优势与局限。
一方面,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上,可帮助人们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趋势。ChatGPT把人从繁杂冗余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用更多时间精力来从事创造性工作。首先,在训练过程中,ChatGPT已经处理了大量文本数据,并将文本关联逻辑内化于模型中,从而实现对用户问题的快速检索与整合分析,在信息洪流中完成沙里淘金的工作。其次,ChatGPT并行处理能力强,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且作为机器无需休息,能够随时随地持续分析信息、提供支持。最后,ChatGPT学习能力强。通过对数据模型的不间断自我学习和持续改进,可以不断优化模型,提高分析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
那么,基于以上优势,什么工作容易被ChatGPT取代?从其基本功能与运作逻辑来看,ChatGPT更容易取代重复性强、具有可预测性以及程序化的工作。例如客服、广告营销、信息检索员等岗位。
另一方面,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ChatGPT的所有信息输出都是基于对已有训练数据的学习总结,它不会凭空创造新信息,其运作逻辑是相关、客观的,而不具有在体验生活中才能产生的各种主观意识。人是同时具备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复杂主体,生活也是精度和温度的结合。ChatGPT远不能理解人类的多样情感,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感知能力。其只会在大量的信息中对数据进行概率比对,从而得出最有可能的答案,而不具备人类独特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实际上,即使是与ChatGPT功能定位最为相似的客服职业,ChatGPT也不能完全取代其地位。客服在机械回答常规问题的同时,同样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与灵活的情感表达,这都是AI尚且不具备的。
二、ChatGPT对法律行业的影响
(一)ChatGPT在法律行业的判断和决策优势
ChatGPT擅长处理结构化、逻辑性强的数据信息,这与法律行业特点高度契合。律师等法律从业人员也是对大量的法律知识信息进行整合后,运用逻辑推理处理相关法律事务。ChatGPT等生成式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创新对法律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将继续推动行业变革。简言之,ChatGPT在法律事务的判断和决策方面有明显优势,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ChatGPT能够为法律人完成大量繁琐的信息检索和分析工作,大大减轻工作负担。在研究和分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深入挖掘庞大的法律数据库,ChatGPT能够快速查找相关案例、法律法规等法律信息。在提高法律人工作效率的同时,大模型、大样本的数据呈现也能抓取更多参照因素,发现法律工作者可能忽略的因素,对案件进行更为全面的考量。
其次,ChatGPT可以协助完成结构化法律文档的生成。ChatGPT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法律文档提供相应的模板和范例,帮助用户快速创建具有标准结构和格式的文档。例如生成合同、遗嘱、诉状等各种法律文件,甚至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合同当事人信息、合同条款、合同期限等细节,生成符合法律要求的合同文本。除此之外,ChatGPT还可优化法律文档的语法和措辞,提高文件内容准确性和规范性。
最后,ChatGPT还能运用大数据预测分析案件结果。ChatGPT首先从公开法律数据库中搜集和整理大量案例数据,并从中提取出对预测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的变量。例如当事人特征、诉讼请求、判决结果等;其次,ChatGPT根据提取的特征变量,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训练预测模型,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并在必要时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最后,ChatGPT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案件信息,自动计算各种特征变量并由模型输出胜诉概率、赔偿金额范围等预测结果,从而为用户提供参考。
(二)应发挥人工智能与法律工作者的协同作用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合伙人Anu Madgavkar向媒体表示,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工作,因为人类的判断仍然需要应用于这些技术,以避免错误和偏见:“我们必须把这些东西看作提高生产力的工具,而不是完全的替代品。”法律行业亦是如此。正如ChatGPT给予的回应,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ChatGPT作为算法主导的人工智能无法拥有实际案件处理经验;尚且无法准确理解客户情感,缺乏解决个性需求的能力……上述信息对于法律工作至关重要,然而ChatGPT并不能做到。
以法律领域为例,ChatGPT在具体的应用中有如下局限性。
第一,知识更新局限及简单法律问题识别能力较弱。小包公向ChatGPT请求生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相关条款,其生成的回答中有三处明显谬误。其一,该部法律于2021年12月24日公布,ChatGPT截至2021年9月的数据库中并没有该部法律,因此其判断《反有组织犯罪法》不是中国的一部法律,知识更新局限明显;其二,我国刑法不可能出现“220章”,也没有“犯罪集团及其成员”这一章节;其三,检索相近的《刑法》第220条,该条为“单位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处罚规定”,而单位犯罪与犯罪组织也是两个不同概念。虽然此前,OpenAI已宣布研发出使ChatGPT实时联网的插件且正在不断迭代,其回答的时效性也将得到改善,但迭代后ChatGPT对简单法律问题解答的精确性仍然有待商榷。
02
(ChatGPT生成的法律法规检索结果)
第二,ChatGPT的训练数据法律依据不明,无法准确判断各部法律的时间效力。正如上文所述,ChatGPT生成答案靠的是推断词组出现的概率和关联性,若一部法律施行的时间较长,其在互联网中被引用的次数较多,ChatGPT则会判断该部法律为出现概率高的词组并生成答案,而不会考虑其失效与否。例如,小包公请求ChatGPT生成一份租房合同模板,如下图所示,生成模板的确具备租房合同的基本要素,但也存在一处明显错误:其引用了已失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作为法律依据。关于这一错误的出现原因,可以排除当前版本ChatGPT的数据更新局限。因为《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早于其训练截止时间。小包公更倾向于认为,相比此前施行多年的《合同法》,《民法典》在大数据中与租房合同同时出现的频率远不如《合同法》高。因此,ChatGPT识别到《合同法》与租房合同才是最佳匹配结果,从而输出给用户。
03
(ChatGPT生成的租房合同模板)
第三,ChatGPT训练数据覆盖各个学科,但知识覆盖面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牺牲其在特定领域的精度。以学术论文检索为例,ChatGPT的信息检索功能在法学领域实际上准确度也并没有想象中高。小包公请求ChatGPT输出《中国法学》中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并列举发表时间、题名、文章作者和摘要信息。如下图所示,ChatGPT生成结果中的文章根本不存在于任何期刊中,小包公也未在《中国法学》中检索到相关作者发表的类似主题论文。ChatGPT似乎给出了兼具时间、作者、文章等各要素的“可靠答案”。但稍加核对生成信息即可发现,ChatGPT实质上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04
(ChatGPT输出的期刊信息)
AI可以作为法律人的良好辅助工具,但是无法替代法律人。AI强大的信息检索整理功能助力判断与决策,法律工作者在判断和决策方面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我们不仅关注客观概率,也注重主观判断。经验法则、自由心证的运用等等,这些都是法律人在日复一日的法律知识学习、法律案件办理的实践中累积的强大“个人数据库”。另外,法律实务中案情千变万化,法律工作者在处理复杂案件中时常面临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判断,法律知识、个人经验、道德判断等层面的灵活运用是法律工作者不可替代性之所在。
尽管如此,ChatGPT将给法律行业带来的变革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未来应发挥人工智能与法律工作者的协同作用,用法律科技赋能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升。
三、小包公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法律科技上的应用
ChatGPT归根结底是算法主导的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专业性仍然有待商榷。小包公·法律AI的诸多成果则是法律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结晶,核心团队由资深法学教授、实务办案专家和人工智能科技人员等共同组成,拥有强大的算法实力,并将最前沿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应用于法律领域。目前,大语言模型已彻底改变自然语言处理的研发现状。数以亿计的司法大数据、预训练大数据模型、法律知识图谱的结合可以创造出非常有前景的法律科技应用。
05
(小包公·法律AI产品矩阵)
小包公自主研发的基于300万+法律法规与1.5亿+司法大数据建立的底层法律核心知识库实时更新,全方位覆盖我国法律法规。以小包公即将推出的智能法律问答系统为例,智能法律问答系统以普通老百姓为服务对象,努力跨越法律专业人士与老百姓之间的知识鸿沟,让法律变得更接地气:系统将法律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意图实体识别、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支持迅速理解用户意图。用户发送法律问题即可直接获得通俗易懂的答案,而无需浏览网页进行甄别,极大缩短信息获取时间,提高精准度。除此之外,系统还会智能关联解答遵照的法律法规依据条文及类案判决,用真实法律规定消除用户对于答案专业性的疑虑,同时展现用户问题在实务中的法官态度,使用户在抽象的法律条文中感受到具象化的司法场景,基于对类案类判的期待而合理预估自身案件的结果,从中规避风险、汲取经验。小包公智能法律问答系统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和服务差距,成为基层群众身边的法律顾问,打造法律垂直领域的ChatGPT。
ChatGPT无法取代法律人,但它可以成为减轻法律人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利器。小包公·法律AI也将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动态,专注法律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断更新迭代更好的法律AI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