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埃隆·马斯克, 脑机接口, FDA, 批准
能根本上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规律的,只有技术。在我们这个时代,科技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人类与机器的联合,让人类与机器、现实与虚拟的区别变得模糊。今年2月初,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全球,它不仅能流畅地与用户对话,甚至能写诗、撰文、编码……
5月26日,埃隆·马斯克的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在社交平台上公布喜讯,宣布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可展开植入式脑机接口设备(BCI)的首个人体临床试验。一旦这一技术得以实现,它将有望修复各种大脑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改善视力、重塑肢体功能以及治疗老年痴呆症等。
在几年前的技术领域中,“奇点”这一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它描述了一个即将到来的时刻,那时现有的技术将被彻底抛弃,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将遭受重大颠覆。一旦这个“奇点”到来,未来事件的发展将变得如同黑洞的“事件视界”般不可预测。
而现在,“脑机交互”技术的突破,昭示着我们正处于奇点降临的早期阶段。
图片来源:Neuralink 发布会截图,编辑后制
什么是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在人脑与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交流和控制通道。通过这种通道,一方面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大脑活动来表达思想或操控设备;另一方面,外部设备则不断地给大脑发送各种反馈信息,让大脑及时调整控制策略,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从原理来看,脑机接口的实现,大致可以分为四步:脑电采集 → 信号获取及处理 → 信号输出(执行)→ 反馈。根据“侵入性”,可将脑机接口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三类。
其中,非侵入脑机接口,那种像帽子一样的小设备,在医院里的神经或运动康复之类的科室很常见。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医院很常见
它通过穿戴式设备检测大脑信号。但因为信号要穿越颅骨,记录到的脑信号分辨率并不高。
Neuralink 采用的是一种侵袭性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柔软的电极丝精准地插入大脑皮层内部。通常情况下,电极丝插入得越深、越接近脑组织,从大脑中获得的脑电信号就会越清晰、越精确。
尽管侵入式方案需要将外部物质植入大脑,这可能导致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并在电极与神经组织间形成疤痕组织,从而影响信号传输的效果,甚至使其消失。因此,本次人体试验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值得我们充满期待。
技术进程的“奇点时刻”
脑机接口技术在诸多领域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尤其在严肃医学、大健康消费、辅助生活和娱乐游戏等领域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此外,它也与当前热门的元宇宙和人工智能产业密切相关,进一步证实了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目前,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到了什么程度?
以马斯克的Neuralink为例,公司成熟专利能够支撑的路径,初步呈现出来这样一个科幻场景:
在你头上开个小洞,然后放入一个芯片,最后把芯片搜集到的你大脑里的信息,上传到一个电脑或者手机。
步骤一、给脑袋“钻”个洞
在我国,一项名为US11446084B2的专利已经授权,该专利主要涉及一种利用激光进行软质材料钻孔的技术。这项技术创新通过采用激光技术,实现了对软质材料的精准钻孔,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钻孔效率和精度。这一发明不仅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提高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带来了可能性。
过去采用“缝纫机”方法将电极穿过软脑膜很费劲。Neuralink想了个办法,利用激光蒸发软膜中的水以消融组织,达到钻孔的目的。
步骤二、将电极“放入”脑子里
专利:US20200085375A1,Electrode fabrication and design(电极制造和设计)。
常规电极植入大脑,可能使脑组织发炎或损坏,产生免疫反应,甚至存在电极破裂的风险。简而言之,用常规电极植入的话,患者容易“脑子瓦特了”。
2023年5月26日,FDA批准Neuralink进行真人手术,想必是经过老鼠、猴子和猪等动物实验之后,此专利描述的新型电极的优点得到部分验证,包括:
更小的微型电极,每个电极触点的面积小于350平方微米。具有改善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抵抗机械应变的弹性,以更高的精度在组织及更深的位置记录和刺激脑组织。
步骤三、把脑中信息“翻译”出来
专利:US11630516B1,Brain-machine interface (BMI) with user interface (UI) aware controller(具有用户界面 (UI) 感知控制器的脑机接口 (BMI))。
这个专利使用BMI解码器,将神经信号转化为命令,截瘫者可以向外部设备发布命令实现“动起来”。目前用猴子做实验,已经达到目的。
在人类科技创新大潮中,中国的脑机接口技术也在政策和资本的推动下,从2021年进入了起步阶段。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创业公司也先后涌现。
图片来源:猎云网
在《奇点临近》一书中,作者阐释了奇点临近暗含的重要思想:人类创造技术的节奏正在加速,技术的力量也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在增长。指数级的增长是具有迷惑性的,它始于极微小的增长,随后又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爆炸式地增长。
5月底,Neuralink公布新成功解锁1.6万个电极和神经元通信的通道。这个数字,在2014年时是500个,到2020年,Neuralink做到了1024个。处于人类技术“奇点”节奏中的脑机接口,可能会像人工智能一样迎来颠覆性的技术突破。
马斯克明言“对肉体长寿不感兴趣”,他的终极目标更趋向于“人类数字化永生”。但目前的技术进度是:在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全球还没有一款被批准的商业产品。
人类才刚刚开始发现某样东西,但那到底是什么,还没完全弄明白。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关头,脑科学和技术正共同发展,构建着通往新世界的路。
有啥社会意义没?
让盲人“恢复”视力,让瘫痪者“动起来“,马斯克认为,这是 Neuralink 能最早针对人类开展的应用和帮助。
Neuralink 表示,即便先天性失明的人,他们“大脑皮层的视觉部分仍然存在”。
第一代 Neuralink 技术使用了 1024 个通道的电极,但公司也展示了下一代模型——通道的数量足足有 16000 多个。据 Neuralink 预想,在盲人大脑皮层两侧各放一个设备,盲人就能看到一张呈现出 32000 个“光点”的图像。也就是说,盲人能看到更多细节,更“高保真”的图像了。
另外,利用意念打字,建立大脑与计算机(或手机)的直接通路,帮助四肢瘫痪的人获得一种“数字自由”。但 Neuralink 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对于为脊髓受伤的人重拾运动机能,也表示了信心。
健全的人触碰一个物体时,感觉会沿着脊髓进入大脑,但脊髓受伤的人,这条通路被切换了,Neuralink 希望将电极植入脊髓,刺激脊髓中的神经元,使其恢复传达运动信息的能力,进而使肌肉进行收缩。
Neuralink 展示了一只在脊髓中有植入体的猪。原理是拦截大脑的运动指令,并将其分流到腿部,来实现目标动作。同样的,来自四肢的感觉信号也可以被发送回大脑,这样大脑就知道发生了什么,通过这样来模拟身体运动过程。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条 1 公里的路
我们才走了 5 厘米
目前,脑机接口的应用方向在替代受损器官,比如:
瘫痪患者用脑电控制机械臂取物,即处理脑信息的输出;
或是不通过四肢五官,直接通过大脑向机器传递和接受信息,即处理脑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脑机接口或许还能做到脑神经和机械配对,或是生物间的意识替换等,不过这还在非常遥远的未来。
要实现极致的脑机接口,需要让大脑中的每个神经元都与外界“无缝对接”,这意味着人类需要清晰了解每个神经元的特质。
但目前人类对大脑的理解,还停留在控制运动和控制视觉听觉的皮层分区,非常粗浅。
一名脑科学家曾将关于大脑的全部知识比作一条一公里长的路,而我们目前行进的距离只有不到五厘米。
脑机接口能走到多远,取决于脑科学基础研究。
文章资料:果壳、知产力、IT之家
图片来源:摄图网(已购买版权)
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