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RAG用于金融股票预测分析框架:兼看图表理解领域大模型的工作
AI金融助手

大模型+RAG用于金融股票预测分析框架:兼看图表理解领域大模型的工作

我们来继续关注大模型相关的技术进展,来看看两个有趣的工作,一个是关于大模型用于股票金融分析,其中用到了RAG。另一个是大模型用于图表理解,最近在做相关的工作,所以也一并整理出来,供大家一起参考并思考。 一、大模型+RAG用于股票金融分析框架Stock-chain‍‍‍‍‍‍ 我们来看看一个RAG来做金融分析任务。金融分析任务主要包括两个关键领域,股票走势预测和相应的金融问题解答。目前,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ML&DL)已被广泛应用于股票走势预测,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这些方法无法提供预测理由,缺乏可解释性和推理过程,也无法整合金融新闻或报告等文本信息。 而当下大型模型(LLM)具有出色的文本理解和生成能力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金融训练数据集的稀缺以及与实时知识的整合有限,仍然存在幻觉,无法跟上最新的信息。 例如上图所示,以金融分析任务为例,包括股票走势预测和金融问答。传统的ML&DL方法只能提供不确定的预测(涨/跌),没有任何依据,而原始的LLM可以提供预测分析,但没有任何帮助。 最近的工作 《AlphaFin: Benchmarking Financial Analysis with RetrievalAugmented Stock-Chain Framework》(https://arxiv.org/pdf/2403.12582.pdf,https://github.com/AlphaFin-proj/AlphaFin) ,该工作做了2件事: 一个是发布了用于微调 FinLLM的AlphaFin,其中包含传统研究数据集、实时财务数据和手写CoT数据。 另一个是提出了与RAG集成的Stock-Chain框架,该框架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股票走势预测,并通过RAG整合实时市场数据和宏观经济新闻,从而完成股票分析,在具体实现上,其基于AlphaFin数据集对StockGPT进行微调,并将其集成到Stock-Chain框架中,并通过RAG进一步与实时金融数据库集成,以解决LLM输出的幻觉以及LLM无法生成实时内容的问题。 1、先看数据部分 如下图所示,数据集包括Research研究数据集、StockQA数据集、金融新闻数据集以及财务报告数据集四个部分: 其中: Research研究数据集:这部分包括来自学术界的传统金融数据集,包括FPB、FinQA、convFinQA以及Headline,以增强大模型的信息提取和总结能力。在这部分数据上,传统的研究数据集主要是英文的,而且数量很大。为了提升LLM们的中文能力,保证质量进行微调,只从源头抽取了一部分。 StockQA数据集:这部分包含来自Tushare和AKshare的股价和其他财务数据,使用顺序数据格式,例如股票价格趋势(例如{…,170,173,171,175,173,170,…})。但鉴于源数据以顺序格式呈现,使用ChatGPT并按以下提示生成财务问题,以增强多样性,随后,我们使用ChatGPT生成回复并获取用于训练LLM的问答对,对应的prompt如下: Based on the …, give me a good financial question. Input: , Output: . 金融新闻数据集:为了向大模型提供真实世界的金融知识,整合了在线新闻来源,例如中央电视台和华尔街CN的金融版块,在数据处理上,使用Chat-GPT提取每条新闻的摘要,并构建财经新闻数据集,从而提升摘要能力。 财务报告数据集:通过DataYes构建财务报告数据集(DataYes,2021),包括机构对公司进行的专业分析和知识。在数据处理上,手动对齐公司的财务报告及其报告发布当天的股价,并使用以下模板生成最终数据,并还手动创建200份具有专业财务知识和较长标签的财务报告CoT数据,对应的prompt如下:  According to …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1.  Fundamentals:  … 2.  Technical aspects:  …    Therefore, we predict the …  is    , probability:   2、再看架构部分Stock-Chain Framework 财务分析任务可以被视为两个对应部分,即股票趋势预测和相应的财务问答,因此Stock-Chain框架分为两个阶段,一个Stock Trend Prediction,另一个是Retrieval-Augmented Q&A,如下图所示: 第一阶段是股票走势预测,给定一家公司ci和相应的文档dj,该阶段通过结合LLM和AlphaFin数据集维护一个股票预测系统φ,给出股票趋势预测Predi。 其中: 对于第一阶段Stock Trend Prediction,任务很有趣,其给定一组公司C和相应的知识文档D,以预测涨跌: 其目标是从中找出一组能涨的公司子集C chosen: 这一步涉及到知识文档D的处理,在实现上,其给定一个公司ci,首先检索它的相关文档dj。然后,设计一个提示模板Prompt进行组装,例如: Please predict the...
大中型上市银行加码金融大模型研发 场景广泛应用尚待时日
AI金融助手

大中型上市银行加码金融大模型研发 场景广泛应用尚待时日

网商银行高级工程师方珂认为,金融行业对安全、风险要求极为严苛,大模型应用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大模型会出现“幻觉”,如果错判了客户的经营情况,带来的将是真金白银的损失。作者:胡群 封图:图虫创意 2024年会成为大模型深度应用于金融领域的元年吗?解答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上市银行2023年年报里一探究竟。 年报显示,多家大中型上市银行继续加码科技投入,特别是加快大模型技术研发和实际业务应用的步伐。 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分析,从规划到实际落地应用,金融行业的大模型项目可能会经历一个相对漫长且审慎的周期,包括前期的计算能力准备、概念验证测试及必要的算力资源购置等多个阶段。 竞逐金融大模型 年报显示,工商银行在2023年度建立了行业内首个全面自主研发且具有千亿参数级别的AI大模型技术体系,并在多元金融业务场景中实现了创新性应用。 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在该行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工商银行在深化“数字工行”(D-ICBC)战略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手段,有效促进了工商银行数字化生产能力和效率的提升。 建设银行年报显示,该行加强“三大中台”基础架构建设,并启动“方舟计划”,推动金融大模型的建设和实际应用,建立常态化的数字化经营管理模式。 农业银行在年报中透露,该行通过成立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加快推进大模型技术的研究和培育工作。 中国银行则在年报中展示了其在智慧安全防护、网点运营等方面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并开始试验大模型技术在内部知识服务、自动化编程辅助等场景的可行性。 邮储银行年报显示,紧随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潮流,该行正在研发测试、运营管理、客户市场营销、智能风险控制等多个层面积极开展大模型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上市银行大模型研发、应用进展情况 来源:上市银行年报 年报显示,大中型银行正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总投入已连续三年超过千亿元,其中2021年为1074.93亿元;2022年为1165.49亿元;2023年为1228.22亿元,较2022年增长5.38%。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在2023年的科技投入分别为272.46亿元、250.24亿元、248.50亿元、223.97亿元、120.27亿元和112.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0%、7.45%、7.06%、3.97%、3.41%和5.88%。 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在2023年的科技投入超过了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其中,中信银行的2023年信息科技投入为121.53亿元,同比增长38.90%,占营业收入的5.90%。 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在2023年的科技投入比上年有所下降。其中,平安银行的科技投入已经自2021年以来连续三年出现下降。年报显示,该行2021年IT 资本性支出及费用投入为73.83亿元,2022年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投入为69.29亿元,2023年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投入为63.43亿元。 数据来源:上市银行年报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林建明告诉经济观察网,大模型的出现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大且更为直接的新动能,但目前金融大模型的应用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 该集团是国内独立云服务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林建明称,从银行2023年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近年来大多数银行都在加大科技投入,其中金融大模型成为科技投入的重点之一。对于大多数金融机构而言,自建大模型并不现实,调用通用大模型叠加金融专业领域的数据,可以使模型更加符合金融行业的特点和要求,提高模型在金融领域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离广泛应用还有多远 当前金融大模型主要应用于一系列内部业务环节,如知识检索与智能答疑、编程辅助、客户服务热线智能化、自动化文档编写、复杂数据分析、精准营销材料自动生成等试点项目。 网商银行高级工程师方珂认为,金融行业对安全、风险要求极为严苛,大模型应用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大模型会出现“幻觉”,如果错判了客户的经营情况,带来的将是真金白银的损失。因此,在网商银行大雁系统实际应用中,大模型绘制的产业链图谱会向风控系统提供客户识别、经营评分和画像,但最终小微经营者获得的贷款额度,仍然是风控系统多维度交叉验证的结果。 微众银行数字金融发展部负责人姚辉亚告诉经济观察网,从技术和应用层面来看,生成式AI优势在于创造力,但副产品是不可避免地带来幻觉现象,而金融行业的大多数场景往往需要追求准确性和可解释性,比如要求能对风险进行精准定价与管理,向客户推荐适当的产品,并明确揭示风险。基于两者特性的交集,适配的应用场景是让大模型和生成式AI成为员工的助理,在赋能员工提高效率和创造力的同时做好兜底判断,而非直接让大模型直面客户提供服务。 姚辉亚认为,当前国内金融机构在大模型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在应用层,通常是基于内部的专有数据,选择合适的基础大模型基座进行精调,形成垂直行业场景的大模型应用。由于基础大模型的技术迭代较快、不同场景适用不同路线的基础大模型、硬件的国产化兼容性不足等挑战,目前较缺乏能支持一站式工作、模型可插拔的工程化平台。微众银行正在集中力量,打造全行统一的AI工程化平台,构建AI原生科技能力,期望实现模型可插拔、成效可度量、模型生命周期可管理、运算资源可调配、编程可视化(低代码)等特性,赋能内部各业务团队在应用层百花齐放,提升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林建明判断,如果将大模型的能力放在金融行业中去处理原有的任务,会对很多工作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相比现有的AI技术,大模型技术有望在金融风险管理、量化交易、个性化投资建议、金融欺诈检测和预防和智能客户服务等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和影响力。尽管大模型技术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林建明认为,金融行业是数据密集型行业,涉及海量的金融数据和复杂的金融业务。金融数据包含敏感的个人和机构信息,而大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和应用。因此,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另外,金融行业是一个对于模型的可解释性和鲁棒性(系统或算法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时,仍能保持稳定和可靠的能力)等要求非常高的行业,而大语言模型当下输出结果的可解释性目前是相对封闭、不透明的,同时,其稳定性也仍然受到数据、算法、训练等方面的干扰,表现出非鲁棒性的特征。 武连峰说,尽管金融行业在大模型领域的投资强度显著增加,但由于金融业对合规性和风险管理的极高要求,在部署这类先进技术时必须确保与所有现行监管政策相符。 深交所喊话上市公司:胆敢不回,强制退市!国企“应战”新公司法:三个月内要改掉多年“老毛病”小户型不好卖了
AI模型可提供快速可靠的心脏健康评估
AI医师助手

AI模型可提供快速可靠的心脏健康评估

来自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利兹大学的团队共同开发出一种智能计算机模型,可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这种自动化技术不仅能为患者提供快速可靠的心脏健康评估,还能显著节省时间和资源。论文发表于近日出版的《欧洲放射学实验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AI模型能精确测定心脏腔室的大小和功能,其结果与医生分析的结果相当,但速度要快得多。标准的手动MRI分析可能需要45分钟或更长时间,而新的AI模型只需几秒钟即可完成分析。 研究人员利用来源于814名患者的回顾性观察研究数据训练AI模型。为了确保模型结果准确,研究团队随后使用了另外101名患者的扫描和数据进行测试。 尽管已有其他研究探索了AI在解释MRI扫描中的应用,但最新的AI模型是使用来自多家医院和不同类型扫描仪的数据进行训练的,并对来自不同医院的不同患者组进行了测试。 此外,AI模型通过提供显示所有四个腔室的视图,实现了对整个心脏的完整分析,而大多数早期的研究通常仅聚焦于查看心脏的两个主要腔室。 自动化评估心脏功能和结构的过程将极大节省时间和资源,并确保医生获得一致的结果。这项创新有望为心脏病患者带来更为高效的诊断,更优的治疗决策,并最终改善结果。此外,AI根据心脏扫描结果预测死亡率的潜力,也预示着其在彻底改变心脏护理领域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巨大前景。 研究人员表示,未来研究应当扩大样本量,纳入来自不同医院的更多患者,使用各种类型的MRI扫描仪来测试该模型,并考虑医疗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其他常见疾病,以验证其在更广泛现实情况下的有效性。  (记者张佳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原标题:AI模型可提供快速可靠的心脏健康评估 来源:科技日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版权争议再起!多名美国作家起诉OpenAI:滥用自己作品训练GPT模型
AI律师助手

版权争议再起!多名美国作家起诉OpenAI:滥用自己作品训练GPT模型

财联社12月22日讯(编辑 卞纯)据媒体报道,几位普利策奖得主加入了针对微软和热门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开发者OpenAI的集体诉讼,指控这两家科技公司未经许可使用他们的版权作品来训练AI模型。 这起诉讼最初由作家朱利安·桑顿(Julian Sancton)于11月底提起。根据周二提交的一份修改后的起诉书,现在原告还包括凯·伯德(Kai Bird)、泰勒·布兰奇(Taylor Branch)、史黛西·希夫(Stacy Schiff)和其他八位非小说类作家。 伯德与人合著了罗伯特·奥本海默传记《美国普罗米修斯》,这本书为其赢得了2006年普利策传记奖,并于今年早些时候被改编成热门电影《奥本海默》。 1989年,布兰奇以讲述马丁·路德·金和民权运动的三卷本系列中的第一部获得普利策历史奖;2000年,希夫以讲述著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妻子的传记《Véra》获得普利策传记奖。 这些非小说类作家声称,OpenAI和微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他们的作品来训练GPT模型,违反了版权法。微软已向OpenAI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并与后者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OpenAI和微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盗用人类的共同成果,建立了一项价值数百亿美元的业务,”他们在诉讼中写道。“他们不愿意为知识产权付费,而是假装保护版权的法律不存在。” “非小说类作家通常花费数年时间构思、研究和撰写他们的作品,”诉讼称。“OpenAI和微软拒绝向非小说类作家付费,而他们的AI平台却价值不菲。OpenAI平台的基础是对版权作品的猖獗盗窃。” 作家们向法院提出了金额不详的赔偿要求,并要求法院下令这些公司停止侵犯版权。 AI版权诉讼不断 这是最新一起指控大型科技公司在用于训练AI模型的海量数据集上侵犯版权的诉讼。 包括《姐姐的守护者》的作者乔迪·皮考特(Jodi Picoult)和《权力的游戏》的作者乔治·马丁(George R.R. Martin)在内的十多位小说家也在9月起诉了OpenAI,而另一批作家正在起诉Facebook和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指控Meta使用他们的作品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Llama 1和 Llama 2。 前阿肯色州州长迈克·赫卡比(Mike Huckabee)和其他几位宗教作家也在10月份起诉Meta、微软等公司,指控这些公司使用了包含他们受版权保护的书籍的数据集。
大模型在金融支付 ToC 场景的应用探索:在技术创新与政策监管之间取得平衡
AI金融助手

大模型在金融支付 ToC 场景的应用探索:在技术创新与政策监管之间取得平衡

作者|王良编辑 | 薛梁 由于行业特殊性,金融机构在业务创新和技术应用过程中受到政策监管、数据隐私保护等诸多外部因素的限制。进入 AI 时代,如何在约束条件下,加速大模型等技术在 ToC 业务场景的落地和应用,并且在技术上不做牺牲处理是一个极具挑战的工作。在 2024 年 6 月 14-15 日深圳 ArchSummit 全球架构师峰会上,我们邀请到了平安壹钱包用户研发部技术负责人王良老师进行分享,他将基于平安集团旗下互联网金融支付公司壹钱包已落地的业务场景,介绍 RAG 向量检索 + 知识库 + 标注平台等技术的实战经验,以及应用立项审批、合规监管审批、业务线选择等技术之外的经验。 在会议召开前,我们对王老师进行了预热采访,探讨其团队在大模型应用方面的探索与落地情况,希望让大家能够提前了解其大会演讲内容亮点。 InfoQ:作为平安壹钱包技术负责人,您在不同领域的技术工作经历非常丰富,从客户端开发到大前端再到后台研发及架构管理,最近又转入大数据研发部门,您觉得这些不同领域的经历如何影响了您的技术视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良:我是从 Android 开发入行的,工作投入时间比较长,深入了解了用户界面的 UI 还原和交互逻辑,学会了如何优化用户体验和响应速度,让我对底层的技术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比如内存管理、性能优化等。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注重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思考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价值,为我在后续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公司的发展,团队从最初的 Android 组,融合了 iOS 开发变成 App 客户端团队,再到后来,又融合了前端 JS、React Native 团队,再后来又补充了小程序、快应用、鸿蒙等技术栈,升级为大前端团队,在这个壮大的过程中,我开始关注跨平台、跨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如何构建高效、可维护的前端架构。 大前端的工作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技术环境中保持代码的健壮性和可扩展性。也开始接触到前后端的数据交互和协作,对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后台研发阶段,我深入了解了服务器的架构、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高并发处理等关键技术。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关注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业务场景中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程序员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的工作,拥有不同领域的技术工作经历是非常宝贵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它能够帮助程序员获得更全面的技术视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具备跨领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技术栈和工作经验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前期局限于用技术方案完成业务方的诉求,到参与产品规划的初期阶段,在需求规划阶段,就可以给出指导性的技术意见,帮助业务方在快速上线、节省人力成本上,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因为除了技术实现上的方案,同时还要考虑业务因素和成本因素,同一个需求,用什么技术栈解决最合适,比如监管比较严格的业务变动频繁,更适合 RN、H5 这类方便更新的技术栈。一些稳定业务注重体验的可以投入 Android 和 iOS...
《当 AI 拥有了情感:是科技的奇迹,还是人性的挑战?》
AI情感助手

《当 AI 拥有了情感:是科技的奇迹,还是人性的挑战?》

最近AI这一词在网络上卷起了一段对错的热潮 有人说A I是科技走向未来的必然道路,也有人说AI的进行终会使人类文明走向倒退。 所以到底AI要怎样发展呢?其实ai(爱)已经给了答案。 当亲人离世,阴阳相隔成为无法跨越的现实鸿沟,AI 技术能够以某种方式重现亲人的形象、声音甚至某些行为特征,让人们仿佛再次与他们产生联系。 图中利用AI技术,使原本平淡无奇的照片变的栩栩如生,使照片变成视频,使原本抱着孩子的母亲可以去亲孩子,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母子对孩子的爱。也许这就是数字生命的力量吧, 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情感上的慰藉。看到原本静止的照片中的亲人似乎再次“活”过来,哪怕只是短暂的瞬间,也能唤起内心深处的回忆和情感,让思念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它提供了一个与逝去亲人再次“互动”的机会,虽然明知并非真实,但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接受亲人离去的现实,在内心中与他们进行某种形式的告别。 此外,从更广泛的层面上,它也展示了科技在人文关怀方面的潜力。让人们感受到科技不仅仅是冰冷的技术,也可以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然而也有网友说:“所有的感情寄托和荣誉都被其他人或物取代有点恶毒吧,换成自己想一下,你为你的父母子女奉献一生,死后他找了AI,说那就是你,不觉得别扭吗? ”对此我只能说,人类的情感是奇妙的,虽然AI是假的,但ai(爱)是真的呀。 突然就想起了《流浪地球2》里的图恒宇, “我想给她完整的一生”。 质疑图恒宇,理解图恒宇,成为图恒宇应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过程吧。
智云健康AI技术助力医研,成果再创新高
AI医师助手

智云健康AI技术助力医研,成果再创新高

  智云健康最近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一项心理学研究,并成功将其发表在了Cell Press旗下的国际知名期刊《Heliyon》上。《Heliyon》是一本综合性全学科SCI期刊,位于JCR二区,这次能够在该期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标志着智云健康的AI技术再次迈上新的台阶,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更多支持。这一次的成果将有助于智云健康在医学研究领域取得更大的进展,为健康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本项研究以当前社会关注的医患冲突为背景,基于社会信息加工(SIP)理论,探讨了患者在医患互动中的敌意归因偏差(HAB)与对医生过激行为之间的关系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特质HAB和状态HAB与外显过激存在显著相关,但与内隐过激无关。此外,愤怒在特质HAB和外显过激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患者在医患互动中的心理过程,为缓解医患冲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智云健康首席医学官刘红樱博士表示,本次研究是继去年智云健康Cloud DTx科研合作新模式后又一次创新探索。继续利用技术优势,智云健康依托Cloud DTx在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学设计等关键环节给予支持,推动研究的顺利开展和完美结题,也再一次证明了Cloud DTx的先进性和重要科研价值。   智云健康利用先进、科学的数字医疗技术,致力于构建医患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以增强医患互动和相互信任。通过鼓励医疗信息的透明化,智云健康积累了丰富的AI技术储备和实践经验。依托自身优势,努力让患者安心就医,同时让医者放心行医,为营造健康医疗环境贡献绵薄之力。智云健康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为社会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为人们的健康保障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马斯克起诉OpenAI:诉求恢复“造福人类”初心,揭秘GPT-4背后的商业纷争
AI律师助手

马斯克起诉OpenAI:诉求恢复“造福人类”初心,揭秘GPT-4背后的商业纷争

一场前所未有的法律大战在科技界掀起波澜。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于上周向热门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及其联合创始人萨姆·奥特曼和格雷格·布罗克曼提起了诉讼,指控他们违反合同和信托义务。然而,专家指出,这起案件的法律基础存在问题,因为诉讼的核心合同并非由所有相关各方签署的正式书面协议。 马斯克在长达35页的诉状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提醒世人他在OpenAI创建过程中的核心地位。OpenAI因ChatGPT的病毒式传播而声名大噪,成为了地球上最热门的初创公司之一。然而,马斯克声称,早期的OpenAI团队本是为了“造福人类”而开发通用人工智能(AGI),但该项目已经演变成了一个主要受微软控制的营利性实体。 福特·奥布莱恩·兰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前美国助理检察官凯文·奥布莱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无疑是为埃隆·马斯克做的一个很好的广告。但我不确定法律部分。”他补充说,“我突然想到的一件事是,没有合同。” 马斯克的律师在诉讼中表示,他们希望OpenAI恢复其作为研究实验室的工作,不再为微软的“经济利益”而存在。对于身家超过2000亿美元的马斯克来说,提起诉讼的法律成本并不构成明显负担,因为这对他个人没有明显的经济利益价值。然而,这起诉讼可能揭示了OpenAI近年来的运作方式以及其商业目标的变化。 瑞格律师事务所电子发现和人工智能全球主管香农·卡彭·柯克认为,马斯克可能只是想迫使公众了解OpenAI的运作方式。她说:“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兴趣,其结果可能导致所有人都可以使用OpenAI。”她还指出,“这是真正的目的吗?” 马斯克的律师在诉状中称OpenAI已经变成了微软事实上的一个闭源子公司,违反了与马斯克达成的创始协议和2015年注册认证。他们还表示,马斯克作为OpenAI早期的关键捐助者,在2016年向OpenAI捐款超过1500万美元,“比其他任何捐赠者都多”,并帮助这家初创公司建立了一支“顶尖人才”团队。第二年,马斯克又向OpenAI提供了近20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根据诉讼文件显示,在2016年至2020年9月期间,马斯克总共向OpenAI投资了超过4400万美元。 这起诉讼符合马斯克的一贯作风,他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评论自己对OpenAI创建的重要性。去年11月,在《纽约时报》的DealBook会议上,马斯克公开指责OpenAI已经偏离了最初的使命。他指出OpenAI已经从一个“开源基金会”转变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闭源营利性公司”。 在诉讼中马斯克的律师还声称OpenAI的GPT-4人工智能模型的内部工作是“除了OpenAI和微软之外的完全秘密”。他们指责微软以未经授权的方式使用社交媒体数据,并试图通过诉讼揭示GPT-4的细节。然而专家表示即使OpenAI的使命发生了变化也不意味着马斯克有坚实的法律依据来支持他的诉讼请求。 奥布莱恩说:“如果他有任何恢复的希望,他必须证明有这样的协议存在即公司是开放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以及所有这些其他的事情。而没有这样做导致他受伤这是另一个问题。”“很难看出伤病在哪里。”他还指出在诉讼过程中保持知识产权和其他内部细节的私密性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尽管面临法律挑战但OpenAI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在诉讼曝光后OpenAI首席战略官Jason Kwon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表示“GPT-4不是AGI”。他解释说:“重要的是AGI将是一个高度自主的系统有足够的能力为长期挑战设计新颖的解决方案。GPT-4做不到这一点。”人工智能社区的许多专家也同意Kwon的观点认为GPT-4虽然强大但并未达到AGI的标准。 这起诉讼引发了科技界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猜测这场官司的结果将如何影响OpenAI和马斯克的未来关系以及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方向。无论结果如何这都将是一场引人注目的法律大战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本文源自金融界
“基于业务场景的金融业大模型应用研究计划”(FAIS)首次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AI金融助手

“基于业务场景的金融业大模型应用研究计划”(FAIS)首次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2024年3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金融科技团队发起“基于业务场景的金融业大模型应用研究计划”(Financial LM Application Research Initiatives based on Scenarios,以下简称“FAIS”),旨在推动大模型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助力金融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目前,FAIS研究计划已面向金融行业大模型相关领域征集多家参与单位,下一步将持续开展应用场景研究,助力大模型技术与金融业的丰富业务场景深度融合。 为了更好地推进FAIS研究计划的相关工作,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金融科技团队拟于2024年5月10日(周五)举办“基于业务场景的金融业大模型应用研究计划”首次工作会议,本次会议将正式启动金融业大模型应用研究多项工作,同时邀请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头部机构代表以及金融行业大模型服务商深入探讨大模型在金融业务场景的落地路径以及关键问题。 会议信息 一、会议时间:2024年5月10日 14:00—17:00 二、会议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2号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诚邀各位相关单位代表参会,报名方式如下: 请扫描以上二维码进行会议报名 会议联系人叶老师18600828501yemin@caict.ac.cn师老师17310663985shiqi@caict.ac.cn ——— 往 期 推 荐 ——— ▶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金融科技生态白皮书(2023年)》 ▶原创文章 | 浅谈IFRS17准则对保险公司的影响 ▶原创文章 | 金融业5G消息迎来新发展机遇 ▶原创文章 | 跨境业务场景下数据安全问题研究 ▶行业观点 | 浅析产业链数据和企业数据在解决企业融资的作用 阅读原
AI健康新风潮
AI医师助手

AI健康新风潮

【AI健康新风潮:Thrive AI Health引领个性化健康管理新时代】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医疗,AI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世界。而就在昨天,一场关于AI与健康的跨界盛宴正式拉开帷幕——OpenAI CEO萨姆·阿尔特曼携手AI医疗健康巨头Thrive Global,共同宣布了Thrive AI Health公司的成立,标志着AI在健康管理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AI健康教练,重塑日常健康习惯 Thrive AI Health的愿景简单而宏大:打造一个个性化的“AI健康教练”,以手机App为载体,精准指导用户的日常健康行为。这不仅仅是一款应用,更是一场关于健康生活的革命。公司CEO由谷歌前健康和可穿戴设备负责人德卡洛斯·洛夫担纲,他的加入无疑为这一项目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基因和行业经验。 阿尔特曼与赫芬顿在《时代》杂志上的联合文章中强调,睡眠、饮食、运动、压力管理和社交这五大日常行为是健康管理的基石。Thrive AI Health的AI健康教练将围绕这五大领域,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精准建议。想象一下,一个能够在你下午3点15分提醒你接孩子放学后散步10分钟,或是根据你第二天的航班时间自动调整睡眠建议的AI伙伴,这将是何等的贴心与高效? 慢病管理新篇章:从预防到改善 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健康问题的重大挑战。据文章透露,美国就有超过1.29亿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而这些疾病的治疗费用占据了医疗总支出的90%。面对这一严峻形势,Thrive AI Health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通过改变日常习惯来预防和改善慢性病。 阿尔特曼深知,人的行为习惯难以一蹴而就地改变,因此他寄希望于AI的力量,通过高度个性化的指导,逐步引导用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种从源头入手的策略,不仅有望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更能显著提升公众的整体健康水平。 科技与医疗的深度融合 Thrive AI Health的成功并非偶然,它背后是OpenAI创业基金与Thrive Global的强强联合,以及一系列前沿学术机构和医疗中心的鼎力支持。洛夫在加入新公司后,迅速整合了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的健康技术资源,同时与斯坦福医学、爱丽丝·L·沃尔顿医学院等顶尖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这种跨界融合的模式,为Thrive AI Health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I健康教练:省钱、省时、更省心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因为忙碌而忽视了自身的健康管理。AI健康教练的出现,无疑为这部分人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不仅能够提供定制化的健康建议,还能帮助用户节省时间和金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私人健康导师或健身教练的费用,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健康细节。 阿尔特曼和他的团队深信,AI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更能在更深层次上改善人类的健康状况、延长寿命。这种“健康平权”的理念,正是Thrive AI Health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结语:AI健康的新风口已至 随着Thrive AI Health的正式启航,AI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迎来了新的风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个性化AI健康教练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健康伙伴。它们将用精准的建议和贴心的服务,陪伴我们走过每一个健康挑战,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AI时代,让我们携手Thrive AI Health,一起探索健康管理的新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