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法务助手:法律行业的新兴趋势
AI律师助手

AI法务助手:法律行业的新兴趋势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法律人工智能助手的发展状况和前景。随着大型语言模型的技术进步,AI法务助手在法律行业的应用逐渐增多,其针对法律专业领域的优化,可以提高理解概念和分析问题的精确度,为法律从业人员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文章同时也提到了海外法律科技公司如Casetext、Harvey等的AI应用情况,并提醒了投资者关注国内外的法律AI应用企业和产品。但也需要注意风险,如应用不如预期和行业竞争加剧等。
法律AI:让用法更简单
AI律师助手

法律AI:让用法更简单

2023年5月的最后一天,非常荣幸接受晓海总及北大法宝的邀请,成为北大法宝新AI的产品体验官,也参加了新产品发布会。以下是发言内容: 时隔六年,又一次在北大讲台上。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不再是法律科技的从业人员,上岸成为一名法律科技的用户。 但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一直关注着法律科技的动态。在今天这个场合,请允许我表达对法宝、晓海总及各位同事的敬意. 法律科技,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是一个又苦又累的过程,在座的各位还在坚守,非常值得敬佩和尊重。 2017年底我参加北大法律与人工智能中心第一届论坛的时候,发言题目是全世界法律矿工联合起来。大数据是科技时代的石油,大数据从业人员就是大数据时代的石油工人。 看到晓海总带领下的北大法宝,不停的在法律数据的海洋里挖呀挖,种下了智能的种子,开出了智慧的花。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法宝一直在建构自己护城河,积累数据层、拓展应用层,借助大模型时代的技术优势,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法律科技的春天。 这种坚持,这种信仰,是值得由衷敬佩的。 晓海总开玩笑说我是法律人工智能之母,这也是自己讲过的一个段子,互联网时代或者说GPT时代的到来,一切留痕的信息都将以新的方式出现,比如,今天会议之后,可能我的百科里就多了一个标签“法律人工智能之母”,开玩笑~ 不过也变相说明了自己对法律科技的狂热。作为一个GPT的发烧友,见证了人工智障向人工智能的转化。之前我从业时做的智能问答,基本上都是专家智能,提前要写好问答对,基本不存在智能。 GPT刚出现的时候,抱着怀疑的态度试用了,尤其是GPT3.5刚开始用的时候,当时觉得法律人稳了,这把还是人工战胜了智能;后续随着通过跟GPT的不断沟通,逐步从这是啥呀,差点意思,哎,还行,到真香的一个过程。 GPT带来的生产力革命,无论定义为iPhone时刻,还是互联网时刻还是印刷时刻,都足以体现这次技术的突破性迭代,请大家务必重视。未来科技能不能取代人工不确定,确定的是肯定会取代一部分不会使用科技的人工。 非常敬佩北大法宝对科技的敏锐性和灵活性,第一时间选择了与大模型的最佳合作伙伴微软进行合作,强强联合,在法律科技领域开启新篇章。最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这次法宝产品演示,是直接在生产环境中进行演示,说明还是非常有产品底气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现在我们打银行的电话,先接通的是智能客服,分流了一部分通用需求,对于没有耐心等待或者有更专业需求的用户,一定还是要转人工的。 所以法宝GPT可以在解决一部分通用法律服务需求的同时,成为一个需求和服务者之间的连接器、分流器,让法律的应用更加方便、快捷。如果说科技让法律更智能,那AI的加入,让用法更简单。 作为产品体验官,最后也说一下试用体会。 主要谈一下对智能问答产品的试用体会。通过多个案例、法规的问答,法宝GPT具有以下特点: 易用性 同时提供多个模型:GPT-3.5/GPT -4,法宝GPT4,法宝GPT3.5。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上述4个模型,进行横向对比,也可以只选一个模型。 提供方便快捷的官方指令提示。比如是否先行有效、提取关键词、列举相关司法解释、列举法规的上位法、列举法规的下位法。还支持自己定义指令。 稳定性 答案生成速度快,基本上30秒以内都会有答案,语义理解准确,未发生断网,个别出现不响应情况 法条引用基本准确,基本上未发现类似于GPT-4编造法条的情况 实用性 法宝GPT-4可以附带相关法律依据(包括地方性法律和全国性法律) 覆盖智能问答、文书写作、模拟庭审、合同审查、法规起草等多个业务场景 待提升 还有一些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打磨的地方。 比如法规效力的问题、数据质量,标签体系的问题; 能力边界的问题,GPT通用插件如何嵌入,链接、pdf文档的使用、是否支持用户自己模型的训练; 以及法律用户最为关注的数据安全、数据训练的问题。 又一次,参加法律人工智能的盛典,遗憾的是GPT没有在前两年出现,如果前两年出现了,可能我就不会这么快上岸了。 再次向各位深耕法律科技赛道的同仁们表示由衷的敬意,法律科技的明天将由你们开启~
AI法务升级,如何应对?
AI律师助手

AI法务升级,如何应对?

本文介绍了我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对智能经济发展的重视,以及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的举措。同时,报导了中央企业和国务院国资委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态度和行动,强调主動拥抱人工智能的深刻变革,并将其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外,文章还重点介绍了法伴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智能法务、智能客服等服务,以提高法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降低风险,推动企业法务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AI换脸:技术滥用带来的法律、道德和隐私挑战
AI律师助手

AI换脸:技术滥用带来的法律、道德和隐私挑战

这篇文章讨论了AI技术在色情内容中的滥用问题。虞某因制作和传播淫秽视频,利用AI换脸软件将女性明星换成自己 faces,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款。文章指出,公众、平台和法律三者都需要对此进行管理和约束,公众应该自规自律,平台需要压实监管责任,法律则需要及时更新以适应新技术的滥用。
深度思考:AI+法律的30条干货
AI律师助手

深度思考:AI+法律的30条干货

1、今天,来聊聊AI与法律的话题。 2、去年,高盛发布报告称,AI将替代3亿人的饭碗,这其中就包括44%的法律岗位,听着就挺可怕的,是不是?你的答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一起碰撞火花。 3、法律行业,素以抗拒创新闻名,但现在情况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人工智能技术,一定会突破对资质的要求,对人类经验的依赖,会以一种全新的、高效的、自动化的形态去处理人与人、公司与公司、人与公司之间的难题。那些认为法律专业只有人类才能够驾驭的观点,需要改变了。 4、就如同早些年大家认为司机无法被取代一样,现在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车机电脑可以让一辆车在城区自主开车,做到90%的情况不用人接管,很多车商和城市都已纷纷开放L2级的NOA(领航辅助驾驶)。沃垠AI认为,L3级自动驾驶(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有望在2024年落地。这正是边缘AI的典型应用。 5、法律这个知识密集型行业,其核心是文字工作,这正是目前的AI大模型最擅长的领域。大模型在分析和处理大量案例法、成文法、规例、条约和有关资料时,天然就有优势。一方面,可以帮助律师第一时间准确定位法律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律师生成类问题的法律结果。这个过程,训练得越多,就越精准。 6、早在6-7年前,就出现了很多法律科技产品,比如如icourt、威科先行、北大法宝和无讼等,已经能够帮助律师处理一些基础法律工作,比如法规检索、类案检索、翻译校对、证据筛选、资料比对、自动尽调等。 7、但目前依然还是缺乏非常贴近律师日常工作的AI产品,这给律所和法律科技公司都提供了机会。随着大模型技术对法律行业的进一步赋能,是传统的法律科技公司先跑出来,还是律所搭建的大模型先跑出来,又或大厂搭建的行业大模型先跑出来?这背后是算力、模型和数据的比拼。有可能,法律科技公司会最先被干掉。 电子书架,来自「通义万象」AI绘图 8、AI可以解决律师一些重复性高、工作量大的基础工作,可使律师专注于提升更高价值的工作,提升法律服务的效率。但这个作用对于现阶段的律所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是提升效率重要,还是提升案源更重要?可能很多律所主任和合伙人都会自动选择后者。 9、对于他们来说,目前提升案源无疑是更重要的。至于效率,多用几个实习律师、助理律师,这也是降本的方式,毕竟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力资源。这正是现阶段AI在律所应用遭到碰壁的关键所在。 10、从长远来看,这样的选择是不太明智的。有句话,被反复在各个地方提及——不要低估技术的长期影响,也别高估技术的短期作用。现阶段的AI,便是如此。不信,会付出代价。 11、其代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借助AI技术优化后的法律科技产品,会吃掉大量的律所低端咨询业务和法律服务,起规模后,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比如他们能提供标准文件范本,允许用户根据标准范本以及生成式AI给出的建议,来帮助用户创建自己的法律文本,这会对很多个人律所造成巨大冲击;他们还可以帮助用户做初步的法律研究和案件分析,以及审改合同等,这会进一步压缩青年律师、实习律师的生存空间。二、律所如果不加持AI科技,会让自己跟不上时代队伍。优秀的律所一定会率先使用AI跑在前面,其协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都比你高一筹、快一步,一步慢,步步慢,最后就是走向灭亡。 12、有人说,我只要守住几个核心律师就可以啊,毕竟法律服务是靠人,靠人的经验嘛。我想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才是流动的。你都out了,客户不信你了,案源也难拿了,律师人家不跳槽呀?越优秀的律所,越会注重对科技的培养。有时候,我们需要走出思维陷阱,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13、有些东西,就是在接受它后,你的思路和决策才会清晰许多。改变自己,永远是我们应对不确定性的最优解法。 14、AI纪元已来,「让电脑模仿人类到一定程度,以至于人类无法分辨是否正在与机器或另一个人交流」的梦想即将成真。律所需要站在更高层次进行思考,找到AI技术与律师行业共处的创新方法。 15、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最开始的问题了,AI不会直接取代律师。但是,一些基础岗位的律师和与时代脱节的律师,则一定会被同行替代,而不是被AI替代。跟上AI的步伐,应该成为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16、当下,生成式AI的发展,让客户对律所的智能化已经有所期待,律所是否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在法律专业知识和AI基础设施方面都做好准备呢? 17、律所想要科技化和智能化,一定要去架构相应的技术团队,比如法律知识工程师(或者说提示词工程师)、法律技术人员和自动化专家、法律数据分析师以及法律系统中台,需要这些岗位同时具备科技技能与法律专业知识,来建立、管理、运营和监督法律智能系统。 18、法律工程师(Legal Engineer),这类既懂法律行业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这个时代会非常吃香。 19、另外,教会律师使用AI这个岗位也很重要。律师需要学会如何向AI精准表达自己的需求(提示词Prompt),与AI有效互动,才有高效结果。不然,模糊提问,得到的必然是无价值的回答。这样反而会让律师觉得AI一点都不智能,抵触使用。 20、这对律所的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律所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组织架构、招聘方向和薪酬制度,以验证现有的商业模式是否仍然可行。 未来的律师事务所,来自「通义万象」AI绘图 21、当然,目前的大模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AI幻觉与对齐。生成式AI的回答,是基于统计的回应,而非真理的回应,可能会出现失真、假、歧视、错误、偏见的答案。所以,行业大模型才需要更多的行业数据和内容对齐,来让生成式AI的回答更加准确。 22、但这又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很多法律资料是高度机密或受法律保护的,是律所、法院和检察院闭源的,是散乱的,短期内要想获得全面的法律数据源,有难度。 23、另外还要注意,人工智能对法律行业的赋能,正在扩大律所之间的差距。大所是受益的,它有成本和能力去建模型,建法律智能系统。但是小所天然受到限制,无法建模型、建系统,同时还要遭受来自法律科技公司的冲击。小所、个人所需要立即作除改变,探索创新方法,以应对这种挑战。 23、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整个行业坐在一起思考,如何看待AI、应用AI以及开源AI。 24、但无论如何,AI已经开始改变了法律行业。比如,今后一人律师团队会变得更多。在AI的加持下,律师的很多任务可以借助AI来完成,那么他不需要实习律师或青年律师协助,一个合伙人律师就是一只团队。 25、AI还将在诉讼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法院、检察院引入AI,从辅助案件准备到提供判罚建议,将大大提升司法效率。诉讼律师要学会适应这种变化,你面对的可能是AI助理指导下的法官。 26、通常,国际律师都是按小时收费,这一直是国内律师所期待和倡导的。现在AI的到来,无疑对律师的小时收费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你能通过AI加持,提升小时内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无疑你的收费标准会变得更高。如果无法提升,则易遭到用户的质疑,转投法律科技公司。 27、面对AI的变革浪潮,我们建议以两种姿态应对,要么早信兵贵神速,要么晚信以静制动。早信,要求我们更积极主动拥抱AI,使用AI,融入AI,抓住机遇,改造业务;晚信,则要求我们采用跟随战略,先看别人怎么搞,想清楚后迅速集中资源扑上去,抢占高地。没有不信,不信只有坐以待毙,被迫卷入一个无法掌握和弥补的死亡末路。 28、在这2种路径中,早信付出的试错成本可能会比较高,但是机会成本多。晚信的试错成本虽低,但是对律所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要求非常高。 29、不管早信还是晚信,这个信一定是需要从上到下的,从顶层开始的。需要律所主任信,需要合伙人律师信,只有青年律师这些发烧友信没有用。如果领导不能很好地理解AI的底层技术、AI的生成逻辑,那么律所的科技化、智能化也就无从说起。 30、人类与AI共生,这是一场必将持续10年以上的变革浪潮。各位律师,准备好了吗?
AIGC革命:营销、法律、建筑设计等各行各业都在受到影响,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AI律师助手

AIGC革命:营销、法律、建筑设计等各行各业都在受到影响,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本文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AIGC)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及其价值。以ChatGPT和Sora为例,展示了AIGC的强大表达能力。在营销、法律和建筑设计等行业,AIGC的应用和创新商业模式正在逐渐显现,如营销领域的自动化内容制作、法律领域的智能问答和施工管理等。此外,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正在探索利用AIGC技术赋能产业创新。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半数咨询者借助“起诉状辅助生成系统”轻松胜诉
AI律师助手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半数咨询者借助“起诉状辅助生成系统”轻松胜诉

人工智能助手已经能够辅助创作起诉状。四川某基层法院 Half 的咨询者使用“起诉状辅助生成系统”完成诉讼文件撰写。该系统可以自动识别事件发生时间、案件类型、标的金额等,并生成起诉状。百智诚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起诉状辅助生成系统”已经在5省上百家基层法院应用。他们的产品还包括文书辅助填写系统和智慧诉讼服务产品等。紫东太初大模型经过6个月训练,能够对法律案件进行拆解和提取关键事件,将可信度和专业度从80%提升至92%。百智诚远公司的创始人曾是腾讯“微信”APP高级开发工程师,公司专注于法律认知智能构建者和法律AI服务提供商。他们最近开发的“文书精灵”可以帮助法官撰写裁判文书,提高一线法官审判效率。
揭秘:古代’筒’的奥秘
AI律师助手

揭秘:古代’筒’的奥秘

这篇文章探讨了“筒”这个字在汉语中的演变过程和意义。从最初的象形字表示“竹筒”,到后来演变成“筒”这个词,其意义也有所拓展,包括器物、器具等。同时,“筒”字在不同领域中也有着不同的用法,如音乐、美术、建筑等,体现了其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
AI 律师,在线诈骗
AI律师助手

AI 律师,在线诈骗

作者 | Ben Dickson 编译 | 王玥 编辑 | 陈彩娴 TechTalks创始人,软件工程师Ben Dickson近来遭遇了一场诈骗。 一位律师Nicole Palmer称他侵犯了自己客户的知识产权,要求他在发布的内容里为客户署名并加上链接,否则就会对他进行法律制裁。 在确认自己没有侵犯任何人的权利后,Ben进行了反向调查。令他吃惊的是,通过抽丝剥茧,他发现对方竟然并不是人。 1查无此人 调查一开始,Ben就搜了对方的名字,他发现律师Nicole Palmer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她的简介中写道,她“专门从事工业设计的应用和防护”,并且“三十年来她的事业一直很成功 ”。 看起来一切都挺正常的,唯一的问题是这人根本不存在。从这个虚构人物入手,Ben Dickson还顺藤摸瓜揭露了一场网络诈骗,犯案者涉嫌使用反向链接敲诈各路博客作者和网站所有者。 上周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调查Arthur Davidson,也就是Nicole供职的所谓的”律师事务所”。他发现的真相足以令人不安,事实证明,骗子利用起了高科技,建立起了看似合法的机构来欺骗受害者。 希望Ben Dickson的记录能帮助大家提高自保意识,保护自己免受类似诈骗。 2DMCA版权侵权 4月13日,律师给Ben发了一封“DMCA版权侵权通知”,邮件里她自称是“Arthur Davidson法律服务公司的商标律师”,并声称Ben在TechTalks网站中使用的一张图片版权属于她的一位客户。 “我们的客户很高兴自己的图片能在互联网上使用和分享。但是使用应该标记出图片来源。”她在邮件里说。 她补充说,Ben有7天的时间补充上图片来源,并添加上她客户网站主页的链接。 “否则,我们将被迫采取法律行动。” 她威胁道。 上面客户的名字和网站被故意涂掉了,原因稍后会解释 邮件引用了法律条文,看起来也很专业,唯有一件事让Ben觉得有点不对劲,那就是对方附上了Imgur的链接。Imgur是一个图片分享网站,任何人都可以上传图片,甚至不需要设置个人资料。所以他们完全有可能从Ben的网站下载了这张照片,上传到Imgur上,然后声称他们的照片在Ben使用之前就已经上传了。 Ben是个谨慎的人,通常会搜索自己使用的图片的来源,确保自己没有未经许可使用任何人的知识产权。在被警告后,Ben也愿意再次检查消息来源,如果确实是他出错,他会对对方负责。 经过复查,正如Ben所猜测的一样,这张照片并不属于这家客户,而是来自Pexels,Pexels是一个不需要申请使用许可的在线图片库。Ben给律师回了邮件,并附上了图片链接和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协议中写明了使用那张图片不需要署名,并要求她解释为什么她说这张照片是她的客户所有。 然后他守株待兔。 3看似正常的网站 邮件石沉大海,律师没回复,Ben第二天又追问她是否会放弃这个案子。 Ben开始怀疑这是一种策略,这个律师用这种方式强迫别人插入反向链接,等于变相给她客户的网站做广告。 对于做网站的人来说,能够提高自己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是件大好事。恰好有一种方法可以提高网站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中的位置,那就是让高权威的网站链接回网页。 Ben决定仔细看看Arthur Davidson法律服务公司的网站。建立这个网站的人进行了精心设计,比如域名arthurdavidson.com是特意挑选的,这表明该网站和该公司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让人感觉这个网站有一定历史,在.com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据该网站称,Arthur Davidson开设自2009年,经手过420起案件,并打赢了其中的380场官司,成功率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