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的最后一天,非常荣幸接受晓海总及北大法宝的邀请,成为北大法宝新AI的产品体验官,也参加了新产品发布会。以下是发言内容:
时隔六年,又一次在北大讲台上。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不再是法律科技的从业人员,上岸成为一名法律科技的用户。
但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一直关注着法律科技的动态。在今天这个场合,请允许我表达对法宝、晓海总及各位同事的敬意.
法律科技,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是一个又苦又累的过程,在座的各位还在坚守,非常值得敬佩和尊重。
2017年底我参加北大法律与人工智能中心第一届论坛的时候,发言题目是全世界法律矿工联合起来。大数据是科技时代的石油,大数据从业人员就是大数据时代的石油工人。
看到晓海总带领下的北大法宝,不停的在法律数据的海洋里挖呀挖,种下了智能的种子,开出了智慧的花。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法宝一直在建构自己护城河,积累数据层、拓展应用层,借助大模型时代的技术优势,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法律科技的春天。
这种坚持,这种信仰,是值得由衷敬佩的。
晓海总开玩笑说我是法律人工智能之母,这也是自己讲过的一个段子,互联网时代或者说GPT时代的到来,一切留痕的信息都将以新的方式出现,比如,今天会议之后,可能我的百科里就多了一个标签“法律人工智能之母”,开玩笑~
不过也变相说明了自己对法律科技的狂热。作为一个GPT的发烧友,见证了人工智障向人工智能的转化。之前我从业时做的智能问答,基本上都是专家智能,提前要写好问答对,基本不存在智能。
GPT刚出现的时候,抱着怀疑的态度试用了,尤其是GPT3.5刚开始用的时候,当时觉得法律人稳了,这把还是人工战胜了智能;后续随着通过跟GPT的不断沟通,逐步从这是啥呀,差点意思,哎,还行,到真香的一个过程。
GPT带来的生产力革命,无论定义为iPhone时刻,还是互联网时刻还是印刷时刻,都足以体现这次技术的突破性迭代,请大家务必重视。未来科技能不能取代人工不确定,确定的是肯定会取代一部分不会使用科技的人工。
非常敬佩北大法宝对科技的敏锐性和灵活性,第一时间选择了与大模型的最佳合作伙伴微软进行合作,强强联合,在法律科技领域开启新篇章。最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这次法宝产品演示,是直接在生产环境中进行演示,说明还是非常有产品底气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现在我们打银行的电话,先接通的是智能客服,分流了一部分通用需求,对于没有耐心等待或者有更专业需求的用户,一定还是要转人工的。
所以法宝GPT可以在解决一部分通用法律服务需求的同时,成为一个需求和服务者之间的连接器、分流器,让法律的应用更加方便、快捷。如果说科技让法律更智能,那AI的加入,让用法更简单。
作为产品体验官,最后也说一下试用体会。
主要谈一下对智能问答产品的试用体会。通过多个案例、法规的问答,法宝GPT具有以下特点:
易用性
同时提供多个模型:GPT-3.5/GPT -4,法宝GPT4,法宝GPT3.5。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上述4个模型,进行横向对比,也可以只选一个模型。
提供方便快捷的官方指令提示。比如是否先行有效、提取关键词、列举相关司法解释、列举法规的上位法、列举法规的下位法。还支持自己定义指令。
稳定性
答案生成速度快,基本上30秒以内都会有答案,语义理解准确,未发生断网,个别出现不响应情况
法条引用基本准确,基本上未发现类似于GPT-4编造法条的情况
实用性
法宝GPT-4可以附带相关法律依据(包括地方性法律和全国性法律)
覆盖智能问答、文书写作、模拟庭审、合同审查、法规起草等多个业务场景
待提升
还有一些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打磨的地方。
比如法规效力的问题、数据质量,标签体系的问题;
能力边界的问题,GPT通用插件如何嵌入,链接、pdf文档的使用、是否支持用户自己模型的训练;
以及法律用户最为关注的数据安全、数据训练的问题。
又一次,参加法律人工智能的盛典,遗憾的是GPT没有在前两年出现,如果前两年出现了,可能我就不会这么快上岸了。
再次向各位深耕法律科技赛道的同仁们表示由衷的敬意,法律科技的明天将由你们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