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ChatGPT, AI大模型, 科技股, 訪問量

666AI工具大全,助力做AI时代先行者!

自ChatGPT推出半载以来,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投资热潮,然而近期该技术的热度有所下滑。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ChatGPT的访问量仅同比增长了2.8%,而预计6月份其访问量可能会出现下滑。

《ChatGPT大半年的荣光与困境:互联网泡沫是否重演》

视觉中国图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是否有望重演,并成为华尔街关注的焦点,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联系了著名的华尔街科技股分析师Dan Ives,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解答。

增长停滞 市场迎来反思阶段

近期,我国创业投资领域围绕人工智能大型模型创业的热度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与此同时,访问数据表明,在经历了快速增长之后,ChatGPT在五月份仅增长了2.8%,而六月份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

ChatGPT自推出以来已历时半年,其对美股科技股的推动作用显著,甚至引发了市场对互联网泡沫再次出现的担忧。然而,随着访问量的停滞,无论是创业圈还是股市,都开始进入一个冷静反思的阶段。那么,“泡沫”真的会破灭吗?

ChatGPT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根据网络数据分析公司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其在五月份的全球访问量仅为18亿次,虽然较四月增长了2.8%,但是考虑到五月份有31天,而四月只有30天,这个增长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停滞。

在观察今年前五个月的ChatGPT访问量环比增幅数据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从131.6%、62.5%、55.8%的逐步下降至12.6%和2.8%,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据6月20日的最新数据显示,ChatGPT的访问量相较于五月减少了约38%。尽管6月的最终数据尚未公布,但业内普遍预期其访问量可能进一步下滑,陷入负增长状态。

根据目前的数据,仅截止至四月份,就已经有2.067亿独立访问者。考虑到五月份的总访问量仅仅有所微升,因此,可以预测五月份的用户增长幅度不会过于显著。

在今年三月份,微软搜索引擎Bing的访问量曾实现显著增长,达到了15%以上的涨幅,然而这种增长并未持续太久。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统计,Bing在三个月内总体访问量达到140亿次,但在随后的四月和五月,其访问量分别下降至130亿次。这表明,尽管Bing在短期内取得了可观的流量提升,但其长期发展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访问量增长乏力的不只是ChatGPT。据研究机构AceCamp Research统计,主流聊天类AI工具的周访问量趋势都呈现出平缓甚至下滑的趋势。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谷歌的Bard于5月初开放使用,首周访问量飙升,但在第二周达到高点后便开始下滑。

人们对生成式AI的新鲜劲是否已经过去了?或许不能从简单的访问量来看,因为这一数据并没有反映事实的全貌。Similarweb的流量数据没有包含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使用ChatGPT的人数,而这正是OpenAI的战略重心所在。

据6月初流出的会议纪要,OpenAI CEO阿尔特曼表示,ChatGPT的使命是把ChatGPT打造成一个超级智能的工作助手,吸引更多企业接入其API,而不是夺取企业客户的流量。AceCamp Research也指出,ChatGPT的前景是生产力工具,通过API方式加入企业流程,而不是作为一个聊天工具。在其调研的重度使用者中,逾八成会使用API来访问ChatGPT。

由于算力和成本的问题,OpenAI似乎有意淡化ChatGPT在C端的应用。早在5月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阿尔特曼就表示,由于算力瓶颈问题,如果使用ChatGPT的人少一些会更好。外界推测,ChatGPT每天运营的成本高达70万美元,而C端用户为进阶产品支付的每月20美元费用难以覆盖这一成本。

数据不全面也体现在用户调查上。据摩根士丹利4月展开的一项对2000人的调查显示,只有19%的受访者使用过ChatGPT,9%受访者使用过Bard。美国银行上周发布的研究却显示,在1100名美国网民中,使用ChatGPT、Bing和Bard的人分别达59%、51%和31%。两项研究的样本都比较小,且存在调研方法不够严谨的问题,迥异的答案令人莫衷一是。

另一方面,从整个行业来看,ChatGPT无论是从总访问量还是用户量来看,都远远地甩开了第二梯队。与此同时,从月度环比来看,第二梯队的Bard和Character.AI的访问量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5月环比增速分别为187.2%和62.5%。偏娱乐向的Character.AI近四周的用户平均停留时长高达22.86分钟,近乎ChatGPT的四倍。

不同面向的数据意味着需要更细腻的视角来深挖其背后的逻辑和要点,而非简单下结论。AceCamp Research认为,即使头部流量下降,但是进入AI大模型竞赛的玩家数量和第二三梯队的流量仍在快速增长,不能以成熟行业的逻辑来研究AI应用。

各方激辩 互联网泡沫是否再现

与ChatGPT流量停滞同步,资本市场对AI领域的热情也开始引来质疑之声。声量最大的是美银的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他把股市对AI的狂热比作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婴儿版”,并表示这个泡沫将很快“发育成熟”。截至6月21日的一周,投资者售出了20亿美元的科技股,为10周来规模最大,这成为Michael Hartnett认为投资者正在对AI失去兴趣的重要论据。

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又称Dot.com泡沫)破灭时,纳斯达克100指数在20个月时间里下跌了78%。瑞银场内交易负责人Art Cashin、知名经济学家David Rosenberg都曾将AI热比作互联网泡沫。

富途的美股ChatGPT概念股数据显示,年初至6月30日收盘,该板块涨幅达51%。其中,作为AI竞赛“军火商”的英伟达涨了189.54%,Facebook母公司Meta也凭AI 一扫去年颓势,涨138.47%,Innodata、BigBear.AI Holdings、C3.AI等小盘股更是被炒到涨幅超200%。

中国作为生成式AI的两大强国之一,AI大模型数量五月底就有79个了。近期国内创投圈也爆发了一场AI创业是否有泡沫的激烈辩论,引发各路人士围观。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认为,在99%的价值都由GPT创造的情况下,“这样的创业公司有什么价值”。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则认为,若只有底层原理才有价值,那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并称朱啸虎此前的相关言论“无知者无畏”。

“我们把现在视为1995年的‘互联网时刻’,而不是1999年的‘dot泡沫时刻’,因为我们已经分析科技行业几十年了,亲自见证了Dot.com的泡沫和破灭。”华尔街著名科技股分析师、WedBush证券的Dan Ives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的评论邮件中指出,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未来几年将逐渐展开,而华尔街仍然低估了它。

Dan Ives认为,受益于AI的推动,科技股将在二季度交出强劲财报,下半年科技股还要再涨12%到15%,芯片公司和几大科技巨头将成为领跑者。他还估计,2024年对AI的投入将占到IT行业预算的8%到10%,全球企业的首席财务官都会把AI软件作为支出的重心。

“尽管看跌的人会继续担忧科技股的高估值和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但我们认为这是由AI革命引导的新一轮牛市的开始,将持续到2024年。”Dan Ives表示。

相较于Dan Ives的大力支持和Michael Hartnett的冷嘲热讽,不少投资人表现出“骑墙派”的姿态。对冲基金SkyBridge创始人Anthony Scaramucci6月30日对彭博电视台表示,AI可能确实处在泡沫中,但还是有一些高质量AI股值得持有。英伟达现在估值可能过高,“但如果你持有15年,那大概是OK的”。

巴克莱银行的分析师则在近期表示,如果AI板块出现回调,就是入场的好时机,因为AI股的市盈率还没有到历史极值,而长期来看,不断增长的AI经济将使领头公司逐渐朝市场给出的价值靠拢。

每日经济新闻

举报/反馈

ChatGPT, AI大模型, 科技股, 訪問量

《ChatGPT大半年的荣光与困境:互联网泡沫是否重演》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