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互联网怪盗团(ID:TMTphantom),裴培

666AI工具大全,助力做AI时代先行者!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得到了来自于知名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ID:TMTphantom)的团长裴培的独特见解。这些观点经过我们的严格审核和授权,得以在本平台与大家见面。

在五一长假的前后,我有幸与一些互联网巨头的朋友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我们的谈话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ChatGPT,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成式AI”热潮。在我国的A股市场上,许多公司都因GPT概念而获得了极大的炒作,然而,任何具备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生成式AI领域(无论是在模型还是在应用方面),我国的互联网巨头们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力量,他们拥有充足的资源和坚定的决心来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然而,互联网巨头们在追求ChatGPT的具体进展上,这个进度的大多数外界还未能了解,也没有在财务业绩和资本市场上得到反映。

在与一些熟悉内部情况的朋友交流后,我感到目前的自信程度相较之前有所提升,然而这种提升仅仅是一点而已。在生成式AI领域,尽管我国互联网大型企业在国际先进水平上稍显逊色(具体而言,与OpenAI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这种逊色并不严重,且我们具备迎头赶上多种途径。关键的问题可能并不在于技术层面,而是在其他方面。总的来说:

在互联网行业中,大型企业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且愿意投入大量的资源来进行研究和开发。这种热度和投入并非仅仅是为了追求新颖或者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而是因为这些企业深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和潜力。

在当前的AI技术领域中,大型互联网公司主要将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定位于内部降本增效,而大规模应用于C端(包括中小B端)的市场需求则相对较远。

在追求OpenAI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虽然投入成本可能会很高,但如果能保持持续的努力并不断优化策略,我们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他们的差距。然而,即使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这个差距仍然会存在,因为这是两个不同实体之间的差异所固有的。

对于支持来说,各级主管部门的认可无疑至关重要。然而,当前互联网巨头们并未提出能够令主管部门信服的概念或实例,这使得生成式AI难以争取到更多的上级资源。

在互联网行业内部,尤其是大型科技企业,技术团队对于生成式AI的热度空前高涨。这主要是因为在ChatGPT面世之前,AI已经在互联网行业的多个领域(如搜索、个性化推荐、自动客服等)达到了应用的极致,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而且,当时并未出现具有突破性的新技术。因此,在2021-22年期间,许多互联网大厂针对算法岗位进行了裁员。在这种背景下,ChatGPT的出现无疑是一股强大的春风,为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价值、争取升职加薪的重要契机。它不仅为AI在互联网行业的应用开启了新的篇章,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得技术人才有了更大的舞台可发挥。

而互联网大厂的各级老板们也非常乐意配合,因为生成式AI跟此前的元宇宙、Web3.0等概念不同,有着切切实实的应用案例,而且硅谷已经在前面踩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这就进入了中国互联网行业最擅长的“投入资源模仿追赶”的模式。目前很多互联网大厂的基础研发团队,以及业务部门里面的算法团队,都把原来手头做的东西暂停了,集中力量all-in大模型。现在大模型不仅是公司层面的一号位工程,也成为了诸多事业群、事业部的一号位工程,这就决定了它能得到近乎无穷的资源投入。

接着说第二条。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大厂目前对生成式AI最大的期望其实不是开辟财源,而是节约成本或为老业务赋能。例如GPT商业化的第一批客户包括Shopify这样的电商SaaS及代运营商,在国内阿里、京东可以把自己的大模型直接用于自身电商平台的代运营;腾讯可以利用大模型补齐自己的客服短板,还能在腾讯文档等应用中加入自动生成文案功能;所有的信息流媒体平台都可以利用生成式AI进行转评赞、活跃社区氛围。上面举出的只是一小批正在进行的案例而已。

至于开发大型C端应用,或者面向广大中小B端开放API,目前看来还比较遥远。除了技术瓶颈之外,监管风险是一个主要考虑点:国内对生成式AI的监管讨论才刚刚开始,尚未形成成熟的监管体系,此时贸然上马大型C端应用的风险极高。然而,这里有牵扯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互联网大厂在既有的应用中大规模使用生成式AI,是否也会带来潜在的监管风险?这个话题比较敏感,目前还难以讨论,在此就不展开了。

《ChatGPT背后的互联网大厂:挑战与机遇》

再说第三条。OpenAI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生成式AI大模型开发者,GPT的技术路线也不是唯一的。但是,国内互联网大厂的研发思路高度统一,那就是模仿乃至彻底复刻GPT。结果就是一切与OpenAI能够沾边的人才和信息几乎全部被瓜分利用殆尽——其中既有合法的利用,也有灰色地带的利用。不计成本的投入,加上国内相对硅谷而言较低的人力成本,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差距的。这种模仿路线当然不可能把落后转化为领先,不过目前大家还考虑不到这么远。

第四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对于芯片、新能源等“硬科技”产业,国内各级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和地方)予以了极大的政策和资源扶持;生成式AI在理论上也属于“硬科技”,如果也能得到类似的扶持,无疑可以大幅度加快发展进度、降低风险。然而,生成式AI有一个严重的软肋:它不是制造业,无法像芯片、新能源、生物医药那样提供较长的产业链、立竿见影地为地方创造GDP。此外,它也尚未被主流媒体认为是一项“卡脖子”技术。在几个月乃至几年之内,生成式AI要成为一项被大力扶持的“硬科技”,还是很有难度的。

当然,互联网大厂可以采取一种话术,即生成式AI具备很强的“乘数效应”或上下游拉动作用,例如可以间接刺激芯片行业的成长,以及促进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实现,等等。但是,上述“乘数效应”过于迂回,在短期内又很难看到效果。在可见的未来,主流媒体和主管部门心目中的“硬科技”代表仍将是光刻机而非ChatGPT,互联网大厂必须主要依靠自身资源投入而非政策扶持。

过去多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曾一再证明:只要它们下定决心投入足够的资源,并且有庞大的潜在C端应用场景,它们就能够成功模仿乃至超越硅谷的同行。这一发展路线并非百试不爽,不过大部分情况下是成立的。生成式AI是对上述路线的一次大考:在GPT3.5以前版本已经开源,基础研发路线并无秘密可言,潜在应用市场非常广阔,而且国内互联网大厂均已投入足够资源、提起绝对重视的情况下,中国能否在生成式AI这条赛道上迅速缩小差距乃至有朝一日超越?

相信这个问题已经被资本市场提了无数次,也被互联网从业者提了无数次。我的观点偏向悲观一边:由于种种掣肘(在此就不讨论了)、种种天然限制,国内生成式AI最多只能将与硅谷的差距缩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而不可能彻底消除这种差距。不过,我的上述“悲观”观点,在很多人看来或许已经算是乐观了?

事在人为,但在很多时候,形势比人强。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互联网怪盗团(ID:TMTphantom),裴培

《ChatGPT背后的互联网大厂:挑战与机遇》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