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暨大金融思想沙龙线上举行 专家热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助力大湾区金融开放”
AI金融助手

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暨大金融思想沙龙线上举行 专家热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助力大湾区金融开放”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7月22日电 7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和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党校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承办的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新质生产力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十讲系列活动(第6期)暨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233期)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大湾区金融开放”。 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做主题分享,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践教授、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肖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先后发表精彩观点。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主持会议。 主题报告 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涂永红教授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她对新质生产力的学习体会:第一是分析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第二是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第三是结合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实践,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路径,第四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提出新质生产力有两大背景:一是从国内看,发展是硬道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有新的生产力理论进行指导;二是从国际看,新一轮技术革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要应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的挑战,也需要我们解放生产力,保持更高的增长速度和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创新,这是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和动力源泉。二是理念,新质生产力一定要符合新发展理念,这是根本原则。三是质量,生产要素自身的质量提升和创新性优化组合,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统一的路径或模式,需要因地制宜,但是其发展水平有统一衡量的标准,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有三个重点,一是科技创新,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人才培养,关键是要形成创新、产业、人才“三位一体”的良性的循环。具体而言,要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新动能;要加强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助力塑造新优势;要厚植人才沃土,着力夯实新根基。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误区,防止一哄而上,要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生产发展与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 最后,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误区,防止一哄而上,要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生产发展与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 嘉宾研讨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 《金融创新与服务推动大湾区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 鄂志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需健全因地制宜的体制机制,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大湾区凭借完整的产业基础、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以及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知识密集型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且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结合紧密,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在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鄂志寰指出,我们应该把思考的框架放的更宽一些:从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视角构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系和架构。 在金融行业支持新质生产力方面,结合“五篇大文章”,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为重点,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供给和综合性金融服务。科技金融方面,应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和客户拓展,深化产业基金和资本市场领域的合作。绿色金融方面,应顺应全球可持续金融趋势,提供转型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和应用。数字金融方面,应强化数字化顶层设计,探索新技术手段,支持新质生产力提升。 具体到商业银行层面,应紧跟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实际需求,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产品创新、机制创新以及投行+商行服务联动,为科创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和综合性金融服务。同时,应用金融科技手段形成综合化、一体化的数字平台,为先进产业园区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助力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大湾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具有显著优势,并不断提高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能力,对于未来大湾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值得期待。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 《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与实践》 陆挺指出,要有效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并就对标对象、既有优势、未来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在对标对象方面,陆挺认为大湾区已是中国极为重要的科技及产业中心,未来可以助力科技引领产业、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可以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借鉴硅谷和波士顿的成功经验,关注教育、产业政策、金融支持、聚集效应及其正向循环等。在既有优势方面,陆挺认为目前大湾区已有显著优势,如深圳及其他城市的大学发展、广州、深圳和香港的一流金融体系、扎实的产业基础和乐观的产业政策支持,从新质生产力角度讲,大湾区目前已走在前列。然而,未来大湾区还需进一步吸引优质大学和国际人才,利用香港的金融中心优势,引进科技人才和国际企业,并解决土地和制度问题,特别是北部都会区的住宅单位目标。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践教授、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肖耿 《释放新质生产力需要叠加深港两地优势》 肖耿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性的与国家竞争力相关的概念。新质生产力的实现必须在国家治理、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监管、各个区域、各个产业等方面都有实质性的突破与提升。大湾区需要考虑如何因地制宜地为中国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做出特殊且不可替代的贡献。 他强调,香港不仅具有吸引全球企业家、人才、与企业的优势,还有管理及承受全球风险的制度体系与执行能力方面的优势。 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香港与深圳需要将各自的优势叠加,共建世界级的科创枢纽。这要求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将香港与国际接轨的普通法及市场监管优势与内地的产业集群、人才和市场优势以“1+1>2”型的系统集成来提升新质生产力,而非简单的“2选1”型产业转移或简单模仿。 未来中国新质生产力要解决的是科技创新问题,肖耿建议香港在北部都会区设超级特区,方便国际企业与内地企业沟通互动,并建立企业跨境双总部运作机制,目的是通过制度创新把大湾区各地区潜在的优势能够叠加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 《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五点看法》 张明指出,第一,民营企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不容低估。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不仅对解决就业而言至关重要,对技术创新也具有重大影响。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对民营企业如何参与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做了重要安排,这一点令人振奋。第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搞差异化建设,避免一拥而上、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最终形成庞大的产能难以消化、造成资源浪费。第三,虽然发展新质生产力很重要,但发展传统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同样重要。新质生产力行业具有重资产特征,难以大规模吸纳就业。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扩大内需依然是当务之急。要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就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第四,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高水平文科教育必不可少。第五,要发挥大湾区、长三角、京三角、中三角和西三角等五大增长极各自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会议总结 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路径》 最后,赵锡军对会议进行总结。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既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理论层面,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容仍需要不断根据发展现状与特点加以思考、总结。在实践层面,要关注新质生产力的“新”的特征,在技术革命性突破与要素创新性组合中融合发力。首先,新质生产力是绝对的“新”,是从无到有的转变,特别是技术革命性带来的创新。其次,是相对的“新”,新质生产力也可以是要素创新性配置,并在此基础上转型、升级、迭代,并优化各要素组织,要素组合的“新”。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将新质生产力“落好地”,根据不同地区自身能力、禀赋、条件,开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实践,满足不同层次、区域的不同水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培育的要求。最后,赵锡军提出,要重视金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金融体系、不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状态提供所需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实现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据悉,“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于2024年6月发起设立的高水平、国际化、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交流平台。沙龙专注于经济、金融、涉外法治、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创新与管理、人才战略与国家治理等领域的前沿议题,汇聚来自国内外政策部门、科研院所与实践机构的专家学者,面向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学科发展重大命题、面向深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和智力支持。 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由财政金融学院和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国际货币研究所承办的高层次学术沙龙,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黄达教授是新中国“大金融”思想体系的首倡者和设计者。世纪之交,他针对经济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学科建设提出的新挑战与新要求,重构基于中国实际的金融学科框架,首倡并系统设计“大金融”学科体系;几代学人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承发扬,主张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具有鲜明“人大学派”特色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系日渐形成。 编辑:胡晨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践行金融为民,润泽实体经济,看宁波银行如何谱写“五篇大文章”
AI金融助手

践行金融为民,润泽实体经济,看宁波银行如何谱写“五篇大文章”

宁波银行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多维度写好“五篇大文章”,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  黄凤清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业正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勇担金融新使命,金融机构已积极行动起来。 作为上市城商银行中的“标杆”,宁波银行认真贯彻落实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持续加强对地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赋能,切实写好“五篇大文章”,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宁行力量”。 聚焦科技,金融“活水”滋养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科创企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来源,科技金融则是金融助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大抓手。 聚焦科技创新这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宁波银行从加强信贷支持力度、优化完善相关产品等维度着手,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 具体来看,宁波银行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等优质科技型企业,推广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产品,提供灵活的信贷支持。在信贷额度方面,宁波银行优先保障,适度倾斜;在贷款期限方面,尽可能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 除了贷款支持外,宁波银行还通过投贷联动的方式,与科创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支持科创企业的发展。在了解到科创企业有进一步投资需求时,宁波银行通过私募股权投资等方式,为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宁波银行于2018年8月成立了全行首家以“科技”命名的一级支行——宁波银行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包括科技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满足企业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资金需求。 向绿而行,擦亮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宁波银行持续健全绿色金融工作机制、强化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一是在信贷投向上优先支持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授信需求,对绿色企业或投向为绿色领域的企业申请贷款时,优先给予信贷规模支持,并在业务办理流程上开通优先审批、优先放款的绿色通道。二是大力发展绿色债券业务,积极开展人民币绿色债券发行、承销和投资,为实现双碳目标探索新路径。2023年,该行作为主承销商,发行了全市场首单绿色碳资产债券。三是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金融动能。 2023年末,宁波银行绿色贷款余额386亿元,较年初增长148.91亿元,全年增幅62.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7.04个百分点。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获悉,宁波银行已将绿色信贷纳入三年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方面,将实现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并有效运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中长期目标方面,将深化绿色金融改革与创新,提高绿色金融资产占比,完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健全绿色信贷长效机制。 深耕普惠,描绘“金融为民”新画卷 普惠金融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金融向善”价值取向的有力彰显,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为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等。 宁波银行严格落实政策要求,将服务小微企业作为践行普惠金融的落脚点和发力点。通过不断创新产品、打造小微金融服务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据了解,宁波银行实行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额度单列,加大普惠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提高资金成本优惠支持。与此同时,该行深入对接服务主体,联合乡镇街道、园区楼宇、商会协会和信息平台等多种渠道,开展联办活动,推动金融惠企政策走近小微企业。 在普惠金融实践过程中,宁波银行由专人负责开展网格化普惠金融服务,实地排摸、走访网格内的小微企业。同时,发挥科技之力,在金融产品、服务渠道、营销经营、营运风控等领域赋能普惠金融,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和可控性。 经过持续深耕,宁波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成果初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数23.31万户,较2022年末增长25.1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5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0.81%。2024年一季度末,该行普惠贷款再较去年末增加171亿元。 养老适老,守护“银发族”幸福生活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养老金融愈发被重视。要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就要深挖老年群体金融需求,通过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金融机构加速推进养老金融发展,宁波银行也不例外。 一方面,宁波银行充分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充实养老金融特色产品,提升养老金融服务体验。宁波银行是首批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银行之一,该行围绕客户养老服务体系全周期需求,结合客户投资偏好差异,积极创新养老特色产品。与此同时,针对个人养老金业务,持续优化开户流程,建立包括柜面、移动营销助手、APP端、微信小程序、网页等全渠道开户入口,帮助客户体验一站式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宁波银行聚焦老年客户日常金融场景,持续推动硬件设施、服务流程等方面的“适老化”改造。据悉,为了给老年人提供便利的线下金融服务,宁波银行营业网点完成了以下改造:设置了无障碍通道;配备了老花镜、爱心专座、血压仪、轮椅等适老设备;窗口优先为60周岁以上老年客户提供叫号服务;对于行动不便老人,网点还提供免费上门服务,2023年全行为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上门服务2819次。 除了线下设施、流程的改造,该行还推出了宁波银行app“关爱版”,通过更易读、易找、易懂的功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以“数”为擎,勾勒金融服务新图景 在数字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的当下,数字金融成为金融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通过创新技术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与金融深度融合,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可以进一步赋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发展。 宁波银行积极拥抱数字化发展浪潮,已逐步勾勒出数字金融服务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新图景。 为满足各类经营主体与社会大众多样性的数字化需求,宁波银行不断构建完善自身的平台体系。全面推出鲲鹏司库,上线宁行云,搭建了60多套数字化系统,加持更轻量化、更多维度的小程序赋能,力争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适配的数字化系统、更加专业的金融解决方案。推出的“波波知了”“美好生活”“设备之家”三大优质平台,成为赋能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平台、全方位实现价值链接的平台、全行业首个专业设备平台,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 此外,宁波银行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和数据优势,推出“五管二宝”(即财资大管家、外汇金管家、投行智管家、票据好管家、政务新管家和易收宝、薪福宝)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帮助客户解决需求痛点、流程堵点、管理难点。 宁波银行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实施差异化发展,围绕“五篇大文章”,书写具有宁波银行特色的高质量答卷。
2024年火热的AI概念,究竟是未来科技的曙光,还是金融战的工具?
AI金融助手

2024年火热的AI概念,究竟是未来科技的曙光,还是金融战的工具?

#精品长文创作季# 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首发和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2296篇原创文章 从2023年年底开始酝酿,锋芒初现的AI技术和相关概念,进入2024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围堵,开始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风险信号。 过去一年的时间里面,全球超级富人的几乎所有新增财富都来自AI。 AI相关的股票让最富的人更富,为彭博富豪榜上的有钱人贡献了96%的收益。 而且,AI概念和相关技术,在资本市场,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贪婪,短短几个月,就成长成为全球资本和投机情绪高度关注的一个资金黑洞。 一切看着都是那么自然,一切看着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甚至已经有媒体和一些“意见领袖”,开始将AI的一些产品和技术表现,赞誉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信号”了。 似乎一个以AI概念为核心的未来信仰,开始形成,而这种“信仰”,整个未来的人口格局、社会格局、经济格局都会发生全面的变化。 这种变化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具体这样的变化是什么,说到底,还是要看当下的AI这个东西以及发展前景,到底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工业革命,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金融收割工具了。 这篇文章,算讨论内容,和大家基于对2024年以来围绕AI概念的一系列最新金融和经济围堵的最新动向梳理,结合现实和背景分析,深入挖掘红得发紫的AI概念已经形成的舆论共识和信仰的影响,并对后续AI概念可能带来的一些持续影响,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红的发紫的AI概念,造富能力有多夸张? 同一个家族有两位芯片富豪,这表明了AI疯狂已达到某种程度。 AI股已主导了美国股市,而且,世界最富人士的财富,大部分来自它。 首次超过了亚马逊、接着超过了谷歌(1.821万亿美元市值),AI芯片公司英伟达公司的市值达1.825万亿美元,最近跃居科技巨头第三名。英伟达联合创始人黄仁勋的个人财富猛涨。 苏姿丰,黄仁勋的远房表妹,也在这波AI相关的股票牛市中成为一名富豪。作为英伟达的竞争对手,苏姿丰的超微半导体公司(AMD)过去一年来股价翻倍,这让她的个人资产上升到12亿美元。 在彭博富豪榜500位最富的个人中,有30人的财富至少有一部分来自AI相关的企业。他们持有的股份助涨了其净资产,一年来总共增长了1240亿美元,占了该富豪榜上96%的收益。 由AI相关股票带来的收益增长数字,黄仁勋排第二名。第一名是马克.扎克伯格,脸书母公司Meta连续两年在标普500指数中的表现仅次于英伟达。第三位是亚马逊的贝索斯。 第四名,史蒂夫·鲍尔默,微软首席执行官,伴随着该公司与OpenAI合作产生的乐观浪潮,他的财富水涨船高。 第五名,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里森。 第六位,迈克尔·戴尔,个人财富猛增,得益于戴尔公司的人工智能项目,加上该公司出售VMware软件企业给博通所获收益。 前十名中的另外四位分别来自脸书母公司和谷歌母公司。 苏姿丰的AI财富增长并未进入前十,但是她代表了一批新的AI富豪。 另外,Palantir公司的联合创始人Alex Karp个人净值达到28亿美元,达到这个数字是在今年2月该公司因财报成绩突出、股价一天飙升31%之后,所以没有进入之前榜单的前十。 榜单上的其他富人也间接受益了。因为持有芯片架构设计公司ARM的股权,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一年来财富增加了37亿美元——仅三个交易日就几乎翻倍。软银持有ARM 90%的股份。 在全球投资领域,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AI热: 传统的互联网项目和创意融资的冬天氛围并没有多少改善,但是只要是沾上了AI概念的公司和产品,在各级市场都吃到了红利。 从ChatGPT到Sora,Open AI在一年多时间里连续发布了两个重磅大模型产品,让AI成为资本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投资方向。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拓天金融大模型智能消保应用成为首批“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
AI金融助手

拓天金融大模型智能消保应用成为首批“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

i黑马讯 近日,“AI应用 智联未来”AI应用产业沙龙·7月专场,暨首批“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发布在北京召开。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拓天金融大模型智能消保应用」,经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数字科技中心的严格评估,荣获首批“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 为积极推进通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人工智能垂直产业应用案例升级迭代,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加速垂直产业的案例应用落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于 2024年5月启动“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征集与评估工作。在中心的指导下,创业黑马负责案例征集任务承担工作并开展生态伙伴服务运营,助力中国AI产业加速发展。 据悉,评估主要通过6个维度标准进行。1)场景应用:场景适配性、应用创新性、降本增效性。2)技术维度:技术成熟度、算法创新性、系统稳定性。3)市场潜力:市场潜力、商业模式创新、市场竞争力。4)用户体验:功能实用性、界面友好性、解决方案适用性。5)社会效益:服务配套性、可持续发展性、社会和文化适应性。6)风险控制:数据安全机制、内容审查机制、合规管理性。 「拓天金融大模型智能消保应用」是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尔思”)推出的一款AI应用,主要针对中小型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整体智能化水平较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权威性和专业性不足、消保数据监控分析能力较弱等痛点。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重要监督和考核事项,随着多项规章制度出台和监管机构处罚力度的不断加强,金融机构亟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健全完善消保工作组织机制,并提升消保工作质效。 「拓天金融大模型智能消保应用」利用大模型技术和应用,构建金融消保领域大模型,应用于智能消保一体化管控系统,赋能事前审查和事后投诉,优化现有审查机制、投诉处理机制、营销模式、内部消保工作机制,推动覆盖消保工作“全客户、全渠道、全产品”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全程监控管理。 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多家金融机构推广应用,客户涵盖银行、保险机构、信托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等,有效帮助金融机构在事前审查、事中管控、事后监督三大环节推进消保数字化管控工作,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自2023年8月30日在某股份制银行上线至今,在消保审查方面,累计开展消保审查10万余笔,提出实质性审查意见3万余条,平均每笔审查时间2小时(效率提升150%以上),秒批率约20%,帮助审查人员及时发现并更正可能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隐患,真正发挥出消保审查风险预防作用。 在投诉处理方面,该银行客户投诉显著下降(较上一年下降超20%),监管转办投诉量在股份制银行中的排名持续改善。将投诉治理重点逐渐从事后处置延伸到事前防控,实现客户体验和风险产品的跟踪、关联、预测,推动客户投诉前置化解。 [本文作者i黑马,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iheima)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服务新质生产力
AI金融助手

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服务新质生产力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良硅材料单晶工厂 □ 李梦清 金菁 从“看资产”到“看知产”,从“看过去”到“看未来”,今年以来,恒丰银行强练“内功”、刀刃向内,着力写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孵化,以高质量服务实现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 今年年初,恒丰银行南京分行党委第一时间成立行业研究小组,因地制宜制定了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编撰《江苏省重点产业集群调研报告》,以高效的金融供给倾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幅8.3%;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幅11.29%;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分行各项贷款增速21.06个百分点。 强练“内功” 构建总分行协同服务立体网 “有了恒丰银行的这笔贷款,公司在下游需求增长迅速的上升窗口期,研发投入、原材料和生产设备采购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得到充分保障,市场占有率大大提升,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何灵军感慨道。 在南京埃斯顿的生产车间,设有国内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智能化产线。据统计,2023年,全球90%的光伏电池片工厂均使用的是埃斯顿机器人。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埃斯顿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同时掌握数控、伺服系统、运动控制、机器视觉、机器人本体制造及集成应用等核心技术的公司之一。 在对接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恒丰银行南京城东支行充分把握总行专精特新特别授权和定价补助的政策机遇,开辟绿色通道,5个工作日即为企业发放1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为科技创新“疏通血脉”,需发挥金融扛鼎之力。为此,恒丰银行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内功,下好“机制、机构、政策”三步棋,包括完善各类保障机制、加强产品与服务创新、风险管理体系升级、总分行协同发力等。通过总行层面加强顶层方向设计,明确主要打法和策略,分行结合当地特色加强创新,为金融助力孵化新质生产力吹响了号角。截至2024年6月末,恒丰银行专精特新类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6.84%,增速显著高于全行对公贷款平均增速。 分秒必争 护航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没有实物抵押,凭着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和良好的经营发展现状,拿到了恒丰银行的6500万元信用贷款,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我们公司的钠离子电池新项目量产如期进行。这让我们有了更大的信心、更大的市场驱动,它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是星星之火。”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文化古城高邮市,公司主要从事电脑输入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目前已做到全球市场占有率20.56%,国内市场占有率40%,是国内最大的输入设备生产商。 恒丰银行扬州分行在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行“名单式”管理时,了解到传艺科技因钠离子电池新项目量产缺少资金,在总分行的协同联动下,扬州分行成立打赢服务“专精特新”硬仗的联动服务团队,在贷款流程上“分秒必争”,用两周不到的时间完成了企业的授信流程。 窥一隅可观全域。针对科创型企业的特点,恒丰银行南京分行打破传统定式,跳出看过去、看报表、看抵质押物的“老三看”,开发专属金融产品,通过政府风险分担、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增信措施,先后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等产品,建立“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 恒丰银行南京分行积极优化信贷结构,将信贷资源从僵尸企业、落后产能、过剩产能中有效释放出来,精准支持科技型、新兴产业等中小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截至6月末,该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创企业贷款、制造业贷款增速分别达到33%、21%和19%,行业覆盖面进一步多元化。 因地制宜 构建科创金融服务“新”生态 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因地制宜”和高效“滋养”。 无锡江阴地处长三角腹地,拥有一大批先进产业集群。双良集团是一家集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物科技、化工新材料于一体的中国500强企业,专注于节能节水高端装备与光伏、地热、氢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及生产,并具有核心竞争力。“恒丰银行对我们制造企业提供的大力资金支持,打破了传统银行‘锦上添花’的模式,降低了我们融资的成本。”双良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强坦言,项目建设加速跑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悉心浇灌。2024年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恒丰银行无锡分行以国内信用证的方式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3.15亿元。不仅是双良,为高效解开供应链核心企业资金周转的症结,无锡分行加大数字金融在支持制造业方面的应用,为“轻资产”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信用贷款等融资服务。 在恒丰银行,企业与银行“双向奔赴”的故事还在不断发生。 在南京,恒丰银行成功发行5亿元绿色中期票据,助力“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疾驰。 在无锡,该行落地全行首单EOD矿山修复项目贷款2亿元、落地南京分行首笔EOD类型工改银团项目贷款1.19亿元、落地全球领先的光伏金属化浆料供应商帝科电子贷款1亿元。 在常州,恒丰银行通过绿色审批通道为江苏天合光能新能源产业项目投放2亿元“专精特新”专项贷款,同时依托供应链金融产品“恒银E链”累计投放1.77亿元,助力天合光能上游胶膜、背板、光伏玻璃等链属企业创新发展。 在徐州,该行为徐州德欧诺门窗有限公司发放700万元“园区厂房按揭贷”,并提供定价优惠支持,帮助企业及时解决了与园区的厂房购置款项,腾出更多资金用于生产经营。 以“新”引领,向“新”而行。未来,恒丰银行南京分行将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支持力度,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受访者供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实干争先  金融赋能“五篇大文章”
AI金融助手

实干争先 金融赋能“五篇大文章”

转自:湖州日报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深化金融改革,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强省建设,助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今年以来,建行湖州分行紧紧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州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州监管分局的悉心指导下,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深度参与“六个新湖州”打造和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   在不断推进信贷转型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过程中,该行充分发挥“三色”党建品牌优势,以开放谋共赢、以创新促发展,积极引金融活水浇灌创业创新创富的梦想之花。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各项贷款余额952亿元,较上年新增74亿元,增幅8.5%。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实体经济、推进绿色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该行持续为湖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贡献金融力量。   强筋健骨  “及时雨”铸就新动能   走进沪苏湖高铁南浔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作为浙江省“千项万亿”项目,沪苏湖高铁是构建长三角核心区铁路网、完善通道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绿色交通、推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重要通道,对完善湖州区域路网布局,推动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基础设施建设犹如城市的“钢筋铁骨”,关乎未来发展。而服务好每一个建设项目,这其中金融活水的作用十分关键。   为全面保障沪苏湖高铁南浔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该行全面创新服务管理机制,以精准、高效、定制的服务助力项目建设提速。截至目前,建行湖州南浔支行已为该项目累计投放项目前期贷7.5亿元,预计项目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今年以来,建行湖州分行聚焦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加速资产业务落地。截至6月末,该行对公贷款已新增78亿元,重点领域信贷投放中,基础设施贷款新增49亿元,增速19%;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新增9亿元,增速12%;民营企业贷款新增22亿元,增速10%;制造业非贴贷款新增10亿元,增速11%;科技金融新增9亿元,增速16%;对公涉农贷款新增46亿元,增速22%。   在安吉县,最近又一个代表湖州新名片的项目孕育而生,这便是安吉数字物流港公用码头建设工程“平急两用”项目。该项目是安吉县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建设交通强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积极推进的又一力作。未来该项目将升级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优化运输结构调整、加快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建行湖州安吉支行负责人表示,为助力“三大工程”建设,截至目前,该行已投放资金3亿元,项目建设将有助于湖州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物流供应链项目联动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现代物流新型基础设施、提升现代物流整体发展水平,共同构建区域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物流公共服务体系与城市供应链服务体系。   “结合湖州地方产业特色以及重大项目建设需求,今年我们在审批环节以及配套服务上力求做到快速高效,从而保证项目进度。”该行相关负责人说。   绿中生金  “源头水”盘活新领域   绿色是湖州的底色。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之下,近些年绿色金融在太湖南岸持续释放绵绵活力。   以立足总行级绿色金融示范行新起点,这几年建行湖州分行持续构建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供给体系、与低碳转型相协同的绿色金融创新体系,将绿色发展因子融入分行各项工作。   白鹭齐飞、绿草莺歌。走在位于太湖旅游度假区的长田漾湿地公园,泛舟其间,碧波荡漾,原生态的乡野风光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是建行湖州分行助力湖州绿色发展的剪影。   如何通过保护性开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是地方政府思考的问题,也是国有金融企业履行大行责任的使命担当。在此背景下,建行湖州分行加强与当地政府对接,以定制化的模式为长田漾景区田园观光及景观提升工程提供1.4亿元项目贷款,成功推进长田漾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改善和旅游事业发展。   紧抓经济转型带来的绿色低碳融资需求这一历史机遇,多年来该行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大量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先后支持了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亚运会场馆德清分馆、绿色装配式PC构建基地、新能源汽车、西山漾湿地公园等一大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为湖州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建行力量。截至6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384.91亿元,较年初新增63.97亿元。绿色新增占对公贷款新增比已达82.06%,居全省系统首位。   以湖州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为契机,作为市金融办指定的绿色建筑试点银行,该行还成功完成了《绿色建筑项目贷款管理规范》湖州市地方标准的发布,随后又将《绿色建筑项目贷款实施规范》地方标准完善升级为浙江省团体标准,为全省绿色建筑融资认定提供了解决模式。截至目前,建行湖州分行绿色建筑贷款投放已超100亿元。   多年来,该行还精修内功积极做深转型金融低碳改革。通过牵头编制《转型金融主体认定规范》湖州市地方标准,协助制定《融资主体转型方案编制大纲》,该行成功获批总行级转型金融示范行。同时,探索碳账户建设,加大与地方政府“数智绿金”合作,在构建碳账户平台及后续应用等方面加强互动。该行还推动“碳中和”网点增量扩面,完成 “二星级”网点吴兴支行首次年检,确定建设南浔支行为分行第二家 “碳中和”网点并积极推进。   润企强村  “创新泉”惠泽新沃野   长兴县,被誉为“江南吐鲁番”,近年来本地葡萄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全县葡萄年产量超6万吨,年产值超5亿元。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结出了百姓致富的“甜蜜果”,演绎了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   走进长兴县和平镇便民桥村葡萄种植园,只见一串串晶莹剔透、颗粒饱满的葡萄错落有致地缠绕在葡萄藤枝上,浓郁的香甜果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信号。而这丰收的背后,也有着建行湖州分行多年来助力的成效。   “这笔贷款来得太及时了,对葡萄园接下来的发展,我真是信心满满啊!”作为当地的种植大户,长兴县农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先生最近心情很好。随着30万元“乡村农担贷”的资金到账,潘先生着手新建大棚,精心种植养护,他的葡萄园中阳光玫瑰等多个葡萄品种正整装待发。   建行湖州长兴支行在今年一次“送金融服务进乡村”的活动中了解到长兴县农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发展难题,该行立即上门为他办理“乡村农担贷”。“农村小微企业看似是实体经济中最微小的一环,却也能在乡村振兴中源源不断迸发新的力量。”建行湖州长兴支行负责人说。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几年建行湖州分行着力推进村集体贷款业务。截至6月末,该行村集体账户227户,较年初新增 37户,村集体贷款余额1.45亿元,较年初新增0.45亿元,建行内系统贷款投放新增排名全省第1。湖州分行持续搭建“高架桥”,将成功案例共享全行,群策群力,巩固提升发展成果,使建行村集体贷款业务全域开花,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建行动力”。   为积极推进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该行延伸普惠金融服务触角,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农业大户加快推广小微快贷、农担贷、裕农快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55.23亿元,比年初新增2.54亿元。   围绕千强镇行动方案,该行大力推进裕农通服务点的建设,目前已优化、整合打造了694个裕农通服务点,其中70%的服务点为“裕农通+村委”模式开展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该行“裕农通APP”注册并活跃已达6568户,当年新增裕农通卡发卡数20420张,累计辐射服务农户约10万户。   文/邵鼎  莫珺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全球IT大故障敲响金融市场信息安全警钟!
AI金融助手

全球IT大故障敲响金融市场信息安全警钟!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近日,一场IT故障突然席卷全球,对金融市场造成了重大冲击。这场技术“灾难”波及迪拜、南非和伦敦等地,导致多家知名金融机构遭受系统性问题困扰,出现无法登录计算机系统或进行正常交易的现象,比如摩根大通、野村证券和美国银行等。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此次大规模IT故障的根源在于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的一次软件更新失败,影响了数百万微软Windows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多个金融机构和其他行业企业面临严重的技术难题。微软系统因此崩溃,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支持,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混乱。 在故障发生当天,摩根大通、野村证券和美国银行的员工纷纷遭遇蓝屏错误,无法正常登录公司系统。这种情况不仅中断了金融业务操作,还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技术灾难,各大金融机构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摩根大通立即启用了备份系统,尽最大努力保障客户的利益和市场的运行稳定。美国银行则召集了全球网络安全专家,试图精准定位问题并采取快速应对措施。尽管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局势,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仍然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诸如此类的技术事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是深远且广泛的。在郑州郑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杰看来,事故暴露出的技术漏洞和安全问题会损害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导致他们可能会减少投资,这就会对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衍生品市场,当IT系统出现故障或瘫痪时,一些关键业务服务可能会中断,如在线交易、信息查询、资金转账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交易延迟、数据丢失或错误,从而引发市场波动。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接收到不完整或不准确的行情信息,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 据了解,此次全球IT故障不仅限于金融行业,还波及航空、旅游、媒体和紧急服务等多个行业。有数据统计,全球超过2.7万个航班因此延误,2800个航班被迫取消。同时,许多医院、学区和政府机构也报告了计算机系统的中断。 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对此次事件迅速作出回应,虽然其首席执行官宣布已经部署了修复措施,但由于修复程序需要手动操作且难以大规模部署,全面恢复可能需要数周时间。记者注意到,受本次事件影响,CrowdStrike股价跌逾11%,市值蒸发逾90亿美元。 此次全球性的IT故障给金融市场敲响了警钟。 周杰表示,面对IT风险事故,交易所、期货公司应建立完整的IT风险管控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报告等环节,确保IT风险得到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需要持续提升IT系统安全性,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如采用先进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确保交易系统免受黑客攻击和恶意破坏。对重要数据和交易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灾备系统,制订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责任分工和应对措施等,预案应定期更新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团队的协同配合和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IT风险事故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保障交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选择可靠的金融机构很重要,这可以通过了解其经营状况、行业地位,以及是否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等,来比较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其次,建议采用多元投资组合,将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资产类别和市场,即使某个平台或市场发生IT风险事故,也不会对整体投资组合造成过大影响,这些措施将尽可能地保护投资者的资产安全。”周杰表示。 记者了解到,历史上还发生过多次对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影响的IT事故,如2010年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技术故障导致交易暂停数小时、2012年骑士资本的交易软件错误导致数亿美元损失等。这些事故不仅给相关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也引发了业界对技术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深刻反思。基于此,加强IT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完善应急预案和容灾机制、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等措施,在金融市场对技术系统高度依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突发!央行降息10个基点,接近央行人士: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AI金融助手

突发!央行降息10个基点,接近央行人士: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7月22日,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称,为优化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从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调整为1.7%。 接近央行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明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有利于强化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政策属性。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有利于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但并不代表长债收益率下行空间打开。 权威专家表示,政策利率下调预计将通过金融市场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打破长债收益率下行与预期转弱的负向循环。央行此次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意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熨平短期经济波动;而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反映的更多是长期经济走势,要采用跨周期的视角评估。                              7天期逆回购操作将采用固定利率 从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接近央行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明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有利于强化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政策属性。 公开市场招标方式包括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前者的中标价格由供需双方博弈确定,理论上有不确定性,而后者的价格是给定的。以往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采用价格招标,虽然中标利率大部分时候维持不变,但仍需每日开展操作释放明确的利率信号。考虑到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起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为增强政策利率的权威性,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有必要将招标方式优化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明示操作利率,这也是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的体现。 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 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调整为1.7%。接近央行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有利于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除了招标方式调整,本次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还由前次的1.8%降至1.7%,是2023年8月以来首次调整。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7%,较一季度放缓,特别是居民消费恢复较为疲软。央行此次果断降息,展现了货币政策呵护经济回升的决心,是对二十届三中全会“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的积极响应。专家表示,政策利率下调预计将通过金融市场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打破长债收益率下行与预期转弱的负向循环。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并不代表长债收益率下行空间打开。央行此次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意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熨平短期经济波动;而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反映的更多是长期经济走势,要采用跨周期的视角评估。 业内人士分析,本轮长债利率的持续下行,已经包含了对本次降息的预期,甚至有明显超调,不代表着需要跟随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再继续走低。实际上,当前长债利率过低,国外媒体也普遍关注到其中可能潜藏的风险;长债利率过低,也容易引发弱预期的自我实现,而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长期向好的。央行此次降息有助于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提振中长期经济预期,也有助于带动长端利率的回升。预计未来央行还将综合施策,必要时借入并卖出国债,及时校正和阻断债市风险累积,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央行是有决心、有措施来稳定市场预期的。 校对:姚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八大首席经济学家解读
AI金融助手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八大首席经济学家解读

  来源:北京商报   7月2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部署多个方向。顶层设计上,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监管层,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金融服务上,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锚定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决定》对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前瞻性、系统性顶层设计。   其中提及多项举措,包括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等。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将有多个着力点,其中要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重点是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   事关中央银行制度,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此前就曾公开发文称,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同时,落实中央银行独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增强中央银行财务实力,为依法履职提供坚实支撑。   “《决定》重申‘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意味着接下来央行将持续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认为,上半年信贷、社融、M2等金融总量指标下行,但接下来货币政策还将保持稳增长取向,重点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王青判断,在经历政策观察期后,三季度货币政策会再度发力,降息降准窗口有望开启。由于此前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政策工具充足,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都有空间。其中,下半年政策性降息幅度有可能在0.1至0.2个百分点,不排除三季度落地的可能。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   引发关注的是,《决定》也明确,制定金融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   其中,为更好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加快推进金融领域的基本立法,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金融法”紧迫性提升,需确保无论是传统银行业务、保险、证券,还是新兴的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等新型金融活动,都受到监管,不留监管空白地带。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监管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一致且不留空白的监管体系,确保所有相似的金融活动均受到相同的监管标准,以此避免监管套利和真空地带的形成,减少潜在风险。   2023年,我国金融监管领域机构改革“靴子”落地,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银保监会,并厘清责任边界,强化了金融监管之间的统筹协调。机构改革后,中央和地方监管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   曾刚认为,明确和压实各方监管职责同样关键,他强调,在执行层面,必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增强监管的有效性。随着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明确职责分工,以及监管制度的不断优化,还应考虑利用科技手段,如监管科技以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需强化审慎监管。近年来,监管机构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稳妥有序清退高风险机构违规股东股权,重点打击恶意掏空金融机构的违法股东。潘功胜此前表示,把好金融机构准入关,严格股东资质审查,筑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防火墙,坚决纠正违规关联交易。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构建“防火墙”,首先是为了防止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防范一哄而上、不顾实际干金融,避免产业和企业本末倒置、脱实向虚。在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同时,要坚持产业为本、金融为用,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形成产业—金融—科技良性循环。其次,要防止产业资本的风险向金融资本蔓延,避免单一行业的危机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稳定性。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合作应在监管框架内进行,确保所有交易透明、合规,避免利益输送和内部交易,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投资者权益。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关于如何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定》中同样有多处提及。   其中包括,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等等。   连平认为,推动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覆盖多个层面,其中包括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推动和引领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规则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自2023年11月超过日元以来,人民币“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的位置一直保持至今。   回顾近年来,高水平对外开放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外贸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对此,《决定》中也指出,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一方面,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   另一方面也提到,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深度的开放既让中国能够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切身理解和体会现代化基本规律的重要内涵,也能在观察其他国家探索各自特色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好总结和发挥中国特色的主导作用,对外开放的高水平推进让资源优化配置的求解更加与时俱进。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发展部联席负责人黄文涛则表示,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动能转换仍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主线。《决定》对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回应,强调政策发力,改革驱动,预计下一步将进一步致力于弥合宏观经济数据与微观主体感受的“温差”,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决定》中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即“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发展多元股权融资是提高我国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这不仅有助于满足企业日益多样化的融资需求,还能促进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其次,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能够为企业提供丰富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完善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机制,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韧性。此外,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助于优化融资结构,减少企业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直接融资的发展还能促进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支持创新和创业活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提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才能发展多元股权金融,这也是培育耐心资本、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的举措。   “提高出资直接融资比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若未来要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还是要把二级资本市场‘搞活’,充分重视资本市场,认识到资本市场对于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杨德龙如是说。   另外,《决定》指出,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支持长期资金入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市制度。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完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标准统一。   就在今年初,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表示,投融资两端总体要保持平衡发展。申兵表示,从融资端看,近五年A股IPO总额2.2万亿元,再融资总额3.8万亿元,合计融资总额约6万亿元。从投资端看,公募基金、养老金、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从6.4万亿元增长至15.9万亿元。权益类基金从2.3万亿元增长至7万亿元。北上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从0.7万亿元增长至2万亿元。个人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从10.8万亿元增长至22.1万亿元。   五篇大文章   金融机构探寻新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中也提到,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这亦体现了中国在深化金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战略思考和布局。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曾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其中,科技金融在“五篇大文章”中居于首位,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针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和项目,鼓励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普惠金融致力于解决小微企业、农户、低收入群体等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促进金融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稳定。满足日益多元的养老服务需求事关百姓福祉,养老金融鼓励个人和家庭进行长期储蓄和投资,有助于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服务,正成为扩大内需、促进创新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谈及下一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发展路径,曾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战略方针将成为金融机构寻求新增长点的契机,促使金融业务结构与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而引发金融行业的深刻变革。   为了平衡支持薄弱环节与风险管控,政策层面需提供引导和支持。曾刚强调,例如,人民银行可通过低利率贷款工具激励金融机构增加特定领域的信贷投放;调整相关领域贷款的风险权重,降低监管成本;构建风险分散体系,如设立担保基金、推广科技保险等,以分担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完善基础设施,如信用体系建设和数据基础设施,帮助金融机构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   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要求金融机构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自身应提升专业化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通过设立专营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利用数字金融技术提高风险管理效率,从而实现对薄弱环节的支持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动态平衡”,曾刚说道。   程实指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将有助于科学技术的原创突破和现实应用,进而为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更强大的硬实力基础。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宋亦桐 李海媛 冉黎黎...
超重磅!中共中央: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证监会、央行、金融监管总局集体发声!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AI金融助手

超重磅!中共中央: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证监会、央行、金融监管总局集体发声!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1 中共中央权威发布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全文共有十五章、60条内容,涉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以及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共计22000余字。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决定5次提及资本市场,主要集中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章节中。 具体来看,其中提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支持长期资金入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市制度。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完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标准统一。 此外,决定指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决定还提出,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 决定指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加快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 2 国常会:研究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 7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审议通过《退役军人安置条例(草案)》。会议指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牵引性带动性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利于更好释放内需潜力。会议决定,统筹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进一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设备更新项目支持方式,将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降低申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 3 证监会: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制约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7月19日,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会议强调,资本市场是改革的产物,也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这次全会对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出明确部署。证监会系统要自觉坚持和维护党中央对资本市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突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坚持以改革助稳定、促发展、优服务、强队伍,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向前进。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适配性,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4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声! 7月19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分别召开党委会议、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 央行指出,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健全货币政策沟通机制,有效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强化统筹推进,精心研究谋划下一步金融监管工作,稳妥有序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5 微软大崩溃中国企业幸免,软件业自主可控价值凸显 7月19日,微软计算机系统全球崩溃,也被称为“蓝屏事件”,导致航空公司、银行、电信公司和媒体、健康医疗等各个行业陷入混乱。据微软声明,目前估计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的更新影响了850万台Windows设备。 在“蓝屏事件”带来的全球冲击波中,中国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小,不少行业甚至波澜不惊。据悉,CrowdStrike本身是一款基于云端的防病毒软件,在国内没有销售。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家国内航司了解到,国有航司使用的安全产品以国产为主,目前还没碰到过类似的蓝屏事件。而对于机场值机端发生的问题,内地航司的值机和离港系统都由中航信提供,该公司是专业从事航空运输旅游信息服务的央企。酒店业方面,中国本土企业没有安装CrowdStrike,首旅如家、华住等本土酒店企业基本都没有受到影响。 点评:本土软件产业虽然快速发展,日渐自成体系,帮助中国企业在蓝屏事件中免受冲击,但业内人士提醒对计算机系统风险的防控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专家指出,此次微软“蓝屏事件”也促使业界深思,需要加快信创步伐,从基础操作系统到顶层应用,构筑完全自主可控的能力。 6 7月LPR数据将公布,融券保证金比例将上调 7月22日(周一),LPR最新数据将公布。 点评: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参考海外经验以及近期政策表态,LPR报价机制或将迎来改进,从而提升政策效率和市场化程度,短期内LPR报价也有望调降,为信贷回暖创造更适宜的政策条件。 7月10日,证监会发布信息,证监会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进一步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自今年7月22日起,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 7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黄金大跳水 美东时间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至收盘,道指跌0.93%;标普500跌0.71%;纳指跌0.81%。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跌超4%,英特尔跌超5%,格芯跌近5%,德州仪器、阿斯麦跌超3%,英伟达、AMD跌逾2%;苹果、Meta小幅上涨。此外,国际金价跌超2%。 热门中概股普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01%,本周累计下跌6.82%。爱奇艺跌近4%,哔哩哔哩、微博跌超3%,理想汽车、富途控股跌超2%,唯品会、蔚来、阿里巴巴、网易、腾讯音乐跌超1%,百度、满帮、京东小幅下跌。 8 证监会同意1家公司IPO注册 证监会同意1家企业创业板IPO注册。证监会同意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9 提示:本周3只新股申购 本周(7月22日~7月26日) 有3 只新股发行。周一:力聚热能;周二:博实结;周五:龙图光罩。 10 本周907亿元市值限售股解禁,大全能源解禁市值超3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