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互动平台逾600条问答追问GPT发展 律师提醒上市公司信披不合规风险
AI律师助手

投资者互动平台逾600条问答追问GPT发展 律师提醒上市公司信披不合规风险

转自:证券日报   GPT的火热,从沪深两市互动平台的问答中可以管窥一二。《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关键字GPT搜索得知,截至3月28日,今年以来在沪深两市互动平台上,有超过600条的问答指向这一关键字。   从互动细节和上市公司的回复中可知,不少公司对于业务的进展有一定的描述,但查阅公司的公告却发现,并没有同步对这些业务发布公告。有鉴于此,有行业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开展受关注的新兴业务,更应该做好信息披露,一旦股价因随意发布敏感信息出现异动,公司要承担责任。   互动平台投资者热情高涨   从互动平台的内容来看,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关心可以分为三类:建议发展和GPT有关的业务、追问已有业务和GPT的关联度、GPT业务的方向和进展。例如,电科数字被投资者多次追问相关研究的情况,技术和业务的融入程度等事项。另外,有一些业务和GPT技术并无关联度的公司,也被投资者建议公司接入此项技术。   对于这种现象,艾媒咨询CEO张毅对《证券日报》记者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贡献之一是积累了大量数据,在大数据时代,需依赖于工具让它活起来。这个工具就是人工智能,GPT也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之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各种场合,向外界传递出要进入这个领域的原因。   张毅表示,上市公司以GPT为引擎发展业务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最终能否找到合适的商业化路径,一定会有千差万别的结果。“从目前的C端应用市场来看,企业用GPT结合自有业务生成应用,可以提升经营效率、产品效率、决策效率,从而提升产品丰富度,拉大和竞争对手的距离。但如果本身业务和GPT的关联度、黏性并不突出,则有可能只是在‘雷声大雨点小’地炒概念。” 律师提醒信披不合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在和投资者互动的过程中,有一些上市公司或存在信息披露不合规的风险。   例如,在3月24日和3月27日,梦网科技的投资者分别追问公司最近正在接入的ChatGPT是3.5还是4.0版本。对此,梦网科技回复称,目前已经接入了GPT3.5turbo,GPT4正在接入审核中。公司目前暂未计划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后续公司将持续加大在AIGC领域的投入,继续积极引入华为盘古等其他优秀大模型。在此基础上,公司对自身的业务数据建模,通过对各类大模型做本地业务数据的fine-tune来获得垂直知识领域的专业型AI大模型,不断提升公司在智能云通信等方面的能力。   不过,记者查阅梦网科技的正式公告发现,公司并未对发展GPT相关业务进行过公告。   而从监管层面的运作来看,今年以来,针对多家提及有相关业务且股价异动的公司,监管部门曾专门下发函给公司,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在“蹭热度”,以及相关业务的具体进展细节等事项。   对此,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信息披露规则,凡是重大事件或者可能引起股价较大波动的信息,应该通过正规的信息披露渠道进行披露。   “对公司参与新型业务,参与得是否深入、这一信息是否会引发股价波动,是上市公司事先要进行评估的。未经审慎评估随意发布敏感信息,如果股价出现明显异动,上市公司要承担信披违规的责任。”杨兆全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OpenAI发布GPT-4o升级版 ChatGPT情感表达更贴近人类
AI情感助手

OpenAI发布GPT-4o升级版 ChatGPT情感表达更贴近人类

日前,OpenAI发布了其最新人工智能模型GPT-4o,该模型将很快为部分ChatGPT产品提供支撑。升级后的ChatGPT能够快速响应来自实时对话伙伴的文本、音频和视频输入,同时以传达强烈情感和个性的语调与措辞进行对话。 根据OpenAI官网的介绍,GPT-4o可以在232毫秒内响应音频输入,其平均反馈时间为320毫秒,这与人类在对话中的响应时间相当接近。此前,当用户使用语音模式与ChatGPT通话时,存在明显的延迟,GPT-3.5平均需要2.8秒,而GPT-4的平均反馈时长则为5.4秒。语音模式由三个专门的模型来实现:一个模型先将语音转换为文本,然后GPT-3.5或GPT-4处理这些文本并生成回复,最后另一个模型将文本回复转化为语音。在此过程中,GPT-3.5/GPT-4无法直接处理语音的细微差别,比如语调、多个说话人的区分或背景噪声,也无法产生笑声、歌声或其他情感表达。 在现场演示中,OpenAI展示了升级版语音模式的情感模仿能力,此次演示涵盖了ChatGPT移动应用程序以及一个新的桌面应用程序。其以女性声音回应ChatGPT这个名字时,听起来更接近于2013年科幻电影《她》中由斯嘉丽·约翰逊配音的那种亲切声音,而非典型语音助手技术那种更为机械和模式化的回应。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米歇尔·科恩对此评价道,新的GPT-4o语音交互更接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究其原因,较短的延迟时间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这种语音所产生的情感表达水平。 在与OpenAI员工的一次对话中,由GPT-4o驱动的ChatGPT就对话者沉重且急促的呼吸给出建议,说“哇,慢下来,你又不是吸尘器”,并建议他进行一次呼吸练习。 新版ChatGPT还能口头指导其对话伙伴解简单的线性方程,对计算机代码的功能进行解释,以及对一张显示夏季气温峰值的图表进行解读。在用户的要求下,该人工智能甚至多次讲述了一个虚构的睡前故事,在多种富有戏剧性的叙述方式之间切换,并以唱歌的方式结束。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在社交平台X上的一篇帖子中表示,新的语音模式将在未来几周内首先向ChatGPT Plus的付费用户提供。 OpenAI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坦言,由GPT-4o驱动的新版ChatGPT,由于其整合和解释实时信息的方式,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她说,OpenAI一直在努力构建“防止滥用的措施”。 “进行无缝的多模态对话非常困难,所以这些演示令人印象深刻。”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彼得·亨德森说,“但是,当你添加更多模态时,安全性变得更加困难和重要——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确定这种模型利用的输入扩展可能导致的潜在安全故障模式。” 亨德森还表示,他好奇一旦ChatGPT用户开始分享实时音频和视频等输入,OpenAI的隐私条款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免费用户是否可以选择退出可能用于训练未来OpenAI模型的数据收集。 “由于该模型似乎是在云端托管的,如果用户通过互联网与模型共享桌面屏幕或持续录制音频或视频,那么对于这个特定的产品来说,这无疑会增加挑战,尤其是在考虑是否计划存储和使用这些数据时。”他说。 根据科恩及其同事的研究,一个更拟人化的AI聊天机器人也代表了另一种威胁:一个可以通过语音对话假装有同理心的机器人可能更亲切和更有说服力,这增加了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这种大型语言模型可能产生的潜在不准确信息和偏见刻板印象的风险。 “这对于人们如何从大型语言模型中搜索和接收指导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因为它们并不总是生成准确的信息。”科恩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最快明年上半年,首批AI医生将出诊!准确率是多少?会不会误诊?
AI医师助手

最快明年上半年,首批AI医生将出诊!准确率是多少?会不会误诊?

北京日报客户端 最快明年上半年,21个科室、42位AI医生将在“AI(人工智能)医院”线上“坐诊”。最近,他们正在进行“集训”——专业人士对其疾病诊断能力进行内部测试和训练。这个“AI医院”系统是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执行院长刘洋带领团队研发的。 在内测版“AI医院”系统内,42位“医生”两两一组,在儿科、耳鼻喉科、呼吸内科、皮肤科等21个科室“坐诊”。来看病的患者也都是人工智能模拟的。整个流程和真实医院一样,患者进医院,经过分诊、问诊,再到检查、诊断,然后取药、治疗等。 “AI医院”刚发布,就引发热议,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是——AI医生的诊疗准确率是多少,会不会误诊。项目成员、学院助理研究员马为之说,目前,AI医生可对300多种常见病和主要重大疾病开展高质量的诊断分析。 AI医生还在持续训练中自我进化。“关键就在于构造多样化的AI患者。”马为之说,“系统已经构建了超过50万个AI患者——来自不同国家地区、覆盖各个年龄段、患有不同疾病。这些都是由人工智能大模型结合权威医学知识库和少量公开病例等自动合成的。和现实世界的患者一样,AI患者有完整的基本信息、检查结果、症状、所患疾病等数据记录,可以跟医生进行交谈。” 在虚拟闭环中,AI医生还可以及时获得AI患者的诊疗反馈。马为之解释,这种数据闭环在真实世界很难实现,因为很多患者离开医院后就不再反馈。“有了反馈,AI医生可以对诊疗决策进行反思和积累,从而实现自我进化。” 得益于人工智能,AI医生的培训成长周期远小于一名真人医生。团队统计,日常培养一名出色的专科医生,除了多年的专业学习,还需要至少数年的临床积累等。AI医生的成长速度要快得多,在虚拟世界里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上万名的“患者”诊疗积累。 “打造AI医院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大模型智能体的自我进化能力,实现AI医生的快速提升。”马为之说,团队的终极目标是将前沿的大模型智能体技术赋能智慧医疗,为人们提供便宜、便捷和优质的医疗服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AI医生也将亮相。 记者 何蕊
AI时代的财务金融分析:GPT-4如何引领决策过程变革?
AI金融助手

AI时代的财务金融分析:GPT-4如何引领决策过程变革?

作者|格林     出品|新芒X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大型语言模型 (LLM) 可以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其准确度可与专业分析师相媲美,甚至超过专业分析师。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题为“使用大型语言模型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工作论文中,可能对未来的财务分析和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论文地址: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4835311) 这个影响到底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GPT-4通过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展现出与专业人类分析师相媲美甚至更优的性能,以及生成有价值的叙述性洞察和交易策略,预示着它可能会在财务分析行业中发挥核心作用,从而颠覆传统的决策制定过程。 研究人员测试了GPT-4的性能,GPT-4 是由OpenAI开发的最先进的 LLM (大语言模型),用于分析公司财务报表以预测未来收益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只提供标准化、匿名的资产负债表和没有任何文本背景的损益表,GPT-4 也能胜过人类分析师。 “我们发现 LLM 的预测准确度与经过严格训练的最先进的 ML 模型的性能相当,”作者写道。“LLM 的预测并非源于其训练记忆。相反,我们发现 LLM 可以生成有关公司未来表现的有用叙述见解。” 报告最后指出,最后,与基于其他模型的策略相比,我们基于 GPT 预测的交易策略产生了更高的夏普比率和阿尔法值。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LLM 可在决策中发挥核心作用。 / 思路链提示模拟人类分析师的推理 一项关键创新是使用“思路链”提示,引导 GPT-4 模拟金融分析师的分析过程,识别趋势、计算比率并综合信息以形成预测。 GPT-4 的这个增强版本在预测未来收益方向方面实现了 60% 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人类分析师预测的 53-57% 范围。 研究人员总结道:“综合起来,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语言模型可能在决策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他们指出,大语言模型的优势可能源于其广泛的知识库和识别模式和商业概念的能力,即使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直觉推理。 / 尽管面临挑战,大语言模型仍有望改变财务分析 鉴于数值分析历来是语言模型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一发现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语言模型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是数值领域,模型需要进行计算、进行类似人类的解释并做出复杂的判断,”该研究的合著者之一 Alex Kim 说道。 “虽然 LLM 在文本任务上很有效,但它们对数字的理解通常来自叙述背景,它们缺乏深度数字推理或人类思维的灵活性。”...
斯嘉丽·约翰逊不想当GPT里的那个“她”:拒绝声音授权,已发律师函
AI律师助手

斯嘉丽·约翰逊不想当GPT里的那个“她”:拒绝声音授权,已发律师函

斯嘉丽·约翰逊 好莱坞知名影星“寡姐”斯嘉丽·约翰逊拒绝ChatGPT使用或者模仿其声音。 当地时间5月20日,斯嘉丽·约翰逊发布声明称,尽管拒绝了向OpenAI提供声音的邀约,但斯嘉丽·约翰逊仍然发现,ChatGPT最新发布的大模型GPT-4o使用了高度类似其声音的Sky语音。 对此,斯嘉丽·约翰逊表示,震惊、愤怒和难以置信,并向OpenAI发送律师函,要求说明Sky确切的创造过程。就在斯嘉丽·约翰逊声明发布不久后,OpenAI宣布暂停使用Sky语音,表示对斯嘉丽·约翰逊的尊重。 斯嘉丽·约翰逊在声明中表示,去年9月,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找到她,询问她是否愿意为ChatGPT配音,去安慰用户,弥合AI与人类之间巨大的差异所带来的不适感。斯嘉丽·约翰逊表示,经过深思熟虑后,她拒绝了萨姆·奥特曼的提议。 5月14日,OpenAI发布最新多模态大模型GPT-4o(o代表omini,全能),支持文本、音频和图像的任意组合输入,并生成文本、音频和图像的任意组合输出。发布会重点强调了GPT-4o的语音对话能力,并带来了五个语音Breeze、Cove、Ember、Juniper和Sky。其中,Sky被指与斯嘉丽声音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会的当天,萨姆·奥特曼在社交媒体上发文“her”。斯嘉丽·约翰逊曾用声音出演了一部知名科幻电影《她》(her)。《她》讲述了在不远的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相爱的科幻爱情电影。男主角在离婚后,接触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统OS1,名为萨曼莎。萨曼莎拥有迷人的声线,温柔体贴而又幽默风趣,逐渐让男主角沉沦。在电影中,萨曼莎则是由斯嘉丽·约翰逊声音出演。 “当我听到发布会的演示时,我感到震惊、愤怒和难以置信,奥特曼先生会追求一种听起来与我如此相似的声音,以至于我最亲密的朋友和新闻媒体都无法区分,”斯嘉丽·约翰逊在声明中写道,“奥特曼先生甚至暗示这种相似性是故意的,他在推特上发了一个词’她’——指的是我为聊天系统萨曼莎配音的电影,她与人类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斯嘉丽·约翰逊还透露,“在 ChatGPT 4.0 演示版发布前两天,奥特曼先生联系了我的经纪人,要求我重新考虑。在我们接触之前,系统声音就已经存在了,”斯嘉丽·约翰逊强调,由于Open AI单方面的行为,她被迫聘请了法律顾问,并向萨姆·奥特曼和OpenAI发送两份律师函,列出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并要求他们详细说明创建“Sky”声音的确切过程。因此,OpenAI同意撤下’Sky’的声音。” OpenAI官网表示,语音模式是ChatGPT中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用户听到的五种不同声音中的每一种,都是经过为期五个月的广泛过程精心挑选的,涉及专业配音演员、人才机构、选角导演和行业顾问。“2023年9月,我们引入了语音功能,每个声音(Breeze、Cove、Ember、Juniper和Sky)均取自我们合作创作的配音演员。”OpenAI表示。 在回应置评媒体请求时,奥特曼发言人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Sky的声音不是斯嘉丽·约翰逊的,也从来没有打算与她的声音相似,”他说, “在与约翰逊女士进行任何接触之前,我们就选择了Sky的配音演员。出于对约翰逊女士的尊重,我们已暂停在我们的产品中使用Sky的声音。对于我们没有更好地沟通,我们向约翰逊女士表示歉意。 ” “在我们所有人都在努力应对深度伪造和保护我们自己的肖像、作品、身份的时代,我认为这些问题必须明确。我期待以更高透明度的形式解决问题并通过适当的立法来帮助确保个人权利得到保护。”斯嘉丽·约翰逊最后写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I医院”要来了!你会接受“AI医生”吗?
AI医师助手

“AI医院”要来了!你会接受“AI医生”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1月30日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和产品数量迅速增加,并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此前报道:6000亿元大市场崛起!用户已达2.3亿人!)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医疗领域无疑是极为引人瞩目的一个。近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团队打造的首家“AI医院”Agent Hospital正在进行内测,将于年底正式上线,并于明年上半年对公众开放。 此外,一个完全由医生团队发起并主创参与研发、被“喂”了六千余本国内外医学教材的AI医学大模型,已在上海市东方医院门急诊、重症医学科和住院部上岗。“AI医生”到底怎么样? 人工智能医院预计年底前正式上线,你能接受AI医生吗? AI医生的上岗,已在医疗圈引起广泛讨论。如上海东方医院的“医生伴侣”,可协助完成病史记录、初步诊断建议和分析,以及治疗方案推荐。 东方医院门急诊和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海涛表示,一名专科医生面对复杂的跨专业疾病,需要查询很多文献资料,有时还需要多学科专家诊断。大模型可基于庞大的医学知识数据库辅助决策,这是AI对临床诊疗极具价值的部分。而在口腔护理设备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成为主流,随着3D打印、AI诊断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治疗效率,也优化了患者体验。 安徽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陈欣媛:在种植牙领域,AI辅助系统基于患者的骨密度、牙槽嵴形态和咬合关系等因素,可以优化种植体的位置和角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长期稳定性。 陈欣媛认为,尽管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医生。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帮助他们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此外,安徽铜陵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张健表示,针灸治疗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AI技术与中医的结合更像是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主任医师陈小兵认为,未来的AI医生和人类医生,不是黑白对弈,而是相互合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主任医师 陈小兵:双方的协作流程,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一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医生会收集患者的数据,AI进行数据的清晰整合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二是辅助诊断和治疗,AI提供初步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医生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和进一步检查,做出最终的整体评估和精准的诊断和治疗;三是在监测和评估方面,医生将和AI共同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进行反馈和优化,不断进行流程优化。医生和AI之间进行定期的反馈和交流,从而最终优化协作模式和医疗服务质量。 AI在医疗方面的探索还有很多。近日,上海发布了首批5个医疗应用场景,包括中山医院的AI电子病历辅助书写、AI医健助手,东方医院的医生伴侣、科研助理,以及上海电信的就医小帮手。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工智能处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上海已有46款大模型通过备案。上海正在持续推进大模型赋能垂类应用,后续将在智能终端、科学智能、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五个重点领域,以及金融、教育、医疗、文化旅游、智能制造、城市治理六个重点行业,批量诞生标杆产品与服务。 你会关注 突发!日本首相所乘车辆发生事故 俄国防部通报:击落45架 德国:“确认两名嫌疑人” 艾滋病真有那么可怕吗?大多数人都误解了这些事…… 每年超6000人中毒!警惕冬季“隐形杀手”→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监制:柯成韵 主编:于小曼 编辑:彭琳 你会接受“AI医生”吗?
AI可能比你更会炒股?最新研究:GPT-4比人类更擅长金融分析和预测
AI金融助手

AI可能比你更会炒股?最新研究:GPT-4比人类更擅长金融分析和预测

财联社5月29日讯(编辑 刘蕊)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研究发现,AI可能比人类更擅长炒股。 根据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最新报告称,OpenAI的GPT-4在金融分析和预测方面的能力,可能比人类更优秀,基于其预测的多空策略表现也能跑赢大盘。 这一发现可能会颠覆金融服务业。与其他商业部门一样,金融服务业正在竞相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根据这项最新研究的研究,在分析财务报表以及根据这些报表做出预测等方面,大语言模型比人类做得更好。 “即使没有任何叙述或行业特定信息,大语言模型在预测盈利变化方面的能力也优于金融分析师们,”该研究称,“在分析师遇到难题时,大语言模型比人类分析师表现出相对优势。” 该研究利用“思维链(chain-of-thought)”提示,指导GPT-4识别财务报表的趋势并计算不同的财务比率。在此基础上,大语言模型可以分析信息并预测未来的收益结果。 该研究称:当我们使用思维链提示来模拟人类推理时,我们发现GPT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60%,明显高于分析师的准确率。人类分析师在预测准确度方面接近50%的范围。 该研究的作者还表示,大语言模型能够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识别财务模式和商业概念,这表明该技术应该在未来的财务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 最后,该研究发现,如果将GPT-4的金融敏锐性应用于交易策略,能够获得更多交易回报,通常能跑赢大盘。 研究称:“我们发现,基于GPT预测的多空策略表现优于市场,并产生显著的阿尔法和夏普比率(对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进行综合考量的指标)。”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
GPT-4通过律师资格考试且排名高于90%人类考生,截至2022年底,公职律师达到9.4万名
AI律师助手

GPT-4通过律师资格考试且排名高于90%人类考生,截至2022年底,公职律师达到9.4万名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周热闻回顾 ● GPT-4通过律师资格考试 排名高于90%人类考生 ● “律帅事务所法律咨询公司”碰瓷律师事务所 ● 律协发布:法检离任人员申请律师实习需提供原任职单位出具“是否适宜从事律师职业”的意见 ● 榜单公布 | 2023 ALB China 十五佳资本市场律师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广告绝对化用语执法指南》 ●《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5月起施行 ●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提交二审 ● 警惕!冒充法院又出诈骗新招数 ● 司法部发布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曝光!上海发布2023年第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 北京金融法院2022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 在泰团伙专诈骗美国老人 ● 企业微信上线 4.1.2 新版本,完善“对外收款”功能 律所要闻 1.GPT-4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排名高于90%人类考生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芝加哥肯特法学院在官网发布了消息,GPT-4通过了统一律师资格考试。该考试一共7项,GPT-4在民事诉讼、合同法、刑法、物权法、证据法5个学科考试中,得分率高于人类考生。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开始GPT家族的其他大语言模型就开始挑战统一律师资格考试,但7项考试成绩非常差全部没有通过。本次GPT-4考试的平均得分率为75%,高于平均的68%,整体排名高于90%考生,总得分为297分。即便是放在录取门槛最高的亚利桑那州(273分)和伊利诺伊州(266分),GPT-4依然能轻松通过考试。(AIGC开放社区) 点击《GPT4通过最难美国法考,律师被替代脚步又近了一步》查看详情。 2.“律帅事务所法律咨询公司”碰瓷律师事务所 近日,社交网络上流传的一张“湖北安怀信律帅事务所咨询有限公司”招牌引发热议,被指打“律师事务所”的擦边球。此公司招牌引发网友关注的点,一是公司名中“律帅”二字接近于“律师”,二是“律师事务所”之后有“有限公司”的后缀。上海瑞富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明介绍,我国大部分律所都是合伙所,也存在少数个人所、公司制律所、合作制律所。“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律所,哪怕是公司制的律所,名称里也不会出现‘有限公司’这几个字。” 3月21日,湖北省律师协会会长岳琴舫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湖北省律协正在研究如何处理这个事情。(红星新闻) 点击《各位律师,你们知道“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吗?》查看详情。 3.律协发布:法检离任人员申请律师实习需提供原任职单位出具“是否适宜从事律师职业”的意见 3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律师协会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度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登记工作的通知》,《通知》第二条第9点提到:法检离任人员(离任时具有公务员身份)申请实习时,需提供原任职单位出具“是否适宜从事律师职业”的意见。《通知》第四条第4点提到:律师事务所应当做好法检离任人员从业经历的登记(包括离任时间、离任原因、离任单位及原职务等有关情况,并向所在盟市律师协会进行报备。(内蒙古自治区律师协会) 点击《关于开展2023年度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登记工作的通知》查看详情。 4.榜单公布 | 2023 ALB China 十五佳资本市场律师 近日,汤森路透旗下的《亚洲法律杂志》(Asian Legal Business,“ALB”)发布“2022 ALB China十五佳资本市场律师”榜单。ALB...
当GPT-4o遇上情感陪伴:多巴胺的胜利,催产素的挑战
AI情感助手

当GPT-4o遇上情感陪伴:多巴胺的胜利,催产素的挑战

国内的情感陪伴赛道是伪命题!没想清楚千万别碰! 其实这个结论过去给过一些朋友,但没有在公开场合提过,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闭门会,与会者交流下来,丢给大家几个暴论: 当前阶段大模型的能力+成本,情感陪伴类产品无法实现短期商业价值,也做不到社交,建议转向内容消费 是的,GPT-4o在本文发表的当天也发布了,对这一阶段性结论没有影响: 1. 国内无法使用 2. API价格仅仅比GPT4 Turbo下降了一半,完全没有商业化的可能性 从能力上说已经开始对催产素提出一定的挑战了,我会持续跟进后续的变化!本文的内容整体不包含GPT-4o 这篇文章,我们会先聊聊情感陪伴类产品的发展过程,聊聊“非共识”里的共识,接着展开说核心议题:情感陪伴不是社交是内容消费产品!基于这一非共识,下一步可以走哪些方向? 00 引言 过去我写了若干篇情感陪伴方向的产品分析,包括: Character.ai:这家AI创业团队,找到了让LLM“爆发”的方法  万字长文:为什么AI陪伴产品都想抄星野? 万字长文:AI陪伴产品的终极解法? 万字长文:用AGI视角重新理解筑梦岛  揭秘Inflection AI:15.25亿美元融资背后,Pi如何用多层Cake模型重塑Conversation? 从半年前各大AI情感陪伴类产品纷纷上线,到现在百花齐放,大家也都在实践的道路上获得了不少的反馈,于是在4月21日,Super黄组织了一些相关的产品朋友们齐聚一堂: 也得到了很多“非共识”里的共识,容我慢慢叙来。 第一. 回溯情感陪伴类产品的历史 我们画一个时间轴: 可以看到,在ChatGPT前后,Character.ai和MiniMax的Glow纷纷上线,这两款产品起步很早,不光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也让更多后来者找到了榜样,如火如荼的情感陪伴赛道逐步开启! 到今年3月份,A16Z的全球Top50 AI Web产品里,有8个是这一赛道的产品!仿佛情感陪伴赛道是一个新的趋势!  第二. 非共识的诞生 在这个期间,基于自己和伙伴们的研究,我有两个判断: AI可能会瓦解社交网络情绪满足是极强的价值(from 万字长文:AI陪伴产品的终极解法?) 在这次闭门会的交流中,目前第一点在当前节点下是被证伪了,第二点被证明了。 换句话说,基于当下的大模型能力(注意这一前提条件),AI做不到构建AI和人之间的社交关系,只能提供短期的情绪满足! 违背这一点去做产品,很可能会踩到大坑。下面我们来展开介绍一下这一观点。 01 为何说情感陪伴不是催产素! 催产素是一种与社交行为、信任建立和情感联结相关的神经递质。它在促进社会交往、增强人际关系和建立亲密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交互动,如与朋友和家人的交流,能够促进催产素的释放,从而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情感支持。 第一. 初期我认为情感陪伴是AI社交,但错了! 其实在最开始,我认为AI是可以形成社交关系的,如果一个人和AI聊就能满足自己的关系建立需求,能够抚慰自己寂寞的灵魂,那不就是社交关系的建立了么? 甚至我还写了AI瓦解社交网络的内容: 理想情况下,最右侧的图表明了AI的中心化网络,所有人都和AI建立关系即可。在星野、C.ai里,用户更多倾向于和AI就完成了交流,包括内容也都由AI生产,创作者的地位被大幅削弱: 以上是我之前对于情感陪伴的部分理解,不过可惜,目前大家实践下来,发现这个理解现在来看是错的! 第二....
GW-ICC新闻发布会丨AI心脏医生:精准医疗,守护全民心血管健康
AI医师助手

GW-ICC新闻发布会丨AI心脏医生:精准医疗,守护全民心血管健康

智能诊疗,助力基层,惠及亿万患者。 在这个充满创新与突破的时代,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超3亿,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挑战依然非常严峻。基于解决这一个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的使命,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应泽医生 · 人工智能心脏医生应运而生。2024年11月9日,在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4)暨亚洲心脏大会(AHS 2024)上,“应泽医生—国际首个由专家团队主导研发的智能心脏医生”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本次发布会荟聚了来自中国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东、南部地区的12位心血管领域专家出席会议。马长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李悦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毅宁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马晓峰教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格桑罗布教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田进文教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李绍龙教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高连君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佟倩教授、张尉华教授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洪葵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及会议主持尹德春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见证中国心血管医疗领域的这一重要时刻。 人工智能(AI)心脏医生:引领未来医疗,精准管理心血管疾病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为心脏病管理带来了新希望。业界首个能自动完成心脏病诊断并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的智能模型——应泽智能心脏病医生智能模型应运而生。该模型由心血管疾病专家团队主导开发,集成了大量临床实践、权威指南、最新研究及大量真实病历数据,通过智能算法模拟专家诊疗思维,提供精准可靠的诊疗建议。V1.0版本覆盖心内科常见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房颤、心律失常、糖尿病等疾病全过程诊疗与管理。包括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到生活方式建议等。旨在以智能技术模拟专家诊疗方式,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增加均质化医疗覆盖能力,提升心血管疾病治疗愈后效果开启未来智能诊疗新方向。马长生教授:知识驱动,人工智能助力心血管诊疗马长生教授首先提出:“人工智能参与临床决策的价值最高,但尚不成熟。”尽管像GPT这类的通用大模型和Google的Med-PaLM等医疗大模型在处理医疗知识问答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医疗领域的实际病案的诊断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准确度、全面性和灵活性上方面和人类资深医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还无法替代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判断、医疗数据理解方面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并已经应用于实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但在病情智能诊疗方面仍需持续探索和努力。应泽医生V1.0版本采用了知识驱动医生逻辑推理性思维模拟的方式,能够模拟人类医生的真实诊疗思维过程。应泽医生通过智能算法综合分析化验报告、彩超、CT报告、动态心电报告等多维度数据,结合患者的主诉及症状判断,能够给出患者从疾病诊断到治疗方案制定,再到生活方式干预的全面精准建议,提供全流程的管理方案。生成详细的药物处方和介入/手术建议。智能模型在多线索推理能力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兼顾疾病的个性化特征,特别是含有共患疾病情况下的诊断过程,在用药选择、治疗方案平衡等方面,可以做到准确、高效并兼顾人类医生的灵活性。经过初步评估,应泽医生V1.0版本的诊断建议与心血管科专家的意见一致率达到90%,与资深主治医生的一致率更是高达99%。未来,团队计划通过一系列随机对照试验(RCT)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应泽医生将与互联网医院就诊模式,推动远程智能医疗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患者可以在家中获得持续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减少医院就诊的频率。长远来看,智能医疗或将改变传统就医模式,实现大部分常见疾病的远程智能诊断与治疗,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团队有信心在未来5到10年内,通过应泽医生实现高效的心血管疾病防控,使80%的门急诊患者无需前往医院就诊,90%的患者能够居家康复。 媒体提问答疑Q1:作为医疗领域专家,您如何看待GPT等大语言模型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前景与局限性?马长生教授: 大语言模型如GPT在处理知识型任务时表现出色,例如在职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能够超过大多数普通医生。然而,这些模型在实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大模型虽然能够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但在复杂的临床决策中,它们由于缺乏医生的专业判断和临床经验,表现不尽人意(甚至会给出错误的诊疗意见),因此目前还无法替代医生的角色。 未来的AI模型将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像应泽医生就是一个专注于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专科垂类模型,该模型通过知识驱动模型推理的方式,集成了大量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诊疗逻辑思维,实现了更高效、更精准的临床决策支持。未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血管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做到完全符合人类医生的诊疗逻辑。这对于中国这样人口基数大的国家,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改革。Q2:智能心脏医生,如何保障患者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在数据共享和存储方面做了哪些措施?马长生教授: 首先,所有使用智能心脏医生的用户都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他们了解数据的使用目的和安全保障措施。其次,服务提供方需对用户的隐私和安全负全责。目前应泽医生V1.0版本主要用于为医生提供参考,如果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系统,仅限于提供咨询服务,也就是说,尽管应泽医生有能力生成详细的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最终的医疗决策仍需由医生审核和确认,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建议和处方负有最终责任。在数据监管方面,应泽智能心脏医生在应用的所有数据管理都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 Q3:AI辅助诊疗如果直接应用在临床诊疗中,会有哪些潜在风险?如何最大程度减少这些风险?李悦教授:根据近期的中国卫生健康年鉴,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首位死因,且死亡率持续上升。怎样控制这一局面,AI医生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转折。真正的AI医生——“应泽医生”今天正式亮相,标志着AI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AI医生具有自我学习的特性,通过临床实践和试验的不断检验与提升,其精准度将不断提高。应泽医生V1.0版本已经展示了良好的效果,未来2.0版、3.0版将进一步提升精准度。在此,我也向研发团队表示衷心感谢,他们的突破性工作为AI医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医疗界能够大胆迎接和拥抱这一新技术,共同推动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和治疗。 Q4:相比传统诊疗模式,AI在医疗决策支持方面具有哪些独特优势?佟倩教授: AI医生拥有强大的记忆能力和计算能力,在逻辑推理和无限知识的记忆方面能够表现出独特优势,但其缺乏分辨能力,需要人类先赋予正确的学习内容和思维模式,确保其学习到准确的知识并形成合理的判断逻辑。成为一名优秀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并进行复杂的逻辑判断,而AI的最大优势在于逻辑推理和知识记忆,通过正确的训练和必要的规则约束,AI医生将更好地辅助医生,确保诊疗结果的准确性。 Q5:马主任在开幕式中提到了后续AI医生的大量的RCT试验验证,有具体的计划吗?杨毅宁教授:人工智能在算力和逻辑推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个体化疾病管理和健康管理中展现出新的业态和模式。更重要的是,借助人工智能的优势,我们能够更便捷、低成本地开展大规模RCT,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昨天我们的“心血管随机对照试验协作组(CRCT Group)”也正式成立,研究团队将充分利用AI的优势,推进针对高血压、房颤、心衰、冠心病和认知障碍等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相关RCT研究,包括乡村医生对高危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等研究。这些项目不仅将验证应泽医生在个体患者管理中的有效性,还将大大助力我国心血管领域的临床研究,提出中国自己的RCT方案和声音。 洪葵教授: RCT是临床研究中的金标准,旨在通过多中心、多团队的合作和大样本人群验证,确保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行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的团队设定了多个临床终点指标,目的是在国家多中心、多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干预措施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减少试验失败的可能性。这个过程需要逐步进行,确保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重复性,可靠验证AI医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Q6:AI医生的应用,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何具体帮助?格桑罗布教授: 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结构蛋白质领域的创新,展示了AI的巨大潜力。马长生教授及其团队在心血管领域深耕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严谨的科研能力。针对大模型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团队通过科学分析和深入剖析,结合医生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开发了应泽医生。 这一AI系统在知识储备和逻辑推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辅助医生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这不仅有助于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还能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应泽医生的成功上线标志着中国在心血管AI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典范。 李绍龙教授: 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提升是健康中国计划的重要环节。AI医生不仅可以帮助基层医生完善诊疗思路,还能成为基层医生的有力指导工具。人工智能医生集成了丰富的病例经验数据和知识库,通过在线学习和培训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升业务能力。对于少见和复杂的疾病,AI医生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辅助分析,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此外,AI医生可以将经验丰富专家的经验“数字化”,使基层患者在本地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危重和复杂患者处理上,AI医生能够辅助基层医生做出转诊决策,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慢病管理方面,AI医生可以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远程监测和用药调整,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些功能的实现将显著提升基层医疗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健康中国计划贡献力量。 Q7:AI医生与人类医生如何协作?田进文教授: 人类的智力与机器的智力不同,人类具有创造力、情感和设计能力,而机器则拥有强大的运算和存储能力,AI医生在信息检索、方案建议和日常文本生成方面效率极高。虽然最终的决策仍需人类医生的指导,但AI医生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医生的经验和知识结构,提供跨代的帮助。AI医生的发展将打破技术壁垒,丰富医生的知识体系,未来每个医生都可能拥有强大的辅助工具,成为“武林高手”手中的宝剑利器。 Q8:关于AI医生替代80%门诊的观点,指导基层医生开展常见病和疑难重症的治疗,从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质量保障的角度,您如何评估其可行性?高连君教授: 关于未来AI医生能否解决80%的医生工作的观点,我认为需要从以下角度分析:医生日常工作中约80%是处理常见病和慢性病,这类患者通常希望到大型医疗中心找有经验的专家就诊,但这些中心的医疗资源有限,每天能接诊的病人数量也很有限。目前,诊疗的均质化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与专家有一定差距,尽管通过培训和巡讲等方式在努力提升,但效果有限且需要时间。AI医生在诊断标准、治疗决策和慢病管理方面具有高度标准化和集成化的优势,能够全天候提供持续、规范的医疗建议。这不仅能大大缓解基层医生的负担,提升诊疗质量,同时释放大医院专家的资源,让他们更专注于疑难复杂病例的诊疗。 Q9: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心血管病患者的教育中,AI医生有什么优势?马晓峰教授:AI医生是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桥梁,不仅涵盖医院内的手术和诊疗,还包括院前和院后的管理。患者的管理涉及健康评估和预防,特别是心血管患者需要个性化的、精准化的预防和健康评估。AI医生能够提供全面、专业的健康指导,随时随地响应患者的需求,进行精准的健康评估和个性化建议。对于非心血管专业的医生,AI医生提供了更全面的健康教育和支持,填补了专业医生的不足。在青海等偏远地区,基层医生缺乏专业的心血管知识,AI医生可以作为基层医生的帮手和老师,提供同质化的健康指导,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AI医生的引入将改变心血管健康教育的普及模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Q10:今年长城会发布了应泽医生与应泽互联网医院,请马主任谈一谈应泽医生与应泽互联网医院协同促进的关系。马长生教授:在今天的长城会上,我们重点展示了人工智能心脏医生“Doctor YZ”(应泽医生),希望其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人工智能心脏医生。今天的发布会不仅代表了研发团队的努力,也凝聚了来自各个地区的专家们的智慧。我们坚信,尽管目前还在起步阶段,但应泽医生有着巨大的成功潜力,就像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崛起一样,从无人知晓到全球知名。应泽医生的目标是通过互联网医院、基层医院,为广大心血管患者提供可靠、持续和广泛的医疗服务。我们将在应泽互联网医院开设成千上万的诊所,帮助县域级医院的主任和主治医师管理患者。通过应泽医生,80%的患者无需花费高昂成本,坐在家里,就可得到专家级别的疾病管理,只有少数复杂病例需要人类医生通过传统医疗模式,在院内进一步干预。这不仅降低了医疗成本,还提高了均质化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未来,通过AI技术的广泛应用,患者的就医成本将大幅下降,医生的劳务价值也将得到合理体现,推动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来自各地的院长和专家,他们代表最需要这些技术的区域,共同推动这一创新项目。正如总书记所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应泽医生的推出,将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