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无常,面对家庭的变故,亲人的离世,生者往往悲痛欲绝,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没有失去过至亲的人,往往很难感同身受!
可喜的是,现在通过AI技术可以“复活”已故的亲人,面容栩栩如生,声音惟妙惟肖,可以和生者面对面对话、交流,就像真人视频聊天一样……
不知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觉得是心灵慰藉,还是自欺欺人?
你内心真的愿意接受吗?

两个真实的故事
在我们身边,通过AI复活已故亲人的故事屡见不鲜,下面举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故事一:UP主吴伍六用AI还原已故奶奶
吴伍六是一位上海的00后视觉设计师,23年清明他用AI工具生成了已故奶奶的虚拟数字人,并和奶奶进行了对话。
在他发布的视频里,“奶奶”讲着湖北的方言,头发花白,像她生前一样“唠叨”。光看表情,可以说是惟妙惟肖。
当吴伍六问奶奶生前和他爸打电话时说了些什么,这位AI奶奶对答如流:“我和他说别喝酒,要节约,别打牌。”
当吴伍六问奶奶过年的东西买了吗,“奶奶”用湖北方言开心地说:“买了两壶油,私人榨得很香啊。”
因为非常思念奶奶,吴伍六和“奶奶”聊了很多,比如升职加薪,比如最近的身体状况。他说的每一句话,“奶奶”都会仔细聆听,或是点头,或是眨眼,一一给予回应,还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吴伍六和“奶奶”聊了很多
据吴伍六介绍,他从小是奶奶带大的,祖孙之间的感情很深,自己很难接受奶奶的突然离世,所以就用AI“复活”了奶奶。
他导入了奶奶生前的照片,制作出了奶奶的动态头像,又将奶奶生前的通话音频导入AI,训练AI模拟出奶奶的声音和语气。
他表示,虽然屏幕展现出来的是虚幻的影像,并非真实存在的,但能再看一看“奶奶”、说上几句话,感觉也是好的。
故事二:知名音乐人用AI“复活”女儿
近日,知名音乐人包小柏在访谈中表示,自己的女儿又回来了,他还用AI“复活”女儿给妻子唱了生日歌。听了让人泪目!
包小柏有一个女儿包容,患有罕见的血液疾病,虽然他也曾为女儿捐献骨髓,但不幸的是手术没有成功,最终于2021年12月20日去世。
女儿离世后,他却很难从失去爱女的痛苦中走出来。为此,他从2022年开始学习研究AI技术,并攻读相关博士,希望重现女儿生前的音容笑貌。
经过不懈努力,他最终如愿用AI复刻出“数位女儿”,不仅可以即时回应对话,前阵子老婆生日时,“女儿”还为妈妈唱了一首生日歌。
包小柏曾透露,女儿在医院治疗的那几年,是自己和老婆一辈子最大的痛。女儿在离世前因气切插管无法发声,他誓要用科技重现女儿的声音及影像。
“我要给她一个最完美的形象、最完美的声音,让她在美轮美奂的数字世界,继续生存下去。”
有人问他,“你知道这不是真实的吗?”包小柏表示,他其实不在乎,他真的很想念他女儿,所以才会做这一切。


网友评论
对于通过AI“复活”已故亲人,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给生者以心灵的慰藉,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虽然大家都被这份对亲人深深的思念所感动,毕竟能给生者以抚慰和疗愈,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
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
有网友认为,AI复活的只是样貌、声音,并非有血有肉有感情,而且这种虚假的安慰或许会带来更多的伤痛,让人一直活在过去。

有网友直接表示,对亲人的怀念放在心里就好了,对这种违背常理的“反智”行为,不太能接受。

还有网友担心,这样会让生者一直沉浸在失去至亲的痛苦里,徒增悲伤、越陷越深,仿佛“精神鸦片”麻醉自己而已。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自己骗自己,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应该顺其自然,学会接收。

争议
心灵慰藉,还是自欺欺人。
科技的温情,还是伦理的危机。
不可否认!
用AI复活已故亲人已然走进我们,但它在疗愈创伤的同时,是不是也会带来更深的伤痛?
是接受看似“美好”,实则“虚假”的安慰,还是坚强的面对现实世界?
未来,还有更多问题在考验着我们……
如果是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