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AI代写走红,没感情的套话价值有多大

经常需要和文字打交道的“打工人”,应该对AI一路席卷而来的盛况并不陌生。年终将近,各大电商平台上输入“年终总结AI”“代写”等关键词,能看到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AI智能原创、写作必备”“懒人办公”“三分钟急速交稿”等销量成千上万。当然,除了年终总结这种大众产品,还有更多的文本格式如毕业论文、科研文稿甚至动画、短视频影音这些,AI都能尝试,报价又各有不同。应当说,除了科教文卫领域,目前不少行业已经存在对AI的依赖问题,程度各有不同而已。

AI除了在数据分析、资料检索等方面是辅助利器,还有更多的令人眼前一亮的功能有待挖掘。AI既是赋能工具,“有好的工具为何不用?”

但是,包括代写在内的很多功能,AI做是可以做,效果如何,见仁见智。举两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同样材质的一把二胡或者一支竹笛,街头巷尾卖乐器的小贩也会毫不费力地来上一曲。但要说拿这首曲子和大师演奏出的同一首曲子去比,则属于强人所难。而只要不满足于“听个响”的听众,肯定也能听出两者之间的演绎差距;同样一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穿梭于大排档当中卖唱的街头艺人也会唱。但和原唱的差距,不至于小到会让顾客忽略。

在笔者这样的感性受众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没有感情,有观点就认为AI代写的没有感情,只不过是条理清晰而已,且不全面。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不查重、要求不高的,可以使用AI。而如果需要有深度、有高度、更符合实际的,则需要人工进行原创写作。也就是说,当前AI代写还是以车轱辘话为主,真要有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还是难以指望。同时,这不是“加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当然,如果顾客选择了享受极速成稿带来的快乐,就不要再抱怨AI生成内容的平庸。

作者有没有带着感情投入,不管在哪个领域,相信都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完全可以决定这件工作的质量乃至成败。每天的工作计划和周报、年终总结这种,适合由作业特点宽而泛、冗杂而意义不大的AI完成,没什么大问题,且条理清晰。但要想依赖AI真刀真枪去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特别是这些工作如果还需要和人打交道,无异于痴人说梦。至于作品有没有思想、有没有创新,在AI还达不到可以替代人的当下,完全不能寄希望于AI。AI可能会开拓思路,补充不曾掌握的知识,但是在最终结果呈现方面,一定离不开个人的思想。另外在科研论文等领域,暂不论是否需要对AI的部分功能和权限进行限制,如果使用者过度依赖AI完成作业,只会降低自己在科研能力培养阶段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分析能力。

未来AI会全面入侵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会颠覆很多行业,替代很多行业,这已经没有什么争论。但AI代写这种,还是有自己的边界,如果不满足仅用一些数据或者套话来体现,还需要有充沛的感情,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回想当初因《老男孩》而大红的“筷子兄弟”,因《春天里》而爆红的“旭日阳刚”,完全就是他们的感情引发受众的共鸣。即便在今天,也无法想象一个AI软件能帮助这两个组合实现梦想。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当前AI也已成了一个全新的噱头,什么行业能跟AI蹭点边,就能有点想象力。但是挣钱总归不易,即便前不久那个大热的“妙鸭相机”的现象级出圈软件,9.9元的低价使用费,现在也已经悄然无息,如此看来,还是值得创业者警惕。(魏敏)

AI代写走红,没感情的套话价值有多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