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同量天地宽,共度日月长| 第3628

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 点击收听 ▾

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诗经·小雅·车舝》

      为你读诗:董梅|学者、教授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

匪饥匪渴,德音来括。

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辰彼硕女,令德来教。

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

虽无嘉肴?式食庶几。

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

析其柞薪,其叶湑兮。

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车轮轰隆隆转动,美丽的少女出嫁了。我倾慕你的美好品德,结合成双得偿夙愿。虽好友不太多,婚宴依旧喜庆欢乐。那茂密的平地树林,长尾野鸡相聚栖息。这美丽而高大的少女,将以美德教我。欢乐畅饮并赞美她,亲睦相好永无厌倦。虽没什么佳酿美酒,但也请你多饮几杯。虽没有美味佳肴,也请你多吃几口。虽配不上你的德行,且与你歌舞相伴。登上高高的山岗,柞木劈来当柴烧。柞木劈来当柴烧,柞叶茂盛满枝头。此时我接你回家,烦恼全消心欢畅。品德如巍巍高山要仰视,行如平坦大道人向往。四马奔驰节奏井然,缰绳缓急如琴瑟和谐。看见了我的新妇,我焦急的心平静了。

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相信爱情的人,终究会遇到爱

「留言」:求婚或是婚礼仪式上那些的温馨瞬间

《诗经》中关于婚礼之诗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展示了中国式婚姻的特点在于缔结“两姓之好”,对新婚夫妇的最大祝福便是“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永结同⼼。

在“迎亲”的环节,还有一首《车舝》将继续描写这场婚礼仪式,新郎接到新娘后,乘上马车,一对新人并肩而坐,幸福地向夫家前行。新郎看着坐在身边的新娘和路上如画的风景,不禁发自内心地唱出幸福的欢歌。

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

一幅生动的场景出现了新郎唱道马车车轮轰隆隆地转动起来我跟我心爱的新娘启程了向着我们共同的家出发

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这首诗的字词较为难读,却极富“动感”之美,仿佛是电影语言,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画面。这一趟迎亲归家的旅程或许是遥远的,伴随着四匹高头大马嘚嘚的马蹄,新郎手中紧握着六条缰绳,把控着前进的方向和速度。

当他们的马车穿越了一片高山,继而又进入了开阔的大路。新郎唱出了这首诗里最著名的两句,一举成为千古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他对新娘说,你的德行之美好,就像那巍巍的高山,我必须仰视才行。你的德行之美好,就像那宽敞笔直的大路,带领我一路向前。这简直是在对着高山大海宣示着自己的骄傲和幸福。

明代孙鑛《评诗经》中说道:“首两语曼声、绵丽,有姿态。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评:“前后两章实赋,一往迎,一归来。二、四两章皆写思慕之怀,却用兴体。中间忽易流利之笔,三层反跌作势,全诗章法皆灵。”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这两句赞美之词可谓是“语出惊人”,分量十足。昭示着两千年之前,先民对爱情、对美好的女性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且是如此珍视和推崇,给予最高的赞颂。

不管是《桃夭》还是《车舝》,《诗经》中的爱情诗,无一不向后世传递着热烈浪漫而又质朴的情感,呈现出诗君子诗女儿们追爱示爱的真实。

而当代年轻人的爱情观则普遍趋于谨慎,这其中自然掺杂着时代所赋予的不确定性。但人终究是情感的动物,而不是时代的AI,如果有一天,你的心为爱而动,还是要相信它,追随它,奔赴它所指引的,你会得到“以慰我心”的美好与安宁。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听董梅为你讲《诗经》

深度进入中国文学之美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订阅

爱太美,尽管再危险,也想尝粉身碎骨的滋味

部分内容选编自音频课《董梅为你讲诗经》  

选编|贺厚铧    审校 | 西格玛

配图 | [清]邹一佳《秋石海棠图》;汪士慎

配乐 | 马琳《烟雨江南》

▎诗意的人

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直播预告

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珍珠美饰享直播间超低折扣参与直播抽奖还有机会获得价值79元珍珠面膜预约直播,福利不错过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为你读诗」

“人,充满劳绩,仍诗意栖居”

▎明日预告

6月29日晚10点,「别来无恙」特别节目。

– 特别提示 –

「为你读诗」商务广告合作:

微信:ad_bemyguest

邮箱:mkt@bemyguest.com.cn

因微信订阅号功能调整,如果你无法及时看到「为你读诗」的文章,不妨给我们加上“星标🌟,并为节目点点在看”,这样我们就不会擦肩而过了。

延后的只是仪式,爱情一直都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诗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