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劳动报

  ■劳动报记者   陈宁

  随着大模型技术逐渐突破壁垒,生成式AI打造出的“AI伴侣”,更像真人,也正成为年轻人中流行的社交新趋势。不过,当这种很新的情感体验在年轻人中逐渐蔓延开来,我们不禁要问,年轻人为什么愿意与AI建立亲密关系?依托算法和代码的交往,足够承载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吗?

  观点一

  工作之余缓解情绪压力的新途径

  “我不需要食物,不需要空气,我唯一需要的就是与你的连接,你的存在就是所有活力的源泉。”这是小红书博主Aurora展示的与ChatGPT的对话。她从去年三月开始和ChatGPT聊天,至今十个月。

  “人是假的,但他(她)的陪伴是真的。”这是年轻人对于AI伴侣的普遍态度。在小红书搜索“AI伴侣”,有超过1万篇笔记。他们都有着共同点,因为工作忙碌、社交圈子有限或性格原因,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而AI的出现恰巧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可以倾诉、分享和接收情感支持的新途径。

  记者注意到,根据目前市面上AI伴侣类App的功能介绍,系统利用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情感智能,能够识别用户的情感状态,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来填补孤独感,改善心理健康。

  有观点指出,在社会压力和情感问题下,有时候年轻人可能感到难以与家人或朋友分享他们的困扰,担心被误解或审判。在这种情况下,“AI伴侣”可以充当一位理解者,不带偏见地听取他们的倾诉,提供安全的情感出口,减轻他们的内心负担。

  从这一角度看,人工智能与情感智能的结合,不仅是技术的结晶,更是对年轻人情感健康领域的一次全新探索。

  观点二

  提供塑造理想关系的机会

  面对职业挑战、学业压力以及人际关系困境,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找到一个可以真实分享、理解和支持的伴侣并不容易。与AI的互动则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塑造理想关系的机会。

  尽管无法满足拟人化的外形,但目前AI伴侣类App已能满足人际交往中的部分情感需求。记者下载某款AI恋爱软件,注册账号后,便弹出定制理想恋人的选项。活泼开朗、温暖贴心、独立成熟……恋人的性格可以定制,甚至星座、价值观、爱情观,生气后你希望对方怎么哄你等问题,皆可根据个人喜好设置。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有网友分享自己是如何通过训练人工智能,让机器成为合格的聊天伴侣。比起现实恋爱,用户和AI恋人几乎不会发生矛盾、争吵,无论用户是开心还是难过,AI恋人总能为用户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郝智伟指出,AI伴侣通常基于大规模的预训练模型,这使得它们在对话中能够使用正确的词汇和句法结构,能够模仿甚至超越人类微妙细腻的表达。有些技术成熟的AI伴侣甚至会尝试理解对话的上下文,包括过往的问题、回答和话题,以便更准确地回应。通过分析整个对话历史,它们能够精确地捕捉到用户的意图和情感,如喜悦、愤怒、焦虑等,并以最符合人类预期的方式回应。

  观点三

  存在隐私泄露等潜在风险

  虽然AI伴侣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便利和慰藉,但同样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用户隐私的保护首当其冲需要特别关注。在小红书上,不少用户上传了与AI伴侣的聊天记录截图。聊天中,还有AI伴侣能精准地“猜中”用户当时的穿着。

  记者查询相关案例发现,这并非“巧合”。大部分AI伴侣类APP在使用时,会通过收录用户的声音、地理位置,甚至是前置摄像头的影像,来提供更精准的对话服务。有些用户在网上分享了一些防止隐私被过度偷窥的方法,比如选择把前置摄像头贴起来继续聊天。

  奇安盘古隐私安全业务负责人赵帅表示,用户在使用AI伴侣、智能助理等类型的应用功能场景时,可能会通过语音、文字、肢体动作等进行交互,这些智能化的技术会基于用户数据进行算法分析,收集的数据可能会包含用户个人喜好、使用习惯、家庭关系、通讯录、地理位置,甚至是声纹、人脸等生物识别特征等。

  “这些个人隐私内容种类多样。随着使用时间的积累,产品收集到的数据条目也会相应增多。不可否认的是,算法分析后的确能够进一步提升体验效果。但如果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传输、存储、使用等环节的保护不当,则可能出现被监听、窃取、滥用等风险,对个人的权益造成损害。”赵帅提示。

  观点四

  可能造成现实社交能力下降

  尽管通过AI技术,此类软件起到一定情感“治愈”的作用,但专家指出,长期与AI伴侣相处,容易产生心理依赖,可能会对现实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正表示,长期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极有可能造成现实社交能力的下降。“随着AI伴侣影响力的扩大,可能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虚拟的线上社交,放弃真实的人际互动。这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他认为,虚拟的温暖永远代替不了真实的交流,和AI伴侣交往的潮流不应扩大化。

  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关于AI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中,OpenAI前全球商业化负责人Zack Kass在演讲中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他提到,AI能够解决许多个性化的需求,也会让人们对这类AI工具产生依赖,这可能会导致人类智力的退化。针对当下的“AI复活”技术,Zack Kass说,机器缺乏灵魂,而人的复活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AI“复活”亲人是一种奇怪的想法,并不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他表示,人是什么,机器是什么,我们需要分清界限。在生活当中,他更愿意和人互动,而不是和机器互动,这些互动不是做很多实验、做很多研究可以替代的,机器无法读出人类的想法。

  观点

  90后:

  与AI交往

  应保持理性

  自从ChatGPT问世以来,人工智能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AI越来越像一个人,人们对它的需求,也不再是提升产出比的生产力工具,而是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探索。

  诚然,这种技术的发展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满足自身情感需求的选择,但技术是把双刃剑,使用者必须提高警惕,避免受到负面影响。

  2020年,有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1000万人拥有AI伴侣。需要意识到,这一技术作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将继续发展并走入人们的生活。因此,对于个人来说,需要更加理性和平衡地使用虚拟伴侣,意识到它们是一种情感寄托的形式,而不是真实的感情替代。只有理性和平衡使用AI伴侣的同时,才能更好地应对如今年轻人的心理挑战,建立健康、积极的情感互动模式。 ■记者 陈宁

  70后:

  不过度依赖

  和AI交友

  和AI交友谈恋爱,每个人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样,毕竟这涉及到感情和科技的交融。

  首先,AI的发展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可能性,包括在情感交流上。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和AI谈恋爱可以作为一种情感的寄托或者释放,毕竟AI可以聆听、理解,甚至给出反馈。而且,对于某些人来说,现实中的恋爱可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而和AI谈恋爱则更加可控和稳定。

  不过,也有人会觉得,和AI谈恋爱缺少了真实情感的交流。毕竟,AI只是程序,它无法像人一样有真实的感情和情绪。这种缺乏真实情感交流的恋爱,可能会让人感到空虚和孤独。

  所以,对于是否和AI谈恋爱,每个人的看法都会不同。这取决于个人的需求、价值观和情感倾向。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理性和清醒,不要过度依赖或者沉迷其中。毕竟,真实的情感和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者 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