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君实务丨ChatGPT如何为法律行业赋能?
AI律师助手

百君实务丨ChatGPT如何为法律行业赋能?

撰文 | 程杨恒 罗玉婷 吴兰兰律师 自2022年11月30日首发以来,ChatGPT便以通用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姿态风靡全球,两个月用户迅速过亿,成为人类科技史上消费者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程序,可称之为 AI 发展历程中的现象级事件。ChatGPT在国内外科技圈掀起狂潮,比尔·盖茨称赞“ChatGPT这种人工智能技术的诞生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不亚于互联网或个人电脑的诞生”。埃隆·马斯克感叹“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人工智能不远了”。面对ChatGPT的爆火,我们不禁思考,ChatGPT对于法律人来说,究竟是“神器”还是“鸡肋”? 01ChatGPT,又一个聊天机器人? (一)ChatGPT概念原理 ChatGPT全称“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OpenAI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其经由系列模型迭代发展而来。ChatGPT 使用了 GPT-3.5 架构的主力模型,可以存储海量训练数据、设计高效互通架构、理解和解读用户请求,通过对话形式进行多场景、跨领域的交互活动,如语言翻译、文案写作、艺术创作、教学科研辅助以及智能编程等。此外,ChatGPT还具备超高“情商”,其表述通俗易懂、亲切度高、外观正确性极强,可以给用户提供较好的反馈与体验。 (二)ChatGPT发展历程 Open AI在第三波人工智能浪潮中孕育而生,其核心宗旨是“实现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2018年6月,Open AI提出生成式预训练(Generative Pre-training)这一概念,其最大特征是让语言模型进行“无监督学习”。2019年2月,Open AI推出GPT2,GPT2拥有更多的训练参数和更大的数据集。2020年5月,GPT3诞生,较之于前身,其增加了更多的训练语料、架构层数和运行难度。2022年11月,ChatGPT应运而生,Open AI对其做出以下优化:1.使用来自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进行训练;2.通过近端策略优化算法进行微调,为信任策略优化算法带来成本效益。更新后的ChatGPT,一经上线便火爆全网。 02ChatGPT,如何为法律行业赋能? 科技圈顶流ChatGPT带来的颠覆式对话体验,如同科幻电影照进现实。在法律这一专业领域,ChatGPT是否能够凭借其强大的语言模型优势,快速占领法律科技市场,较好地为法律行业赋能呢? 为此,笔者在国外好友的帮助下(ChatGPT目前尚未对国内开放),与ChatGPT就各法律服务场景进行“约谈”。具体内容展开如下: (一)法律文书撰写 ChatGPT号称拥有复杂的推理能力,基于对大量法律文本的学习,能够辅助起草各类文书。在起草一份民间借贷合同这样的请求下,ChatGPT可将我们已给出的本金、利率、借款期限等条款列入合同文本,并补全我们未提及的支付和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内容,可见其根据设置情景抓取信息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法律工作者可以借其协助起草合同初稿、法律意见书、起诉讼、答辩状、专利申请书等法律文件。 (二)法律文书审核 审核营销内容和对外公关稿件是法务日常工作内容。据此,我们特意编制一则化妆品广告,让ChatGPT对其内容进行审核。从其回复可以看出,ChatGPT对于广告法中所禁止的夸大用语、虚假宣传用语和医疗保健功能用语均能较完整地指出。令人惊喜的是,ChatGPT在用户未明确要求的情况下,还主动给出了自己修改后的新版本,虽其仍然使用了“最新”这一绝对化用词。就日常法务工作而言,ChatGPT对于简单文书的审核,能够帮助法务从琐碎事务中抽离出来,聚焦于企业商业模式风险控制,更高效地为企业提供法务支持。 (三)法律适用讨论 法律规则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法律适用不是简单机械的归类性认识活动,需要在具体情境下进行分析。关于“夫妻一方为治疗疾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是否算夫妻共同债务”的提问中,ChatGPT会在界定何为夫妻共同债务后,结合已有的案件事实进行具体分析,该答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ChatGPT的回答虽然正确,但引用的法条却是错误的,这足以反应ChatGPT背后法律数据更新的滞后性,不过这一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四)法律要件梳理 每起案件往往存在多个争议焦点,普通民众在进行诉讼时往往不能够像受过专业训练的法律工作者一样完整梳理相应的法律适用要件,在买卖合同纠纷的司法认定要素这一问题中, ChatGPT给出了六个方面的司法认定要素,且较为准确。可见,ChatGPT对于梳理法律适用要件有一定指引作用,有助于普通民众在各类法律纠纷中进行证据收集归类并预测案件走向。 (五)法律尽职调查 法律尽调是律师和法务常见工作内容,为验证ChatGPT在法律尽调中能否快速查找目标背景信息,我们以其开发公司OpenAI为对象进行了一次线上法律尽调。从结果来看,ChatGPT仅用一句话简单介绍了调查目标,关于风险,则根据目标所处的人工智能行业,给出了一个保守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可见,ChatGPT能够承担一定的法律尽调工作,但其能力十分有限。 (六)法律语言翻译 为验证ChatGPT在涉外法律服务中对不同法律语言的翻译准确度,我们选取了含长难句及多个法律专有词汇的国际买卖合同中的一段税费条款。从ChatGPT的翻译结果来看,ChatGPT对文意的理解较为准确,能够将含义丰富的词汇在法律情境下给出特定的含义,但在面对长难句时,也会出现逻辑不通、漏翻的问题,比如末尾句更为准确的翻译应当是:“A同意不时协助B根据双重征税条款或类似的协定或条约申请税费豁免,以获得任何关税,增值税和其他A应付税费的退费。” (七)司法裁判辅助 除我们前述列举的法律应用场景外,2023年初,哥伦比亚一位法官使用 ChatGPT 做出判决,向世人展示ChatGPT的辅助生成裁判文书功能,这是法院首次承认在法律判决中使用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器的答案。在该份裁判文书中,ChatGPT不仅给出具体的法律条款、适用情形,还对该案的立法目的以及宪法法院判例等内容予以说明。可见,ChatGPT能够有效提升处理诉讼案件的效率,助力法官司法审判工作。 03ChatGPT,高光之下无暗面? 虽然ChatGPT相比以往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实现质跃,其问世亦掀起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但其火爆背后亦暗藏重重风险,人工智能在迭代更新中难以避免出现“科林格里奇困境”。结合前述“约谈”体验,笔者系统梳理了ChatGPT可能引致的几种现实风险。...
AI助手:封装与未封装的法律服务差异及对律师的帮助
AI律师助手

AI助手:封装与未封装的法律服务差异及对律师的帮助

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作者在使用人工智能助手ChantGPT过程中的体验与观察。首先,作者尝试使用ChantGPT进行法律咨询,发现其在数据收集和翻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它在理解和应用法律条文上存在局限性。此外,ChantGPT表现出“勇于”道歉的特点,即在面对错误时能够及时改正。然而,作者提醒,尽管AI技术不能完全替代律师工作,但它可以为律师提供辅助功能,帮助律师更好地处理案件。最后,作者建议大家在关注AI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要保持开放的的心态,并亲自体验和了解相关技术的应用。
AI科技的法律影响:研讨会綜述
AI律师助手

AI科技的法律影响:研讨会綜述

本篇文章 summarizes a symposium on the impact of ChatGPT on leg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gislation, featuring presentations by Professor Huang, Mr. Zhao, and Mr. Gao, as well as expert discussion. The event was concluded by Professor Feng.
人工智能赋能法律行业:从理论到实践
AI律师助手

人工智能赋能法律行业:从理论到实践

这篇文章概述了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及其对法律行业带来的影响。随着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发布及法律行业内外部压力的推动,法律科技市场正在从“互联网法律”向“人工智能法律”转变,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对法律研究、法律文件检索、法律问答等方面正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迈进,使得法律检索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同时,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的语义检索和法律问答等技术的发展,也为知识产权法律工作提供了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总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对法律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但仍需法律界共同努力, acceptance程度不断提高,才能真正推动法律行业的现代化进程。
一款法律 AI 助手的产品设计思考
AI律师助手

一款法律 AI 助手的产品设计思考

前段时间,笔者所在公司发布了「INSSENT AI」,一款法律全领域的 AI 助手。 拓展阅读:法律 ChatGPT?INSSENT AI 来了! 产品地址: http://lawai.craftsmandecc.com/INSSENT AI 发布后的短短两周时间里,已经发展了数千个用户,日活稳定在 100-200 人之间,而且我们还与众多真实的用户建立了联系,在这过程中收获了大量宝贵的反馈,和用户一起持续迭代这款产品。与此同时,还有非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前来交流、寻求合作,甚至投资。法律人好奇,如何使用 AI 技术赋能法律行业,带来真正的生产力提升?投资人好奇,「AI+法律」有哪些不错的投资机会,是不是真的跑得通?大家都好奇,我们是怎么做的,使用了哪些技术和数据,以及如何训练?大家都好奇,我们未来的产品方向在哪里,是做领域模型还是垂直应用?……大家都有一种相似的预判,这次 AI 浪潮将会重现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在一个新的基础设施上,应用层的创造会被激发,新的热情会被点燃,当然 AI 本身已经足够令人兴奋。笔者也相信,新一轮 AI 引领的科技革命将会彻底改造法律行业,未来 ——每一位律师,都将熟练掌握法律 AI 工具,用以取代重复低效的工作内容,从事更高价值的法律工作;每一个组织或个体,都将把法律 AI 工具引入日常的工作流或生活中,提升法律服务可产生的经济效益,至少在简单的法律咨询环节,获得成本更低、响应速度更快且质量不错的服务;中国乃至全球的法律行业,都将通过 AI 得到更好的发展,获得更大的想象空间。然而,对于这一轮 AI 革命将会如何改造法律行业,以及如何到达那个未来,大家的想法和采取的实现路径并不相同。INSSENT AI 是国内最早一批正式推出的法律 AI 助手,随后一些厂商也陆续推出类似产品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但如果对此深入剖析,现阶段的「AI+法律」市场也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和过去一样,一个重要的新技术出现之后,总会伴随着一些没什么价值的尝试,总是有一些人会把还不成熟的 ChatGPT 的套壳产品作为灵丹妙药进行炒作营销。历史总是很相似。作为 INSSENT AI 主创团队之一,笔者可以分享一下本人对「AI+法律」在私人助手领域落地的思考,但不代表 INSSENT AI 官方,毕竟在一个新时代的前夜,大量产品方向尚不明确,我们也仍在探索中。 「AI+法律」 在私人助手场景的落地应用 首先,「AI+法律」,就像十年前的“互联网+法律”,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法律科技”概念一样,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本质上是一个新科技在法律这个垂直领域的落地。而 INSSENT...
AI律师崛起:全球首个“工具人”招聘启事
AI律师助手

AI律师崛起:全球首个“工具人”招聘启事

这篇文章报道了全球首个AI律师的诞生。该公司CEO为了打造一个能够与人类律师相媲美的AI律师团队,悬赏一百万美元招募"工具人",仅需担任传话筒。尽管这个职位看似简单,但要求掌握复杂的法律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家公司的来头引人关注,它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变法律行业。
AI律师的瓶颈
AI律师助手

AI律师的瓶颈

近日,媒体报道阿里的AI一对多挑战人类律师,不到10秒审核百行合同,准确率达96%。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多家人工智能平台都已涉及到法律法务行业,笔者了解的都有超过10家。 从AI开始触及法律行业,人们就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到底能不替代律师”。科技界对此很乐观,法律界也很恐惧。但现实中AI对法律服务行业的影响没有预期的那么大。 就笔者目前了解的AI律师平台的发展情况,不但无法取代律师,连取代律师助理的文字工作都很难。主要原因是技术上有瓶颈,无法突破。 我不妨从技术上分析下。AI要对法律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至少要完成三个步骤,理解事实问题并将事实问题提炼为法律上有意义的事实,列出法律问题,理清法律与事实的逻辑关系。即事实、法律、逻辑关系。 但是在第一个问题上,AI都遇到了严重的挑战,AI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自然语言,更别说准确提炼出法律上有意义的事实了。 比如Ross法律机器人平台,它本质上还是一个智能检索系统。用户在ROSS平台输入问题,平台会问题分解成百上千个子问题,再去进行检索每个问题的答案,得到答案之后,对答案进行检索,寻找每个答案在数据库中的证据,相当于给每个答案进行证据打分,最后按照分值对每个答案排名,用户可以人工选择最优的答案,这样相当于对平台进行了一次训练,下次这个最优的答案在类似问题中就会排名靠前,这样系统会越来越准确。 所以对问题理解的准确性依赖问题与数据库的匹配度。将一段自然语言组成的事实问题输入到AI平台,平台要去通过算法进行检索才知道什么意思。而检索是通过自然语言检索的,这个检索本身就是不准确的,更别说数据库覆盖面的问题。不能准确理解自然语言,就不能准确地检索;不能准确检索,就更不能理解自然语言。这里面形成了一个逻辑悖论。 有这样的缺陷,AI平台进行案例检索都无法胜任,那么通过检索去找到匹配的案例去理解案件事实就更加不可能了。 为了克服这样的缺陷,现在一些平台采用结构化的语言。从阿里公布出的专利可以看到这一点。用户向AI平台输入法律资料,例如起诉书、证据材料、裁判文书;平台从法律资料中提取有意义的事实,得到特征要素集合;基于知识图谱中的逻辑关系和客观事实要素,分析得出结果。而关键的一步就是建立结构化的知识图谱,描述法律与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平台利用机器学习的算法不断扩展语义知识图谱。而输入模块也可以通过结构化的方式避免AI对自然语言理解的缺陷。 所以关键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AI无法进行准确的自然语言理解,无法进行准确的自然语言检索。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建立的语义库。这样应用的范围和程度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比如阿里这个平台在网购法律服务中肯定有优势。因为阿里在这个领域可以构建相对全面的知识图谱。 通俗地说,AI平台无法准确理解自然语言,用户输入一段文字,机器理解一定会产生偏差,而解决问题需要基于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进行检索,不可能得到满意的检索结果,这一关过不了,后面的分析也就没有了基础。而法律服务是对自然语言理解要求最高的行业之一。法言法语是有限的,但是要用法言法语去提炼的事实问题是无限的,结构化的语义库无法替代自然语言理解。这个就成了AI律师的瓶颈,短期内无法解决。 欢迎加笔者微信patentlight交流专利问题。 历史文章: SpaceX不申请专利?马斯克:防止中国模仿 瑞得西韦用途专利能否获得授权?有无价值? 中美欧日在人工智能的专利审查规定分析 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启示一 美国多方复审(IPR)程序中专利无效的成功率 美国专利无效程序中,能将审查员 专利无效检索分析的十大策略(序): 无效检索分析是个系统的工程 专利无效检索分析的十大策略一:优先权的游戏 呼吸机产能受限,核心零部件多在“重灾区” 口罩生产的“卡脖子”技术 治疗重度肺炎患者的ECMO,中国还是空白 首例基因技术药物专利授权案牵动亿万产业 美最高法院判决严惩向中国售技术的企业 美法院阻止中国法院禁令成为制裁的坑? 美国最高院:申请前秘密销售致专利无效 企业常用的十八种专利检索分析报告?
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AI律师助手

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这篇文章讨论了DALVJUN对于避免作伪证的可能性的关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作者指出,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司法效率和准确度,但其普及和使用也带来了错误和意外行为的风险。
“AI律师”遭人类律师威胁,首次出庭遇障碍,原定2月首次出庭被取消
AI律师助手

“AI律师”遭人类律师威胁,首次出庭遇障碍,原定2月首次出庭被取消

导读:引发关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律师”首次出庭遭遇障碍,因面临监禁威胁,原定于2月22日在美国加州举行的出庭被取消。 文章来源:法务之家 澎湃新闻2023年1月30日报道,人工智能企业DoNotPay的“机器人律师”下月将首次出庭,为被告提供建议,这将是全球第一个在正式庭审中参与辩护的人工智能律师。 这一消息传出后,布劳德说,不安的议论开始在各州律师公会中传开,愤怒的信件开始大量涌入,多个律师公会威胁他们,“甚至有说可能会转到地方检察官办公室,面临起诉和监禁。”布劳德说,把这个工具称为“机器人律师”确实激怒了很多律师,一名州律师公会官员提到,在一些州,未经授权的律师执业是一种不法行为,最高可在监狱服刑6个月。 1月25日,布劳德在推特上说,受到律师公会的威胁后,“如果我坚持把机器人律师带进实体法庭,他们可能会把我关进监狱6个月。DoNotPay推迟了诉讼,并坚持消费者的权利。”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布劳德表示不会让公司的“机器人律师”出庭,不值得冒着坐牢6个月的风险把第一个“机器人律师”带进法庭。 “机器人律师”的未来还面临另一个不确定性:法庭规则。美国联邦法院不允许在庭审现场录音,州法院也经常禁止在现场录音。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一些州要求所有各方都同意录音,这就排除了“机器人律师”进入大多数法庭的可能性。布劳德说,在DoNotPay考虑让“机器人律师”参与审讯的300个案件中,只有两个案件可行。而尚未在实际法庭上测试的DoNotPay人工智能“机器人律师”则需要录制现场音频以便机器学习生成回应。对于需要法律服务的人来说,DoNotPay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律师”效果也受到质疑。 但布劳德仍在坚持,他认为“技术在进步,法庭规则已经非常过时了”。“事实是,大多数人请不起律师。”他不希望这是人工智能在法庭上的终点,“这可能会改变平衡,允许人们在法庭上使用ChatGPT等工具,这可能会帮助他们赢得官司。”布劳德也说,DoNotPay将其重点培训为帮助人们处理昂贵的医疗账单、不想要的订阅等。 ———分隔符——- 早前,澎湃新闻2023年1月9日报道,根据英国媒体《新科学家》报道,这名“律师”将通过DoNotPay的应用程序在智能手机上运行,实时听取法庭辩论,通过耳机告诉被告该说些什么。 希望避免作伪证的可能性 DoNotPa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约书亚·布劳德(Joshua Browder)在采访中表示,这个关于超速罚单的庭审定于2月的某个时候在美国举行。但该公司不愿提供进一步的案件细节,以保护被告的隐私。 在许多国家和司法管辖区,电话和互联网连接设备被禁止进入法庭。为了绕过对手机使用的限制,布劳德解释说,该公司在这个特定的法庭上遵循听力无障碍标准,该标准提供了一个允许使用苹果无线耳机AirPods的漏洞。 当被问及法院在庭审时是否会意识到人工智能的辅助作用时,布劳德回答说:“肯定不会”。他认为,法院不会因为人工智能辅导而对超速行驶的被告下狠手,而且法律中也没有禁止人工智能法律援助的明确规定。此外,“这是一个实验,我们喜欢承担风险。”他补充说。 布劳德还解释说,该公司已经对其人工智能进行了广泛的培训,使其不会撒谎或偏离所提供的事实,希望能消除在法庭上被指控作伪证的可能性。 布劳德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计算机科学家,于2015年创立了DoNotPay,旨在帮助用户处理官僚程序。DoNotPay推出之初是一款聊天机器人,为处理罚款、滞纳金和停车罚单的消费者提供法律咨询。 自推出以来,这款应用程序已在英国和美国广泛使用,帮助用户写信处理一系列问题,如保险索赔、给地方政府或企业写投诉信、申请旅游签证和对付垃圾邮件。布劳德称,DoNotPay的使用率在疫情期间飙升。该公司称,自成立以来总共解决了约200万个案件。 DoNotPay现在拥有大约15万名付费用户,订阅服务的价格为每年36美元。 具体的操作过程是,用户输入基本信息,包括想要质疑的具体问题,DoNotPay使用人工智能处理这些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一份法律文件。根据问题的不同,DoNotPay会撰写一封电子邮件或正式的法庭请愿书。为了反驳反对意见或论点,DoNotPay使用人工智能来回应。 布劳德告诉《新科学家》,他最近使用人工智能和合成语音减少了16美元的银行费用,这是他想象中DoNotPay最适用于公众的用例类型,他的长远目标是让人工智能最终完全取代一些律师。“许多律师只是收取了太多的钱来复制和粘贴文件,我认为他们肯定会被替换,他们应该被替换。”不过目前来看,该公司在法庭上使用人工智能只是一个概念证明,“试图鼓励法院接受科技,让人们获得正义。” 布劳德在公司的宣传视频中说:“我们帮助消费者与公司斗争,对付官僚机构……我们在DoNotPay的愿景是让法律免费。但我们必须等到2月底才能知道这一崇高的愿景是否成功地转化在法庭上。”他说,该公司将在案件结束后披露细节。 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 虽然这是人工智能律师首次在正式法庭中协助辩护,但在法律诉讼中使用人工智能并不新鲜。 最近,伦敦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萨利·霍布森(Sally Hobson)在一场复杂的谋杀案审判中使用了人工智能。该案件涉及对超过10000份文件的分析。人工智能完成任务的速度比人类快了四个星期,节省了大约5万英镑。该软件由Luminance首席执行官埃莉诺·韦弗(Eleanor Weaver)开发,Luminance被55个国家的300多家律师事务所使用,因为该软件有80种语言版本。 英国媒体称,中国是第一个在法庭上使用人工智能的国家。去年7月,中国就已经通过人工智能建议立法、起草文件和提醒裁决中“感知到的人为错误”来“改善”法院系统。 根据《人民法治》杂志,最高人民法院在2018年推出了“智慧法院导航系统”和“类案智能推送系统”,北京的“睿法官”智能研判系统、上海的“206”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河北的“智审1.0”审判辅助系统以及其他地方法院推出的人工智能产品,都为法官审理案件提供了支持。 去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较为完备的司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体系,到2030年建成具有规则引领和应用示范效应的司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理论体系。这份意见书指出,要面向司法语境的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及其应用、多模态司法大数据高效处理方法、司法数据驱动与知识引导相结合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样本学习方法、基于法律知识增强的可解释检索和推理模型、面向司法效能提升的人机交互范式、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审判辅助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集智攻关。 截至目前,没有关于司法人工智能机器人出现意外行为的报道,但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普及,出现错误或意外行为的可能性必然存在。此外,人工智能机器人目前不能被起诉,这意味着在确定责任和赔偿时会出现复杂状况。 参考资料: [1]https://www.businessinsider.in/tech/news/for-the-first-time-in-history-an-ai-bot-will-reportedly-defend-a-human-in-court/articleshow/96785418.cms [2]https://gizmodo.com/donotpay-speeding-ticket-chatgpt-1849960272 [3]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11599805/Robot-lawyer-takes-case-Hearing-month-defendant-advice-AI.html END▼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戳“阅读原文” 进入「问律法商学院」! 喜欢就“点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