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周琼:大幅降息或并非目前经济问题解决之道
AI金融助手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周琼:大幅降息或并非目前经济问题解决之道

新华财经北京7月18日电 近来市场对是否需要大幅降低政策利率的讨论升温,理由包括刺激投资和消费、减轻债务人利息负担以及刺激股市等等。 但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周琼看来,主动大幅降低政策利率可能并非目前我国经济问题的解决之道。 首先从刺激投资视角看,在房地产方面,当前市场还处于调整之中,但调整期还有多长较难判断。相较调整政策利率,房地产的总量问题或可通过刺激消费、消化库存以及保证已预售的在建房产交楼等措施来更好解决。 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的基建成绩已领先全球。良好的基础设施投资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快速拉动GDP,但由于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承担了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职责,也形成了较大的地方债务压力,相关风险仍待继续化解。 在制造业投资方面,据OECD数据,去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约占据全球的35%,超过第2至第10名总和。但内需仍待提振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一季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略有下滑,部分行业内卷加重,虽也有医疗健康等部分领域表现为供给不足,但也较难通过降低利率加以解决。 其次从拉动消费视角看,周琼提到,当前购房减少的关键是房价预期发生扭转,或也较难通过下调房贷利率来彻底改变。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已从2021年四季度的5.63%下降到2024年一季度的3.69%,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则由去年3月末的最高点38.94万亿元,略有下滑至今年3月末的38.19万亿元。 另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将居民杠杆率从20%提升到60%,美国用了40年,日本用了24年,而我国只用了11年。虽然我国居民的储蓄率相对较高,但居民也确需一定的预防性储蓄,当前居民部门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有限。 那么大幅降息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会产生哪些影响,当下又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从货币信贷扩张视角看,周琼认为,从房地产到制造业,企业内卷式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贷款较多,形成产能过剩。如果继续降息、刺激投资、形成更多的供给能力,未免有点适得其反。且相较于继续高度依赖基建投资,当前更需要寻找新质生产力进行投资。 从对债权人影响视角看,周琼提到,央行不大幅降息不仅是为了保护银行利益。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既有贷款也有存款,贷款利率大幅降低,对存款利率、借款人以及存款人权益都会产生影响。 而且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需要建立在自身能健康经营的基础上,贷款利率需要覆盖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如果商业银行很难通过增发募集资本金,或没有利润补充资本来继续信贷投放,或很快就难以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 当前国家和金融监管部门也已经看到了银行净息差大幅走低的潜在风险,要求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限国债利率、禁止“手工补息”等。 再结合日本应对泡沫经济破裂后经济危机的教训看,1990年-1995年日本连续9次降息,贴现率从6%降到0.5%,降息力度不可谓不大。此后更是采取了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相较放松货币政策,政策力度不够的或是在其他方面。 2008-2013年担任日本央行行长的白川方明提到,日本长期经济低迷的重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减少,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降低。在白川方明看来,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真正问题是泡沫经济崩溃所产生的“过剩”,在没有消除过剩之前,不管采取多么大胆的宽松货币政策,经济也不会回归正轨。 针对我国未来利率走势,周琼预计,如果后续经济继续承压,不排除央行会视经济和金融市场情况继续调低利率,但在目前较低的名义利率水平下,下行空间也较有限。如果经济有好转信号,利率也可能反弹。 2018年以来,我国的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持续波动下行,近来贷款平均利率、长期债券利率均创历史新低。 至2024年7月,1年期、10年期、30年期、5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于12日报1.54%、2.26%、2.49%、2.51%;10年期AAA级和AA级中债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分别为2.49%和2.72%。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明显压缩。 横向对比看,2024年7月11日,中国、美国、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日本为利率)分别为2.50%、4.41%、2.22%,我国仅较日本高28BP,这或许也是央行认为长期债券利率过低,不断提示风险的原因之一。 长期债券的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率、利率走势的看法,但长期利率的具体走势很难判断,金融市场投资者也只能根据现有信息和当下的资产配置需求作出投资决策。 例如硅谷银行在2021、2022年配置了大量期限较长的MBS和国债,在加息后造成大额浮亏。其他银行也有类似问题,只是长期限债券在资产中占比低于硅谷银行,所以风险尚可承受。 周琼表示,在10年甚至30年、50年内,一切皆有可能,经济总有周期,对后续走势无需悲观。我国未来的长期利率走势,取决于当前的应对,如是否能通过改革、科技创新等走向高质量发展,让社会资本回报率达到一个更加合理的水平。 编辑:胡晨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长城华西银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AI金融助手

长城华西银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自:财联社 2024年以来,长城华西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科技金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专门出台《“智汇科技 创新未来”科技金融工作方案》,将打造科技金融特色作为重要任务,着力服务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强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和对科创企业的培育力度,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截至6月末,长城华西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0.28亿元,较年初增长10.08亿元,增幅达49.9%;国家级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12.8亿元,较年初增长1.02亿元,增幅8.66%。 建设“1+16+56”组织体系 打造服务科技企业队伍。为做好科技金融服务,长城华西银行组织构架上设立了“1+16+56”为特点的专营化组织体系,一是成立由总行副行长为组长、总行相关部室为组员的科技金融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以1家高新科技专营支行为依托,做优做强“科技支行”,打造“一点多面”的科技型企业服务网络。二是将科技金融纳入16家机构2024年重点工作,着力提升员工的科技“能力圈”,打造一支懂技术、懂金融、懂客户的科技金融专业人才队伍。三是建立56家科技金融特色网点或直营团队,将科技金融下沉至全行56家网点,打造上下贯通、前中后台密切配合的敏捷型组织,有力服务科技型企业。 完善科技金融专项机制 提升服务科技企业质效。为做好科技金融工作,贯彻全流程服务理念,长城华西银行以专项机制建设为基础,完善了科技金融“白名单”专项机制、科技金融信息共享专项机制、科技金融绿色审批专项机制、科技金融激励与考核专项机制等,通过管理专项名单、建立工作联系群、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为科技金融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在贷款审批方面,针对科技型企业贷款,长城华西银行实行“一户一策、实时审查、优先上会、快速审批”原则,保障高效响应与贴心服务;在贷款FTP转移定价政策方面,给予科技型企业贷款50BP政策性调节优惠,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此外还制定专项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科技金融相关指标纳入各分支机构内部考核特色加分项,从政策上引导和支持各分支机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强化产品服务创新 多元助力科技企业发展。长城华西银行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契合科技型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多元化金融需求。一是创新推出“科创智慧贷”和“‘智改数转贷’”两款专属产品,其中“科创智慧贷”最快可当天放款,信用额度最高500万元,总额度最高1000万元。同时,将专利权质押贷款质押率提升至70%,持续提升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效能。二是积极探索“城商行+”服务模式。协同政府部门、园区孵化器、证券公司、产业基金、担保公司、保险机构等横向联动,充分运用政府补贴基金和央行货币政策,为不同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制定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通过资源有效整合,合力服务科技型企业,构建科技金融合作生态。在适配科技型企业当前需求的同时,帮助企业挖掘潜在需求,实现业务合作扩围与增长。三是坚持陪伴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服务宗旨。结合人行开展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专精特新拓展目标企业行动方案”及外汇局开展的“科技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服务专项行动”,充分推动咨询顾问、备案登记、资金流入等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从提供市场分析入手,采取商业模式优化、业务资源导入等系列手段提升科技型企业经营质效;引导投资机构为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联合保荐机构助推科技型企业上市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下一步,长城华西银行将持续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以实际行动为建设金融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廊坊银行党委书记李克俭:聚焦“五篇大文章”,奋力书写金融高质量发
AI金融助手

廊坊银行党委书记李克俭:聚焦“五篇大文章”,奋力书写金融高质量发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既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助推金融业补齐发展短板的现实需要。 作为市政府发起设立的一级法人银行,近年来,廊坊银行秉持“党建领航、创新兴行、依法治行”的基本方针,践行“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人民群众”的历史使命,坚持以廊坊为主体、石家庄和天津为两翼、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为新引擎的“一体两翼双引擎”发展格局,强化使命担当,致力于将建设“价值银行、百年银行”的愿景目标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为区域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作出贡献。 截至2024年5月末,廊坊银行支持科技类贷款余额近32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超22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29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164亿元、户数6万户,均位列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名;是全国首家通过“适老服务网点认证”的城商行;落成廊坊市首个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近一年运用数字金融支持产业链金融累计放款近13亿元。 “‘五篇大文章’为廊坊银行稳健经营、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持续强化对电子信息、现代商贸物流、智能装备等科技产业及节能环保、循环农业等绿色产业的支持,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助力廊坊产业升级;我们不断擦亮‘百姓银行’底色,加大对普惠小微、个体工商户、三农群体的金融服务力度,当好普惠金融主力军;我们持续完善‘适老、便老’养老金融服务,持续拓展数字金融场景,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廊坊银行党委书记李克俭介绍。 近年来,廊坊银行大力支持全市产业发展创新创优,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领域和支柱产业的金融服务。 在位于安次开发区的河北顺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车间,货架上的各类产品整齐待发,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确保订单任务按期完成……据了解,河北顺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立于2016年,专业从事汽车座舱智能、安全、舒适、健康等相关系统的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近年来,该公司在廊坊银行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获得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河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荣誉,为本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着力量。 近年来,廊坊银行聚焦“双碳”目标,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新能源、循环农业等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助力廊坊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在广阳区第一污水处理厂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投料车来回穿梭,机器声轰鸣不断,建设者们分秒必争、大干快上,锚定关键节点奋力冲刺,加速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由广阳经济开发区建设,是廊坊市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广阳经济开发区第一个政府投资项目。项目投资额超过1亿元,投入使用后可以日处理污水1万吨。在廊坊银行积极支持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近年来,廊坊银行立足实业、坚守主业,巩固和强化普惠金融主体定位,加大对普惠小微、个体工商户、“三农”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当好普惠金融主力军。 在廊坊天天向上食品有限公司新建的中央厨房内,工人们通过操作机器,将一棵棵蔬菜清洗干净。中央厨房内,整个生产流程无死角全监控,同时与食药监部门联网,实现食品安全方面的实时远程监控……廊坊市万地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以农业产业链和现代商贸为中心的多业态发展电子商务企业。2023年,在廊坊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其与中国学生餐领军品牌“天天向上”集团合作,建设了日供餐能力3万余人的中央厨房,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链综合体。“作为廊坊市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廊坊银行一直是我们最坚实的合作伙伴,支持我们与‘天天向上’合作新建央厨工厂,深耕社区、养老、团餐、学生餐等板块。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农业供应链业务方面与廊坊银行展开深入合作。”廊坊市万地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宁介绍。 近年来,廊坊银行坚持传统服务和智能服务相结合,不断创新传统柜面服务,强化数字化技术支撑,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符合老年客户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为老年客户提供更周到、更贴心的金融服务。 走进廊坊银行爱民道支行“老年金融服务示范点”,等待办理业务的老人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制作非遗漆扇,只见老人将彩漆滴入水中,运用点、甩、弹、划等手法在水面上呈现出精美的图案,再将扇子浸入水中,不一会儿,一幅幅独具个性的漆扇已然成形。有的工作人员为老人们讲解金融知识、教授老年人学习使用自助设备或手机银行APP……工作人员细致周到的服务,使老年客户的服务体验明显提升,得到老年客户的一致好评。 未来,廊坊银行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及行业监管部门的工作要求,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加快稳健经营、高质量发展步伐,为推动廊坊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前列做出更大贡献。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AI金融助手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近日,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出台养老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加快促进银行保险机构发力养老金融。例如,宁夏监管部门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与人社、民政等部门开展合作;河北监管部门从提高养老金金融供给质效、提升养老产业金融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 专家认为,在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的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出台有关举措,打造精细化、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旨在进一步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今年年初国办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有35万亿元,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在养老金融方面,银行机构金融供给与实际服务需求相比,还面临不少难点和堵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目前更有针对性的养老金融产品较少,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有待提升,服务养老产业特别是为养老产业提供融资服务时还缺少有效的模式,在对居民积累养老金提供金融服务上存在有效平衡安全和收益难度较大的问题。 商业银行如何做好养老金融?娄飞鹏表示,银行机构需进一步推进金融适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金融服务可得性,针对老年人和养老产业金融需求特点开展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创新,提高养老金融服务质量,利用金融机构的专业优势,为养老金特别是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保值增值做好服务。 从各地银行机构发展养老金融情况看,相较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或股份制银行,农商行的地域性定位优势明显,发展养老金融条件优越。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上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聚焦老年客群特点,充分发挥基层网点优势,在医保、人社等部门统筹下,创新推出医保养老“退休一件事”上门联办服务,实现退休人员医保、养老业务办理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跑”迭代升级,持续深耕养老金融服务。 今年以来,多地银行机构还针对老年群体推出智能手机使用、防范投资养老骗局等一系列活动,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质效。天眼查数据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从近年来频发的借“以房养老”之名实施“套路贷”诈骗的司法案件看,部分老年客群面对金融信息壁垒,缺乏识别非法金融的能力。对银行机构来说,还应定期向老年客群开展养老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在保险保障、账户安全、养老理财等方面提升老年人金融安全意识,增强“银发族”的防骗能力。 接下来,银行机构要加快发展多元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向养老领域倾斜。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晨表示,商业银行要结合不同老年人群需求,提升养老金融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优化各阶段金融服务效率。针对养老产业发展较突出的地区开展试点,探索制定定制化政策,给予差异化的资源配置、考核激励、尽职免责等政策,促进金融与养老事业融合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大连金融纠纷调处中心揭牌
AI金融助手

大连金融纠纷调处中心揭牌

本报讯 记者康科峰报道 大连金融纠纷调处中心揭牌仪式日前在大连金融法庭举行。大连金融纠纷调处中心是在大连市委政法委、大连市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大连市司法局、财政部大连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监管局、大连国际仲裁院等9家单位共同推动下成立,这是大连法院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推进金融纠纷诉源和执源治理又一有力举措。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南宁“金融人才库”不断壮大
AI金融助手

南宁“金融人才库”不断壮大

  本报讯(记者廖欣 实习生韦金秀)昨日,第四期南宁市急需紧缺金融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22名来自驻邕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的人才入选。本次培养项目将围绕金融开放门户、供应链金融、股权投资、金融招商、跨境电商等研究方向开展急需紧缺金融人才培养,为南宁市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引擎,引领南宁乃至广西的金融对外开放创新。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金融人才的服务支撑引领作用,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金融人才。南宁市急需紧缺金融人才培养项目计划用五年时间培养100名高素质金融人才。2021年以来,南宁市已组织开展了三期南宁市急需紧缺金融人才培养项目,为驻邕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市属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等培养了近60名具备过硬政治理论素养与扎实金融专业基本功的新时代高素质金融人才。   据悉,第四期南宁市急需紧缺金融人才培养项目将紧密围绕推动实现“货从南宁走、钱从南宁过、账在南宁结、数在南宁聚、产业在南宁落地、人才在南宁集聚”的发展目标来开展,继续探索金融创新人才培养的南宁范式,推动南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齐增。   “这次的培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包括调研活动、行动学习、课题研究、集中授课、现场考察、网络学习、交流活动等,助力南宁市金融人才的培养。”项目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赵一飞表示,此次培训有助于推动金融更有效地赋能广西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如在跨境电商、跨境金融领域发展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建设成本高达800亿美元!美媒:5家国际金融机构为全球最大水电站筹钱
AI金融助手

建设成本高达800亿美元!美媒:5家国际金融机构为全球最大水电站筹钱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汪品植】据彭博社16日报道,5家国际金融机构拟联合为刚果(金)大英加水电站建设提供融资。这5家机构包括南非开发银行、南非工业发展公司、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其中,南非开发银行和南非工业发展公司均为南非国有金融机构。 报道称,大英加水电站的水力发电潜力为44吉瓦,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水电站。 目前刚果(金)的水电开发利用很有限,仅在40多年前于英加瀑布附近建成了两座水电站,分别是英加1号和英加2号,二者已实现发电量1775兆瓦。此前刚果(金)曾推动英加三期,但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 有估算称,大英加项目的建设成本将高达800亿美元。南非开发银行首席风险管理官库贝罗对彭博社表示,上述5家金融机构去年6月开始就大英加项目融资合作展开沟通。此外,南非也将采购大英加项目的发电电量,因为该国多年来受到停电困扰。库贝罗坦承,项目融资不能光靠国际发展金融机构,还需要吸引私营资本投入。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金融机构对大英加项目兴趣重燃的消息不断。今年年初,世界银行负责能源矿产的高级官员帕帕萨那修在南非举行的一场公开活动中表示,世界银行非常希望能重新启动大英加项目,这将“为非洲带来变革”。其实,此前世界银行曾参与过英加三期建设,但由于当地腐败等多种问题,该银行于2016年宣布中止英加三期融资合作。帕帕萨那修当时也表示,他会在几个月内就大英加项目融资提供更多信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大模型专题:2024大模型增强下的图智能在金融场景的应用
AI金融助手

大模型专题:2024大模型增强下的图智能在金融场景的应用

今天分享的是大模型专题深度研究报告:《大模型专题:2024大模型增强下的图智能在金融场景的应用》 (报告出品方:极客传媒) 报告共计:20页 海量/完整电子版/报告下载方式:公众号《人工智能学派》 本文深入探讨了图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当前图智能技术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种结合大模型技术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些挑战。文章详细介绍了图智能技术的概念、发展趋势、典型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并通过案例分享展示了图智能技术在金融风控、营销和知识库等方面的应用实践。 图智能技术概述: 图的定义和构成:介绍了图的基本概念,包括点(实体)和边(关系),以及图数据库、图计算引擎、图可视化和图分析等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阐述了图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图技术将用于80%的数据和分析创新。 图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典型应用: 业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图智能技术在业务系统中的前端用户交互、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在反洗钱风控中的应用:探讨了图智能技术在构建反洗钱图谱、分析建模发掘可疑个体等方面的应用。在反诈骗中的应用:描述了图智能技术在识别资金环路、回流检测、欺诈交易发现等方面的应用。在智能风控中的应用:讨论了图智能技术在贷款流向异常分析、还款异常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在智能营销中的应用:说明了图智能技术在挖掘私人银行潜在高净值客户、分析客户生态圈等方面的应用。 图智能技术当前遇到的挑战: 图谱构建成本高:分析了图谱构建成本高的原因,包括数据获取、知识抽取、存储和计算的复杂性。理解业务需求并选择模式:讨论了如何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谱构建模式。结果呈现的友好性:探讨了如何将图数据结果以更加直观和友好的方式呈现。 如何结合大模型技术和图智能技术应对挑战: 自动建图:介绍了一种结合大模型技术的自动建图方法,包括自动补全元数据和基于元数据自动构图。半自动建图:提出了一种半自动建图方法,通过大模型辅助实体关系和关系的抽取,然后进行人工校验并入图。大模型智能元数据补齐:描述了大模型如何在领域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元数据的智能补齐。 案例分享: 图智能结合大模型在营销场景下的应用:通过一个案例展示了图智能结合大模型在分析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中的潜力。图智能结合大模型在金融风控下的应用:通过另一个案例说明了图智能结合大模型如何在风控中应用,包括实体关联分析和资金交易网络分析。图智能结合大模型在金融知识库下的应用:介绍了图智能结合大模型在构建金融知识库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知识库进行风险分析和客户服务。 总的来说,图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通过结合大模型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图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在自动建图、元数据补齐和结果呈现等方面。 报告共计:20页 海量/完整电子版/报告下载方式:公众号《人工智能学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这两大银行正在推进供应链金融“脱核”!
AI金融助手

这两大银行正在推进供应链金融“脱核”!

7月10日,东方微银官宣:东方微银征信服务(大连)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微银征信”)与交通银行就推动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创新应用达成合作。此次合作旨在围绕“脱核不离核”,助力银行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近日,中企云链与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南商·融e贷”产品成功完成首笔业务放款。据了解,这笔业务遵循“脱核不离核、确真不确权”的原则,在不需要核心企业确权的情况下,帮助企业盘活数据资产,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01 央企供应链金融平台都在加速“脱核” ✅厦门国贸2023年业绩报中显示:在供应链金融金融方面,公司推出“国贸云链·金贸通”,该平台与多家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授信联动,链通金融机构和产业客户,创造平台价值,平台客户累计用信近20亿元。 这是厦门国贸以数据化资产增信的“脱核”供应链金融平台。 ✅中国供应链金融网记者发现,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借助自有电商产业链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是“脱核”背景下灵活运用“数字信用”的可借鉴之路。 据了解,该平台搭建于2023年10月,彼时中国中车在湖南省召开了首届“共链行动”大会,提出了搭建中车特色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4家战略合作银行签署产业链金融合作协议,试点覆盖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等代表性产业区域供应商。 ✅2024年3月,中电惠融与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共同研发的“中电e贷”产品首笔业务成功落地。这不仅标志着双方在模型共建及产品创新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更凸显了双方在数字金融与产业融合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02 供应链“脱核”,或是解决中小微融资成本的关键? 所谓“脱核”,不是指脱离核心企业,而是更多地依靠供应链上产生的各种交易数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物流、信息流等作为放款或者风险评估的依据,把金融服务扩展到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简单来说,就是改变传统的核心企业“主体信用”模式,从“数据信用”出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及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供应链及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这就需要核心企业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规范和强化供应链管理,稳固供应链合作关系。同时要充分发挥供应链的关键角色优势,主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协同做好交易风险管控,拓展产业金融服务,帮助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 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需要深入产业链内部,与核心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进行深度合作,特别是要从不同行业、不同场景需求出发,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提升整条供应链的融资能力和资金管理水平。在场景化的金融服务中,交易数据的实时生成为银行机构提供更加真实、透明和全面的供应链交易行为数据。银行能够进行更加智能、及时和准确地评估风险,从而解决供应链融资中的风控难题,降低对核心企业信用的依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奋力书写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大文章
AI金融助手

奋力书写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大文章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 建设银行合肥分行 奋力书写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大文章 建设银行合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彭军 向“小”深耕 助力暖企惠民 建设银行合肥分行始终把大众的金融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着力打造适应企业分层分类、全生命周期系列产品,聚焦提升信贷保障水平。从“草莓贷”“龙虾贷”到“自贸区信用贷”“商户云贷”,再到“善新贷”“善科贷”,我行“秒批、秒贷”的普惠金融贷款已形成品牌,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截至目前,普惠贷款余额544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合肥市场第一,在全省建行系统内份额占比近半。同时,我行还通过科技赋能、减费让利等方式消除“普”而不“惠”的现状,让普惠贷款既要“可获得”,更要“用得起”。2023年,我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平均较上年同期下降41BP,累计为实体经济让利近9亿元。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在省市不动产中心的支持下,我行在同业中率先打造合肥市不动产登记“合易登”集成服务点,实现“互联网+带押过户及新设抵押”并案办理,同时推进自主交易模式,已在全辖21个营业网点实现二手房交易一站式办理,促进二手房交易,降低购房者成本。通过“建行生活”平台,累计发放合肥市政府消费券近4亿元,在市场占比89%,有效推动便民服务落地,促进消费回暖升级。 向“新”而行 赋能产业升级 作为扎根合肥、服务合肥的金融机构,建行合肥分行着眼于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与互动,构建专业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体系,全方位对接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2023年累计为辖内各类企业提供表内外融资2372亿元,科创贷款、战新贷款、民营企业贷款等当年增速均超过50%,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紧跟市场需求,坚持发挥全牌照经营优势,做深做实“商行+投行”一体化发展。2023年以来,联动建行集团子公司提供多渠道资金175亿元,科创“商投一体化”案例得到地方政府、客户、金融同业的一致认可。积极参与省市“基金丛林”建设,首创搭建建行科创基金群落,形成“旗舰基金+专项基金+产业链基金”的基金业务体系,落地合肥挑战者双子号、建新南方等6支基金,总规模141亿元。 向“绿”发力 护航低碳转型 建行合肥分行聚焦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锂电池等新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做优做强产业“生态圈”。通过自主创新、移植借鉴等多种形式,先后落地了“设备购置贷”“技术改造贷”“科技支持贷”等创新产品,从不同发展时期、不同业务需求满足企业融资难题。在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方面,我行按照“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原则,将信贷资金流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重点支持领域及企业;对符合绿色信贷标准的各类信贷业务,一律优先审查、优先审批,为130余户“新三样”企业提供了更优的信贷解决方案,2023年建行合肥分行绿色贷款增幅高达90%。除了传统信贷支持以外,我行还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股权+债券”、“金融+非金融”、“融资+融智”等多个方面来满足企业需求。同时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消费金融服务生态。与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购车分期业务合作,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信用模式覆盖范围,让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触手可及,深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