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切实强化五大监管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
AI金融助手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切实强化五大监管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切实强化五大监管 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 ◎记者 韩宋辉 7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金融监管工作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聚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畅通“资金—资本—资产”循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 会议表示,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强化五大监管,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持续增强金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会议表示,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坚定不移推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金融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 会议提出,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障,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的金融政治生态,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力保障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会议还指出,要强化统筹推进,精心研究谋划下一步金融监管工作,稳妥有序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金融壹账通业务变革:终止云服务  大力拓展境外市场
AI金融助手

金融壹账通业务变革:终止云服务 大力拓展境外市场

本报记者 蒋牧云 何莎莎 上海 北京报道 近日,金融壹账通(6638.HK)发布公告称,由于更多关联客户[指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以下简称“平安集团”]自2024年7月起终止使用公司的云服务,公司将于2024年7月起逐步终止经营云服务。 此外,金融壹账通终止云服务后,欲推动第三方收入的增长并深耕境外市场。对此,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由于金融云服务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其规模效应非常明显,金融科技公司在境内想与互联网大厂竞争很难取得优势。不过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境外新兴市场对金融科技的需求是日益增长的,发展空间较大。 预计影响全年业绩 对于为何考虑在这一时间终止云服务,金融壹账通在公告中表示,主要由于云服务的业务模式属用量密集,关联客户终止采购导致云服务的规模经济下跌与不可持续的营运成本水平,阻碍了公司持续降本增效的力度。因此,董事会于2024年7月11日决定,为符合该公司及其股东整体利益,将于2024年7月起逐步终止经营云服务并将与客户商讨过渡安排(如有)。关于平安集团终止采购金融壹账通云服务的具体原因,记者分别询问了金融壹账通、平安集团,金融壹账通,相关负责人仅表示是采购策略调整。 记者了解到,金融壹账通自2020年起,通过“加马平台”向金融机构提供云服务,官网信息显示,“加马平台”整合了各类可应用于广泛金融服务业的解决方案。包括核心银行业务、智能语音服务、监管科技、数字化管理以及技术基础设施(包括开放平台、区块链和金融云)。 业绩方面,云服务亦是金融壹账通近年来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金融壹账通云服务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3.16亿元、12.46亿元,占公司当年总收入约29.5%及34.0%。其中,13.1亿元、12.4亿元,即99.6%、99.5%的收入来自平安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的三个月,云服务收入为0.32亿元,占公司同期持续性业务总收入约44%,其中约99.4%来自平安集团。 关于终止云服务业务后,可能对业绩带来的影响,金融壹账通对公告表示,董事会预期因终止经营,今年下半年及全年来自云服务业务的收入将大幅下降,但公司一直在开发及提供全面及定制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满足平安集团的需求并提高其营运效率,与平安集团的战略业务关系维持不变。 在公告中,金融壹账通也提到,将与客户商讨过渡安排(如有)。那么,平安集团对云服务的需求接下来将由谁来承接? 记者注意到,平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科技”)运营“平安云”业务。根据官网介绍,平安云依托平安集团在金融领域积累的综合优势,赋能金融壹账通搭建全球金融科技SaaS云平台,已建成银行云、投资云、保险云等。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金融壹账通的云服务底层架构、运维、流程管理等均使用过平安科技的产品或服务。未来,平安集团是否会直接通过平安科技上云?对此,记者分别采访了平安集团、金融壹账通,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正面回复。 致力拓展第三方客户 回到金融壹账通自身,在终止云服务后,金融壹账通的业务重心何去何从?公告中,金融壹账通强调,公司对打造高价值、高门槛产品并深耕境外市场方面持续进行的战略资源分配,预期能推动来自优质+客户收入增长,尤其是第三方收入的增长。 对此,金融壹账通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将持续践行“客户深耕”的发展战略,并注重产品的整合及升级。通过深挖客户需求、持续打磨产品、交叉销售与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同时持续拓展客户规模,尤其是三方客户和优质+客户。“只要我们踏实做好战略执行,一定能带来巨大的回报,实现公司的中期目标(包括第三方占主要收入,并实现盈利)。”该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金融壹账通虽然依托于平安集团,但将集团的科技力量向外输出亦是其主要目标,但多年来,从前述业绩表现来看,其始终对集团有所依赖。从企业经营来看,除了此次的业务调整外,其对自身构成也在不断调整,2022年、2023年分别向兄弟公司出售了持有的不良资产公司40%股权、虚拟银行100%股份。 对此,有金融科技人士告诉记者,包括金融云在内的金融科技服务,在拓展TO B业务时,确实有不小的难度。比如,金融机构天然对数据安全性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信任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监管的合规要求更高也对云服务商提出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不同金融机构的需求差异较大,需要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除了安全性与合规性之外,该人士表示,金融机构在选择云服务时还有其他多重考虑,比如成本效益,服务的灵活性能否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等。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云服务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其规模效应非常明显,这也导致国内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被大型互联网公司占据,在国内和互联网大厂比拼云实力,金融科技公司几乎很难有优势。 数据也显示,云服务的市场份额已被头部几大厂商牢牢占据。根据2024年6月国际数据分析机构IDC发布的《中国金融云市场(2023下半年)跟踪》,中国金融云(平台)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中,前五大厂商占据了74%的市场份额,市场其他厂商则瓜分剩下的26%市场份额。金融云(应用)解决方案市场前五市场份额总和则为28.4%,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提升。报告中提到,在经济整体上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头部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商依托多年积累的客户信任度和对行业动态的把控能力,对应用市场需求的捕获能力增强,提升了市场份额。 关于金融壹账通如何看待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及接下来的战略考量,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以“技术+业务”为独特竞争力,帮助客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等,这也是公司持续赢得新业务并与客户深化合作的驱动力。在发展战略方面,公司将持续加速产品、客户、市场战略的落实,同时继续降本增效、优化投产效率。围绕重点目标客户,持续挖掘需求,赋能客户价值不断提升,实现业务规模可持续增长。同时大力拓展东南亚、南非等境外市场,推进以智能语音为代表的标准化科技产品的行业解决方案出海,实现业务突破。 对于金融科技在海外的发展空间,前述业金融科技人士表示,在海外,特别是在新兴市场中,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对于金融科技服务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金融壹账通如果能够成功地将其在国内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输出到海外,利用其在金融领域的专长,有可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小雨点:金融大模型更应具备“会听会说”的能力
AI金融助手

小雨点:金融大模型更应具备“会听会说”的能力

近日,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暨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圆满落幕,汇聚了超过1300位来自50多个国家的领军人物与展商。小雨点集团作为一家专注于金融领域的科技公司,参加了此次盛会。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小雨点”,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成为一家负责任的金融科技平台。公司以提供全方位普惠金融解决方案为己任,旨在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群体面临的融资难题,包括高昂的融资成本、融资速度缓慢等问题。作为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副会长单位及重庆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副会长单位,小雨点凭借多年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实践经验,成功构建了一套全线上、纯信用的信贷业务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覆盖广泛的小微客群,还深入特定产业如物流、供应链、绿色出行、跨境电商及医药等,为这些行业的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深度与广度并存的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会议上,小雨点集团首席技术官许慎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和《国际金融报》采访,对公司在金融大模型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小雨点一直坚持通过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纯线上、无抵押的信贷服务。基于强大的科技“基因”,小雨点实现了业务系统的完全自主研发,同时也将成熟的金融系统产品进行对外输出,为各行业提升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赋能。 据介绍,AI大模型应用已在小雨点的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实现了全覆盖。但许慎坦言,虽然大模型在贷前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并不意味着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贷前、贷中、贷后等不同流程对风险的容忍度是不同的。他提到,在金融的核心业务场景中,决策准确率的99.9%和0%在某种意义上没有差别。因此,在探索Agent落地时,小雨点在内部系统运维、智能客服等领域已经开展相关应用,但对Agent在业务侧落地还保持谨慎态度。 面对大模型应用带来的挑战,如幻觉和深度伪造问题,许慎指出,行业主要集中在内容生成能力上,而金融行业则更需要具备“会看会听”的能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拓展AI技术的使用规模。他提出,在模型应用过程中要明确责任主体,建立清晰的监管框架以降低幻觉出现的风险。同时,提高数据的质量和量级也是降低幻觉发生的关键因素。 未来,小雨点集团将继续致力于创新,不断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客户提供更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小雨点集团期待在未来引领金融科技的潮流,成为行业中的领航者。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中心:保交房稳预期是关键
AI金融助手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中心:保交房稳预期是关键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郭翔宇 中房报记者 田傲云 北京报道 7月18日,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会议之一——二十届三中全会落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绘制出中国高质量发展蓝图。针对房地产领域,提出要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 “化解这一系统性风险的关键路径在于稳房价稳预期。同时,要引入市场化机构参与化解房地产风险,多方助力,从而推动市场复苏。”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郭翔宇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中国房地产报:如何理解本次会议提出的“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如何化解? 郭翔宇:当前,风险已不仅限于房地产行业本身,波及面较广,包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等。面对这一情况,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确保房价的稳定。稳定房价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着手解决。 中国房地产报:你认为在需求方面要怎么做?供给方面又有什么建议? 郭翔宇:从需求方面来看,尽管出台了不少需求侧政策,如“5·17”新政后首付款和利率有了大幅下调,部分城市的销售情况有所好转,但整体而言仍不理想。居民不愿意买房的因素有对房价预期不足,更重要的是对自身收入预期的不足。因此,整体上形成一个稳定的收入增长预期是关键,以提升居民信心。 从供给端来看,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保交房。相比于存量收储等政策,保交房对居民购买新房的信心有直接且正面影响,是缓解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 中国房地产报:在实际操作中保交房还面临哪些主要挑战?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郭翔宇:在保交房方面,目前存在政府主导和破产重组两种模式。政府主导的保交房因资金和公平性考量,覆盖范围较小;破产重组模式的保交房市场份额较低,且对破产管理人的要求高。这两条路都存在不畅通的问题。我们建议联合市场化机制,与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合作共同推进,这虽然复杂但效果更佳。 中国房地产报:7月19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房地产稳定发展提出,要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新政策。目前在消化存量方面各地正在持续推动收储工作,对此你怎么看? 郭翔宇:收储政策可以在供给端起到一定作用。然而,目前因再贷款工具额度较低,对市场信心的提振有限,且在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对投资项目要求过高资金难以有效使用。我们建议提升再贷款工具的规模,并优化具体实施阶段,包括如何选择、改造和运营资产,建议将收储的资产改造成长期租赁性住房,如保障性租赁住房,短期内降低市场供给,待市场回暖后再转为售出,这比短期直接收储后转为配售型保障房更有效。 中国房地产报: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你认为还需要哪些长期措施落地? 郭翔宇:市场化机构的参与对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也很重要。日本和美国房地产复苏过程中,黑石、喜达屋等市场化机构在资产价格超跌时大量购入,从而助力了经济复苏。我们认为,中国许多资产已进入超跌状态,且是优质资产。但这些优质资产以商办物业为主,土地使用年限问题严重影响其估值。商办物业的土地使用期限以40年或50年为主,但现在大量优质的商办物业的土地使用年限仅剩20年左右,导致在用收益法进行估算时无法准确估值,直接影响到优质资产的流动性,后期如果把这些商办物业装入REITs也会出现类似问题,阻碍了市场化购买力的释放。因此,明确商办物业土地续期是当前最优先需要解决的制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资产估值清晰,促进交易,推动市场回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大连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
AI金融助手

大连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郝晓明 19日,大连市科技金融发展高峰论坛暨大连市首批科技支行授牌仪式举办。授牌仪式上,大连市科技局等单位与兴业银行大连分行、大连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大连市科技管理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合力铸就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大连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实现的新突破。 今年3月,大连金融监管局、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联合出台《大连银行业科技支行建设工作指引》,共同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具有“专业团队”“专属产品”“专门风控机制”“专门考核机制”的“四专”型专门服务科技型企业的特色科技支行,旨在进一步优化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大连科技金融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大连首支市政府引导母基金参股的天使类子基金“卓源智享”基金成功组建,精准支持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成果转化项目及早期创业企业。恒力石化成功发行10亿元的短期融资债券,发行利率2.2%,创发行人债券票面利率新低,标志着辽宁首单民营科技企业科创票据成功落地。大连市科技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科融通平台合作,设立了大连科技企业北京路演基地,是大连市首次常态化集中组织科技企业赴域外融资路演,为大连企业搭建了面向全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在首批科技支行设立后,中信银行科技支行为大连融科储能定制化支持了9亿元纯信用授信额度,现已投放2.2亿元。 大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大连市将围绕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需求,持续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在健全债权融资体系上,引导科技支行、科技保险机构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金融机构围绕企业创新积分制为科技型企业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在建设股权融资体系上,推动打造天使投资基金群,围绕大连重点优势产业领域及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项目布局“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天使投资子基金。同时,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建设一批科创金融服务驿站,依托各类科创载体、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打造为科技型企业就近、就便、就速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店”。 (大连市科技局供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证监会: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AI金融助手

中国证监会: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19日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会议强调,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会议强调,资本市场是改革的产物,也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这次全会对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出明确部署。证监会系统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突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坚持以改革助稳定、促发展、优服务、强队伍,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向前进。   具体措施包括: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制约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适配性,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完善强监管、严监管的制度机制,加强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大力加强投资者保护,强化监管问责。   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要求,完善债券违约、私募、交易场所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维护资本市场基础设施运行安全。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扎实做好中央巡视整改,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打造监管铁军。(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AI金融助手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 7月19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金融监管工作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措施有力,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会议强调,全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聚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畅通“资金—资本—资产”循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强化五大监管,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持续增强金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坚定不移推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金融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的金融政治生态,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力保障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会议指出,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系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高标准全方位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要认真组织学习,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切实以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行动。要狠抓细化落实,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发展所需,制定全系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清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要强化统筹推进,精心研究谋划下一步金融监管工作,稳妥有序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总局各党委委员,驻总局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机关各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从“第四张报表”看AI,智能涌现中的科技金融新范式
AI金融助手

从“第四张报表”看AI,智能涌现中的科技金融新范式

拥有超30万AI从业人员、超2000家人工智能企业、超3000亿产值的产业规模……一座科创之城的拔地而起,并非一日之功,背后折射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范式演变。 AI潮涌之下,银行机构以科技金融“合力托举”中国AI企业竞逐未来。而以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正突破传统金融的“三张报表”,从“第四张报表”看AI,押注企业核心创新力,打造科技金融新范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是结果,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才是破题点。”据深圳中行科创金融与综合经营部总经理余杨介绍,目前,深圳中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近2000亿元,服务科技企业客户超5000户,其中不乏人工智能领域的“行业翘楚”和“隐形冠军”。 服务科技企业也服务企业家 畅通“人才、科技、产业”循环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而各国人工智能竞争关键是人才数量和质量。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最密集的城市之一,超30万AI从业人员为何选择深圳?深圳“人工智能第一股”云天励飞创始人陈宁曾公开说道,萌生回国创业想法后,对比许多城市最终选择了深圳,“深圳的招才引智工作人员找到我,没有一上来跟我谈钱、谈补贴,而是问了我几个问题:你对深圳科技产业未来发展怎么看?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对深圳发展有什么帮助?如果来深圳你打算怎么做?” 受深圳创新创业氛围感染,也考虑到这里具有AI技术开放多元的应用场景等因素,2014年陈宁决定在深圳创立云天励飞。为加快“育才”“聚才”,深圳还在超常规布局人工智能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还重启了市级人才落户补贴政策,出台《深圳市杰出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实施办法》;深圳还在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等。 此外,金融力量更是为深圳AI行业“引才”“聚才”提供资金及相关配套服务保障。 例如,2015年,深圳市博为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博为机器人”)在深圳成立,这是一家从事智慧药护系统及医用机器人研发、生产、临床应用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博为机器人获得授信前,深圳中行便为创始人靳海洋提供了高层次人才的个人金融服务。靳海洋介绍,为了解医院临床护理的真实需求,他经常要去全国各地医院出差进行市场调研、业务拓展,“鹏城人才卡”能够满足他日常商旅出行、财富管理、融资服务等需求。2022年,博为机器人正处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的关键阶段,但创投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公司资金周转非常困难,深圳中行此时及时“补位”,提供了500万信用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据介绍,深圳中行推出的科技企业个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包括高效专业的薪酬发放服务、优惠便利的专属金融服务、跨境金融与员工股权激励服务、私人银行高端服务等,从企业到企业家、从员工到子女,制定量身定制的金融解决方案。此外,中行私人银行部还在业内率先推出“企业家办公室”,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责任”四方面服务企业家。该行推出的“鹏城人才卡”也已覆盖相当数量的企业家和高层次人才。 深圳中行不仅“融资”也“融智”。据余杨介绍,目前很多科创企业都在“走出去”,该行还能发挥外汇专业优势,为企业出海提供外汇政策及各类金融支持。 从看过去到看未来 押注AI企业核心科创能力 但从服务人到服务科创企业,银行又遇到了新难题。调研发现,银行目前显然已意识到,过去做传统金融是立足于三张报表,而科技金融需要立足于“第四张报表”——创新力。 然而,人工智能的技术系统复杂度远超前三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是具有基础设施性质的巨复杂技术系统。同时AI企业也具有“轻资产、重投入、高增长、强波动”特性,创新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盈利不确定时常发生,银行传统KYC方法难以掌握判断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也较难寻求产品组合与风险防控的平衡。 因此,银行看懂、看透AI企业是当务之急。 调研发现,深圳中行在通过AI技术等手段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破解“敢贷”难题。 据深圳中行科技金融数字化小组负责人吴平凡介绍,该行借助大数据、AIGC、隐私计算等技术推出了“中银科创夸腾系统”。该系统基于科技企业科创属性、获政府补贴、缴纳社保情况、历年股权融资等大数据,运用科技评级、夸腾分、风险分三模型及专属风险策略,能挖掘出具备高成长潜力、硬科技能力、优企业家精神的科技企业。深圳中行目前已对深圳地区12万家科技企业进行“一企一画像,一户一策略”的数字孪生建模。 “这套系统可形象理解为科技企业的‘大众点评APP’,能通过系统能看懂科技企业的科技实力。”例如,系统中的“夸腾分”便代表企业科创能力。目前夸腾系统已成为深圳中行客户经理进行客户画像筛选、贷前营销、授信发起、贷中审批、贷后管理的有效工具。 余杨介绍,应用这套系统后,首先能解决对科技企业“敢贷”难题,因为企业已预先通过大数据筛选,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银行信贷审批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二,能精准定位科技型企业,提高银行服务效率;第三,应用系统大数据能大大提高银行对企业的审批效率。 除“中银科创夸腾系统”,深圳中行还打破了银行传统唯现金流、唯抵质押担保的信贷评价模式,推出科技型企业专属授信方案“中银科创贷”。深圳中行在对博为机器人的授信中便有所采用,深圳中行大芬支行支行行长巴贤洪介绍称,我们依托企业创始团队的背景、核心技术、知识产权、风投介入等关键要素,在中银科创贷的基础上为博为机器人快速定制了授信方案,给企业提供了500万元的信用贷款。 利用科技手段服务科技企业,深圳中行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后,能真正做到看懂、理解科创企业。 从单一信贷到综合金融 “股贷债保”联动培育AI企业 去年4月,云天励飞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深圳人工智能第一股”。 余杨介绍,以AI企业为代表的科技类企业对综合金融服务的需求比一般企业更为明显。第一,大部分科技企业都是靠风险投资起步,企业发展后期有很强烈的对接资本市场意愿;第二,科创企业出海意愿强,企业需要融资、保险、国际结算、外汇、政策咨询等各类金融服务。 云天励飞高级副总裁、CFO兼董秘邓浩然表示,在众多金融工具中,股权和债权是目前两种主要的融资手段。“我们会充分考虑在一些关键点位上开放不同轮次的股权融资,大约每隔一年左右会开放一轮。如果在开放的那一轮中,有一些特别大的项目需要较多资金支持,我们就会将这些项目打包进行相关债权融资。”2020年,云天励飞为推进AI算法、芯片和大数据的继续研发、场景探索及市场推广,完成了约10亿的Pre-IPO轮融资,参投方便包括中银粤财,该基金的股东之一是中国银行。 此外,围绕科技金融需求特点,深圳中行还会统筹提供投行、资管、保险、租赁、债转股等综合金融服务。中国银行深圳龙岗支行营业部副主任袁雅文介绍,2023年云天励飞科创板上市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便在中行开立募集资金账户。 而在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如何主动服务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周期的金融需求,构建协同顺畅、高效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余杨介绍,自己所在的科创金融与综合经营部,牵头该行科技金融工作并对接中银集团12家综合经营公司,根据营销场景、客户需求、产品偏好、风险偏好、客群偏好去寻找适配客户的商行及投行各类产品,不同部门互相配合,商投行联动营销。这种方式能提高服务方案的推荐效率及客户满意度。” 未来,深圳中行还将打造12个“科技金融中心”,进一步完善对科技型企业及科技人才的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助力深圳这座科创之城“加速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金融监管系统人事调整密集!北京和上海两大地方局局长尚待明确
AI金融助手

金融监管系统人事调整密集!北京和上海两大地方局局长尚待明确

  国家金融监管管理总局派出机构挂牌将满一年,近期在总局和地方局层面,人事变动频繁。   7月18日,据财新报道,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已赴湖南,待人事任免流程结束后,他可能将出任湖南省副省长。   公开简历信息显示,王俊寿,1971年3月出生,南开大学金融系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他有丰富的金融系统工作经验。早年间曾在天津银行系统工作,历任天津城市合作银行总行办公室主任助理、支行业务科长、工会主席、行长助理、管辖行副行长;天津市商业银行总行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正处级)。   2006年8月,王俊寿进入监管机构,并在海南、天津、新疆等地原银监局工作;2013年12月挂任原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原银保监会成立后,王俊寿先在原山东银保监局担任党委书记、局长,后于2021年12月调任原上海银保监局任党委书记、局长。   在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布会上,王俊寿在谈到消保投诉时透露,2023年前9个月,经过上海监管局两年多的深化治理,消保投诉量已从2022年的8.1万件降至5.7万件,占全国的比重从将近20%降至15%。两年来该部门已配合打击代理退保等案件超过30起,涉案金额超过8000万元。另外,2023年上海地区累计侦破信贷领域经济犯罪案件20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超1亿元。   今年两会期间,王俊寿曾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身份提案“合力构建金融大监管格局”。   王俊寿认为,防控风险需要三个层面落实,一是,股东、高管责任是“内环”,更是风险防控的主心骨;二是,机构、行业责任是“中环”。关键是加强机构自律与行业互律,对风险做到防之于未发,治之于未萌;三是,监管部门、地方政府责任是“外环”。通过落实属地责任、兜底责任,强化“五大监管”,织密兜牢风险防控的安全网。   王俊寿并不是近期唯一从监管机构赴地方的官员。6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委员王陆进调任河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公开资料显示,王陆进,1968年10月生,曾任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等职,2022年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纪检监察组组长、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多个地方局“一把手”发生调整。7月初,界面新闻曾报道,“75后”北京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东宁履新进出口银行,现年48岁的杨东宁曾是最年轻的地方局局长。   5月,四川局局长陈育林到龄退休,随后陕西局局长黄晋波入主四川局;随后,西藏局局长田代臣接替黄晋波,执掌陕西局。西藏局局长的位置,则由甘肃局副局长石富覃接任。   此外,贵州监管局官网显示,辽宁监管局原党委副书记洪小平已出任该局党委书记、局长。年满60岁的贵州监管局原局长李华涛则在6月“落马”,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一系列人事调整后,北京和上海两大地方局局长职位空缺待填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琳琳
招商银行王良:建设金融强国需要打造强大的财富资管机构
AI金融助手

招商银行王良:建设金融强国需要打造强大的财富资管机构

【招商银行王良:建设金融强国需要打造强大的财富资管机构】7月18日,招商银行在沪举办“共建能力·共创价值·共赢未来——2024财富合作伙伴论坛”,超80家基金、理财、保险、私募机构参会。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当前,我国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连接器,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也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型,并呈现出四个显著的特征,其中之一便是,建设金融强国需要打造强大的财富资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