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医疗:未来数智化服务新模式
AI医师助手

AI赋能医疗:未来数智化服务新模式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医疗行业在医生端和患者端的痛点,以及在数字化技术生成式AI的帮助下如何得到缓解。作者提到,虽然数字化技术为医疗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时也存在伦理问题、准确性验证和隐私保护等问题。总的来说,科技和医疗专家深度合作,利用数智化应用,推动基于价值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是未来的趋势。
AI医生问诊:一场医疗领域的探索与挑战
AI医师助手

AI医生问诊:一场医疗领域的探索与挑战

2019年6月,一款名为MedGPT的医疗大语言模型在在广州的行业展览会上亮相,展示出类真人的问诊能力。2023年5月, MedGPT成为国内首款医疗大模型,并与多位 real doctor 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两者的综合得分相差无几。尽管医疗大模型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但也存在一些伦理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多家公司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医疗AI大模型,但它们的应用前景仍需进一步观察。
如何淬炼高水平的AI医生?
AI医师助手

如何淬炼高水平的AI医生?

我们总是期待新兴科技,因为创新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我们面对新事物时却又总感到不安和彷徨,因为“新”往往需要时间的验证。如何才能打破这种格局?唯有“靠谱”“持续不断的验证”才能守护住内心的那份踏实。 医联AI学术委员会成立揭幕 当AI的浪潮席卷而来,AI医生应运而生,让医学界看到了更多“生”的希望。比如AI医生赋能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助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下沉、提升诊疗效率等,AI医生的社会效益不言而喻,市场前景更是愈发明朗。 但是,伴随着AI医生的发展,其准确性、可靠性成为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今,AI医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验证及增强AI医生的可靠性?临床试验是检验AI医疗的唯一标准。 10月29日,以“AI医疗 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3首届AI医学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上,医联集团创始人兼CEO王仕锐宣布,公司将启动“国内首款大模型驱动的AI医生”MedGPT临床试验,同时,会议宣布医联AI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厄温·内尔(Erwin Nether)被聘请为该委员会的首席科学家,全程督导试验项目。 由此,有着“国内首位AI医生”之称的MedGPT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MedGPT将启动临床试验,诺奖得主厄温·内尔等全程督导 据了解,2023首届AI医学大会由成都高新医学会主办、医联集团承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及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共同协办。政府领导、学协会专家、国内外权威医学大咖等汇聚一堂,共同探讨AI医学的创新实践及未来蓝图。 会议上,医联集团创始人兼CEO王仕锐宣布,公司将启动MedGPT临床试验。据悉,11月,医联将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6家三甲医院、多家二级医院、基层医院,以及医联AI学术委员会的专家们将开展一项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AI医疗临床项目。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学科主任李双庆介绍,该临床项目涉及多学科、多中心、多层级,超30000例研究样本,采取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混合研究设计,期望能全面了解MedGPT在医疗实践中的实际效果和价值。王仕锐在演讲中透露,医联未来规划了22个临床专科,几十位顶尖专家参与,预期总样本量超10万的大型临床试验。 “我们认为大量样本的临床试验才能使AI医生作出比较公允的判断,需要非常多的权威医学专家一起参与,将MedGPT的诊疗正确性调到极高,这是临床试验中很重要的一个工作。”王仕锐对钛媒体APP表示。 目前,医联集团正在通过医联AI学术委员会汇聚一批权威专家。 医联AI学术委员会聘请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厄温·内尔(Erwin Nether)为该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会上,医联宣布成立AI学术委员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生物物理学家厄温·内尔(Erwin Neher)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任学科带头人,专家顾问还包括内分泌、消化、泌尿、神经、呼吸、肿瘤、心血管、肾病、全科等疾病领域的顶级专家。医联AI学术委员会成员,既有医学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也有人工智能领域的翘楚。 未来,医联将联合AI学术委员会的专家们,就医疗大语言模型的模型优化、训练策略、评估测试等进行深入合作,以进一步促进医疗AI相关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为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准确、更可靠、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同时,医联AI学术委员会也将关注伦理、隐私等问题,确保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 据了解,厄温·内尔教授是神经网络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其在人体神经网络结构方面有很多研究成果,未来,他将在AI医疗应用的技术架构上,在底层逻辑和技术层面上提供一系列指导,推动AI和医疗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MedGPT将面向公众用户开放学术研究为目的的公开测试体验通道,用户能在第一时间体验前沿AI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能为公司在用户端、患者端的深入研究提供储备。 淬炼高水平的AI医生,“靠谱”始终是底色 “医学是容错率极低的行业,它不像文学、艺术创作允许多样性,这个行业会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所以不敢错,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履薄冰,对待每个患者都要穷极我们所有的认知和可能性。因此,医联不懈追求100%的确定性与准确性,需要不断用临床试验这样严肃的手段来论证并改进。”王仕锐在会议上表示。 医联集团创始人兼CEO王仕锐 AI医疗即是如此,诊疗的准确性是其第一准则。 于MedGPT而言,首先是语义识别的准确性,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填补了MedGPT最后一块拼图。 据悉,医联的MedGPT,可通过与患者进行多轮对话,了解病人病情,推荐治疗方案,目前已拥有近3000种疾病的首诊能力,覆盖80%以上的成年人疾病和90%以上的0-12岁儿科疾病。同时还可以进行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流程的智能化问诊。 MedGPT的每一次回答,都会经过内部的“医学专家系统”校验,会让真人医生对问诊的准确率、效率、全面性、错误率、风险提示程度等进行评价,只有符合预期才能输出,发现错误,会及时校正,通过大量的输入和校正,从而提升问诊的准确程度和问诊效率。 其次,数据和技术的“沉淀”进一步夯实MedGPT的“准确性”。在预训练阶段,MedGPT使⽤了超过20亿的医学文本数据,微调训练阶段使⽤了800万条的结构化临床诊疗数据,并投⼊超过100名医⽣参与⼈⼯反馈监督微调训练。 此外,医联正通过提升覆盖率来增强MedGPT普惠度,从而进一步提升MedGPT诊疗的“准确性”。截至目前,医联MedGPT已经可以覆盖ICD10(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中60%的疾病病种,预计在2023年底可覆盖80%病种的就诊需求。 为评估MedGPT的诊疗准确性,今年6月,MedGPT与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10位主治医师共同对120余名真实患者进行问诊,并由来自北大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阜外医院等的7位专家教授,针对91份有效病例,从7个评价维度进行打分。 结果显示,真人医生综合得分为7.5分,AI医生的综合得分为7.2分,双方结果一致性达到了96%。这意味着,医联的AI医生已达到主治医师诊疗水准。 2023首届AI医学大会现场 然而,目前AI医疗还存在较多发展瓶颈。若单纯依靠大模型来执行临床诊疗任务,存在临床推理与鉴别诊断不充分、诊断逻辑与诊断分型不完整、诊断辅助检查方案不准确、治疗方案设计不全面等核心问题。 究其原因,王仕锐分析认为:“机器对大脑的模仿,存在物理结构上的局限性,大语言模型的神经网络计算(直觉思维)无法做到安全有效的独立完成临床诊疗任务。” 何解?“全新双系统技术架构”是MedGPT给出的答案。 “快系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优势,做好自然语义的识别和复杂信息的整合分析,同时把医学决策逻辑、医学规则等放到自建的慢系统里,通过快、慢系统的结合,更好开展智能诊断,未来的最终目标是让机器可以像真人医生一样,给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医联MedGPT产品经理廉泽良表示。 要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科技界与医学界的共同努力,这也是邀请厄温·内尔等权威专家加入的原因。 MedGPT:医生的得力助手,患者的健康守护者 “MedGPT的出现,并不是替代医生,而是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提升诊疗效率等。”王仕锐对钛媒体APP表示。 于医生而言,MedGPT可以成为一个帮助高年资医生完成基础工作,进行信息核对、查漏补缺、跟踪随访及进行患者管理的“AI助理医师”。 同时也可以是一个帮助低年资医生快速学习和成长、随时探讨病例并分析思路的“AI医生导师”,还可以是一个帮助一线医生及时获取前沿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更新自身专业储备的“学术推广AI医生”。 作为医生未来的得力助手,MedGPT目前已得到诸多专家的肯定,并期待其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应用落地。 “医联这一款MedGPT通过对于自然语言的识别,打通了患者和系统之间搭建起一个桥梁,为我们辅助诊疗系统应用打开一扇门,这是非常新兴的领域。现在的产品能达到住院医师水平,还需要通过专家不断的训练上它的水平进一步提高,进而达到一个专家的水准。”北京医院泌尿外科科室行政主任刘明在会议现场表示。 圆桌论坛现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中心学科主任李双庆表示:“医疗AI...
AI医生时代来临:未来看病或无须人类医生?;
AI医师助手

AI医生时代来临:未来看病或无须人类医生?;

在大型三甲医院,AI医生已逐渐替代人类医生成为主角,它们能进行挂号、导诊、缴费、取药等操作,大大提高了看病效率。目前,国内不少互联网企业如腾讯觅影、阿里巴巴、诸暨市人民医院推出了各种AI导诊平台,患者可通过语音描述或打字输入症状, AI医生能快速为他们匹配科室和推荐专业相符的医生。同时, AI医生还能24小时全天候呵护患者,缓解医生短缺问题,成为解决医疗知识科普、慢性病管理、诊后康复等领域问题的有效手段。此外,一些互联网企业如企鹅医典、平安好医生还推出了“医学科普”和“药品购买服务”,分别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医学知识和便捷的药品购买渠道。
AI创作利器:探索GitHub大佬的ChatGPT提示库
AI助手资讯

AI创作利器:探索GitHub大佬的ChatGPT提示库

本文介绍了由GitHub大佬收集的ChatGPT提示库,旨在为探索AI和自动生成内容提供启示。该资源库包含一系列与ChatGPT模型协同工作的精彩提示,无论是寻求启发、提高创作效率还是只是想寻找一些乐趣,都可以从中获得灵感。此外,该社区鼓励每个人贡献自己的提示,使得资源库更加丰富多彩。
AI时代,医生的角色将被重新定义?
AI医师助手

AI时代,医生的角色将被重新定义?

人工智能助手在医疗行业的应用逐渐广泛,替代了许多重复性工作,如自助缴费、打印等。未来,如果抽血采样等 project 都可以由病人自行完成,智能化就医程度将更高。虽然 AI 可以辅助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但特殊手术和疾病仍需要专业医生的人类经验和知识。
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医生的AI,还是AI医生?
AI医师助手

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医生的AI,还是AI医生?

11月22日,由“知识分子”和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智慧医疗革命:潜力与挑战” 论坛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撰文 | 汤佩兰责编 | 李晓明 ●●● “当一个无人驾驶汽车刹车失灵,是往左转撞死一个人,还是往右转撞死五个人?这个时候是否人类文明的伦理适用于人工智能?”11月22日,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海波用伦理学的经典电车难题,引出了智慧医疗的一个核心议题—— 人工智能当前的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它有不可解释性,让人不明觉厉,但在医疗领域则可能面临巨大的伦理挑战。当医疗AI对的时候,所有人皆大欢喜;当医疗AI犯了错,尽管概率很小,但错的时候,谁来负这个责任。是医生吗?是写程序的程序员?还是签字买这个医疗AI的院长? 在当天由“知识分子”和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智慧医疗:潜力与挑战”论坛上,三位来自医学、人工智能、伦理学领域的嘉宾,就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在真实医疗情境下的发展,展开了精彩对话。 智慧医疗方兴未艾 当前,在需求、政策、资本和技术的共同驱动下,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这是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健康医疗市场。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大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 民生的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大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在此次论坛中表示,当前中国医疗健康面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医疗手段有限,临床实践大量依靠人力,以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充分等多重挑战,智慧医疗作为新的医疗模式,有望提供快捷、精准、有效,而且价格合适的医疗健康服务,从而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引用《柳叶刀》的数据指出,中国的医疗支出仅占GDP的6.5%,这仅相当于全球卫生资源投入的2%,不到美国和欧洲的1/3、1/2,却负担了全球20%人口的健康医疗,这是一个巨大的惊人的成就,但同时医务工作者也作出了巨大的风险和牺牲。 “全国只有360万医生,但中国老龄人口已经达到2.48亿,确诊为慢病患者的人数超过3亿,相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医疗服务需求,中国的医疗资源供应不足,基层和边远地区更是十分匮乏,而且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结构严重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董家鸿表示,“智慧医疗有望成为解决医疗供需矛盾,提高成本效益的新的策略”。 巨大的需求,同时意味着巨大的市场。董家鸿表示,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推动智慧医疗发展,同时中国的前沿科技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意味着未来中国数字化医疗和智慧医疗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他披露的一项分析数据显示,2030年,智慧医疗的技术应用可能高达2万亿~7万亿元市场规模。 在众说纷纭的智慧医疗定义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核心技术的支撑,都是不可或缺的。董家鸿倡导将“智慧医疗”定义为现代科技赋能于传统的健康医疗服务,形成最优化的大健康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 他在演讲中特别列举了国内目前在智慧医疗领域取得的关键技术突破。包括国产脑起搏器通过精准定位和电磁刺激来治疗帕金森病、覆盖13个部位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智能化精准肝胆手术系统、前列腺癌全程智能化精准医疗,等等。而在人工智能方面,包括智能药物研发、智能诊断、医疗机器人、智能影像识别和智能健康管理,将助力健康医疗产业的提质增效。 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也早已应用于医疗领域。腾讯优图实验室医疗AI总监郑冶枫在演讲中介绍,1990年芝加哥大学医学院首次证明计算机辅助诊断和医生的结合,能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率。而2016年谷歌研发的眼底糖网分类技术和2017年斯坦福大学研发的皮肤癌诊断技术,证明了在特定任务下人工智能甚至超越医生。 郑冶枫所在团队专注于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2017年8月腾讯推出了辅助疾病早期筛查的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目前已经覆盖了食管癌、肺癌等六个病种,还有更多病种在实验室研发阶段。郑冶枫指出,中国医疗影像存在供给不平衡的现状,随着影像设备(CT、MRI)数量迅速上升,影像数据每年增长30%,但影像医生每年的增长为4%,短期内难以大量增加。同时,基层医生的误诊、漏诊率高,以食管癌早筛为例,检出率不足10%。他认为,通过计算机辅助诊断是解决供需不平衡的方向。 医疗AI的挑战与风险 智慧医疗的标志性方向就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尽管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在数据资源共享、技术发展、医生训练、伦理风险等方面,依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新的领域。 医疗健康资源,包括大数据的共享问题首当其冲。詹启敏认为,智慧医疗推进过程中的挑战在于大数据的标准、储存、安全和共享,涉及到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 “医疗资源共享远远不能实现,即使是一个大学的附属各个医院之间也不能共享,这个问题亟待解决”,董家鸿深有同感。他表示,医疗资源共享,一是可以避免医疗资源浪费,二是可以推动更好的医疗卫生决策,以及帮助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研究。德国有全国性医疗资源共享系统,美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医疗资源共享,希望中国也能建成全民健康档案,但是难度非常大。 “表面上看数据融合比较困难,它的本质是利益格局的融合。”王海波说道,“本身数据是资产,信息流动在不同医院里有自己的利益格局,怎么处理?这不单单是技术的问题,而是社会治理的问题。” 而技术的发展在当前也面临挑战。郑冶枫谈到,人工智能应用于医学影像本质上是图像识别问题,但当前“缺乏大量标定好的数据样本”。跟其他图像不同的是,医学影像数据面临着三大困难:数据获取对专业设备有要求,还会涉及患者隐私、罕见疾病及数据标注门槛高,需要专业医生才能标注准确。 腾讯优图实验室医疗AI总监郑冶枫 为解决数据共享和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郑冶枫介绍了“迁移学习”和建设开源平台“Med3D”(注:“Med3D”即构建三维影像的ImageNet)两种办法。前者是在有大量数据集的源域上训练模型,将模型迁移到小量数据集的目标域上,从而减少对训练样本的需求。后者则希望通过开源的办法,建立共享数据平台。 “现在人工智能的实现是在一个非常窄的领域,有海量的数据,有非常清晰的界定应用场景下,它才能做得跟人一样,甚至比人好。”王海波说,但是为了解决共享数据不足的现实问题,出现的小样本、迁移学习的模式也可能带来如适应症偏移等新的风险。 针对技术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董家鸿认为人机协同是未来的必然选择。他阐释道,医学和工科的合作,就是从不确定性的事件中寻找确定性,AI能够给医生提供的最大帮助也在于此。某一类人群、某一类疾病里面有确定性的东西,但是病人和病人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就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总是存在的,最终还是要靠医生的智慧。 真实的场景总是更为复杂。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主任丛亚丽指出,中国的问题是医生水平参差不齐,人工智能最能帮助的是水平有待提高的医生,尤其真正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医生的水平。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主任丛亚丽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肯定要包含对于不同场景的描述,因为我们也担心它被用错了”,郑冶枫表示,“AI作为新的工具,不可能不经培训就拿来用。医生的培训非常重要。它的诊断准确率看起来比较高,但也会犯错。所以医生要花一定时间摸清楚它犯错的规律,这样才能真正有所帮助。另外流程上医生应该先读片子,再看AI的诊断,然后再去比较和综合。”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肖渊就此补充道,一个国家全民的健康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其中要有分层、要有分类指导,要有不同发展阶段的推动。从实践来看,当前这个体系还不完善,怎么更好地发挥AI技术的作用,各个地区也在做不同的探索。比如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像深圳就用医联体的方式,在互联网上构架了一个比较均衡化的医疗服务水准和平台。而宁夏采用的是另一种方式,他们是建立医学中心,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心电图、X光片中的影像学等比较好传送的基础诊断上传到上一层的医疗中心。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用技术分类指导推动医疗更好地服务于人、服务于整个民众的健康是很有必要的。 医生的AI,还是AI医生? 在论坛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从各自经验出发对“人工智能会超过人吗?”“人工智能是否会伤害人类?”“人工智能发展的边界在哪里?该如何制定规则”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比较上,丛亚丽表达了深切忧虑,“我觉得人类智慧在AI面前会失能,AI会大大胜出”,因为AI不会感到疼痛和失去。 “我觉得现在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郑冶枫认为,“人工智能替代人类,那是50年后、100年后的事情,现在要着眼于各个具体的问题,把算法的准确率提高,使其跟医生协同合作,改善医疗环境。” 在董家鸿看来,在某些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超过人,但在总体的智慧上,机器永远不可能超过人类。 “技术是服务于人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为了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董家鸿说,“我们要认识到是医生的AI,而不是AI医生。” 从医疗服务诊断的感知、认知、决策、干预几个主要流程上,他进一步分析道,人工智能可以在感知方面超越人的极限,在认知方面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人,为医生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包括对于肿瘤发生机理的研究,未来如果在算法上无法取得突破,则对于肿瘤本质的认识和防治策略不可能有突破。但是个体疾病复杂的变异性,常态的个体差异,一定还需要医生的智慧。如果要求医生遵从机器的决策,那会出很多问题。而从干预方面,机器可以提高手术操作的精度和可控性,但必须要由医生做出判断和控制机器人,否则要出问题。 董家鸿认为,当前医疗AI风险在于不可解释性,那就是为什么人工智能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如果没有明晰的原理可解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医生心里不踏实,患者接受起来也有疑虑。“如果一个医生犯了错,受损害的是一个病人。如果人工智能机器人出了错,将会损害一批病人。”因此,董家鸿主张将机器人作为辅助,让它处理确定性的事件,由医生来处理不确定性事件,并承担起法律上的责任。 对此,郑冶枫则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解释性的问题被夸大了”,“如果把AI想象成药物(有效但机理暂未明确),就不会苛求它的解释性了,有解释性当然是锦上添花。”他主张,把AI限制在固定场景下应用,且确实证明有效即可。 “医学里确实有很多东西背后的原理和机制还没有搞清楚,也不能等待原理机制都搞清楚了再去应用”,董家鸿就此表示,对于不可解释的药物、人工智能技术,应该严格限定它的应用边界。如果可解释,人就可以有更大的发挥,懂得它的机制可以举一反三。不可解释的情况下,如果在某个领域被证明是有效的,则可以允许使用。...
人机大战!AI医生是如何战胜25位人类医生的?
AI医师助手

人机大战!AI医生是如何战胜25位人类医生的?

结局超出了不少医生的预想,就像AlphaGo参加的围棋之战一样。 这是全球首场神经影像领域的“人机大战”。 人类战队由25名神经影像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以及优秀的临床医生组成,与他们对战的,是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同研发的AI辅助诊断系统“BioMind天医智”。 6月30日的总决赛现场,最终AI选手以高出20%的正确率,战胜了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医界“最强大脑”。 这位医学界“新星”究竟有多大本事?它的深度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训练?它会替代临床医生吗? 战胜25位人类医生 当天的比赛被分成了两个组别,其中A组进行的是颅内肿瘤磁共振检查(MRI)影像判读;B组进行脑血管疾病CT影像判读及血肿预测。 前者要对脑肿瘤作出定性,后者验证脑出血第一次血肿扩大的风险。 首轮15位参赛医生,每人对15例影像进行判读,共225例。 同时,相同数量的病例,AI选手耗时15分钟判读完毕,准确率最先显示为87%。又过了15分钟,计时结束,人类战队的成绩定格在66%。 这并没有打击医生们的自信心。 事实上,在第二轮比赛中,10位医生不仅率先完成判读,还就其中不确定的答案进行了二次矫正。 然而,卡着点交卷的AI选手还是以83%对63%的准确率,再次获胜。 这个结果足以让现场和通过直播视频观战的一线大夫们“消化”一段时间。 不过,就在比赛结束的那一刻,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影像学中心主任高培毅和血管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娜算是放下了悬着的心,对AI选手长达半年的训练没有白费。 同样感到欣慰的,还有BioMind创始人兼技术总监吴振洲。 对他们来说,AI当天的表现属意料之中。 高培毅提到,在前期的练习中,它对脑肿瘤判定的准确率一度可达到95%。 但这不意味着医生战队的表现就有失水准。 高培毅坦言,结果显示的就是国际上神经影像判读的正常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比赛人为增加了难度,如果回到现实场景中,医生对脑肿瘤判定的准确率会高于比赛时的结果,与AI的差距更小。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认为,这场人机大战的目的是“教育”。 它可以解答许多临床医生的疑问:人工智能究竟有多大本事,以及我们是否会被替代? “与AlphaGo战胜围棋9段选手一样,并不是AI的智力超越了人类,只是它们更勤奋,学习速度和稳定性都可以达到极致。”王拥军表示,作为一种工具,它必定能在某一单一特定任务中超越我们。 然而,医学并非单一的科学问题,临床医学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病人的治疗、预后要结合家族史、社会经济地位等各种复杂因素,任何信息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复杂决策系统的波动,使医生产生截然不同的判断。 医生这个职业不会消失。 “因此,我们对待人工智能,既不要小看它,也不必恐惧它。”王拥军表示。 能看到医生肉眼看不到的 人工智能与医疗的结合,是解决医疗“痛点”的新机遇。业内人士认为,将AI具体应用在医学影像的辅助诊断上,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的。 一方面,医疗数据中有大量数据来自于医学影像,但这些数据几乎全部需要人工分析,而相应的医疗从业人员却非常短缺。 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医学影像数据年增长率约为30%,而放射科医师数量年增长率只有约4%,人工处理影像数据的负荷会越来越大。 高培毅希望,AI能把医生从一部分低附加值的、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比如,“BioMind天医智”系统正式应用后,至少可以替代医生20%的工作时间。 另一方面,中国优质的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以复杂程度高、定位诊断难度大的神经系统疾病为例,在大量基层医院,临床的误诊率、漏诊率居高不下,诊断效率水平很低。 AI+神经影像,需要加强的是对医学影像数据的内容解读,帮助医生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精准度,解决的问题是加强医生的诊断水平。 以此次人机大战中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风险预测为例,李娜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深知面对脑出血病人时的束手无策,一旦出现血肿扩大,致瘫、致死的几率会显著上升。 目前,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办法。 在基层医院,治疗的机会便更少了。 除非,能在出血或血肿扩大前准确预测,在时间窗内给出积极的治疗,比如止血治疗。 遗憾的是,在临床上,仍只有20%~30%的病人能被提早识别。 影像预测就像是该疾病治疗中无法挪动的绊脚石。 然而,经过上千病例的训练,“BioMind天医智”能在影像中看到医生肉眼看不到的疾病发展征象,给出医生更精准的判断提示。 李娜认为,假以时日,这项技术可以帮医生提升对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诊断认知,从而改进治疗方案,这对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为了让AI跟上医生的思路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在AI+医学影像领域,主要业务都涉及肺部结节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检测,因为这些病灶较为方便直观测量和诊断,可以很快帮助医生提升影像诊断效率。 不过,全世界最复杂的影像是大脑的影像,大脑疾病也是非常难攻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