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专科、AI医生站……未来看病可能这样看
AI医师助手

线上专科、AI医生站……未来看病可能这样看

11月17日,中国平安医疗生态圈首次体验分享会在上海举办,公司医疗板块主要成员携生态合作伙伴分享了平安医疗生态圈最新布局,探讨了医疗科技如何在问诊、治疗及医保精细化管理方面发挥最大效能。这是继今年9月首次全面披露医疗生态圈战略后,中国平安持续推进医疗科技应用场景创新落地,本次分享会聚焦新近上线的三大应用场景,即平安好医生线上专科服务、平安智慧医疗“Askbob医生站”、平安医保科技“DRG综合管理平台”。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医院院长谢红、平安医保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杨伟栋、平安智慧城市智慧医疗事业部总经理谢震中,携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主任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孙兴怀教授、原中欧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等出席了分享会。打造首个互联网眼科中心,名医“上线”提升问诊品质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政策不断出台,加上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在线医疗的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今年疫情期间,中国平安旗下互联网医疗平台——平安好医生的用户访问量达到11亿人次,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随着线上问诊习惯的养成,用户对于在线获取更高质量、更专业化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满足这一需求,平安好医生于日前正式推出首个互联网眼科专科中心,该中心汇聚了国内300位最顶尖眼科专家。未来,平安好医生眼科专科中心将发挥互联网医疗优势,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利用便携式医疗器械监测数据,运用智能转诊、分诊连接线下医疗机构,打通线上医保商保支付,辅以药品物流配送、连接线下超过1000家眼科诊所、眼镜店等健康服务机构,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闭环。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医院院长谢红在分享会上介绍,平安好医生眼科专科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互联网医院正迈向更高水平的专业化、精细化诊疗,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将进一步助推国家所倡导的分级诊疗的落地,将顶尖级的医疗资源惠及更广范围的患者,缓解“就医难”问题。目前,平安好医生服务于3.46亿用户,驻司医护团队超1800人,聚集全国近万名专家,已建立起最大的线下服务网络,包含11万家合作药店、4.9万家合作诊所、2000多家体检中心。作为平安好医生的第一位互联网医院院长,谢红分享了近5年来在线诊疗行业发生三大趋势变化:一是用户群体变化,在线诊疗的用户群体的年龄从年轻人逐步发展到全年龄阶段,表明更广泛的公众对于线上问诊的形式开始接受;二是问诊地域上呈现出从一线城市居多转变为中西部地区问诊量高于一线城市,如云南等地,说明对于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在线诊疗已起到有效的医疗资源补充的作用;同时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地区问诊量也更大,如广东地区,说明政府开放的态度更有利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三是在线问诊的病种也呈现多样化趋势,表明公众对于在线诊疗的信赖度正在提升,在线问诊作为线下就医的辅助以及分诊作用正在得到进一步的认可。在当前国内的互联网医疗政策下,在线问诊主要发挥健康咨询、慢病复诊、疾病导诊等方面的作用。谢红认为,线上线下医疗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提升医患信任,优化用户在“云医院”的问诊体验,平安好医生依托平安集团的保险优势推出了业内首个“在线医疗全程安心保障”,该产品包含医疗责任及药品质量两大类型,涵盖医生资质、诊疗质量、药品安全等七大安心保障,最高保额达100万,旨在牢固医患之间的信任桥梁。除了保险保障之外,为持续提升在线医疗服务品质,平安好医生的“名医工作室”也在持续引入多名医疗大咖,包括近期签约入驻的长征医院皮肤科廖万清院士等顶级专家。平安好医生名医合伙人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陈国武在分享会上表示,签约平安好医生的名医工作室,能够借助平安好医生“双医模式”更高效地服务更多的患者,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更便利、精准地做好患者的全流程问诊管理,更高质量服务病患。线上诊疗作为多点执业的选择之一,灵活性、普惠性更高,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不仅便于医生的病患管理,也有助于长期病例跟踪研究。推出医生AI助手“AskBob医生站”,助力分级诊疗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智能问诊、影像辅助阅片、疾病预测等在医疗服务环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分享会上,平安智慧城市智慧医疗事业部总经理谢震中介绍了平安智慧医疗最近推出的医生AI助手“AskBob医生站”,该产品通过人工智能学习技术,在心血管诊疗方面的专业度可以媲美三级医院住院医生水平。在近期举办的亚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上,平安Askbob以97.7比93.9的比分媲美三级医院派出的参赛医生团队。与此同时,在此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国际顶级生物医药发现比赛AI Cure Open Tasks上,平安医疗科技研究院凭借“AskBob智药”核心技术,位列新冠肺炎继发感染药物抗菌性预测榜首。谢震中介绍,优异的比赛成绩背后是雄厚的技术实力。依托平安集团庞大的五大医疗数据库,智慧医疗建立起全球领先的医疗数据中心,其中疾病库包含约10万个疾病概念、42万疾病术语等;医疗产品库包含18万份药品说明书、8.4万中药方例等;处方治疗库包含15万条处方信息、3千万医学文献等;医疗资源库包含50万中国医生信息、220万科研人员等;个人健康库包含10亿诊疗信息等。目前,平安已拥有全球第二医疗科技专利申请数,具备全球领先的科技实力。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和三甲医院的医疗能力分化严重,分级诊疗这一政策倡导的落实困难重重。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人工智能以及检测设备“上云”等方案的赋能,在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方面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技术驱动的新途径。谢震中介绍,平安智慧医疗通过与全球领先的医学健康企业、知名三甲医院等展开合作,已开发出覆盖3000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模型及30多种全科常见病的用药推荐模型。其中,智能眼部筛查系统由平安智慧医疗、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美国光视共同研发,不仅运用于三甲医院的辅助诊疗,更进入上海的社区卫生中心,通过将筛查检测结果与三甲医院名医直连,实现了患者的无缝转诊,切实发挥出了技术助力分级诊疗的作用,受到居民们的追捧。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孙兴怀教授是该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孙教授在分享会上介绍,由于市民对眼科疾病的认识程度较低,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病情往往已经很严重,事实上,很多眼底病变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但在社区卫生服务基层薄弱的地区,眼科服务供给远远不够,眼科检查设备也非常紧缺,一台好的设备可以辅助医生极大地提高诊疗水平和效率。孙教授介绍,OCT智能眼部筛查系统具备效率高、操作简单的特性,是业界第一款将自动化OCT眼底组织结构成像和AI病灶筛查无缝结合的人工智能影像筛查系统,能够覆盖20多种病灶,可在3分钟内完成检查并获得智能筛查报告。这台智能眼部筛查OCT系统在2018年下半年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共同完成了临床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系统在图像质控、病灶检测、急迫性判断3项辅助医疗任务中准确率为99.2%、98.6%、96.7%。一直以来,作为分级诊疗的基础,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但目前基层医疗资源仍然分布不均、医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随着这样的先进设备落地基层,进驻上海市各个康健驿站,有效帮助了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地开展疾病诊疗,让病情急迫的患者得到早诊和及时的转诊建议,充分发挥疾病筛查的公共卫生价值。搭建DRG综合管理平台,赋能医保精细化管理随着国家医保局出台《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未来统筹地区医保总额预算与点数法相结合,实现住院以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将成为各地试点推行医保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方向。该政策也被业内认为是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破除现有按项目付费模式导致的“以药养医”等弊病的有效手段。在平安医疗生态圈的体验分享会上,原中欧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蔡江南教授认为,医保改革中,支付方式改革是重要一环。现行的医疗支付方式是对每一项具体的服务和产品进行支付,例如检查、治疗、用药、耗材等,即按项目付费。而提供这些项目的医院主体并不对此承担财务责任,甚至有动力通过过度治疗弥补收入不足,这就引发了增加使用、甚至过度使用医疗服务的现象,给医保支付带来巨大压力。而医保改革所推行的住院治疗按相关诊断组进行打包支付(DRG)的模式,将财务责任在医保支付方和医疗提供方之间做了有效的分摊和平衡,从制度上引导医疗服务在确保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其性价比,以实现医院、医保、患者的共赢,打造价值医疗体系。平安医保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杨伟栋表示,平安医保科技一直聚焦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重点领域,依托科技驱动、数据赋能、医疗生态、保险经验、金融服务五大优势打造“系统+服务+运营”的智慧医保一体化平台。以今年启动试运行的常州医保局DRG项目为例,经过模拟测算结果可以看到显著的效果:一是病案质量得到提高、整体入组率从60%提升到了93.8%。二是服务效率提高,2020年度住院日的增长趋势得到了良好控制,平均住院日游了明显下降,另外费用效率的增速也在年内逐渐放缓。三是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相较于往年,收治病人的复杂程度得到了较大提升。四是在DRG支付下,医保基金得到了更合理的分配。同时,为助力医院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平安医保科技协同常州医保局及16家医院共同推进“局院一体化”建设。借助信息化系统赋能,通过基础库、数据采集与管理、病案全流程质控、智能编码等服务,推动医疗机构在医保DRG支付方式改革下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最终促进医院逐步向临床过程和结果兼顾的精细化管理转变,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经营效能。据统计,平安医保科技提供的智慧医保解决方案中的”综合支付(DRG)”服务,现已覆盖深圳、常州、吉安、鞍山、聊城、青岛、三亚、潍坊等城市。除了DRG综合管理平台之外,平安医保科技还深度参与了国家医保局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和多个省市级医保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开发“数据中台+数据应用”的医保大数据综合治理产品。截至目前,在已开标的省份中,平安医保科技核心标段中标率达到100%。(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最终解释权归中国舆情法治网山东工作站所有。) 内容来源丨中国新闻网 编辑丨中国舆情法治网山东编辑部 投稿邮箱:zgyqfzwsd@126.com 联系方式:0531-55775556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智慧医疗新突破?深睿Dr.Wise®携手中日医院,C轮融资开启人工智能影像云新篇章!?
AI医师助手

智慧医疗新突破?深睿Dr.Wise®携手中日医院,C轮融资开启人工智能影像云新篇章!?

深睿医疗携手Dr.Wise®推出AI医学辅助诊断系统,由联合创始人/CTO李一鸣与中日友好医院崔勇教授签约战略合作,致力于通过深度学习和核心算法提供智慧医疗服务解决方案,覆盖肺部和胸部平片检查,并已通过C轮融资获得阳光保险集团领投的资金支持,将用于扩展人工智能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及构建生态系统。
这种演技,真的能打动人心吗?
AI情感助手

这种演技,真的能打动人心吗?

这篇文章批评了某些演员在表演中过于强调自我魅力,忽视角色的内在放松感,导致演技浮夸,与角色真实情感相去甚远,呈现出一种过于自信和自我中心的气息。
医学科普的AI应许之年,百度健康的三重价值
AI医师助手

医学科普的AI应许之年,百度健康的三重价值

办公室隔壁的小张最近上班时间常常摸鱼,他正在在短视频平台搜索“痔疮怎么办” 经过了多番短视频号脉,他的病症“一步步加重”,从一个小小痔疮,发展成为肛周囊肿,甚至肿瘤。在精神打击中回过神来,小张发出呐喊:“医学科普能不能靠谱一点!” 自从互联网信息不断膨胀以来,不同的渠道、平台、网站上,总有医学科普的身影。最开始,以信息的方式留存,此后,医学科普形式逐渐多元化,短视频、长视频内容迭出。 但直到今天,仍然未脱离出不专业、不精准、不靠谱的“三不状态”。 不过,随着医疗大模型的落地成熟,医学科普再一次走到台前,这一次的最大变化,就是专业度的提升。 医学科普,或迎来一次供给侧改革的应许之年。 ??‍⚕️ 主笔/ 布吕✂️ 文章架构师/ 立立 ? 出品/ 良医财经 01 医学科普迎来超级需求增量 30个医学常识、心率的正常范围、肺结核不能喝浓茶、4种蔬菜肝不好的人不能吃…… 信息爆炸的今天,医学科普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刚需。除了对日常入口的食物、药品等食用须知之外,更多人还会针对自身的病情在网络上搜索相关消息。 一些病患为了寻找疾病的源头、问题、解决办法,也会在网络上搜索医疗诊断关键词,以此了解病情。尤其是在疫情阶段,通过线上信息检索,了解用药须知,大大方便了病患,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线下交叉感染,降低了医疗挤兑的风险。 但一个关键问题是,线上的医学科普并不总是“靠谱”的。 上述小张这样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曾有人戏言,“别线上看病,小病看成绝症”。 如何满足巨大的医学科普需求,同时提高科普质量?这成为当前全民健康的一个基础命题。 当前的市场,正处在三个时代背景: 1. 健康科普的线上渗透率不断提升,需求明确。 2023健康科普迎来新变化、新机遇,健康科普线上渗透率提升,健康用户时长增长47%。 2. 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化落地,政策明确。 在政策方面,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深化落地。去年6月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等联合签发《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增加全社会健康科普知识高质量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3. 生成式AI技术革新,技术明确。 个人在网络上发布医学科普消息,总有一些专业性问题,加之作者本身的知识瓶颈,并不能提供特别专业、科学的观点。 近几年,生成式AI技术的革新,带动了医学科普的发展。一个典型就是生成式AI+文心大模型的发布,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前进。 随着ChatGPT的火爆,AI与医疗的结合不断被提及。 从效能看,生成式AI在进行科普时,能提供个性化健康支持。它可以通过从大量医学数据中学习,并生成详尽、准确的医学报告,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风险。此外,可以改善就医体验。比如,快速回答患者问题、减少等待时间等。另外,它还能够简化临床工作流程,如安排预约和管理医疗记录,为医务人员节省时间。 在这三个背景下,生成式AI不仅能帮助解决医学科普当前效率低、错误多、静态化、作者多瓶颈的问题,还能带来新的局面——激发出更科学、更精准、更个性化的医学科普的需求。 02 一场AI医学科普的供给侧革命 近几年,AI医学科普已经进入到更高的台阶。过去,医学科普仅仅停留在患者病情前期的询查上,如今,病情诊断、病后治疗、用药指导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更加明确。 患者全生命周期的需求之下,AI具备四类具象赋能: 1. 助力患者科普消费体验全面升级 为了测试ChatGPT在肿瘤领域常见问题上的回答准确性,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和耶鲁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发起了一项小型的测试,研究者们选取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常见癌症误区13个问题,将这些问题分别交给ChatGPT和NCI回答,然后邀请5名癌症治疗领域专家盲审ChatGPT和NCI的回答并给予准确性评分。研究结果是:ChatGPT在提供有关消除癌症误解的科普信息方面,准确率和NCI没有明显差异,也不会提供有害的信息。 更便捷的阅读、更高效的检索、更精准的匹配、更智能的交互,通过AI,医学科普更加准确且高效,可以为患者带去体验感更好的解读。 2. 赋能医生向患者科普...
一手医疗,一手AI,平安好医生为何获得众多国际投行看好?
AI医师助手

一手医疗,一手AI,平安好医生为何获得众多国际投行看好?

 “一手资产端,一手抓健康。搞定这两头,一个人就终生离不开平安。”这是马明哲在2013年时对医疗健康领域之于平安重要意义的思考,而平安好医生则是这一思考的结果。 但任何一个新生事物想要长大,资源固然重要,不过更为重要的或许还是其所处行业的势能,刚好平安好医生所涉及的医疗与AI都在过去的几年中迎来了自己的风口。 在今年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曾明确提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而国务院办公厅更是在今年4月颁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系统。AI+医疗在政策上的红利背后则反映的是用户需求的增长。 风口显然已经来临。 而正确的定位,背靠优质资源,在正确的风口赛道上做正确的事情,这也让平安好医生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成功IPO,并且成为了全球AI+医疗第一股。这种成功或许并不是偶然,当站在今天这个时点回顾平安好医生在医疗+AI这个大风口之上做了些什么,以及将要做什么,或许就不难找到答案。 医疗+AI大风口,平安好医生做了些什么? 互联网+医疗本身并不是一个新鲜创业主题,春雨医生、丁香园等公司甚至在移动互联网还没有完全爆发之前就已经崭露头角。但很长时间以来,这些创业公司都难免遇到一个尴尬的境地,那就是一直围绕最核心的医疗场景外沿转。 长期以来,医疗最主要的场景在医院,掌握了场景也就意味着掌握着用户,所以大多数互联网医疗公司一度只能在外围做患者社区、挂号加号等事情。但2015年平安好医生创立之初就在尝试将用户很大一部分求医问诊行为迁移到线上,通过AI+医学团队的方式,以7*24小时全天候图文及视频在线咨询,为用户提供辅助诊断、康复指导及用药建议。 2017年中国发生的门诊诊疗为80亿人次,而住院率不足10%,大多数门诊都是一些头疼脑热类简单性疾病的诊疗,这些需求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可以借助平安好医生这样的平台在线上完成,而用户也不用再拖着病体跑去医院挂号排队看病,在家通过移动终端就可以完成,平安好医生由此切中了用户的需求。 在切中用户需求的同时,平安自身用户基础则帮助平安好医生完成了冷启动,加之一些成功的运营手段,作为AI+医疗先行者的平安好医生获得了不错的用户基础,上线3年注册用户就突破2亿。 在拥有了场景和用户之后,平安好医生也一直在探索AI在效率提高上的价值。创立之初平安好医生就将“AI问诊”引入线上问诊环节,如今这一功能已经为其积累了数亿条问诊及咨询数据,并进一步训练了平安好医生的医疗AI大脑。 在2017年,平安好医生更是推出了“现代华佗计划”,通过人工智能助力中医行业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并且与云知声成立合资公司——上海澔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布局家庭智慧终端。这些都是平安好医生在探索医疗+AI在更多场景下应用的努力。 而在2018年,平安好医生在AI+医疗方面的布局则是进一步加速,仅仅在2018年4月一个月之内,平安好医生就宣布了两项重要布局。一方面推出了集合在线问诊、智能诊断以及医药智慧零售于一体的“一分钟诊所”,以在线化的手段帮助用户实现完整且便利的就医服务。 另一方面,平安好医生则选了接入IBM Waston肿瘤解决方案,作为世界著名肿瘤治疗机构MD Anderson的合作方,IBM Waston在肿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一套完整的AI辅助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方案,整合了全球顶级的专家模型。而接入IBM Waston肿瘤解决方案之后,用户则相当于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得全球顶级专家的治疗建议,节省了几千美元的专家远程诊疗费用。 当然,AI并不是一个能够立竿见影的事情,它需要足够大的场景,足够多的数据进行模拟和训练,但平安好医生在这一系列努力之下,则实现了5-6倍提升医生服务效能,显著提升问诊准确度效果的结果。 医疗+AI能够解决什么? 平安好医生的价值并不仅仅是提高效率和准确度这么简单,在这背后其所起到的价值或许才是更大的。 1、解决医疗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 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似乎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尤其是对于优质医疗资源而言。缺少优质初级诊疗服务及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且分布不均一直是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结构性难题的根源。三甲医院占中国全部医院总数的7.7%,但其在2016年却吸引了中国约一半的总门诊就诊人次,另一方面这些三甲医院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而根据调研机构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调研统计数据,2016年,患者获得诊治的平均时间为三小时(包括交通及等候时间),而作出有效诊断的平均时间仅8分钟,占总时间的4.4%。也就是说大量用户的时间实际上并没有花在有效的诊疗上,也是花在了无效的等待上,这或许也是平安好医生推出“一分钟诊所”希望能够缓和与解决的。 对于平安好医生而言,网络的连接价值正在解决医疗资源地理上的分布不均,而AI辅助下的效率提升则让医生能够解放手脚,将有效时间内完成的有效诊疗数量进一步增加,进而解决这种医疗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 2、让“顶尖医生”飞入寻常百姓家 所有病人都希望能够看专家,但专家的数量就只有那么多,所以才让很多专家变得一号难求。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平安好医生的医疗AI本身就成了一个集众多专家大成的专家模型,甚至平安好医生还通过与IBM Watson合作等方式,使其具备全球顶尖专家的经验和知识。 有了根据众多顶尖医生经验归纳形成的医生超级大脑,平安好医生就不仅仅能够让这些顶尖医生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也可以赋能更多的基层医生,从而覆盖和服务更多的用户。 为什么平安好医生能够做好医疗+AI? 做好医疗+AI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但为什么会是平安好医生能够做好呢?或许这并不难回答。 一方面,平安好医生本身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医疗服务生态,拥有足够多的用户和足够大的场景,AI只是一种赋能方式。基于平安集团整个的大生态,平安好医生还能够实现用户医疗健康服务的完整闭环,这也大大提高了AI模型训练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一方面,平安好医生自身对于新技术十分重视,虽然脱胎于金融,但平安好医生从来不缺乏科技思维,其本身的出发点始终都是解决用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AI只是其中的一种技术解决可能性。 而在上市之后,在资本市场的看好和助力下,平安好医生获得了流通性更强的融资渠道,能够帮助平安好医生进一步扩展规模,提升服务体验,进而加速商业化进程和盈利的实现。 基于对这一点的看好,小摩、花旗等多家国际投行也在最近纷纷调高了平安好医生的评级,其中花旗首予其目标价60港元的“买入”评级,而小摩则给出了目标价68港元的“增持”评级。这种来自资本市场的看好也直接说明了平安好医生未来在成长性上的价值,因为钱是最不会说谎的东西。 平安好医生是国内互联网智能医疗的代表,其一直都在积极的探索各种新的路线,但它始终都没有背离初心,那就是解决国人的看病问题,这是一个几万亿的市场机会。 就像平安好医生董事长王涛所言,“无论商业模式如何变化,移动医疗的本质是医疗,说到底就是赋能医生,还患者体面的就医体验。”这也是平安好医生在医疗+AI上的终极目标。
深度解析AI医疗独角兽——Babylon Health
AI医师助手

深度解析AI医疗独角兽——Babylon Health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 我们吧!!~ Babylon Health自创建之日起就一直出现在聚光灯下,科技媒体们对其好评不断,投资人也对其青眼有加。 2016年,Babylon Health被知名科技媒体Wired评为“2016欧洲最热门的创业公司之一”。公司曾入围Meffy奖,并获得BT(英国电信)公共部门创新奖。同时,Babylon Health还被称为热门健康科技公司100强。目前,Babylon Health的用户已覆盖全球140多万人,横跨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Babylon Health,看它何以如此受到投资人和用户的青睐。 1 1 Babylon的创立故事 Babylon Health(简称Babylon)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一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数字化医疗服务的保险科技初创公司。 公司创立之初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全世界人民在手机上就能随时获得合理价位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保健的大众化。随着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的快速商业化,AI在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并将改变医疗诊断和疾病治疗的方式。传统医生看病可能需要花10分钟来了解患者的病症。现在一个AI机器人,可能只需几分钟就能了解患者的过往病史,生活的环境和气候,并通过背后数十亿的数据来对病症做分析。Babylon将尖端科技与专业医学知识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的数字健康工具服务,以及与全科医生线上沟通的视频咨询服务。 Babylon Health现有的业务范围是英国和非洲的卢旺达,但是已经有进军中国、美国和中东的计划。事实上,Babylon和这些地区主要保险公司的接触已经颇有进展,Babylon向其使全世界人民在手机上就能随时获得合理价位的医疗服务的远大目标一步步前进。 Ali Parsa博士是Babylon Health 的CEO兼创始人。他是一名英国的连续创业者,在2013年创建Babylon之前,他曾于2004年创办了欧洲最大的临床医生合作网络公司Circle。在当时英国经济萧条时期,Circle仍创造了年收入超过2亿英镑、员工超过3000人并且成功IPO上市的成绩。 Babylon Health创始人 Ali Parsa(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在经营Circle这些年,Ali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医疗保健需求。他认为,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医疗服务资源充足,患者看病相对比较容易,但在发展中国家,就医难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Ali发现,世界上几乎有一半的人口难以获得最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这让Ali萌生了一个想法:将医疗服务装入人人拥有的手机中,将健康管理带入日常生活。于是,Babylon App和其GP at Hand服务诞生了——一个装在口袋里的AI医生。 Babylon的创建初心就是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做到医疗保健大众化,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合理价位的医疗服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Babylon Health虽然是位于老牌发达国家英国的公司,却并没有把公司发展局限在英国国内,而是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全球,也发掘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传统医疗费用偏贵和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等现象的数字诊疗市场蓝海。Babylon Health为全球范围内医疗大众化所做出的的努力和他们所使用的先进AI技术使得它赢得了投资人的青睐,顺利融资成为了深受瞩目的保险科技市场独角兽。 2 Babylon的融资情况 截至目前,Babylon在成立的6年时间内,已经成功完成三轮融资,总融资额达到6.35亿美元。企业估值超过20亿美元,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 2016年1月,Babylon Health首次融资便轻松拿下2500万美元,由Kinnevik AB领投,Hoxton Centures、Richard Reed和Mustafa Suleyman等跟投,用于支撑Babylon AI诊疗平台的搭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咨询服务。 2017年4月,Babylon Health完成了6000万美元B轮融资。这笔投资被认为是欧洲医疗保健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
就医指引不再迷茫?智能机器人带你找答案!
AI医师助手

就医指引不再迷茫?智能机器人带你找答案!

赵先生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因腹痛寻求消化内科帮助时,智能导诊机器人“晓医”准确指引他前往五层B区北侧的科室,这让患者感叹机器人的实用价值。解放军总医院引入智能导诊机器人以弥补传统指引服务不足,尤其对于外地患者来说,其快速、多语言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了信息服务水平。同时,医疗AI如腾讯觅影在医学影像领域显示出高准确度,通过学习内镜照片帮助提高早癌诊断率,但在应用中也面临医生接受度、数据隐私和法律伦理等问题。尽管存在挑战,医疗AI的发展前景被看好,尤其是在中国,该领域的技术水平正在追赶美国,并得到政策支持的推动。
AI如何改变医疗?未来已来,热切期待!
AI医师助手

AI如何改变医疗?未来已来,热切期待!

Sure, I'd be happy to help! Here's a concise summary of the article:"Part 01 introduces the exciting prospect of AI transforming medical care with its 'magic wand.' It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of AI in enhancing diagnosis accuracy, personalized treatment plans, and streamlining administrative tasks. Part 02...
医疗AI该踩的“坑”都踩过后,腾讯健康要如何玩转医疗大模型
AI医师助手

医疗AI该踩的“坑”都踩过后,腾讯健康要如何玩转医疗大模型

导读 大模型在医疗业务领域有很大的潜力,但是要达到人们理想中的阶段并不简单。 9月7日,在2023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混元”大模型正式亮相。它是由腾讯全链路自研的通用大语言模型,拥有超千亿参数规模,预训练语料超2万亿tokens,具备强大的中文创作能力,复杂语境下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可靠的任务执行能力。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指出:目前,混元大模型已经接入腾讯50多个业务并取得初步效果,包括腾讯云、腾讯广告、腾讯游戏、腾讯金融科技、腾讯会议、腾讯文档、微信搜一搜、QQ浏览器等业务和产品;千行百业也可以通过API调用“混元”,或者将“混元”作为基底模型,为不同产业场景构建大模型应用。 今年以来,由ChatGPT通用大模型引发的新一轮医疗人工智能热持续升温。9月8日下午,腾讯将在2023年全球数字生态大会腾讯健康专场发布一系列医疗AI升级产品。腾讯健康一直坚持推进医疗AI研发和应用,特别是“腾讯觅影”系列产品已经广为医疗行业所熟知。 那么,通用大模型有可能率先在哪些医疗场景落地?传统医疗AI与之相比,如何各自定位?HIT专家网就上述业界关心的问题,采访了腾讯健康总裁吴文达。 腾讯健康总裁 吴文达 医疗AI路上,该踩的“坑”都踩过 近年来,腾讯在医疗AI领域做了不同的尝试。吴文达坦言,该踩的“坑”,腾讯都踩过了。“我们一定注意医疗用户的需求、落地场景,以及用户有没有合适的团队。”特别是过去3年疫情的影响。一方面,“腾讯觅影”快速部署到武汉抗疫一线,证明了AI的价值;另一方面,疫情延后了很多产品的临床试验,虽然青光眼、结直肠、肺炎三个疾病AI都已经获批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三类证,而且前两者还是“创新医疗器械”,但是还有其他疾病AI临床试验的进度受到影响。另外,医疗AI还需要突破许多壁垒:医院的购买动力是否足够?医疗安全、质量,对医院而言都是成本项目,可能暂时还不是必需的项目。好在最新政策风向显示,医疗安全和质量可能成为医保付费的依据。因此,从合规、医保支付等角度,医院未来应该有动力引入AI辅助提高临床质量和安全水平。再比如,将AI类产品纳入计价目录。对于腾讯这样的科技公司而言,需要与传统药械流通伙伴紧密合作,搭建新的渠道,帮助推进关键的政策和市场配套工作。这些踩过的“坑”,让腾讯对AI的开发迭代有更多考虑。即首先考虑有没有临床价值,其次还要考虑诸多问题:付费模型、动力来自哪里?合作伙伴在哪里?“医疗体系太分散了。我们还需要通过伙伴、渠道,一起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吴文达认为,腾讯健康做的最根本的事情是用科技赋能行业,把生产工具封装为一个软件平台,给到高校、医院、医生、药械企业等。因此,腾讯天衍实验室做医疗AI研究的时候,就努力做到能够即插即用。比如,将AI能力封装在“家庭医生助手”里,再输送给开发企业微信应用的软件开发商,就能帮助社区医院很方便地应用AI。就在最近,基于大模型的腾讯导辅诊AI,已经被纳入贵州省黔南州远程协作的标准作业规范,融入当地多年打造的数字化分级诊疗体系,嵌入基层医生诊疗系统,同时结合专家远程指导,让基层医生“能看病、敢看病”。 解决实际问题是大模型、AI的切入点 “腾讯关注大模型的切入点,有点不太一样。核心是要能解决实际的产业问题,否则就没有价值。”吴文达介绍,对于腾讯健康而言,与通用大模型有关的应用场景,主要涉及医疗、医药两个业务领域。其中,在医疗业务领域,腾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发挥大模型的作用:一是帮助医院训练大模型。医院如果希望训练专业领域的模型,往往缺少相应的研发能力和预算。腾讯以全公司之力打造的“混元”大模型,通过大量中英文语料训练,丰富了大模型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医学领域有自己的专业术语体系,腾讯将多年来积累的医学知识图谱放到大模型的底层进行训练,包括大量英文医疗文献。增强大模型的知识体系,是腾讯在医疗领域训练大模型的出发点。二是如何应用于临床。是否大模型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就可以把医生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还是多了一个辅助手段给医生?尽管大模型已经展现了多种可能性,但对于临床决策支持(CDSS)类产品来说,必须首先做充分的临床试验。CDSS的可解释性包括表面的可解释性以及深层次专业性解释,都非常重要——这是最能说服医生的方式。此外,还有数据隐私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这都是大模型落地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对于医药、器械企业,应用大模型的方式就不一样。一是药物研发创新。二是医药流通、药品说明书、药物临床试验相关工作,大模型都能发挥作用。腾讯健康的定位是医疗行业“数字化助手”。医院的业务包括医疗业务和非医疗业务。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医院可以提供便捷患者就医、院内办公的非医疗业务。腾讯可以把大模型通过公有云或私有化部署以提供多样化服务,也可以让用户把中小模型放到云端训练,同时确保数据安全,承担IT基础运维保障。如果未来可以通过调用公有云API的方式,让医疗行业享用到大模型的能力,将会带来很大的进步。新近的案例是,上海仁济医院运用腾讯医疗行业大模型,以互联网医院适老化服务为重点,再次提升了智能客服的水平,为老年患者提供更温暖、便捷的医疗服务。 要比较大模型的成本是否占优 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还是要考虑成本、效率等要素。“不要因为是大模型,就一定要用它。”吴文达说,“虽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大模型,但我更关心,它们如何真正落实到临床业务场景。我们过往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经验,还要比较大模型的成本是否具有优势。”吴文达认为,其实,不是所有医疗健康业务都需要通过大模型来提升智能化程度。比如,导诊、分诊业务,已有AI产品就可以满足业务需求;腾讯本来就在做AIDD(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Drug Discovery,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大模型在该领域能否具有更好的性价比,一定要做比较研究。吴文达强调,腾讯大模型与医疗行业应用软件企业主导训练的小模型,不是竞争关系,而是潜在合作伙伴。医疗应用软件开发商也是在客户的需求下推进这类研发,本质是对HIS、EMR等应用产品的开发完善,短期内也不会把模型作为主要的产品。“从可复制性、运营成本,如何维护更大的机房等方面看,即便帮助医院做本地化部署,医疗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商也会遇到和腾讯一样的问题。”吴文达表示,“如果理性观察不同的生态,即便开源模型也有很大的迭代成本;如果不能及时迭代,就会落后很多。而大厂有持续稳定的迭代,经过较长时间就会看到不同生态模式的区别。”面对大模型带动的人工智能新浪潮,吴文达感到很开心:“互联网大厂,可能只有腾讯还在老老实实去拿证。这是腾讯的一份责任,就是希望能够带动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吴文达透露,“2023年腾讯生态大会,我们将发布很多大模型相关的产品,但会务实地去看这件事。”关于腾讯医疗AI的更多答案,将在9月8日下午举行的“2023腾讯数字生态大会腾讯健康专场”揭晓。人物简介吴文达,腾讯健康总裁,世界卫生组织数字医疗技术咨询委员会专家,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名誉教授。 吴文达现带领腾讯医疗健康业务,以数字技术助力医疗健康事业创新升级,践行公司“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愿景。在他的领导下,腾讯一方面助力个人,打通资讯、挂号、问诊、购药、支付等健康服务环节,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助力政府、医院、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的智慧升级,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供给侧创新。 吴文达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数字医疗技术咨询委员会(WHO Digital Health Technical Advisory Group)专家,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制定数字卫生愿景和战略。过去十年,吴文达还担任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为攻读公共卫生硕士学位的学生讲授“卫生保健战略”课程。加入腾讯之前,吴文达曾在比尔及梅琳达 • 盖茨基金会北京办事处担任副主任。此前9年,吴文达在麦肯锡公司担任全球副董事合伙人,领导大中华区医疗健康业务。 “2023腾讯数字生态大会腾讯健康专场”直播二维码 近期热文 任连仲专栏 | 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紧扣四项基本指标 恩泽医疗曹坤:地市级医院如何精耕细作互联网医疗医院CIO班学员感言 | 培训班让我找到了“娘家人”数据治理从源头做起:医院工作人员信息的维护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长按二维码可申请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 寻求“商务合作”,长按二维码可快速与我们取得联系 投稿:gong_chen@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HIT专家网和原作者所有。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文章内容进行传播。
请别用谣言阻止医疗AI的真相
AI医师助手

请别用谣言阻止医疗AI的真相

来源:医学之声 前段时间,在医生圈里广泛讨论着一件前沿的事儿——Watson给医生用?人工智能究竟靠不靠谱?接下来,医学之声通过系列调查,还原一个医疗AI的真相。 提到人工智能(AI),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2016年3月谷歌公司研发的、击败世界围棋冠军的AlphaGo?是银行门口的智能机器人客户服务?还是抖音里的智能机器人? 其实,除了实体机器人,虚拟机器人也正在各行各业发挥光和热。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Watson作为由世界科技老大哥IBM研发的最领先的人工智能工具,被百洋智能科技引进中国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生使用,医学界对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也越来越火热,很多裁员风波、开错药风波、无用风波等谣言甚嚣尘上。 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质疑与挑战,但真相终归会尽展人前。 Watson——医生的GPS 为了帮助中国的医生和不知情的人们了解真实的Watson,IBM  Watson Health 副总健康官、肿瘤学家 Nathan Levitan访华期间对研发Watson的“癌症危机”初衷做出了解释,他表示,“癌症是全球危机,每年新增癌症患者1400万人,未来十年癌症治疗需求增长42%;全球范围内医疗专业人士还面临着医疗数据爆炸难以及时消化的窘境;40%的患者因为没有得到标准化治疗而失去生存机会……这些挑战都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中美癌症五年生存率相差巨大,美国癌症五年生存率是67%,中国癌症五年生存率是37%,而且中国癌症规范化治疗低于50%。在癌症将成为慢性病的大趋势下,中国的人口基数众多,专家资源严重不足,治疗分散在各级综合医院,规范化标准化治疗亟待进一步提高。” 正是基于上述癌症治疗的现状,为了提高我国癌症五年生存率,百洋智能科技与IBM合作,于2017年引进Watson的两项健康产品线:Watson for Oncology(WfO)和Watson for Genomics(WfG),分别针对肿瘤患者规范化治疗与肿瘤患者个性化精准治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秘书长江泽飞把AI比喻成医生的GPS导航,可以帮助医生减少肿瘤治疗过程中的“违章”与事故。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许青教授则是将Watson灵活应用到临床教学、医生培训以及大医院和基层医院之间的MDT帮扶等方面,他说这样不仅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率,而且为医联体之间优质资源共享、为肿瘤治疗决策提供了便捷。 中国价值——本土化的Watson应用场景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Watson已经在全球惠及了14万名患者,所有与之接触过的病人或高达29.5万人。 在中国表现如何呢?截至2018年11月4日,“ Watson”方案已在我国81家医院签约落地,地域覆盖20多个省、40多个城市,服务的患者人数超过4万人。 百洋智能科技认为,Watson给我们医疗实践带来很多便捷和可能的同时,也在我国寻找到许多应用场景。比如: 1、为国内上下级医院之间、国内与国外专家之间开启远程会诊; 2、创造“电脑、人脑、患者”三位一体新的MDT模式; 3、Watson参与院内、区域、及全国乃至国际大型学术交流会议,促进肿瘤疗理念及技术学术推广; 4、Watson融入日常临床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诊疗思维能力、治疗方案规范性、全面性,及患者沟通、人文关怀等综合素质; 5、Watson融入医联体,给基层医院及医生提供更便捷的指导和提升,给他们提供最新的治疗循证医学依据。 针对Watson治疗方案的价值,百洋智能科技CMO王必全举了南京市第一医院的例子。南京市第一医院是江苏省大多数肿瘤患者的第一站。该院对314例胃癌病例治疗方案与Watson方案进行对比,方案一致的病人比不一致的病人平均多活4~5个月,这相当于一个肿瘤新药所延长的生命。 人工智能,完成对生命的期许 在中国日渐增多的使用过Watson的患者中,也已经有一些真实的患者案例,他们对Watson带来的信心和规范化治疗方案表示认可。 80岁高龄的朱老先生在2017年3月确诊早期胃癌,术后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但患者极不放心,认为自己“已经无药可救”,2017年4月在青岛市立医院使用Watson,Watson也建议定期检查。在治疗完成之后,患者写的感谢信中表示:“Watson完全解除了我的思想负担,我一个退休工人享受到世界级的医疗手段,做梦都不敢想。 ” 61岁的李女士2017年3月确诊直肠癌,术后经过化疗和放疗等辅助治疗、一线转移和二线转移治疗。原就诊医院采取四药联合方案,患者严重不耐受,无法站立行走;2018年5月原医院下病危通知书。2018年6月医生确认使用Watson出具的单药治疗方案后,患者目前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显著好转,于2018年国庆期间独自爬上长白山。 还有65岁的袁女士,在2018年5月确诊肺癌IB后手术, 但术后犹豫是否要化疗?化疗担心过度治疗,不化疗又担心复发转移,患者家属陷入艰难的抉择。2018年7月使用Watson,Watson推荐的化疗方案顺铂+培美曲塞,与患者在湖南某大型三甲医院知名专家处取得的方案完全一致,患者家属表示:“看到Watson结果后,脑子里化疗不化疗两个小人打架终于有了结果。” 期待医疗AI的未来 其实,AI除了在肿瘤治疗方案方面的应用,也应用到包括分诊、问诊、支付、亚健康检测、疾病风险预测、慢性病管理、影像诊断等医疗服务的多个环节。例如,AI已经被用于增强截瘫患者的行动能力;浏览新闻查找新出现的和重新出现的疾病威胁;管理“医疗道路上”的交通,减少其交通事故和提高道路安全;开发新的药物和疫苗等等。 那么,为什么AI在医疗行业的发展如此迅速?一方面,这是医务人员和人民大众的共同呼声。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医生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所以医生需要借助AI实现高效、快速、准确的诊疗;同时,患者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希望借助AI实现便捷、优质、高性价比的就医体验。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为了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坚持科技强国之路,出台制定了很多支持AI发展的宏观政策。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要“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迫切民生需求,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为公众提供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服务”。 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AI在医疗行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定将为人类医疗事业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我们也会享受到AI给我们带来的越来越多的便利和优质服务。 推荐阅读: 儿童看病加价30%,“儿科医生就应该凭本事吃饭!” 感恩有礼!@所有人,20G免费医学资料等你来领取! 内容涉及:肿瘤年会文档、临床操作规范、中西医教材、中西医书籍、名校授课视频等资料。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