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取代医生吗?“AI+医生”与现在的互联网医院有何不同?试用过“AI+医生”的患者的真实感受如何?2024年8月17-19日,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举办了“AI+医生”义诊活动、医师主题论坛等系列活动,探索通过人机协同的方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创新路径。

【现场直击】3分钟问答,15分钟出结果

只需轻扫二维码,手机屏幕上的“AI+医生”就会弹出对话框。跟随着“AI+医生”的提问,十来个问题之后,“AI+医生”就会给出基本诊断和初步处方。此时,信息和诊断都已同步到医生诊台,当患者坐到医生面前时,医生只需要再根据患者情况,确认诊断和处方即可。

现场直击“AI+医生”!能代替医生吗?患者、医生说……

扫码体验“AI+医生”义诊,流程简单

“问答大概只花了3分钟,问题指向都挺清晰的。加上后续真人医生的问诊出诊断的时间,大概全程15分钟就搞定。很高效很顺畅!”刚刚体验完“AI+医生”的黄先生告诉记者。

24岁的黄先生因为跑步时右髋部疼痛,特地前来体验了此次义诊的AI+医生模式。

“我是研一学生,平时也会利用AI查资料。我觉得用好AI能提高效率。我也没有想过担心AI会出错,因为我知道这个AI之后还有真正的医生在把关开处方。”黄先生特别赞赏“AI+医生”的快速反应和便捷性,“不过,现在的‘AI+医生’还无法通过视觉、嗅觉等进行诊断,这是我希望后续能继续优化的。像我这次在看真人医生时,医生就叫我做了个抬腿的动作,指出了我动作的错误,如果未来‘AI+医生’能做到这样,肯定会更方便。”

【医生点评】

“AI+医生”行不行?精度与温度需共存

患者感觉便利快捷,一线医生试用观感如何?

8月17日上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携手医联集团共同举办了“AI+医生”义诊活动。与一般的义诊不同的是,在此次义诊活动中,出现了首次在国内参加义诊的“AI+医生”。

本次义诊中,“AI+医生”的组合共完成了100个有效病例的接诊活动。这种模式下,AI不仅发挥了快速筛选、辅助诊断的作用,还促进了医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决策优化,共同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现场直击“AI+医生”!能代替医生吗?患者、医生说……

“AI+医生”义诊活动

“AI技术在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医生的人文关怀与安全守护仍然不可或缺。除了疾病诊断,医生能够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耐心解答疑问,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参与义诊活动的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艾毛毛表示,“所以我认为医生不是被技术取代,而是与之共舞。”

“AI辅助下的诊疗简化了患者病史采集流程能够节省医生的时间。医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病情,有更多的时间去倾听患者的声音,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贴心的服务。”参与义诊的脊柱外科医学博士陈龙表示,不过AI在方言识别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但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预示着医疗服务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热点讨论】协同而非替代

“AI会取代医生吗?”对于这个热门问题,8月19日下午,医院在“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4年庆祝中国医师节活动”中,特别设置了“AI会取代医师吗?”主题医师论坛。

论坛上发布了8月17日当天AI义诊结果。通过对义诊当天病历进行点评,并从问诊准确性、推荐辅助检查准确性、诊断准确性、治疗方案准确性、可信度、人机交互性等六个维度进行打分,最终AI问诊取得了8.16分(10分制)的成绩。

现场直击“AI+医生”!能代替医生吗?患者、医生说……

论坛 “AI的介入,能有效缩短医生的问诊时间,医生更能从AI预问诊的范围外补充医疗诊断,使诊断完整性、准确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AI不能完全替代医生,它更像是医生的助手,在诊前或诊间提前开始问诊。”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全科医学科二区副主任吴文法作为点评专家对“AI+医生”义诊活动给出评价。

“尽管AI在提高诊疗过程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效率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医生的角色。医生给予病人的不仅仅是医学上的治疗,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以及医生的直觉,这是些都是任何人工智能无法复制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黄逸辉表示,“通过‘AI+医生’的模式,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确保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平衡技术与人文关怀,确保医疗服务不仅高效,而且充满人情味。AI与医生是协同,并非替代。相信‘AI+医生’的合作模式将为医疗服务开拓出新的景象,我们期待这一模式的广泛应用,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这种创新的服务方式。”

文|记者 林清清 实习生 钟佳禾

通讯员 胡颖仪 孙冰倩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