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AI:心灵与科技成长的交融
借此文,作为本号的发刊词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AI)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而,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我们是否曾思考过:AI的发展与人类心灵的成长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东方的禅宗智慧源远流长,现代科技以AI发展为新的突破,他们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如何在AI的颠覆性发展中维护人类灵魂的自由和独立? 01 引子 2023年11月,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访问了美国硅谷,先后到访了Meta(原Facebook)、苹果和谷歌三大科技巨头,并在Meta总部发表了题为《禅宗遇到 AI》(Zen Buddhism Encounters AI)的演讲。演讲主旨总结如下: 禅宗是中国佛教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发展最成熟的宗派,其中心思想可概括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追求心灵的觉悟,它是对佛陀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同时又融汇了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其修行方法以真修实证为主,不受任何知识、逻辑、思维乃至意识所束缚,是修禅者对解脱智慧的流露。禅宗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当禅宗遇到人工智能时会发生什么?技术进步能否取代道德伦理进步? 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并且经由程序和算法可能会表现出类似于人类的感知,但是人工智能并不能具备我们禅宗所讲的觉悟的心性。人类面对此人工智能应该保持头脑清醒,应该如禅宗所倡导的那样向内寻求,得到超越解脱的本觉智慧。 禅宗是强调修禅者通过自身的精进和努力,逐渐提升觉悟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困惑和烦恼,AI作为一作工具,可以检索查找相关经典,从而对治各种疑惑,为修禅者提供辅助和便利。 针对人工智能和禅的关系,主要阐述了两个观点:人应该通过自身精进和努力提升觉悟和境界得到超越解脱的智慧;人工智能不具备觉悟的心性,但可以帮助检索资料,提供辅助和便利。 可以说这个总结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及趋势阐述的不够深入。感觉释永信方丈离一个禅宗大师的距离还比较远。 02 禅的历史溯源 “禅”作为一种修行方法,是从古印度的梵文音译过来的,起源于印度禅修,最开始的修禅方法,是指进行安静深入的思索。作为一个佛教派别,起源于南北朝,达摩被认为是中土禅宗的祖师。据考证,达摩大约是公元520年前后,也就是南北朝时期,由印度来到中国,达摩曾经和南朝的梁武帝谈论过佛法,但梁武帝所追求的是世间福报,而达摩讲的是出世解脱,两个人谈得并不投机。于是,达摩一苇渡江,北行到了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达摩禅法的依据是《楞伽(qié)经》,主旨就是禅定思索要心如墙壁,不容许妄念和执念侵入,直到达成破除一切后的空寂境界。 达摩初祖后,又历经其后几代的传承者依次有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等。禅宗传承的影响,自四祖道信时开始扩展,结束了流动生活,于黄梅双峰山聚众定居,垦荒自给。五祖弘忍始为朝廷承认,其禅称为“东山法门”,门徒布于全国,形成许多传禅基地。安史之乱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 这其中六祖慧能学禅的故事广为人知,慧能三十多岁时向五祖弘忍学法,弘忍问他:“你是岭南来的蛮夷,怎么能成佛呢?”慧能只说了一句话,“人有南北,而佛性无南北”,让弘忍就接受了慧能。八个月后,弘忍准备在弟子中选一个传授衣钵,也就是做他的接班人。方法是每人做一篇偈(jì)子,在弘忍当时的弟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神秀,神秀做的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听到神秀的偈后,也做了一篇,就是那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师父弘忍听到,就让慧能夜里到他那里去。当晚,他为慧能讲说了《金刚经》,当慧能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时,立刻大悟。弘忍知道慧能已经悟了本性,就定他为六代祖,送他秘密回广东曹溪隐居。 北宗尊神秀为领袖,强调“拂尘看净”,要求“慧念以息想,极心以摄心”,通过打坐“息想”,起坐拘束其心,实现拂除客尘烦恼,清净自心的目的,被称为“渐悟”。南宗奉慧能为领袖,经慧能弟子神会等人的努力,主张心性本净,觉悟不假外求,不重戒律,不拘坐作,不立文字,强调“无念”、“无相”,“即心是佛”,“见性成佛”,自称“顿门”。 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青原两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临济宗在宋代形成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在唐朝时,禅宗传入日本。禅宗最早在日本并不发达,直到宋代时,一位日本和尚两次来中国学禅,将禅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的临济宗带回日本。临济宗以单刀直入、使人顿悟为特色,恰好当时掌握日本国家实权的北条氏对禅宗热情信奉,甚至皈依了禅宗,于是禅宗越来越兴盛,逐渐融入并植根在日本文化和精神的方方面面中。近代以来,又通过铃木大拙这个日本人撰写《铃木大拙禅学入门》,将禅宗思想传递到西方,并且在西方产生了持续影响,西方许多重要的人物,如哲学家海德格尔、心理学家荣格,甚至是乔布斯,都受铃木大拙影响,西方重要的思潮运动,如“垮掉的一代”、嬉皮士运动都将铃木大拙的思想奉为经典。 03 禅到底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如果理解了这句话,那么就可以不用看以下这段话。 禅宗的主流,是沿着慧能的路线发展的。在其中,空宗与道家的结合,达到了高峰。空宗所谓的第三层真谛,禅宗谓之为”第一义”。在佛教哲学中,空宗(即中观派)是探讨空性(śūnyatā)的宗派,而“第三层真谛”通常指的是三谛(三重真理)中的最后一谛,即“非空非有”或“中道”。这三谛分别是: 1. 世俗谛(相对真理):这是对现象世界的描述,承认一切法(事物)的存在,但这种存在是因缘和合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 2. 绝对谛(绝对真理):这是对事物本质的描述,指出一切法都是空无自性,即它们没有独立自主、永恒不变的实体。 3. 中道谛:这是对前两谛的综合,指出事物的存在既不是完全实有,也不是完全虚无,而是超越对立的,即非有非空,是一种不偏不倚的中道观点。 禅宗所谓的“第一义”或“第一谛”,通常指的是超越所有二元对立的真理,它不是通过逻辑思维或语言文字可以到达的,而是需要通过直接的体验和内证的智慧来领悟。这与空宗的第三层真谛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了超越常规认识和语言的真理。 禅宗强调直接体验和顿悟,认为真理是无法通过概念和思维来完全把握的,只有通过禅修实践,直接体验心性,才能达到真正的觉悟。因此,“第一义”在禅宗中指的是那种超越言辞和思维的直接领悟,它与空宗的第三层真谛都指向了佛教中对于终极真理的领悟。 所以第一义,按它的本性,就是不可说的。文益禅师(958年卒)《语录》云:”问:如何是第一义?师云:我向尔道,是第二义。”第一义不可说,因为对于”无”什么也不能说。如果把它叫做”心”或别的什么名字,那就是立即给它一个定义,因而给它一种限制。像禅宗和道家说的,这就落入了”言筌”。 马祖(788年卒)是慧能的再传弟子,僧问马祖:”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将如何?曰:非心非佛。” 庞居士又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一口吸尽西江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马祖以此暗示,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事实上,他的问题也真正是不可回答的。因为不与万物为侣者,即超越万物者。如果真地超越万物,又怎么能问他”是什么人”呢?这里插一句AI的不可解释性,是否因为AI已经是第一义? 禅不能定义,还因为他从开始就是“心传”,例如摩诃迦叶的“拈花微笑”,慧能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是禅宗的经典著作,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意味着禅的真理不是通过文字和语言来传授的,而是通过直接的心传和个人的体悟来实现的。慧能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通过内观自省,可以直接体验到自己的本性,从而达到觉悟。 慧能还提出“即心是佛”的观点,认为佛性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不需要外求,只要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保持清净的本心,就能实现自我觉悟。这种觉悟不是依靠外在的经文或仪式,而是通过对自心的深刻理解和直接体验。《六祖坛经》中的禅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直接体验和内在觉悟,它强调自心的清净和内在智慧的开发,而不是依赖外在的形式和教条。六祖指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似觅兔角”。 禅宗认为:「所有的烦恼与冲突都是源于对万物的分别和执著,而事实上万物是统一的、连续的。觉悟就是了悟万物为一体,是实现自我,也是领悟到万物独存,领悟到『一即一切』。」 在铃木大拙看来,禅不是可以用一句话定义的:禅,是一种神秘主义,它无法用逻辑去分析,坚持的是一个人的心自在无碍,禅是依赖于个人体验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的。 《乔布斯、禅与投资》的作者李国飞把禅总结为一句话:“禅不仅是一门修心的学问,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还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论”。 禅不是一个以逻辑和分析为基础的体系,它是逻辑的对立面,反对二元对立的思考模式,二元对立,简单来说就是非此即彼,比如“男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