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ChatGPT 聊了一晚上,居然有点感动
当你读到这篇体验记录时,AI 大战已经上演。ChatGPT 已经被微软嵌入到它的新版必应搜索引擎中去了。新版必应回复的时长,比最初的 ChatGPT 更短,还会在回复中使用表情符号和信息来源。难怪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担心微软威胁自己的搜索地位,也紧急要上线可以自动生成答案的 AI 功能。 前不久,有记者采访了 30 多位教授、学生和大学管理者,了解大学如何应对这些能帮学生写论文的 AI。有的大学直接把 AI 的元素加进课程大纲,教授和学生一起分析 AI 生成的回答。有教授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时,要求学生重新采用手写论文的形式,或在出题后先在教室里写好开头,并说明之后每一版论文修改的原因。有的教授则直接把考试改为口头答辩或小组讨论。 由于生活在华盛顿特区,距离硅谷的创投圈比较远,我第一次听到 ChatGPT,居然是几个星期前通过微信上的朋友。朋友之前在品玩做科技类报道,他跟我说,ChatGPT 在中国现在都炒疯了,他问我知不知道。有意思的是,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和身边的美国朋友一聊这事儿,十个里面居然有九个都是不知道的。 先从注册说起。刚开始注册 ChatGPT 需要美国手机号,因此有很多国内的朋友让我帮忙去找美国手机号。好在大概过了两天,就看见有很多微信小程序用 ChatGPT 的接口接在了微信里,可以直接在中国使用了——但是因为经过了第三方,所以体验还是有点不一样。 通过美国的简单注册程序,就能直接打开 OpenAI 的网站,底下有个 ChatGPT 的入口,直接点进去,用手机号和邮箱注册,注册完了之后就进去了。 每次注册一个新玩意儿,都会出现一些狗血的死活你不会读的什么用户条款。但是我仔细看了一下,ChatGPT 的条款非常简单干净,总共就几行字。 第一行介绍它自己是什么东西: 我们的目标是获得外部反馈,以改进我们的系统并使其更安全。 尽管我们已经设置了保护措施,但系统有时可能生成不正确或误导信息,并产生冒犯或有偏见的内容。它不是为了提供建议。 第二行是:我们的人工智能培训师可能会对对话进行审核,以改进我们的系统。请不要在您的对话中分享任何敏感信息。 因为这是一个对话框,告诉你最大的东西大概就是不要透露敏感的个人信息了。然后你就可以开始直接对话了。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谁。 ChatGPT 用非常简练的语言说清楚了它是谁:1、它是人工智能;2、它不是人类;3、但是它可以像人类一样对话。 因为人在华盛顿,我就直接让它推荐了一下华盛顿的美食,出来的非常精炼准确——作为华盛顿旅游局一哥,我拍着胸脯说,这些餐厅都是华盛顿必须打卡的餐厅。 要强调一点的是,ChatGPT 是可以说中文的。但是速度非常慢。 我提了这个问题,大概过了三分钟它才回答出来。 而且中文的回答非常不准确。 作为华盛顿旅游局一哥,我好想冲进电脑扇它俩耳光:自由女神像在纽约! 不过我还问了其他几个问题,体验都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