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请试试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视频 杨扬夏子 王贝贝)

当前,AI已在多个领域被广泛使用,从医疗、教育再到金融交通,人们在享受它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所存在的法律风险。那么在运用AI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遇到麻烦时,又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带着这些问题,5月21日,记者采访了全国模范法官、西安市长安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纪胜利,就AI侵权背后的法律风险进行探讨交流。

记者:最近,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法院认为,原告作为配音师,他的声音被被告通过AI技术做成了搞笑视频,这种行为对原告构成了侵权,判定赔偿原告各项损失25万元并书面赔礼道歉。在这个案例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这类搞笑视频,它究竟侵犯了原告的什么权益?

纪胜利:声音作为一种人格权益,具有人身专属性,任何自然人的声音都是受到保护的。被告未经原告同意,将声音进行AI处理,用于制作搞笑视频,侵犯了配音师的人格权。此外,配音师对自己的声音享有著作权,别人擅自通过AI或者其他方式进行修改、传播,其实侵犯了他人著作权中的修改权和传播权。

记者:很多APP都有AI换脸功能供大家娱乐,很多人会用这些APP把明星的照片换成自己的脸,这种行为是合法的吗?

纪胜利:使用具有换脸、换声等功能的APP时本身是不违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限制和边界地使用AI。如果将这些技术用于商业用途,或者用于侮辱、诽谤他人等,就可能构成侵权了。

所以,在使用具有换脸、换声等功能的APP时,一定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名誉权等。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不要随意上传自己的照片或视频,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记者:如果我在某平台上发了一个用 AI换脸的视频,把自己换成了一个网红,被网红本人发现并追责,那么责任到底是我承担还是网络平台来承担?

纪胜利:如果网络平台没有及时发现和删除这个视频,那么这个网红就可以要求平台和发视频的人一起赔偿。一般来说,AI的侵权责任人主要有三个:AI功能的开发商、网络平台和用户。如果用户因为使用AI而产生了纠纷,责任的承担者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首先要看 AI软件许可协议,大部分协议会把版权给用户,就是用户刚开始使用该软件时,会让你点击“是否同意”协议的内容。如果同意,用户往往也要承担责任。但这不代表平台就没有责任。如果被侵权人知道侵权内容来自平台,那么就可以要求平台和用户一起承担责任。

记者:在使用AI功能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避免侵权被追责?

纪胜利:避免侵权的最好方法就是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合法合规使用AI工具。在使用AI制作生成内容时,你需要先获得授权,或者使用合法的素材。比如,你想制作一个视频,就需要确保视频里的音乐、图片、视频片段等都是有版权授权的,或者是你自己原创的。在使用AI生成的内容时,也要提高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可以用动态水印的方式表明自己是“原创”,并声明侵权必究。这样既能避免他人的侵权,也能在受到侵权时进行有效的救济。

记者:如果有人把我的头像换到了其他人的视频里,给我带来了困扰和伤害,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纪胜利:他人使用AI工具侵权,侵犯的往往是知识产权或者人格权。权益受损时,应该尽快报案或者通过法院等机构进行维权。同时,要留存被侵权的证据。如果是视频或者文章等知识产权,要注意对创作过程进行存档、截图,保存过程草稿。在作品完成后,你可以在作品上进行署名。当然,也可以通过邮箱或第三方存储平台进行存证,通过上传内容和上传的时间,证明获得著作权的时间和权属。需要注意的是,账号一定要实名,或者用自己的手机号登录注册。

此外,保护一些重要文案的知识产权,可以将文案直接打印出来,用EMS寄给自己,收件后不要拆开,快递包装上的邮戳就是你的知识产权生效日期;如果被侵犯的是人格权,则要注意及时与平台进行沟通,留存相应的证据,包括侵权内容等,及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记者 杨扬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