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出台养老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加快促进银行保险机构发力养老金融。例如,宁夏监管部门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与人社、民政等部门开展合作;河北监管部门从提高养老金金融供给质效、提升养老产业金融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

专家认为,在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的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出台有关举措,打造精细化、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旨在进一步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今年年初国办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有35万亿元,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在养老金融方面,银行机构金融供给与实际服务需求相比,还面临不少难点和堵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目前更有针对性的养老金融产品较少,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有待提升,服务养老产业特别是为养老产业提供融资服务时还缺少有效的模式,在对居民积累养老金提供金融服务上存在有效平衡安全和收益难度较大的问题。

商业银行如何做好养老金融?娄飞鹏表示,银行机构需进一步推进金融适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金融服务可得性,针对老年人和养老产业金融需求特点开展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创新,提高养老金融服务质量,利用金融机构的专业优势,为养老金特别是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保值增值做好服务。

从各地银行机构发展养老金融情况看,相较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或股份制银行,农商行的地域性定位优势明显,发展养老金融条件优越。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上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聚焦老年客群特点,充分发挥基层网点优势,在医保、人社等部门统筹下,创新推出医保养老“退休一件事”上门联办服务,实现退休人员医保、养老业务办理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跑”迭代升级,持续深耕养老金融服务。

今年以来,多地银行机构还针对老年群体推出智能手机使用、防范投资养老骗局等一系列活动,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质效。天眼查数据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从近年来频发的借“以房养老”之名实施“套路贷”诈骗的司法案件看,部分老年客群面对金融信息壁垒,缺乏识别非法金融的能力。对银行机构来说,还应定期向老年客群开展养老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在保险保障、账户安全、养老理财等方面提升老年人金融安全意识,增强“银发族”的防骗能力。

接下来,银行机构要加快发展多元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向养老领域倾斜。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晨表示,商业银行要结合不同老年人群需求,提升养老金融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优化各阶段金融服务效率。针对养老产业发展较突出的地区开展试点,探索制定定制化政策,给予差异化的资源配置、考核激励、尽职免责等政策,促进金融与养老事业融合发展。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