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世博源三区B层搭建的AI智慧商街,你还记得吗?那是一个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商业空间,所有支付均使用数字货币,营造出了沉浸式互动消费新体验。

在一个完整的贸易流程中,支付仅是小小的一环,却可以让我们“管中窥豹”,看到人工智能赋能金融领域的无数种可能。

《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在金融领域“深化人工智能在风控、监管、客服、投顾、投研、支付等各环节应用。”而在去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更为“人工智能该如何赋能金融领域”指明了方向——“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金融业深度融合,推动金融业提升金融多媒体数据处理和理解能力,促进金融业智能化转型,开展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应用智能投资顾问、智能客户服务、智能风险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和装备,提升金融风险智能预警和防控能力。”作为全国首部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条例》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AI+金融:经济发展驶入“数字化快车道”

目前,金融领域的竞争加剧、人力成本上升、市场监管趋严等客观环境,促使许多金融机构转向前沿科技,以期改善传统作业模式,提升金融业务运营水平。AI是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的关键技术,并已走向“大规模应用时代”,它将成为推动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AI+金融并非单纯的技术累加概念,而是针对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运用前沿技术成果推出的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以及推动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配套解决方案。

AI+金融:经济发展驶入“数字化快车道”

上海正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其中,数字经济将成为一股重要的驱动力。

以交通银行为例,作为业内翘楚,交通银行不断加强科技赋能,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持续推动传统贸易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不断赋予传统贸易融资产品新的生命力。交行的“惠民就医”是为配合上海市医疗付费“一件事”推广和“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而打造的一款数字信用产品,为患者减少排队缴费时间,极大提高了医疗效率;另一边,交行与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合作打造的“交银e关通平台”也开始发力,该平台可让各进出口企业实现“账户开立、税费缴纳、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各类本外币金融服务的一站式办理,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如今,人工智能正在金融领域“多点开花”:中国银行打造沉浸式元宇宙体验空间、工商银行推动元宇宙网点照进现实、中信银行的“数字员工”在千余个场景上岗、建设银行呈现金融业务虚实共生的智慧图景……AI+金融秀出了自己的“硬核实力”。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布局抢占AI赛道,一幅崭新的AI+金融画卷正缓缓打开。

信息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