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苏洁
智能化正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稳步前进。在近期举办的2023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金融云专场上,围绕该话题,腾讯金融云与金融机构、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大模型推动数字化转型
“以大模型生成技术为核心,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下一轮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动力,也为解决产业痛点,带来了全新的思路。”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
具体在金融行业,大模型有哪些发展机遇?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在主题演讲中指出,“金融行业数字化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云架构已成为行业共识,新智能正加速落地。”
具体来看,在云计算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将云架构作为科技底座加速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共识。随着大模型的发布,通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加速在各个场景实现落地,其应用将全面重塑金融服务,帮助金融行业激发更多潜能与价值。
“大模型的这次热潮,对金融行业以及其他行业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通过大规模的参数及预训练,使得人工智能有非常强大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当于金融机构有了不限数量的、比较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快速地学习各类金融领域的知识,然后应用在不同的场景。”胡利明表示。
对于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凯提到,AIGC的核心市场规模正在逐步扩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8年将达2767.4亿元。“聚焦金融领域,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将持续深入金融风控、零售金融、财富管理、投研、保险理赔等更多场景,持续推动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张凯说。
胡利明表示,目前头部金融机构,比如头部银行、险企、券商以及一些股份制银行,都能够比较积极地去投资和尝试大模型,包括从底层的算力方面。他们会选择自己去做一些场景,或者与大模型的互联网厂家合作做一些场景。腰部和尾部的金融机构则是另一种状态——少部分腰部机构比较积极地和大模型厂家合作试点一些场景,先试水,锻炼队伍;而更多腰部的小机构还是观望和跟随,看看其他机构做得怎么样,哪些场景有效果。
“相较于非大模型时代,现在的大模型强项在于它的理解能力和生成能力,但在产生效果方面,还需要时间的深度训练和调优。”胡利明认为,大模型初期能够产生较大效果的是在效率提升上,比如在客服助手领域可能会比较明显。
对于大模型的应用速度,行业人士认为,现在大模型在具体业务场景中还处在摸索阶段,对于像投研、投顾等场景要体现出更大效率提升,还需要行业更加深入地融合,以及拥有高质量的行业数据。
积极探索智能发展
目前,随着金融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入,金融机构对于云原生、人工智能这些技术的需求相较于之前有哪些变化?
胡利明表示,“2019年以前金融机构用云,不管是私有云还是部分的场景上云,都需要跟客户沟通上云的价值。2019年之后,基本上不需要沟通,金融机构认为云的基础架构就是以后在金融领域的一个基本形态,认为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从2021年开始,金融机构开始了全面的云原生应用。”
会上,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太保寿险、东吴证券、百行征信等多家金融机构,分享了在云架构、智能化方向的实践经验。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林树茂分享了绿色用云转型实践。基于云架构的支撑,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不仅打造了“1+8+N”的云平台(1大数字化新基建、8大数字化能力,支撑N个敏态业务上云发展),达成资源用云的目标,还进一步实现了“资源用云”到“绿色用云”的转变,促进了业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太保寿险数智服务部总经理孙谷飞介绍,过去,太保寿险在数智化过程中面临着一大挑战,即陈旧的技术服务架构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太保寿险引入云原生技术体系,全面升级了应用技术能力,优化了研发流程,为业务创新、数智转型和核心重构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太保寿险依托云原生架构打造了全新一代统一客户中心系统,目前该系统调用次数已超过2.7亿次、应答成功率达100%,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满意度。
东吴证券信息技术总部总经理助理兼研发总监唐淑艳表示,借助腾讯云数据库TDSQL、企业微信等前沿技术和产品,双方在金融科技新基建、数字新连接、全真互联财富管理创新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携手打造了证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标杆。
百行征信副总裁刘鹏鹏分享了在数字征信时代下,百行的数智化创新与探索实践。面向征信业务场景,百行依托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方面领先的技术能力,打造了数智化的IT架构新基座,有力支撑了业务快速发展和场景创新。
“金融创新的大背景是数字化转型,其中云和智能是两大抓手,而多方协作是解题路径。我们将与行业伙伴携手,以金融场景为切入点,以自主创新和智能化为抓手,联合伙伴共建方案,稳步推进自主创新,积极探索智能发展。”腾讯云副总裁徐翊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