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陪伴的晚年,你能接受吗?
做饭、洗衣、倒垃圾、会园艺、能剪发、陪散步…… 当你老了,每天为你完成这些事的不再是子女、伴侣、护工,而是机器人,你会心动吗?这是2012年上映的科幻电影《机器人与弗兰克》中出现的场景,影片第一次将“机器人养老”的概念搬上了荧幕:面对儿子送给自己的机器人,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独居老人弗兰克从排斥,到接纳,再到依赖,并在机器人的“帮助”下重拾“老本行”,甚至最后与机器人产生了情感。这些当年看似遥不可及的场景,在12年后的今天,已经照进了现实。日前,上海正式发布《《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多个与机器人相关的关键词在方案中出现,让“AI(人工智能))+机器人”养老模式备受期待。这些机器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为老年人提供辅助,更能在康复训练、情感陪伴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将极大缓解养老护理人员短缺问题,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成为老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铁憨憨”不再“冰冷” 在AI技术应用到机器人领域之前,机器人的“智慧”大多存在于科幻电影中。于是,阅“人”无数的科幻迷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越是早期的科幻电影,对AI和机器人的描绘就越消极。比如《2001太空漫游》中“从不犯错”的超级电脑HAL9000,《机械公敌》中拥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桑尼。 在那个年代,人们更愿意把AI和机器人视为夺走自己工作的洪水猛兽,认为它们一旦“觉醒”,就必然把自己视为比人类更高一级的物种,非要取而代之不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机器人的深入挖掘,一大批像瓦力、贾维斯、TARS、笨笨这样的“小可爱”机器人形象被观众接受,人们开始思考:机器人这样的“完美”伙伴,何时才能走进真实生活? 7月4日,由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研发的“光华一号”人形机器人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亮相,这个身高165厘米,体重62公斤的柔性精巧作业机器人,不仅会直立行走,还能在面部显示屏上做出喜、怒、哀、乐四种表情,让人在与之交互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加直观的情感体验。 “我们进行市场调查,发现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最大迫切需求就是养老养生、健康护理。”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甘中学介绍研发背景时说,团队旨在将这款养老护理机器人打造成老年人身边的“保健医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这也意味着中国未来的老龄化人口比重会不断增加,社会中的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需求也会不断增大。 此时,智能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突破,给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提出了求解新思路。 目前,“光华一号”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准备在四川、河南、江苏、浙江等地开展测试,并不断优化护理功能,确保动作更加安全、精准、柔和,比如把老人从床上扶起来、搀扶老人到厕所等。 伴游机器人在济“上岗” 在济南高新区,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彬向记者介绍着公司的首个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现在能以每小时7.2公里的速度稳定奔跑,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稳定的运动能力。”这个立项后仅用9天就拿出设计图纸,两个多月实现落地行走,创下业界人形机器人开发速度纪录的“行者”,不仅能够完成走、跑、站立、挥手和作揖等运动,还具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聊天、自主动作推理等智能问答与移动作业等综合能力。“我相信人形机器人会更加智能,就像电影中演的那样,进入家庭,从事养老服务等工作。”陈彬说。 能为养老提供服务的机器人,并非只待在实验室。7月20日,首批25个外形可爱、功能强大的伴游机器人,在济南森林公园正式“上岗”。 “小游,小游,带我去洗手间。”交流、导航、听音乐、科学限速,既能当小导游陪伴游览,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又有线路规划功能,使游客在游览中不走冤枉路,也不会漏掉景点,为游客特别是老年人带来了全新的智慧游园体验。 “发展机器人是大势所趋,现在智能化普及了,给机器人替代人工提供了可行性。”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人类难以克服疲惫感和情绪波动,机器人则没有这一问题。智能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不足,利大于弊。 民用领域应用还有漫漫长路 “人要睡觉吃饭啊,机器人可以24小时服务,还不会累。” 采访中有像张先生这样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陪伴老人是养老问题中的一大关注点。即便是专业护工,也很难做到每时每刻提供无微不至的照护,在这方面,机器人具有先天优势。 调查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86.05%的受访者认为智能机器人养老的优势在于能24小时陪伴,减轻身边人压力;而58.14%的受访者则更看重智能机器人降低了人工成本。 不过,现阶段解决陪伴和节约人工成本,并不能与提高养老质量画等号。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六成的受访者认为机器人10年后才能实现基本养老需求,认为近两年能实现的受访者只占了两成。的确,那些已经具备基本养老功能的智能机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机器人不能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缺少人文关怀。”“互动性很重要。”“如果能和人产生情感共鸣就非常理想了。”谈到智能机器人养老的弊端,受访者们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方面。 “机器人毕竟是人创造的,它只是按照人类编写的代码去运行而已。”孙女士认为,基于这一特性,机器人不可能产生独立意识,也就无法代替人类满足老人情感上的需求。 “再怎么说不如人想得周到。”62岁的郑先生直言。 由于机器人缺乏共情能力,所以对于老人的情感关注比较弱,老人长时间与机器人共处也会感觉到孤单;对于情感需求比较大的老年人来说,久而久之会加重心理负担,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王忠武认为,在民用领域,智能机器人还是新事物,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在机体本不具备的功能上寻求突破,不如完善优势领域的功能性。“脏活累活交给机器人,人来满足情感需求。”王忠武强调,以人为主体,机器人辅助的“协同养老”模式可能是当前节约人力、提高养老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隔三岔五往医院跑,翻身、擦拭、喂药每一项都很折腾人,尤其是晚上,根本没法睡。”说到自己患病的母亲,段女士既无奈又心疼。她说,“真希望有这么个机器人,哪怕帮着我一起干,晚上我俩轮流看,我都高兴!”还有受访者认为,养老机器人不在“功能多”,能满足自身需求更重要。 在短视频平台搜索“机器人”不难发现,炒菜、喂饭、打扫、安防已成为它们的基本技能,能教学、哄娃、寄取快递的人形机器人也不在少数。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场景,既是老年人“心有余力不足”的无奈,又是年轻人“时间成本”的上限。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解放了年轻人的家庭束缚。“年轻人用有限的时间去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减少了日常矛盾,还能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王忠武说。 机器人会伤害人类吗? 阿西莫夫在1950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把“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放在了最突出、最醒目的位置。“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旁观”是第一定律。 70多年后,当机器人即将走进人们生活,安全问题依然是大家最关心的。 “机器人下手没轻重,照顾我时伤到我怎么办?” “毕竟是带电的东西,还要跟人接触。” “会不会起火啊,这么大个东西电池可不小。” 人们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近几年,随着家用机器人的普及,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 今年2月12日凌晨,广东梅州市一居民家中的扫地机器人起火,事故原因判定为内部锂电池发生热失控,所幸及时发现没有造成伤亡;2016年,深圳高交会上,一台“专门为4-12岁孩子研发”的教育功能机器人,在没有任何指令下,疯狂撞破玻璃,导致参观者身体多处划伤,被担架抬往医院;2018年,芜湖市经济开发区一名工人在给搬运机器人换刀具时,突然被机器人夹住,虽然很快被救下,但因伤势过重,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 “如果将来选择机器人产品,我会像选车一样看重品牌,毕竟大厂更重视口碑。”关注科技领域多年的李先生除了看重机器人自身的安全性,还对出现伤害后责任的划分存在担忧。王忠武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养老机器人要想服务好人,质量可靠是前提,国家应当制定严格的生产和安全标准,监督生产厂家把控质量。”在他看来,机器人作为人的工具,脱离人的控制是悲剧发生的最大隐患。 期待养老进入良性循环 除了安全性,养老机器人的使用成本也是人们比较在意的方面。机器人企业面对巨大的研发投入,平均每台机器人数万元打底的生产成本,短时间内没法将价格控制在大众接受的范围。这不免让人担忧:“有需求买不起怎么办?”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多达600多万,截至2022年4月,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却仅有36万个,床位812.6万张,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也仅有50多万名,根本无法满足日益上涨的养老需求。 王忠武认为,当前养老行业存在卫生条件差、护理不规范、区别对待老人等乱象,子女“不敢送”,老人“不愿去”,养老问题就得不到解决。“机器人有着统一的服务标准,不会区别对待老人,一个能顶好几个护工。”王忠武说,如果政府能集中采购机器人,满足养老机构和社区的需要,填补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短缺,将极大地解决社会养老需求,提高全民养老质量,对于机器人生产企业也是利好。企业有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盈利的同时让有需求的人以更优惠的价格得到服务,如此良性循环,养老问题便不再是难题。 街 采 市民 冀女士 智能机器人养老的优势是它不会疲倦,可以24小时提供服务,弊端是机器人不能像人一样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我认为机器人不一定非要取代人,先做好辅助工作,能按时提醒老人服药就很不错,其他的交由老人自主选择。我认为智能机器人更适合能自理并且会独立思考的初老者,像是年龄偏大的老人,操作使用会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