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律师”遭人类律师威胁,首次出庭遇障碍,原定2月首次出庭被取消
AI律师助手

“AI律师”遭人类律师威胁,首次出庭遇障碍,原定2月首次出庭被取消

导读:引发关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律师”首次出庭遭遇障碍,因面临监禁威胁,原定于2月22日在美国加州举行的出庭被取消。 文章来源:法务之家 澎湃新闻2023年1月30日报道,人工智能企业DoNotPay的“机器人律师”下月将首次出庭,为被告提供建议,这将是全球第一个在正式庭审中参与辩护的人工智能律师。 这一消息传出后,布劳德说,不安的议论开始在各州律师公会中传开,愤怒的信件开始大量涌入,多个律师公会威胁他们,“甚至有说可能会转到地方检察官办公室,面临起诉和监禁。”布劳德说,把这个工具称为“机器人律师”确实激怒了很多律师,一名州律师公会官员提到,在一些州,未经授权的律师执业是一种不法行为,最高可在监狱服刑6个月。 1月25日,布劳德在推特上说,受到律师公会的威胁后,“如果我坚持把机器人律师带进实体法庭,他们可能会把我关进监狱6个月。DoNotPay推迟了诉讼,并坚持消费者的权利。”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布劳德表示不会让公司的“机器人律师”出庭,不值得冒着坐牢6个月的风险把第一个“机器人律师”带进法庭。 “机器人律师”的未来还面临另一个不确定性:法庭规则。美国联邦法院不允许在庭审现场录音,州法院也经常禁止在现场录音。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一些州要求所有各方都同意录音,这就排除了“机器人律师”进入大多数法庭的可能性。布劳德说,在DoNotPay考虑让“机器人律师”参与审讯的300个案件中,只有两个案件可行。而尚未在实际法庭上测试的DoNotPay人工智能“机器人律师”则需要录制现场音频以便机器学习生成回应。对于需要法律服务的人来说,DoNotPay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律师”效果也受到质疑。 但布劳德仍在坚持,他认为“技术在进步,法庭规则已经非常过时了”。“事实是,大多数人请不起律师。”他不希望这是人工智能在法庭上的终点,“这可能会改变平衡,允许人们在法庭上使用ChatGPT等工具,这可能会帮助他们赢得官司。”布劳德也说,DoNotPay将其重点培训为帮助人们处理昂贵的医疗账单、不想要的订阅等。 ———分隔符——- 早前,澎湃新闻2023年1月9日报道,根据英国媒体《新科学家》报道,这名“律师”将通过DoNotPay的应用程序在智能手机上运行,实时听取法庭辩论,通过耳机告诉被告该说些什么。 希望避免作伪证的可能性 DoNotPa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约书亚·布劳德(Joshua Browder)在采访中表示,这个关于超速罚单的庭审定于2月的某个时候在美国举行。但该公司不愿提供进一步的案件细节,以保护被告的隐私。 在许多国家和司法管辖区,电话和互联网连接设备被禁止进入法庭。为了绕过对手机使用的限制,布劳德解释说,该公司在这个特定的法庭上遵循听力无障碍标准,该标准提供了一个允许使用苹果无线耳机AirPods的漏洞。 当被问及法院在庭审时是否会意识到人工智能的辅助作用时,布劳德回答说:“肯定不会”。他认为,法院不会因为人工智能辅导而对超速行驶的被告下狠手,而且法律中也没有禁止人工智能法律援助的明确规定。此外,“这是一个实验,我们喜欢承担风险。”他补充说。 布劳德还解释说,该公司已经对其人工智能进行了广泛的培训,使其不会撒谎或偏离所提供的事实,希望能消除在法庭上被指控作伪证的可能性。 布劳德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计算机科学家,于2015年创立了DoNotPay,旨在帮助用户处理官僚程序。DoNotPay推出之初是一款聊天机器人,为处理罚款、滞纳金和停车罚单的消费者提供法律咨询。 自推出以来,这款应用程序已在英国和美国广泛使用,帮助用户写信处理一系列问题,如保险索赔、给地方政府或企业写投诉信、申请旅游签证和对付垃圾邮件。布劳德称,DoNotPay的使用率在疫情期间飙升。该公司称,自成立以来总共解决了约200万个案件。 DoNotPay现在拥有大约15万名付费用户,订阅服务的价格为每年36美元。 具体的操作过程是,用户输入基本信息,包括想要质疑的具体问题,DoNotPay使用人工智能处理这些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一份法律文件。根据问题的不同,DoNotPay会撰写一封电子邮件或正式的法庭请愿书。为了反驳反对意见或论点,DoNotPay使用人工智能来回应。 布劳德告诉《新科学家》,他最近使用人工智能和合成语音减少了16美元的银行费用,这是他想象中DoNotPay最适用于公众的用例类型,他的长远目标是让人工智能最终完全取代一些律师。“许多律师只是收取了太多的钱来复制和粘贴文件,我认为他们肯定会被替换,他们应该被替换。”不过目前来看,该公司在法庭上使用人工智能只是一个概念证明,“试图鼓励法院接受科技,让人们获得正义。” 布劳德在公司的宣传视频中说:“我们帮助消费者与公司斗争,对付官僚机构……我们在DoNotPay的愿景是让法律免费。但我们必须等到2月底才能知道这一崇高的愿景是否成功地转化在法庭上。”他说,该公司将在案件结束后披露细节。 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 虽然这是人工智能律师首次在正式法庭中协助辩护,但在法律诉讼中使用人工智能并不新鲜。 最近,伦敦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萨利·霍布森(Sally Hobson)在一场复杂的谋杀案审判中使用了人工智能。该案件涉及对超过10000份文件的分析。人工智能完成任务的速度比人类快了四个星期,节省了大约5万英镑。该软件由Luminance首席执行官埃莉诺·韦弗(Eleanor Weaver)开发,Luminance被55个国家的300多家律师事务所使用,因为该软件有80种语言版本。 英国媒体称,中国是第一个在法庭上使用人工智能的国家。去年7月,中国就已经通过人工智能建议立法、起草文件和提醒裁决中“感知到的人为错误”来“改善”法院系统。 根据《人民法治》杂志,最高人民法院在2018年推出了“智慧法院导航系统”和“类案智能推送系统”,北京的“睿法官”智能研判系统、上海的“206”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河北的“智审1.0”审判辅助系统以及其他地方法院推出的人工智能产品,都为法官审理案件提供了支持。 去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较为完备的司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体系,到2030年建成具有规则引领和应用示范效应的司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理论体系。这份意见书指出,要面向司法语境的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及其应用、多模态司法大数据高效处理方法、司法数据驱动与知识引导相结合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样本学习方法、基于法律知识增强的可解释检索和推理模型、面向司法效能提升的人机交互范式、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审判辅助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集智攻关。 截至目前,没有关于司法人工智能机器人出现意外行为的报道,但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普及,出现错误或意外行为的可能性必然存在。此外,人工智能机器人目前不能被起诉,这意味着在确定责任和赔偿时会出现复杂状况。 参考资料: [1]https://www.businessinsider.in/tech/news/for-the-first-time-in-history-an-ai-bot-will-reportedly-defend-a-human-in-court/articleshow/96785418.cms [2]https://gizmodo.com/donotpay-speeding-ticket-chatgpt-1849960272 [3]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11599805/Robot-lawyer-takes-case-Hearing-month-defendant-advice-AI.html END▼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戳“阅读原文” 进入「问律法商学院」! 喜欢就“点赞”+“在看” ↓
人工智能legalfinancingreaches$43million
AI律师助手

人工智能legalfinancingreaches$43million

本文介绍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再次取得重要突破,一家法律AI公司成功获得4300万美元的融资。该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法律工作效率,为律师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法律研究和分析服务,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实力和潜力。
钉钉7.5发布AI助手:降低AI使用门槛,实现高频开放
AI律师助手

钉钉7.5发布AI助手:降低AI使用门槛,实现高频开放

钉钉7.5版本发布AI助理,支持涂鸦、法律助手等多款AI工具,降低AI使用门槛,实现人人都能创造AI助手。AI助理具备感知、记忆、规划和行动能力,能跨应用程序执行任务,可与钉钉第三方应用和企业自建应用无缝结合。用户可通过魔法棒唤起AI助手,进行信息摘要、工作总结、写文档等工作。AI助理分为企业AI助理和个人AI助手,企业可利用知识库和业务数据创建招聘、财务等AI助手。未来三年,将有1000万个AI助手在钉钉上被创造。此外,钉钉7.5还带来了多项升级,包括个人版、自定义、敲一敲等功能,扩展个体生产力、创造力的边界,让钉钉更简单好用。
AI换脸技术背后的法律风险
AI律师助手

AI换脸技术背后的法律风险

"AI换脸"技术在网络上兴起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法律风险。一方面,该技术可能被用于制作虚假淫秽视频,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和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另一方面,"AI换脸"软件可能侵犯不特定个人的肖像权。针对不以牟利为目的的换脸淫秽视频或图片传播行为,我国法律规定,传播40个以上换脸淫秽视频或400件以上换脸淫秽图片,或实际被点击数达到2万次以上的,将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以牟利为目的的换脸定制服务,如制作虚假淫秽视频或图片20个以上、制作虚假淫秽换脸视频文件20个以上、制作虚假淫秽换脸图片200件以上,或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罚金。
AI法律助手:基于ChatGPT的法律检索问答工具
AI律师助手

AI法律助手:基于ChatGPT的法律检索问答工具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名为“AI法律助手”的一款基于ChatGPT的法律检索问答工具。该工具能帮助用户提出法律问题,并检索相关法律文件生成回答,但请注意其并不能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此外,该工具还支持部署到Vercel,操作简单方便。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通过文章链接获取更多信息。
AI写作:30秒上手,解锁智能创作新境界
AI律师助手

AI写作:30秒上手,解锁智能创作新境界

随着ChatGPT浪潮的兴起,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不断发展,为LLM的推广提供了条件。尽管在法律领域尚无明显突破,但已有部分项目尝试利用大模型解决法律问题。例如, ChatLaw、LaWGPT和LawAI等应用正在研发中。然而,要实现真正可用的法律AI大模型产品,仍需法律专业人士和技术专家共同努力。同时,《AI写作30秒上手》手册可帮助各类创作者快速提升生产力,利用AI技巧提升自己在不同平台的自媒体内容创作效率。
AI助力法治: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AI律师助手

AI助力法治: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中国打官司成本高、时间周期长,加上社会文化历史惯性和“息诉止争”制度设计,导致人们对打官司并不热衷。特别是处理小额纠纷,如房屋租赁纠纷,其判决数量仅占房屋买卖纠纷的1/3。然而,随着AI技术的发展,如人工智能助手的应用,法律事务的处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使得违法成本增加,进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AI也为普通人提供了自学法律和自我打官司的途径,有效地提升了年轻律师的学习速度,并为老律师提供了办案工具,帮助律师说服客户委托等。尽管AI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带来的效率提升和社会公平大大提升是不容忽视的。
钉钉个人版全新升级:AI写真、法律助手等多款AI工具助你打造专属Agent
AI律师助手

钉钉个人版全新升级:AI写真、法律助手等多款AI工具助你打造专属Agent

钉钉个人版于2024年1月4日正式全量上线,包含AI写真作画、法律助手等多款AI工具,支持打造专属Agent。个人版经历了半年的内测和改造, now 提供类Siri的悬浮语音交互,用户可通过语言交互匹配并唤起对应的AI工具。此外,钉钉个人版还提供了自主设定角色化的AI机器人助理功能,目前已加入多个AI Agent工具,如AI写真、数字分身、AI作画、AI律师等。
钉钉个人版全新升级:AI工具助力打造智能生活
AI律师助手

钉钉个人版全新升级:AI工具助力打造智能生活

钉钉个人版全量上线,推出AI写真、涂鸦作画、法律助手等多款AI工具,实现个人助理的智能化。内测期间已开放iOS、安卓、Mac、Windows端,并进行一系列功能和第三方AI工具的更新,包括AI交互升级和悬浮对话窗口,以及鹿班相机、灵动人像、涂鸦作画、法律助手等多款AI工具的引入。钉钉个人版致力于为小团队、个人用户、高校大学生等提供生产力工具,打造AI时代的个人助理。
钉钉个人版全量上线:AI工具助力高效办公
AI律师助手

钉钉个人版全量上线:AI工具助力高效办公

钉钉个人版全量上线,推出AI写真、法律助手等多款AI工具,实现悬浮语音交互。相较于内测期间,新版本增加了鹿班相机、灵动人像、涂鸦作画、法律助手等多款AI工具,提升用户体验。未来将推出更多AI服务,包括基于通义千问的对话机器人贾维斯和基于通义万相的绘画机器人缪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