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 腾讯砸1亿投下这家AI医疗公司,但这个新风口开启前的医疗创业寒冬你是否还记得?
AI医师助手

业界 | 腾讯砸1亿投下这家AI医疗公司,但这个新风口开启前的医疗创业寒冬你是否还记得?

机器之心原创 作者:宇多田 BAT 们与各路资本齐齐砸下血本,对这个 AI 技术当下最热门的垂直场景之一发起了多轮攻势。AI 与医疗的双高门槛,是区别于两年前移动医疗热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将上一轮移动医疗热情彻底浇灭的那些教训,却仍然值得此轮医疗创业者借鉴。 当下,移动医疗从 2015 年下旬开始经历的那一场突然而又漫长的寒冬,已基本无人谈起。 「那是 2015 年吧,移动医疗就已经死了一批了,有些融完 A 轮就不行了。后来慢慢的,相比移动医疗,大家就开始更多地用「数字医疗」这个词了。」这是一位从 2014 年就开始深入调查分析医疗创业项目的分析师给到我们的碎片式回忆。 实际上,早在 2016 年 10 月,动脉网根据深入调查而出具的一份名为《互联网医疗生存报告:38 家企业为什么死去?》的医疗创业项目倒闭白名单,曾轰动一时。 其中,技术含量不高导致的创业同质化,对医疗工作流程特殊性的错误理解,监管层面的约束,对市场的忽视,以及过高的估值与资本介入,都是那时候医疗创业者用血与泪换来的教训。 2016 年中旬左右,几乎像是一场足球比赛上下场的转换,AI+医疗强势崛起。这个难得让 BAT 与资本们共同找到兴奋点的医疗新赛道,在过去不到 2 年的时间里,孕育出超过 100 家以医疗为重点的 AI 创业公司。 如果再快进到 2017 年,你会发现在过去的 9 个月中,国内外以医疗为重点的 AI 创业公司获得融资的频率几乎可以媲美曾红极一时的「共享充电宝」。其中,「医疗影像自动化诊断」算是一个近期各家「齐头并入」的热门应用场景。 当然,与曾经同质化严重的移动医疗相比,极高的 AI 门槛加上极高的医疗门槛,让进入 AI 医疗界的一众创始人们一开始就似乎有了「睥睨天下」的资本。...
AI+医疗
AI医师助手

AI+医疗

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小幅上涨,截止收盘:沪指涨0.55%,收报3079.69点;深证成指涨0.21%,收报9717.37点;创业板指涨0.12%,收报1909.25点,两市超3800家上涨,成交额达到一万亿元,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55.68亿元,从最近的量能来看一直维持在万亿左右,市场走的比较良性,指数​没有风险。 昨天晚上科技巨头谷歌在其年度健康活动“The Check Up”中发布了一系列将人工智能(AI)模型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的新举措。谷歌表示,其旗下的两个部门,Google Research和Fitbit正在开发一项新的AI功能,该功能将能从运动腕带中提取用户数据,让用户了解他们的个人健康状况。在谷歌AI模型Gemini加持下,可以评估锻炼将如何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 据了解,谷歌2019年宣布了对Fitbit的收购,当时Fitbit是全球出货量第五大的可穿戴技术公司,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900万用户。由于担心谷歌在美国和欧洲获取个人数据,监管机构一度对收购案进行了严厉的审查。 谷歌还宣布,将与印度医疗中心Apollo Radiology International展开合作,在当地提供针对肺结核、肺癌和乳腺癌的人工智能筛查。谷歌称,一旦Apollo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这项合作将在未来10年内免费提供300万次扫描。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也在昨日的GTC大会上推出了基于医疗场景的25个新的微服务(NIM),帮助全球的医疗保健公司可以基于生成式AI进行效率提升。先前,英伟达医疗保健副总裁Kimberly Powell也曾提到,英伟达的目标是为更多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芯片、云基础设施与其他工具。 由于AI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灵活性,其可以在多个领域中发挥作用。随着AI成熟度越来越高,其未来的应用场景和领域中也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甚至可能会对一些行业造成颠覆性影响。对于医药领域,AI的应用更为广泛,我们建议重点关注AI应用于临床决策、智慧病案、手术机器人、AI应用于医学影像、AI药物设计、AI应用于基因检测等方向。 (1)AI+医疗机器人:临床价值高,应用场景广泛 。医疗机器人已有 30 余年发展历史,是医疗行业前沿应用领域,具有交互性、精 确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能有效满足差异化的临床需求。根据应用场景不同,AI 医疗机器人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康 复机器人和手术机器人应用最广,二者合计市场占比近 70%。 手术机器人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技术壁垒高,是 AI+医疗机器人领域最具前景 的细分赛道之一,主要包括骨科手术机器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 机器人等。复健机器人通过与身体器官“协作”,提升患者康复质量,改善老年 人及残障人士生活质量。A股相关公司: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 伟思医疗(康复机器人领先企业) (2)AI+诊疗器械:实现诊疗精准化,破解医疗资源的结构性矛盾。AI+诊疗器械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诊中/治疗的精准化程度,并能够有效破解地 区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根据 Global Info Research 数据,全球有 4,000 万的医护人员,但仅有约 2%的医护人员掌握超声技能,大 部分基层医生不具备专业超声科医生的诊断能力,而 AI+超声诊断系统能够辅 助基层医生顺利完成诊断工作。 比较可惜的是AI+医疗器械,A股暂时没有特别优秀的企业。全国最强的AI+企业,均没有上市。据资料,目前肺结节:阿里健康应该是最强的。眼底疾病是腾讯和上工医信,乳腺癌是腾讯和图玛深维。宫颈癌是华为和兰丁高科,辅助诊疗机器人是左手医生和康夫子。 (3)AI+病理:病理医生供给缺口大,AI 有望成破局关键。病理诊断是大部分疾病尤其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但相比于检验科、影像科 诊断,病理科诊断流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低、诊断时间长,“显微镜+病理组织 切片”为特点的传统人工诊断模式工作量大且误诊率高。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 心的智慧病理在病理切片数字化(数字病理)基础上,依托海量数据形成的数 据集,以深度学习技术找出数据集的内在共性,对可疑靶区做出勾画、渲染, 辅助病理医生判读切片,有效促进诊断效率和质量,提升病理行业数字化水平。A股相关企业:安必平(细胞学试剂+制片设备+扫描仪+AI...
会说话的AI相框爆款中东,科技赋能情感陪伴新潮流
AI情感助手

会说话的AI相框爆款中东,科技赋能情感陪伴新潮流

深圳来画AIGC品牌打造的AI数字相框因其独特的人工智能功能在中东市场大受欢迎,不仅能作为展馆导览和亲情陪伴工具,还能通过生成数字人实现多语言交流,满足不同场景需求。产品已亮相多个国内外展会,并成功打入中东高端市场,销量可观。此外,公司还推出了基于AI的李白形象助手,进一步拓展了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来画科技依托丰富的动画数据资产和大模型技术,持续创新并推动了AI在视频、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三分钟床戏,也救不了《爱情而已》…
AI情感助手

三分钟床戏,也救不了《爱情而已》…

最近有部国产爱情剧火了,豆瓣8.3,几乎全网都在夸。有人大赞:接地气、不尴尬,是爱情本来的样子。还有人说:居然有妈妈能对女儿说出“别谈恋爱,别结婚,别要孩子”这种话,这剧就可以被吹爆了!因为这剧还上了央视,于是又有人说,这是央视暗示姐姐们:老男人不行,去扑弟弟吧。乌鸦慕名前往观看,我想说点不一样的:《爱情而已》《爱情而已》的故事并不复杂,它讲的是一对姐弟恋。32岁的梁友安,是某运动品牌公司总裁特助。每天处理各种琐碎杂事、突发情况,应付上司的各种要求,24小时待命,又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成长,梁永安早就想转岗了,偏偏上司不放人…22岁的宋三川,是一名羽毛球运动员。碰巧梁友安的公司要找一个羽坛新人,培养成品牌代言人,就选中了宋三川所在的羽毛球队。当然了,公司选中的代言人,并不是宋三川,而是队里成绩最好的选手,金翌。但说宋三川不如金翌,也不公道。宋三川是天赋型选手,一度是队里最强的,但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每次打到18平,他就败下阵来…遭遇职场瓶颈的梁友安,碰上了坐冷板凳的宋三川…从此,两个人开启了职业生涯的全新探索,共同打造一个职业俱乐部。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获了爱情…国产剧《爱情而已》拿下豆瓣8.3分,不完全是粉丝无脑吹。相较于大量国产言情剧里的廉价工业糖,这部剧确实相当程度地考虑了观众的感受。比起隔壁《转角遇到爱》那种不管观众死活的油腻,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没有莫名其妙的一见钟情,没有一言不合就亲到一起,没有霸总壁咚,也没有冷面女总裁,更没有全员年薪百万,住大别墅,开豪华游艇…特别是打工人陷入职场困境的部分,非常写实。正如网友所说,梁友安饰演者周雨彤,是国产剧女演员当中,为数不多的,像是正经上过班的。然而,说它质量有多高,倒也未必,还是那句,全靠同行衬托。广大国产剧严重拉低了行业标准,这部剧只是做得好一些,没有踩到观众的雷区罢了。但要夸它呈现了“爱情本来的样子”,那是误会大了…在乌鸦看来,这部剧职场部分的细节比较真实,反而更加凸显了爱情部分的不真实。最大的问题是,梁友安这样的女生,我们身边见得多了,但宋三川这样的男生,现实中几乎不存在。长得帅,身材好,业务能力杠杠的。一开始因为一些心理创伤,无法投入训练。但在梁友安的帮助下,轻易就克服了(个人认为,这是为爱情线做的铺垫),然后就一路开挂…22岁从羽毛球选手转成网球选手,苦练三个月,就能破发前职业球员的发球局…练网球和练羽毛球的,都沉默了…我不懂网球,这要不是剧情有bug,那就是宋三川是天生奇才。天才也罢了,天才还又善良,没事就去跑马拉松,赚的钱,都捐给了素不相识的癌症病人。天才还天真,有少年感,能陪你玩跷跷板;天才还细心耐心,能够当你的私人健身教练;天才还有个更要命的加持:小奶狗。姐姐被油腻男同事纠缠,他能帮着怼:这讨人嫌的长相,我躲着点长;姐姐不吃香菜,他每次都主动帮她把香菜从碗里摘出来;姐姐离职,他及时赶到,义正言辞骂领导“无情无义”;姐姐失业遛狗,都能被他在公园遇到,陪着遛狗;姐姐大晚上说肚子饿了,他立刻送外卖上门…就问现实中哪来这么多偶遇?又哪来那么多及时出现,拔刀相助?现实中又有多少人,整天只围着一个人转?或许有观众要说:就是因为现实中没有这样的男主,所以才要看剧里的梦一梦。那问题是,拥有这样一个恋人,真的是美梦吗?确实,宋三川不像那些让你多喝热水的直男,他温柔体贴、情绪稳定,把姐姐宠到生活无需自理的地步。甚至后来两人酒后乱性,姐姐不敢面对这段感情,强调只是“一时冲动”,宋三川竟只是自我消化了一段时间,继续不离不弃。宋三川口口声声说:我希望我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可事实就是,不平等啊!试想如果性转一下,一大堆人要站出来骂“渣男”,说女的是“恋爱脑”。女性独立是好事,和弟弟谈恋爱也没问题,但谈出了另一种不平等,就大可不必了。女性主义所追求的,从来不是骑到男人头上抢夺权力,而是倡导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想要一个小奶狗无条件地宠你舔你,说句不好听的,跟“东八区的哥哥们”的油腻意淫,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更关键的是,宋三川不只是小奶狗这么简单,他不仅在生活中嘘寒问暖,还能帮姐姐解决人生中的很多难题。姐姐被欺负了,他帮姐姐出头,姐姐工作累了,丧了,他提供情绪价值。姐姐要盘活公司的网球俱乐部,没人又没钱,团队也没人肯听她的。但宋三川凭借开挂的实力,把自己卷成了俱乐部的头牌,成为了姐姐创业的底气。公司年会上,总裁让大家玩抢凳子游戏,谁赢了就能提要求。知道梁友安想要公司批经费,宋三川自告奋勇上场,最后险胜。总裁问他想要什么,他穿过人群,跑到梁友安面前,把话筒递给了她…这一幕看得我脚趾抠地,这不就是改头换面的英雄救美吗?敢情所谓的女性独立自主,一个人可以解决问题,最后还是得靠男人啊,这哪里有什么成长?没有天降神人宋三川,梁友安什么也搞不定呀。我们都知道,真实的职场,真实的人生,从来都无法靠爱情来搭救。而真实的亲密关系,也不会有一个现成的理想对象在等着你。爱情很难,两个来自完全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有着不同想法的个体,要在一起生活,怎么可能容易?而爱情珍贵的地方也在这里:因为我们不同,所以彼此角力,分寸必争,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理解彼此,也愿意为对方着想,做出改变。正如上野千鹤子所说:恋爱是谈了比不谈好。恋爱是追求与他人深度磨合的关系,是对他人感兴趣的一种关切。或许有人说:我看剧就是拿它来下饭的,图个男女赏心悦目,不油腻,不会当真的。但不可否认,影视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有一个现象是:看偶像剧太多的女生,不太容易谈恋爱,因为电视剧里的情节跟现实差异太大。我们大多数人都渴望亲密关系,但在这个时代,似乎谁也不想做先付出的,付出更多的那一个,最方便的是,在影视剧里,代一段甜甜的爱情。过去流行的霸总,他无论多帅多有钱,还是会只爱我一个…现在流行的小奶狗,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永远都在默默守护…荧幕形象虽然不同,但都是源自相似的心理需求。但现实是,霸总拥有更多的性资源,可能私生活乱得惊人,小奶狗也可能很幼稚,能力差,甚至还油腻,这年头,年纪轻轻就油的,大有人在啊。《爱情而已》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男女主身边几乎所有人都在鼓励这段恋情,特别是女主闺蜜、男主后爸,简直是神助攻。这要是搁现实中,在中国,这种相差10岁的姐弟恋的阻力有多大?不妨反向理解一下,电视剧里所有的助攻,可能通通都是阻力:双方亲友不理解,外界异样的眼光,两人可能存在认知的差异,可能成长无法同步…编剧明明可以就“姐弟恋”这一特殊的亲密关系,展开一些更深层的探讨,却选择避重就轻(“男主父母双亡梗”真的好用),浅尝辄止。如果说以上这些,只是编剧能力不够,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硬伤,那还可以原谅,但乌鸦最担心的是,他们就是故意要这样编。目的是刻意讨好女性观众,把女性主义当成流量密码。他们根本不在意真实的女性困境,只是披着独立女性的外衣,精打细算地去踩女性的痛点和爽点。毕竟,比起真正关心姐弟恋面临的现实问题,直接拍成一帆风顺的爽剧甜剧,更容易让人嗑到CP。比起认真描绘女主闺蜜这个单亲妈妈的养娃艰辛,不如直接喊出一些金句,方便你截图晒到网上,促进二次传播。比起塑造一个有血有肉,有弧光的人物,不如多打造一些有看点的小片段,方便起标题。大家都是做媒体的,你们咋想的,我能不知道吗?我听说现在国产编剧都有KPI,但标准不是剧情是否合理,人物是否丰满,而是能不能上热搜,一集上几个热搜。只要会营销,不怕没有流量,大数据让片方尝到了甜头。所以看吧,这样的模式如果一而再再而三成功,以后的国产剧里,可能再也看不到复杂的人性,只剩下政治正确的纸片人,因为安全又讨好。可能再也看不到让人惊喜的创意,意料之外的表达,因为那都要冒风险,剩下的全是套路,全是算计。最后吃亏的,就是我们这些观众。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点亮“”,真正的好剧不需要“ 讨好”
GenAI风向标:GTC大会揭示医疗健康领域未来变局,英伟达加速药物发现与医疗科技革新?
AI医师助手

GenAI风向标:GTC大会揭示医疗健康领域未来变局,英伟达加速药物发现与医疗科技革新?

今年GTC大会以生成式AI为主题,特别强调了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和进步。Nvidia发布了25项Gen AI微服务,涵盖药物发现、MedTech和数字健康等多个领域,通过优化的模型和服务加速医疗科技发展。与强生的合作展示了AI在手术室效率提升上的潜力,而Blackwell芯片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Nvidia持续支持创业公司,通过Inception计划等项目促进AI技术在医疗和其他领域的创新应用。
医疗ETF为何在调整中逆势吸金?五大原因揭示市场机遇
AI医师助手

医疗ETF为何在调整中逆势吸金?五大原因揭示市场机遇

A股医疗板块今日大幅下跌,中证医疗指数五连阴,仅少数医药股上涨;医疗ETF等产品价格下跌明显,午后出现溢价现象,资金回流迹象显现;尽管调整,政策面利好、AI预期以及估值低位是资金看多背后的原因。CXO和医疗信息化等相关股票近期表现欠佳,但医疗设备领域有投资增长潜力,中证医疗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长期配置或有吸引力。投资者应注意基金风险并咨询专业人士建议。
医疗AI的无限潜力:眼望星空,脚踩实地的探索与机遇
AI医师助手

医疗AI的无限潜力:眼望星空,脚踩实地的探索与机遇

文章主要讲述了"眼望星空,脚踩实地"的创新创业者信条在AI助力的新基建下,尤其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潜力。中国医疗AI市场规模在过去5年中快速增长,2020年达到近300亿元,但巨大的市场仍有待挖掘。疫情推动了AI公共卫生建设成为重点,尤其体现在疫情监测、诊断等方面。医疗新基建强调的是5G、AI等技术与云计算、物联网的融合应用,以实现医疗创新和智慧化服务。文章提出通过多主体合作提供智慧医疗服务,包括医院、监管机构以及产业生态,并针对不同主体如医疗机构、患者等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尽管目前5G+AI在医疗领域的变革有限,但其潜力巨大,基层医疗尤其需要AI赋能来改善和提升。
英伟达风口,AI医疗大模型梳理
AI医师助手

英伟达风口,AI医疗大模型梳理

一,NVIDIA GTC大会,宣布与多家医疗公司合作 1,在当地时间3月18日召开的英伟达2024GTC大会上,医疗健康再度成为“重头戏”。据官方介绍,整个大会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活动达到90场之多,排在所有行业之首。英伟达将与明星投资人Cathie Wood以及微软研究院院长Peter Lee等重量级嘉宾探讨生成式AI如何重新定义医疗服务以及新药发现等。 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已不止一次地将数字生物学称为“下一场惊人的颠覆性技术”。在今年1月,黄仁勋现身旧金山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这是医疗投资界最重要的年度大会,他的演讲也成为今年大会上最大的亮点。英伟达医疗健康副总裁鲍威尔表示,医疗健康将成为英伟达下一个“数十亿美元级业务”。她说道,英伟达的目标是为更多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芯片、云基础设施与其他工具。 2,此外当地时间周二,科技巨头谷歌在其年度健康活动“The Check Up”中发布了一系列将人工智能(AI)模型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的新举措。谷歌表示,其旗下的两个部门正在开发一项新的AI功能,该功能将能从运动腕带中提取用户数据,让用户了解他们的个人健康状况。 3、当地时间3月18日,诺和诺德基金会宣布将与英伟达合作,在丹麦建造一台名为Gefion的AI超级计算机,该计算机将运行英伟达的AI技术,主要目标是发现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可供丹麦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研究人员使用。 二,AI+医疗大势所趋 “AI+医疗”可以多维赋能医药全产业链。“AI+医疗”已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AI在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及筛查、医疗影像、手术机器人等细分应用场景全面渗透,多维触达医药全产业链。 从需求端看,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高级医师人才存在缺口。而AI技术能帮助快速识别病灶,提升诊疗效率及准确率,弥补医生数量缺口。同时,通过辅助诊疗等方式,可以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细分应用场景相关标的值得重点关注。 AI医疗包括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头部公司在基础层围绕数据、算法和算力已经构筑高壁垒,而多数科技公司在技术层完成优势领域布局,最终在应用层实现对医疗服务全领域的覆盖。从药物研发产业链看,上游的模型数据集是重要资源,云计算平台提供算力支持;中游的AI药企通常采用研发外包形式与下游合作,而IT公司通过AI模型和计算平台参与到新药发现中。 三,国内AI+医疗标的及应用梳理 1,润达医疗-AI医疗模型与华为长期合作 2023年9月发布了联合华为云共同研发的“良医小慧”AI大模型,在盘古大模型的基础上打造的智慧医疗助手,已在长海医院实现落地。2023年12月公司与华为云、柳药签署协议就智慧医疗业务开展全面深入合作。 2,嘉和美康-AI病历内涵质控系统与影像产品 公司的AI病历内涵质控系统实现了在医生端、环节质控及终末质控对病历文书的自动监控、提醒及反馈功能,质量监管闭环,目前已服务全国近百家医院。此外,公司还参与了安德医智破产重整,进一步拓展AI放射影像辅助诊断产品。 3,创业慧康-打造慧康-启真医疗大模型及慧意GPT聚合平台 2023年公司联合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了慧康-启真医疗大模型,实现了从6B(60亿)到13B(130亿)大模型的训练及微调,可针对不同场景提供不同大小的模型。同时公司还打造了慧意GPT聚合平台,可调用第三方GPT接口,结合本地的Embedding库、开源GPT模型(自建或第三方)以及自有的知识库提供服务。 4,卫宁健康-大模型WiNGPT加速升级 2023年公司成功开发了大模型WiNGPT,提供智能化医疗问答、诊断支持等服务,后续进一步落地医护智能助手WiNEX Copilot,进一步拓展影像报告助手、病历内涵质控、药品知识助手、医疗数字人等医疗领域。 其他: 成都先导:公司重视AI在化合物空间搜索方面的潜力,携手腾讯AILab共同开发新的分子骨架跃迁算法。 泓博医药:将人工智能算法融入药物设计流程,致力于提高整体研发效能。 药石科技:公司在内部和公开文献数据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多维数据和底层结构信息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技术平台。 安必平:与腾讯AILab合作研发的宫颈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即将步入临床试验阶段。 美迪西:作为CRO企业,积极拥抱AI技术,旨在加速新药研发流程。 睿智医药:从事CRO业务,运用AI技术加速药物筛选和优化进程。 皓元医药:与AI制药领军企业英矽智能达成深度合作,涉及创新药小分子化合物定制服务等多个层面。 丽珠集团:战略投资了AI药物设计技术研发商——英飞智药。 恒瑞医药:公司引进法国ktos公司,构建AI药物设计平台,完善FIC药物研发条件 复星医药:计划向AI制药明星企业英矽智能提供股权投资,深化在AI制药领域的布局。 安科生物:目前已经通过AI-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等技术服务,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且已有应用该平台开发的药物获批临床。 和元生物:聚焦基于治疗领域的生物科技公司,国内CRO服务领先企业 药明康德:公司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AI在药明康德的工作流程中已经开始落地 昭衍新药:公司目前正进行AI药物方面探索尝试正处于起步阶段 健康元:保健品研发生产及销售,在AI药物分子设计技术有布局 华东医药:与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景泰科技签署合作协议,就新药发现深入合作。 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华为概念、创新减肥药、数字经济、ChatGPT、AI算力、CPO/硅光芯片、大数据、6G卫星、数据要素、医疗新基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L3级智能驾驶、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光伏XBC、BIPV、IGBT芯片、碳化硅SIC、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工业母机、海风柔直高压、新能源车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碳纤维、PET铝箔、PET铜箔、空气源热泵、新材料、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乡村振兴、锂矿、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抗原检测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
人工智能医疗,谁能引领新篇章?六股深度解析,投资机遇何在?
AI医师助手

人工智能医疗,谁能引领新篇章?六股深度解析,投资机遇何在?

AI医疗引领行业变革,东软、久远、山大地纬等公司受关注;易联众有望补涨,网络软件股表现分化;卫宁健康信息化管理强劲,创业健康有补涨需求;万达信息量能增大但长线堪忧,朗玛信息短线强势。极简版:AI医疗引领变革,多公司受瞩目,易联众或有机会,传统科技股需审慎,信息化龙头卫宁健康表现亮眼,创业健康有反弹潜力,万达信息短期看好但长期堪虑,朗玛信息短期内强劲。
影像科刘再毅教授自述:为什么我是AI医疗的「旁观者」?
AI医师助手

影像科刘再毅教授自述:为什么我是AI医疗的「旁观者」?

如今,随着AI医疗发展,医工交叉——这个由来已久问题也延伸到这块新兴的土地上。隔行如隔山,这对于IT界和医疗界来说尤其贴切,当双方团队共同打造一个产品时,面临着话语体系不同、评价方式不同、谁来主导等诸多问题。 目前这个市场还处于初期,各路玩家相继入场,产品仍处于科研摸索期。相对于蜂拥而入的AI公司来说,愿意参与进来并且拥有丰富经验的医生专家是更加稀缺的资源。那么什么阻碍了他们?当医生想要参与时,他们考量什么、在意什么? 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刘再毅教授称,“医生没有多少动力做研究,现在做科研的很少,就像是‘异类’,我做这个纯粹是兴趣驱使。”2016年,其课题组基于影像组学构建列线图(nomogram)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术前预测的结果发表在临床肿瘤学领域顶级期刊《J Clin Oncol》上。“我们做的项目离传统的影像诊断越来越远,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他补充道,“很多医生对人工智能感兴趣,但真正做的很少”。这不仅需要医生从繁忙的临床中抽出时间,“搜集数据需要大量资金,与AI创业公司合作又不是那么简单。” “这都不是那么简单的”是雷锋网AI掘金志与刘再毅交谈2个多小时内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子。他表示,医工合作对双方都有很高的要求,一是要有共同的目标;二是有很好的合作机制,协调如何把利益最大化;三是双方团队质量都要高。 “医生与创业公司的要的东西不一样,说得好听点就是各取所需,说得不好听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他说。 以下为刘再毅的口述。 「你让我写代码,这不是见鬼吗?」 在我们科室,目前还没有智能诊断系统这样的东西。目前确实有很多产品在往临床上推。但智能影像方面,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款很成熟的产品。之前,媒体有报道一些产品在医院落地,我打听过一些,医生的评价也不是很好。也就是说,智能影像诊断方面还没有一个好的落地应用案例。 很多公司的产品交互很差,用起来非常繁琐。他们工科会说,我写两行代码就可以搞定了。你让我写代码,这不是见鬼吗?所以工科思维一定要转变,深入到临床一线,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 至于数据方面,影像只是很小一方面,我做影像也发了很多文章,但不觉得影像是最重要的,换言之,影像虽然重要,但不是唯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我们做信息挖掘时,要结合病人的基因、病理、血液实验室检查等信息。比如病人在ICU,还会考虑结合患者心电图检测信息、电解质、血氧饱和度等诸多动态信息。 目前,很多公司只做图像识别、筛查,大部分集中在肺部,为什么?因为肺有天然的对比,大家都挑了一个容易攻克的方向做。虽然在临床中确实可能减少一些工作量,但这是很小的应用场景。 以肺癌为例,我们平常在医院看到的很多病例,大部分是复查的,一些三期、四期病人的肺部有很多转移灶,合并渗出、肺不张等,计算机方法很难实现自动对比,一定要人工对比,如果计算机看完还需要医生重新确认一遍,还不如自己看呢。至于很小的肺结节,医学界有个指南,建议了怎么处理,比如发现之后,3个月、半年分别复查;根据倍增时间多久等情况判断是恶性还是良性?不可能刚发现肺结节就做手术的,这不得了。 肺结节筛查是很好的开始,但目前还有很多问题,系统可以有假阳性,可以误判,这可以由医生来把关,但漏病灶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国家批准之后,其临床应用的责任才能理清,否则出了问题,谁来负责任?计算机?还是批准软件的人?还是采购的人?还是医生? 另外,病人就诊时,肺结节检出只是临床诊疗过程很小的一部分。我们看一个胸部的片子,看了肺之后,还要看淋巴结、骨格等,很多公司的系统只能检出肺结节。患者来医院就诊,如果医生只是把肺结节检测结果给他,没有报告同一份影像图像其他合并的影像诊断,是要负责任的,因为在临床上做检查偶然发现肿瘤也是常见的。 所以,这种系统用在体检中心还可以,但体检中心的市场能有多大? 「说实在的,我还找不到与AI公司合作的方式」 做医学图像挖掘,医生与AI创业公司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要以医生为主导来做,公司负责后续的产品化。其中最关键在于:要解决什么样的临床问题。 我是做研究的,思路与公司可能不太一样,双方都是要提升诊断率,差异就在于具体聚焦在什么地方?科研解决的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而AI公司是要打造一个产品解决实际问题,双方目标不一样,我觉得很多东西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从科研的角度来讲,目的在于提出一个临床假设,并证明。比如我想通过影像数据挖掘判断某种疾病的愈后好不好或判断疗效,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搜集病例,用某些方法验证,最后得到一个结果。至于结果如何,我们并不知道,创业者的想法跟我们肯定完全不一样。 有公司找我合作,说实在的,我还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如果要合作,一定是深入的交流,其中需要有人起到桥梁、翻译的作用。比如深度学习的很多概念我们临床医生搞不懂,但同时工科的人也多半不懂什么叫预后,甚至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医学上很多问题和其他领域不一样,比如阿里要调研用户的购买习惯,这种数据多得不得了,但医学上很多疾病数据很少,一个单位可能仅有一两百病例符合标准。我想没有一家医院敢说有几千例这样的复合标准的图像。我们医院有数万病例,但基于不同的疾病、检查方式、研究目的区分之后,数据一下子就变得很少了。 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对双方都有很高的要求:一是有共同的目标;二是有很好的合作机制,协调如何把利益最大化;三是双方团队质量很重要,缺一不可。 如果我与创业公司合作,最关心的他们的人员构成和数据来源。 做医学数据挖掘,一定要有医疗背景的专家,他能起到桥梁作用,把临床问题转换为技术问题,让IT团队实现;同时,做技术的没有接触过医学,可能不明白人体分为几个系统、每个系统由什么组成、有哪些脏器,更不要说疾病了。我知道很多医院做的事情是把数据提供给公司,这个方法确实可行。但如果要真正挖掘,一定要深入,不是一方简单地提供数据,一方简单地提供算法,双方直接应该有深度的交流、沟通,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国内最常见的合作方式是医院提供数据,公司来分析,双方共享成果或是公司卖软件给医院。但我认为这样的合作不长久,目标不同,长期以往,估计会分道扬镳。我觉得目前的合作,肯定得以医生为主导,靠医生发现临床问题。但跟创业公司这么说,他们肯定不乐意,我的算法很先进,凭什么你做主导?所以我不是很愿意跟他们合作,我们自己有团队,我们团队做的东西在国际上是某些研究方面是很靠前的。如果我们没有团队,也没办法。除此之外,我也考虑过,跟创业公司合作,他们是否愿意配几个人给我,专门负责某个项目,我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怎么可能呢? 还有的医院与公司合作打造出的产品,以专利授权的形式给了公司,这对医生有吸引力,但我没尝试过,没想过转化,这样很分散精力。我关心的是公司有没有好的范例,医生是否真正获得了收益,无论是以股份、顾问费等形式。但公司愿意给吗? 创业公司很难请到一个真正专业的医学人士,去了以后怎么做项目?除非公司能跟十几、二十多家医院合作了一个临床设计,但仅把各个项目的医学语言翻译成工科语言,工作量就相当大;其次,医生如何在里面起到真正的作用,这是很难定义的。 虽然现在市面上有AI公司与医生合作做一些事情,但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的研究是小规模研究,但应用到临床的东西,需要前瞻的多中心试验验证,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况且,图像只是很小一方面,只有深入去做,潜心做临床研究,才有可能得到好的结果。 「单从软件应用角度讲,我们开发的比他们还好用」 现在的AI公司都在拼算法,虽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实际的或重要的原创目的,这个算法有什么用呢? 我们平常的研究,关键在于临床设计,要以临床研究的方法来设计和评价应用,因为临床研究要有符合临床的研究标准,算法再先进,没有数据支撑,没有好的验证也是很难发好文章的。今年《Nature》和《JAMA》发了两篇AI医疗相关文章,一个是眼底病相关的,一个是做皮肤病的,虽然都用到了深度学习算法,但并不是多先进的技术,它们的特点在于数量大,有十几万个病例的数据。 我们最近在做肺癌、结直肠癌等几个肿瘤的研究,关注疗效评估方面,预测预后效果,评价治疗方案好不好。如果有明确的问题和高质量的数据,需要算法把有用信息挖掘出来,这种情况下,算法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很炫的算法,常规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项目中,用到的还是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也借鉴了一些数据挖掘技术,比如深度学习。与创业公司不太一样的是,我们关注更偏临床目的,基于这个问题,再去组织材料、找方法,创业公司想做的是产品,比如做病灶的检出,但对于我们组来说检出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发不了好的paper。 我们的算法能力不及创业公司,我对于学生的要求就是用成熟的技术,进行二次研发、创新之后应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解决我们的问题。我可以说我们组的文章质量和数量算是有一定地位的,单从影像因子来说,我们发表在《临床肿瘤杂志》的文章是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影响因子最高的,并且还是发表于临床肿瘤领域的顶级期刊,得到临床的认可,因此我们的研究很有自己的特色。 有些公司说他们有一千个特征,我说我有一万个特征、两万个特征都可以,目前,我们正在研发一个新的特征,这是影像组学界没有报道过的,是我们借鉴了其他领域的一些理论、概念,移植到医学领域,这是我们自己的创新。 我认为很多智能医疗公司的产品是华而不实的。单从软件的应用角度看,我们开发的比他们的还好用,但是确实没有他们界面做得炫,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卖产品,而是为了好用。 有些公司说他们有一千个特征,我吹牛说我有一万个特征、两万个特征都可以,目前,我们研发了一个新特征,这是影像组学界没有报道过,是我们借鉴了信息学领域的一些理论、概念,移植到医学领域,这是我们自己的创新。 我们做研究的动力来源于喜欢,这与公司完全不一样,当然我也想发更多更好的文章,但没那么急,我没有压力去变现,不会很激进地做事情,即使做不好也不影响我的生存。有些创业公司拿到几千万、几亿的风投,一下子得到那么多钱,我也很羡慕,但我现阶段没有这样的实力,也没有这样的想法。说不定有一天,我的团队强大了,我也会去创业。 「医疗数据非常稀缺,非常宝贵」 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影像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很难兼顾,很难找到满足要求的数据。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病人的其他信息来判断,比如实验室检测、病理标本等,这更是增加了难度。 我们现在做的一个项目,需要一些临床检测项目数据,像基因、血液等相关检查数据,预计能拿到500~600例可用的数据,但投入起码是上百万,这需要科研基金来支撑,医院和病人都不可能负担这个成本。 正因为难以获取基因、病理等方面数据,所以一大波创业公司才蜂拥进入影像领域,他们的很多研究是基于影像信息判断和推断基因、病理和临床信息情况,这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但还是需要很多数据去验证。 医疗数据非常稀缺,非常宝贵。 现在很多医院的PACS系统做得很好,尽管存在影像标准化的问题,至少有图像,但很多数据是没有的,比如病人做了检查、手术、治疗之后走掉了,没有完整的随访机制,没有后续数据评估临床疗效和预后等数据。我们自己做研究,要花很大力气搜集整理这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