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ChatGPT在小红书内容营销中的运用:从调研人群喜好到推荐优质内容
AI创业助手

探索ChatGPT在小红书内容营销中的运用:从调研人群喜好到推荐优质内容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小红书这个内容平台上运用ChatGPT进行内容营销和调研人群喜好与需求。通过将ChatGPT视为团队成员,明确问题背景和目的,可以向其请教与合作建议、行业趋势等相关问题。ChatGPT可以为用户提供深入的行业洞察和数据分析,帮助创作爆款的宠物或母婴内容。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ChatGPT获取更具人性的回答,以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互动性。总之,学会运用ChatGPT将有助于 content creator 在小红书上取得更好的成果。
支付行业警惕跨境数据泄露:ChatGPT等智能工具使用倡议
AI律师助手

支付行业警惕跨境数据泄露:ChatGPT等智能工具使用倡议

这篇文章主要报道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倡议支付行业从业人员谨慎使用ChatGPT等智能工具,主要是因为这些工具可能引发跨境数据泄露等风险。文章呼吁从业人员提高思想认识,依法依规使用这些工具,同时 offline关键敏感信息,并且会员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引导,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和数据保护意识。
女性新欢AI,婚恋观念大转变?恋爱软件背后的复杂社会现象
AI情感助手

女性新欢AI,婚恋观念大转变?恋爱软件背后的复杂社会现象

AI恋爱软件作为年轻女性的情感新出口,已成时尚。它满足了部分女性对理想伴侣的理想化需求,可能加剧不婚意愿,反映了婚恋观念和社会压力下的变迁。中国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比例显著高于男性,背后是文化、性别期待和现实考量的多重因素。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关注科技与人文平衡,以及现代婚恋观的演变。
ChatGPTVoice:OpenAI开放语音聊天体验
AI情感助手

ChatGPTVoice:OpenAI开放语音聊天体验

OpenAI于今日面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ChatGPT Voice语音聊天体验。此功能此前仅面向ChatGPT Plus订阅用户提供,现在向所有免费用户推出。用户可通过打开Android或iOS应用的设置中的“耳机”图标来激活文本转语音功能,体验全新的自定义声音。
《马斯克的“分身”Grok:聊天机器人的艺术与科学》
AI律师助手

《马斯克的“分身”Grok:聊天机器人的艺术与科学》

马斯克创立的新AI公司xAI推出的聊天机器人Grok,迅速进入生成式AI领域,凭借其强大的业务能力和马斯克的招牌,挑战了包括OpenAI、谷歌、微软、Meta在内的竞争对手。Grok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机智、叛逆的性格和讽刺幽默的回答风格,挑战了传统AI助手的形象。Grok背靠xAI海量数据进行训练,能理解当前热门话题和事件,同时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设置其语气。目前Grok仍处于早期测试阶段,未来将扩大开放范围。
ChatGPT掀起风暴,AI办公工具能否10美元变身行业新宠?
AI创业助手

ChatGPT掀起风暴,AI办公工具能否10美元变身行业新宠?

本文主要介绍了ChatGPT API开放后,AI大模型在各行业迅速应用的现状和前景。从微软Office工具到各大企业平台,如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等纷纷接入大模型,提供自动化服务,如协同办公、内容生成、代码编程等场景初现苗头。AI大模型技术在办公软件、社交文娱、营销广告等多个方向显示出落地的可能性,创业领域对此展现出浓厚兴趣。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诸如Microsoft 365 Copilot和钉钉的AI版产品已经开始改变传统办公体验。同时,中小办公工具公司也看到了机会,如Notion和Grammarly等正推出相关服务。未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行业将更深入地应用人工智能,实现效率提升和创新体验。
AI赋能法律工作:律师实用指南
AI律师助手

AI赋能法律工作:律师实用指南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助手在法律工作中的应用及其对律师业务的影响。文章指出,尽管AI技术在语言理解和生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能帮助律师完成部分重复性和标准化的工作,但AI并不能完全替代律师。同时,如何最大化利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成为律师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文中建议律师应在了解自身工作流程和需求的基础上,尝试将AI工具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并通过学习AI使用技巧和梳理工作流程,使AI更好地服务于律师的工作。
ChatGPT加剧恐慌?4成AIoT开发者认为AI会产生意识 | 中国AIoT开发者报告正式发布
AI律师助手

ChatGPT加剧恐慌?4成AIoT开发者认为AI会产生意识 | 中国AIoT开发者报告正式发布

作者 | 杨阳 出品 | CSDN(ID:CSDNnews)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IoT连接的设备数量将达到519亿,其中中国将达到80亿。尽管相较之前,近两年IoT的讨论热度有所消减,但并没有影响到在产业界的持续布局。如何实现万物智联是产业界长期以来主要关注的方向。如同互联网通过人作为主脑和终端的连接方式,物联网也需要主脑进行数据的搜集、决策和分析,同时也需要智能终端进行执行操作。AI+IoT,即实现了AI作为大脑和终端实施,以及IoT作为神经网络的融合落地。伴随着AIoT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到AIoT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当中,除了传统制造、能源等产业,还涉及金融、医疗健康、农业、城市建设和管理等多个领域,让众多开发者看到了巨大的机会。 为了帮助AIoT技术从业者和生产企业探索更多可能,CSDN重磅发布《2022-2023 中国AIoT开发者调查报告》,从开发者生态、技术工具、行业场景、发展路径、未来范式等维度展开分析。同时,我们也特邀该领域意见领袖对报告进行深度解析和点评。 纵览本报告,我们有几个重点发现: 大部分AIoT的开发者工作状态较为自在,其中自由开发者占到39%; 拥有3-5年技术开发经验的开发者人数成倍数增长,说明这一领域的爆发期是在五年前; 有38.5%的开发者最感兴趣的AIoT技术是数据科学/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其次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占比37.6%; 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突然爆发对于开发者来说还有待观察,但预期向好; 42.5%的开发者表示所在公司生产的AIoT设备用于制造业,41%的开发者认为感知/控制是自动驾驶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 43%的开发者认为,国际上AIoT的发展以底层技术作为主导,国内则以平台、应用和服务层主导AIoT产业价值链; 30%的开发者表示,国外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以及智能电网等的应用上更加超前; 超过9成开发者认为机器可以胜任部分到大部分人类工作,41%的开发者认为人工智能有可能产生出意识。 开发者生态:时间自由、人数增长、聚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近来,ChatGPT引发国内AI产业爆火,大佬们纷纷布局大语言模型。从美团“退休”后,王慧文在上个月创办“光年之外”,收购袁进辉的一流科技,旨在打造中国版ChatGPT。王慧文的英雄帖显然召唤出了产业界的热情,李开复开始筹组Project AI 2.0,王小川携带5000万美元入场费,创办百川智能……当AI大佬们跑步进入新的战场,从事AIoT的开发者又呈现出怎样的生态?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AIoT开发者工作状态较为自在,图1中,自由开发者占到39%,作为兼职和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的比例为40.0%,和自由开发者数量相当。相较而言,全职开发者最少,只占到调查人群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一方面说明开发者群体愈加倾向自由职业,另一方面也说明AIoT是自由开发者聚集的领域。图1 开发者参与AIoT状态从2017年开始,AIoT被频繁提及,在此之前,开发者更多是在AI或者IoT的独立领域。而当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能城市等落地应用端被推向风口,AIoT逐渐成为产业界的主流讨论方向。从图2不难看出,拥有3-5年技术开发经验的开发者人数成倍数增长,说明这一领域的爆发期正是在五年前。而近年来,得益于市场潜力地不断挖掘,越来越多的开发者选择进入这一领域。据调查显示,近1-2年进入这一领域的开发者占比为32%,而就在去年,这一数据进一步增长到41%。图2 开发者从事AIoT技术开发的时间具体到所从事的技术领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工程师和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图像处理工程师的队伍较为庞大,位列前三,分别占比10.5%、10.4%及9.1%。另外,在软件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的统筹统计中,软件工程师以38.5%的占比远高于硬件(芯片、传感器、控制器工程师+智能硬件工程师)9.2%的占比。图3 开发者从事AI/IoT的技术领域技术工具:数据科学/机器学习+AI大模型+存储/云计算+工具箱李彦宏今年初曾公开表示:“如果让我来判断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我认为是深度学习算法”。同时,他也认为“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对于云计算来说,是一个 Game Changer,会改变云计算的游戏规则。”和他预判相一致的是,在AIoT领域,开发者最感兴趣的技术是数据科学/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见图4),有38.5%的开发者做出了这一选择,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占比37.6%,这样的结果也完全符合AI算据、算法、算力的三大要义。在通用技术上,29.4%的开发者选择了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图像处理,可见视觉仍然被赋予极高期待。以上AI技术为AIoT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帮助开发者处理和分析从各种物联设备中收集到的海量数据,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准确、更有用的洞察和决策支持。与此同时,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构建智能应用程序,在实时监测和控制物联设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比较出乎意料的是,AIGC/大语言模型的选择人数只占到4.8%,本调查的收集期限覆盖了ChatGPT的起势期(去年12月-今年1月),国内大语言模型的火爆期主要集中在今年2-3月。图4 开发者对AIoT感兴趣的技术方向在另一个关于AI热点技术突破的问题上,26.6%的开发者表示看好生成式人工智能(图5)。上述4.8%,以及这里的26.6%两个数据恰好说明了,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突然爆发对于开发者来说还有待观察,但预期向好。而除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之外,大规模数据集和大模型开源也是开发者看好的方向,两个选项分别占比23.4%和20.9%。图5 开发者看好的AI热点技术突破另外,大规模物联网应用还需要处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云计算是建立在大规模数据存储之上的一项关键技术,它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可扩展性,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处理和分析数据。据调查显示(图6),超过3成的开发者日常会处理数据存储相关的问题,其次是云计算,占比28%。图6 开发者接触最多的AIoT技术目前AIoT的开发者工具应用主要集中在视觉图像、语音合成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见图7)。调查数据显示,近三成开发者会用到AI人像修复工具,该技术可以帮助开发者对人像进行自动修复和增强,提高应用设备上人脸检测的效果以及准确性。排在二、三位的分别是AI目标检测和AI视频抠像/人像抠像,均与机器视觉相关,之后是人工智能语音合成。图7 开发者使用的AI工具箱行业场景:制造业+自动驾驶+供应商AIoT作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使物联网设备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领域基于降本增效的底层诉求,也与AIoT进行了紧密的融合。42.5%的开发者表示所在公司生产的AIoT设备用于制造业,帮助制造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实现智能制造。当然,其它领域也在飞速发展,其中金融、交通物流也是AIoT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见图8)。图8 AIoT技术应用的行业领域另据调查数据显示(图9),开发者们开发出来的产品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没有出现某些领域特别高的现象,分布相对均匀。其中,用于图像识别和推荐系统的产品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19%和18%。 图9 AIoT产品应用场景自动驾驶被称为是AI皇冠上的明珠,同时也是IoT的重要应用场景。但在相关技术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方面,开发者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图10)。其中,41%的开发者认为感知/控制是自动驾驶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紧随其后的是预测/规划、硬件系统以及视觉,分别占比28%、26%和26%。未来,开发者需要持续地深入研究和努力,克服这些难点,提高自动驾驶技术的性能和可靠性。图10 自动驾驶面临的主要痛点在AIoT供应商的排名中(图11),26%的开发者表示其所在公司主要与华为合作,位列第一。除了华为,国内其他IoT供应商也发展迅速,其中小米也是重要的供应商之一,有14%的开发者表示,他们在使用小米提供的IoT服务。排在国内前五的还包括中兴、新华三和TP-LINK。图11 AIoT领域供应商发展路径:平台、应用和服务层主导,可穿戴设备未来可期对比来看,国内和国际在选择AIoT的发展路径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有43%的开发者认为,国际上AIoT的发展以底层技术作为主导,国内则以平台、应用和服务层主导AIoT产业价值链。与此同时,30%的开发者表示,国外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以及智能电网等的应用上更加超前(图12)。图12 AIoT国内外发展路径差异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很多厂商已经开始制造头戴式VR/AR设备。这类设备具有更高的沉浸感和自由度,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更加真实的VR/AR体验。调查显示,59%的开发者表示他们自己或者周围朋友有VR/AR设备,此外41%的开发者对于这一领域的兴趣尚待挖掘(图13)。图13 VR/AR穿戴设备目前发展情况对于虚拟和增强现实的未来应用,几近一半开发者看好该技术在游戏娱乐等日常消遣场景中的应用。还有27%的开发者非常看好这一领域,认为《头号玩家》在未来将会成为现实。另外,也有近五分之一的开发者认为这一技术没有实际意义,或者技术本身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因而并不看好(图14)。图14 VR/AR穿戴设备未来趋势未来范式:人、机、物大融合,AIoT带来的巨变和社会影响未来,AIoT的演进范式会体现在人、机、物的大融合上。一方面机器将可以代替人类劳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人机协作。对于机器替换人类工作,超过9成的开发者认为机器可以部分到大部分胜任(图15),其中更有4%的人认为人类将不再需要工作,只有8%的开发者认为机器不能替代人类。图15 机器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人类工作至于AIoT将在未来带来哪些巨变,53%的开发者认同AIoT会增强工作效率(图16),通过设备和系统的互联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使得工作流程更加高效和精确。此外,30%的开发者表示期待更加智能的家居系统,提升生活质量。对AIoT抱持不安全感态度的开发者占比6%,也有11%的开发者担心AIoT会加剧失业问题。图16 AIoT在未来将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伴随AIoT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会带来一系列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将改变我们经济发展路径和社会生活形态。因此,在AIoT技术普及之前,需要开展广泛的社会、文化和伦理的探讨研究。那么,关于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的讨论应该在什么时间点展开?36%的开发者表示越早越好,在基础研究阶段就应该开始。也有同样数量的开发者表示,在产品化、服务化之后社会使用和实施阶段再考虑也可以(图17)。图17 哪个阶段开始考虑AIoT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万物智联之下,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意识的能力,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探讨的问题,近年来也逐渐成为更多人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41%的开发者认为人工智能有可能产生出意识(图18),看来不少人对于硅基生命的想像还是很丰富的。图18 人工智能会发展出意识吗?